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Mail)來了

2021-03-03 專案管理生活思維

金庸的武俠小說我想大家應該很早以前都讀過了,但我是在大學畢業之後才開始接觸,而且最近才終於讀完「鹿鼎記」這個長篇。結尾金庸大師寫了一篇附錄,是關於「康熙朝的機密奏摺」,讀了覺得相當有意思,不知道看過鹿鼎記的人有沒有印象?

這篇講的主要是康熙皇帝為了能掌握地方輿情,建立了一套非正式的通訊機制。原本地方官吏奏事給皇上要透過「通政使」這樣的通訊部門,奏摺需經過層層審核和批示才會傳到皇帝手中,類似現今的公文制度。康熙嫌這樣速度太慢,而且擔心有些官員可能怕風聲走漏,不願意回報一些弊端,所以就要求幾位親信的大臣用密奏的方式,透過宮中太監直接把密摺轉交到康熙手中,皇帝直接批覆,中間不會有第三人得知。

後來發現效果不錯,便擴大到皇帝親信以外之人,連普通地方吏治或是京城裡的行政要員,都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直接密奏皇上,效果跟現在的Email也差不多了。所以在鹿鼎記中,康熙皇帝對於江湖上的大小事情,還有韋小寶在外頭搞的鬼花樣,都聊若指掌,多少是有歷史根據的。

鹿鼎記這篇附錄引用了不少奏摺本文,我覺得有意思的是,想像中給皇上的奏摺談的都是軍國大事,但這些密奏中其實有不少內容和一般朋友同事間的八卦差不了多少,很多都是些小事,所以有人稱這些密摺叫做「晴雨摺」。

比方說大臣王鴻緒給康熙的一封密奏中就提到:江寧巡撫宋犖(讀作「落」)的兒子叫宋筠最近來京城考試,跟旁人提起他老爸得了「暈病」,今年暈過一次,剛到揚州又暈了一次,接下來頻率增加,但轉醒了之後仍可工作…之類。因為這位宋犖是康熙很看重的大臣,大概因為這樣,皇上便要王鴻緒訪查一下他的健康情形。

除此之外,這些密奏之中也包含了不少地方上的民生數據,比方說降雨量、米價、百姓的閒談、和一些地方上發生的案件之類。基本上這些林林總總的訊息,就構成的康熙每天必讀的社會版、財金版、還有醫藥版新聞,這大概就是現在常說的「庶民經濟」吧!

從這些奏本中可以看出來,康熙不是那種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帝,比方像下面這一篇康熙給王鴻緒的手諭:「前歲南巡,有許多不肖之人騙蘇州女子。朕到家裡方知。今年又恐有如此行者。爾細細打聽,凡有這等事,親手密密寫來奏聞。此事再不可令人知道。有人知道,爾即不便矣。」

這是說康熙去年下江南巡視時,有詐騙集團假借替皇上選秀入宮的名義,欺騙蘇州女子(原來星探詐騙是清朝就有的老梗了!),所以今年南巡特別交代大臣要調查此事,而且要低調進行。另外金庸在文中也提到,康熙非常重視這些第一手的資訊,每天一定逐篇親筆回覆,就算沒有特殊指示,也會批「是」或是「知道了」三個字。據說康熙每天至少要批這樣的奏摺50-60本,還一度得了網球肘之類的病,無法提筆,還是繼續用左手批示,真是一位超認真的皇帝,看來清初的盛世並非偶然。

我自己在寫email時,心理總有個矛盾,我個人喜歡用口語的方式和人溝通,但公事上的email太過口語又太過輕浮,似乎該四平八穩,不帶太多情感比較好。

比方說,我想提醒客戶下週開會前,一定要準備好必需的文件,email中我大概會這樣寫:「想和您確認下週會議所需要的資料是否備齊,如需任何協助還請與我聯繫。」但我其實比較想這樣寫:「XX經理,上次開會有提到,我們需要這些文件以便在下次會議中討論,不要忘記囉!需要幫忙說一聲,否則下週的會議也就沒意義了!」後者感覺比較沒禮貌,不夠Business對吧?但我覺得因為帶有一些迫切性的語氣,事情比較不會被忽略。看了康熙和臣子間的書信往返,感覺古人似乎更擅長在信中投入情感,甚至帶一些幽默。

李煦是另一位被重用的大臣,也常當康熙的「報馬仔」。可是有一次他老煳塗了,寫了一封給皇上請安的摺子,但結尾又順帶提起江南某位大臣生病過世的消息(大概像這樣:皇上萬歲萬萬歲,喔對了,那個老張最近掛了!)。

在當時「請安」和「訃聞」這樣的混搭是犯了嚴重的忌諱,有詛咒皇上的含意,兩事一定要分開呈報。康熙看了當然很不爽,但還是饒了他,在回信中除了斥責也虧了李煦一下:「請安摺子,不該與此事一起混寫,甚屬不敬。爾之識幾個臭字,不知哪去了?」李煦看了當然嚇到不行,趕緊回奏了一長篇請罪文,然後康熙就回:「知道了」。

另外有一段顯現出君臣間的情誼,還挺感動的。江寧織造曹寅(就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爺爺)也是康熙重臣,當時染上瘧疾,李煦前去探病之後,上奏康熙請求賜藥,康熙是這樣回覆的:

「爾奏得好,今欲賜治瘧疾的藥,恐遲延,所以賜驛馬星夜趕去。但瘧疾若未轉洩痢,還無妨。若轉了病,此藥用不得。南方庸醫,每每用補劑,而傷人者不計其數,須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參,今得此病,亦是人參中來的。金雞拿專治瘧疾。用二錢,末酒調服。若輕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後或一錢,或八分。連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瘧疾,此藥用不得,須要認真。萬囑,萬囑,萬囑,萬囑!」

堂堂「康熙大帝」送藥給臣子,簡直跟「鐵牛運功散」廣告「阿榮」的老母差不多,細細叮嚀,殷殷企盼,結尾還連續用了「萬囑」四次,加起來一共是四萬囑,不管哪個臣子看到皇上這樣要求,心裡的OS恐怕只有:「保庇,保庇,保庇,保庇」吧!

建議大家去看看金庸這篇原文,要比我這篇摘要精採多了。朕現在覺得看「康熙」比看「康熙來了」還要有趣,今日就此退朝吧!

附註:相片裡是大陸版鹿鼎記的兒時康熙和韋小寶

若有轉貼需求,請來信討論。 轉貼時禁止修改內容及標題、須保持所有連結、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註明原文標題、連結、及作者訊息。

歡迎大家加入[大人學]公眾平臺,以後會陸續將職場與兩性的相關文章在大人學公眾平臺上做推送唷~

(全文完)

↓↓↓連到【專案管理生活思維】網站看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yahoo mail
    yahoo mail 本專題為雷鋒網的yahoo mail專題,內容全部來自雷鋒網精心選擇與yahoo mail相關的最近資訊,雷鋒網讀懂智能與未來,擁有yahoo mail資訊的信息,在這裡你能看到未來的世界。
  • 有票 | 《「吃吃」的愛》,這才是康熙來了的真正大ending
    《康熙來了》播出了12年,停播1年後蔡康永推出一部電影,蔡康永終於給了康熙粉一個美滿結局,同時也給了小S一個最好禮物,蔡康永在採訪中提到說:「希望經過《「吃吃」的愛》這部電影,小S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女演員」。
  • 康熙來了 康熙走了
    蔡康永一條微博,請辭主持了 12 年的《康熙來了》,小S也表示「共進退」,這檔2004年開播的脫口秀節目就此畫上句號。從一早上醒來看見新聞開始,朋友圈和微信裡不斷有人給我發來各類慰問信息,仿佛我在康熙謀了什麼差事,馬上要被遣散了。可能在別人眼中,我之所以被看作是康熙的死忠粉,僅僅是因為朋友圈裡我最愛用的小S表情包。
  • 「康熙」痴痴的愛:康熙又來了!
    新節目在「康熙」原班人馬的保駕護航下,不知道和《康熙來了》會有多少聯繫。「康熙」停播兩年來,隨著蔡康永和小S轉戰內地,依舊讓人對《康熙來了》戀戀不忘,如今,他們再度合作,希望這對「康熙老鐵」不會讓人失望。
  • 康熙來了,康熙走了.
    《康熙來了》12年,每周5天的頻率,粗略算來3130期,算起來能繞地球半圈。每次不知道看什麼的時候就找《康熙來了》。可以後不知道看什麼的時候,真的就不知道看什麼了。有位製作人說,《康熙來了》是臺灣地區史上唯一可以跟觀眾說再見的節目,以前只要收視不好,電視臺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節目收掉,連主持人都是全世界最後一個知道的。而小S說她幾度想要停止這個工作,但是總是會有路人告訴她《康熙來了》對於他們是多麼重要的存在。拜託,我一吃飯就想到你們,康熙配飯,你造嗎?
  • 康熙來了,這次康熙走了
    ●●●康永哥說《康熙來了》陪不了你一輩子時間到了就應該去找更廣闊的世界是啊,《康熙來了》將近12周年了,它從一個襁褓裡的嬰兒,現在也已經長大成了一個12歲的少年。人長大了,就要離開屬於它的童年,也同時離開了那屬於我們曾經的記憶。人終究會成長,成長意味著要捨棄一些舊事物。小S也從最開始她愛耍寶調皮的小S如今也變成一個收斂的婚後女明星小S,我們可以說小S因為捨棄了年輕時候的嬉皮開始變得成熟了。
  • 康熙來過
    各大視頻網站所更新的《康熙來了》節目單,永遠定格在了2016年1月14日。
  • 再見,《康熙來了》
    10 月 16 日下午 3 時,蔡康永發布了一條告別微博。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在今天凌晨發表微博,感謝了兩位主持人的付出。並在結尾處說道:「康熙精神,必有來人;娛樂精神,後會有期!」王牌主持人的離開,製作人告別式的話,這也就意味著,陪伴我們十二年的《康熙來了》,多半是要離開了。這檔娛樂節目對於很多內地 80 後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它不僅是我們的娛樂啟蒙,也教會了我們很多課本和家長不會說的事。
  • 吳宗憲新節目接棒《康熙》 叫「乾隆駕到」?
    吳宗憲新節目將接棒《康熙來了》(視頻)吳宗憲和女兒((資料圖)《康熙來了》謝幕進入倒計時,預計明年1月15日播出最後一集。日前,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備受關注的接檔節目終於揭曉!中天將找吳宗憲「回娘家」接班,將和女兒Sandy一起主持新節目。
  • 2004年,《康熙來了》,2015年,《康熙》走了.
    2004年,《康熙來了》,2015年,《康熙》走了。
  • 給《康熙來了》的一封情書
    文 暗地妖嬈本文經作者授權發表我人生夢想中有三件算是比較大的:一是成為作家、二是有個帶後花園的房子、三是上一次《康熙來了》。當時就覺得,原來臺灣藝人都很敢講唉,無關真假,能吐槽吐得那麼淋漓盡致的,自嘲嘲得那麼拆皮見骨的,較之香港藝人上節目總是帶一臉淺笑跟你說:「沒有啦,其實我是個比較單純的人,所以我對這些事情就一直沒有太在意,也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什麼的,你會發現臺灣藝人的血肉感與市井氣特別親切。
  • 【康熙來了,康熙走了】今天讓我們一起狗帶
    以後再也沒有東西陪我們下飯了,再也不會上網搜索 : 康熙來了今期小本子說得到底是誰,再也不會看到劉真老師的鞋,趙哥垮了又緊繃的臉,沈玉琳喋喋不休卻的確有點好笑的gag,還有還有,我們在十二年看康熙的日子裡
  • 重看康熙來了
    突然想起來,有天發燒躺在床上很想重看康熙來了,就打開愛奇藝找了一期。康熙來了第一期是2004年1月5號播出的,嘉賓是李敖。但是牆內能看到的最早一期是2009年1月1號。印象中最早購買康熙來了版權的內地視頻網站是土豆,現在土豆網都不在了。優酷也搜不到可播放的正版節目。
  • 看《康熙來了》的壞女孩
    2004年《康熙來了》開播,蔡康永徐熙娣擔當主持。「妖女&讀書人」的CP、「沒節操」的話題、猝不及防的提問方式,使節目躥紅。2009年,《康熙》在土豆、優酷等視頻網站開播,創下15億的平均年點擊量。很多90後就是從這時開始棄掉《快樂大本營》,迷上《康熙來了》。
  • 《康熙來了》幕後故事 I
    大家好,晃膀子這個公眾號是在《康熙來了》停播一年多之後開始寫的,起因是因為我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關於康熙的留言
  • 《康熙來了》幕後推手王偉忠現身,解密十二年康熙!
    導讀:隨著2016年的到來,《康熙來了》也在逐漸接近著尾聲。
  • 《康熙來了》裡推薦的零食,用胃來懷念逝去的康熙!
    《康熙來了》和大家說了再見,從此便少了一個棒棒的配飯節目,再不能看兩個二貨一唱一和調戲嘉賓,也再不能看小S的毫無下限和蔡康永的機智幽默了
  • 李晨、範冰冰錄製《康熙來了》!康熙12年真的要結束了!
    就在昨天,陪伴了我們12年的康熙來了結束了最後一集的錄影,小天兒作為康熙康熙12年來忠實觀眾,對康熙的離開也是十分的捨不得...
  • 「康熙來了」要停播了,含淚回顧「康熙來了」十年記:最好的時候過去了嗎?
    虎嗅註:今天(10月16日)下午,蔡康永發出一條微博,宣布單方面退出開播11年的《康熙來了》,搭檔小S隨後在微博回應表示要「共同進退」,這讓10多年來習慣了每周一到周五有康熙陪伴的觀眾們非常傷感,至於未來我們還有沒有機會再看到這個節目,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 You've got mail.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通信手段越來越多的今天,電子郵件在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會發生怎樣的的轉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