佛陀的教法總綱是四聖諦(核心義理是緣起),四聖諦;巴利三藏第六次集結提問者馬哈希尊者總結為:
關於苦的真理(苦諦)
關於苦的原因真理(集諦)
關於苦之止滅的真理(滅諦)
關於滅苦之道的真理(道諦)
《轉FL經》是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第一次講的法,從此世間開始有了第一個僧團。
當時聽佛陀講法五比丘是;阿若憍陳如、阿說示(又譯馬勝)、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
他們五個原為佛陀之父淨飯王派遣隨侍釋迦修道的臣僕,因見釋迦放棄苦行,舍之而去。
佛陀成道後,首次於鹿野苑為他們說法,於是這五人出家,從此便有了最初的五比丘和比丘僧團。
佛教聖典分為三個部分:《經藏》、《律藏》、和《論藏》,稱為三藏經典。《論藏》的巴利音譯就是《阿毗達摩藏》。南傳經藏分為五部:《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相應部》又分為五品:有偈品、因緣品、蘊品、六處品和大品。《大品》又分為十二個「相應」,包括道相應、覺支相應、念處相應等等,最後一個是諦相應。《轉FL經》就是《諦相應》裡第二小品中的一經。
我們漢傳四阿含: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的內容與南傳五阿含基本一致(尤其是雜阿含)。可見阿含經典的真實性、權威性。
又,阿含經典是佛陀涅槃後第一個雨季安居時由佛陀在世時手把手教導的五百大阿羅漢集結。
《轉FL經》是佛陀最早、最直接的教導,是佛陀證悟後宣說的第一部經,是一切教法的根本。這部經闡述了藉由中道而證得四聖諦的核心修行方法,具體包括八正道如何促成煩惱的止息、如何了知四聖諦以及如何修證涅槃。佛法三藏十二部都是以這部經為原點發衍出來的。
講到四諦,一定會提到三轉十二行相。這個三轉十二行相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苦、集、滅、道,每一轉四行相,轉了三次,總共十二行相。這三次是什麼呢?第一次轉的內容是:我知道這是苦,這是集,這是滅,這是道;
第二次轉的內容是:這個苦,應該知道,這個集、這個滅、這個道,應該知道。這是第二轉;
第三轉的內容是,這個苦我已經證到了,這個集、這個滅、這個道,我已經都證到了。這就是三轉法輪的意思,三轉十二行相的意思。
……………………………………………………………
本經原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複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複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知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複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複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複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複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
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初果•斯陀含)
爾時,世尊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
憍陳如白佛:已知,世尊!
復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
拘鄰白佛:已知,善逝!
尊者拘鄰已知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鄰。
尊者阿若拘鄰知法已,地神舉聲唱言:諸仁者,世尊于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所未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愍世間,以義饒益,利安天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
地神唱已;聞虛空神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炎魔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展轉傳唱。
須臾之間;聞於梵天身,梵天乘聲唱言:諸仁者,世尊于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世間聞法未所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以義饒益諸天世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世尊于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轉法輪,是故此經名轉FL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對應南傳《相應部56相應1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捺斯城近郊的鹿野苑,世尊白五比丘言:
諸比丘,出家人應避兩邊:
1.沉緬於色聲享受,此為卑賤,低下,庸俗,無益。
2.執迷於自我折磨,此為痛苦,荒唐無益。
拋棄此兩個極端,如來了悟中道,增長知,趨向安樂,智慧,菩提和涅槃。
諸比丘,何為如來所悟增長知見,趨向安樂,覺悟,菩提和涅槃之中道?
如來所悟中道為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佛陀繼續說道)
諸比丘,此是苦諦。
生為苦,老為苦,病為苦,死為苦,怨憎會為苦,愛別離為苦,求不得為苦,總之,此五蘊之聚即是苦。
諸比丘,此是集諦。
輪迴之因即是貪,以情慾執著彼此,貪執感官享受,貪執有生,貪執無生。
諸比丘,此是滅諦。
徹底遠離斷除貪慾,舍離,由此得到解脫,無有任何執著。
諸比丘,此是道諦。
此乃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此是苦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苦,我應知。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苦,我已知。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2.此是集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末聞之法生起眼,此是苦之因,我應斷。
此是苦之因,我應斷。
諸比丘,我對聞所末聞之法生起眼,此是苦之因,我已斷。
此是苦之因,我已斷。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3.此是滅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滅,我應證。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滅,我已證。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4.此是道諦。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道,我應修。
諸比丘,我對聞所末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此是道,我已修。
諸比丘,我對聞所未聞之法生起眼,識,智,悟,光。
「諸比丘,於此三個方面,在我沒有真正以此十二種形式,明了四聖諦絕對真實如理之智之前,我沒有於此世間,包括天人、魔王、梵天,以及梵志人天中,宣稱我已證得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 。
「諸比丘,於此三個方面,我以十二種形式,真正明了四聖諦絕對真實如理智慧之後,我即向世間,包括天人、魔王、梵天,以及梵志人天等,宣稱我已證得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
「我生起知見和智觀,得不可退轉的解脫。這是我最後一生,今後更無他生。」
世尊如是講說了此經,歡喜雀躍的比丘們歡呼贊歎世尊之語。
聽著如此精闢闡述的佛法,憍陳如尊者即得清淨無染的法眼,覺悟了緣生緣滅之理。
當佛陀講說此《轉FL經》時,眾地神高聲歡呼:「此微妙甚深之法非梵志、天人、魔王、乃至梵天所能說,今由世尊于波羅捺斯的鹿養苑開說。」
聽到這一消息,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以及色究竟天,一切天人同時發出了喜悅的贊歎之聲。
此時此刻,歡呼聲即時傳遍了整個梵天世界,於此同時,三千大千世界震動不止。
一道豪光,遠勝於天人之光照亮了大千世界。世尊說道:「朋友,憍陳如,你確實明白了,朋友,憍陳如,你真正明白了。」
因此,憍陳如尊者被稱為阿若憍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