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下場

2021-02-13 周益清

                 (李斯劇照)

李斯在自己人生最輝煌的時候,滿朝文武都來巴結討好他。《史記》中曾有這樣一段話,記載了李斯的輝煌:

「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歸鹹陽,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庭車騎以千數。」

意思就是說:李斯的長子李由擔任三川守衛;李斯的所有兒子,娶的都是秦皇室的公主;而李斯的所有女兒,都嫁給了秦皇室的公子。李由一回到家,李斯給他接風洗塵,結果整個朝廷的百官,都來為李由祝壽。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李斯的權勢在當時有多大。這一點,連李斯自己都承認,他說:「當今為大臣者,位無高於我者,我可以稱為富貴之極了。」

可是,如此盛極一時的李斯,後來他在被腰斬、被夷三族的時候,卻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為他申冤、幫他一句好話,甚至也沒有人暗中幫助過他。

如果有人暗中幫助李斯,那麼李斯肯定就會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被趙高玩弄的。那樣一來,他就有機會在秦二世的面前申冤,最終也就可能不會被判腰斬,被夷三族了。

本來有非常多的朋友,大家都爭相巴結的李斯,為什麼最終誰也不搭理他了呢?

當然了,之所以沒有人站出來救李斯,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大家都明白,秦二世是一個糊塗蛋,他又被趙高給把控了起來。

趙高的目的,就是要搞掉李斯,然後自己做大,把控朝廷。所以,無論如何,趙高都是要把李斯給搞死的。

那些大臣們就算想救李斯,也不可能有好的辦法。因為他們很可能見不到秦二世;就算見到了秦二世,秦二世這個人頭腦並不清醒,並不會有一個公正的判斷,所以這個忙很可能幫不上。

事實上,並非因為秦朝沒有正直之士,而是在大家看來,李斯是不值得大家去救的。

李斯本來就是一個一心想往上爬,而且在往上爬的過程中,不斷損人利己,又首鼠兩端的小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舉幾個事例來證明。

第一個事例,李斯最早是呂不韋的門客,但是後來,呂不韋被秦王給搞掉了,而李斯反而獲得了秦王的重用。我們不知道李斯有沒有出賣過他的主人呂不韋,但是至少說明,李斯對他的主人呂不韋並不是很忠誠。

第二個事例,李斯和韓非本來是同學,兩個人提倡的都是同樣的法家思想,而韓非的法家思想思路更清晰,更獲得秦王的認可。李斯害怕韓非搶了他的位置,就使陰謀詭計,最終讓秦王殺掉韓非。

第三個事例,李斯勸秦始皇焚書坑儒。當然了,有人認為,秦始皇所坑殺的並不是儒生,可能是一些方士。但不管是儒生還是方士,事實上這些人都是一些新崛起的力量,都是和李斯搶位子的人,李斯攛掇秦始皇用如此殘酷的手段,把這些政敵給消滅,可見李斯是一個多麼冷酷無情的小人。

第四個事例,李斯鼓動秦始皇繼續推行嚴酷政治。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本來應該在國內執行緩和矛盾的措施,同時,扶蘇也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主張。但是由於這些主張與李斯主張的法家思想是相左的,採信這些主張,就會動搖李斯地位。因此李斯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堅決反對。

第五個事例,秦二世是個糊塗蛋,本身不適合當皇帝。作為宰相的李斯,應該是最清楚這一點的。但是李斯為了確保自己的權威,竟然同意趙高和秦二世的密謀,並和他們聯合起來,殺掉扶蘇和蒙恬,讓秦朝走向昏庸政治。

從這五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李斯一生行事,都是為了謀求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擇手段,不顧百姓安危,不講公平正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樣的人,他怎麼可能有朋友呢?

雖然在李斯最輝煌的時候,大家都奔走於他的門下,但是大家這麼做,不過是為了給自己謀求更多的利益而已,或者確保自己不被扳倒,其實並沒有一個人是李斯的真心朋友。

而李斯倒臺的時候,他身上已經沒有權力了,而且和他走得很近,還會引發災禍。

因此,誰還會願意幫助他呢?

點擊文章上方藍色「周益清」,關注小編。

編輯聲明:文章來源網絡,小編整理與編輯。小編公益分享,旨在傳播美麗。

相關焦點

  • 李斯為何被撕
    作者微信儒門弟子,法家創始人李斯銅志已經死去2228年了,李斯這廝熱愛秦朝,一生勤謹,最終被砍兩段死而後已
  • 精明一世的李斯,為何會選擇扶胡亥上位?最後被腰斬為何無人求情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這是李斯臨死前對自己兒子的一番話,真情流露,悲涼千秋。誰能想到助秦王嬴政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結束五百年戰亂的千古大才卻落得如此下場。 李斯一生慧心妙舌,落得如此下場的直接原因就是支持了胡亥。
  • 李斯之死:具五刑而後腰斬,一代功勳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每次秦二世和美人們玩的正高興的時候,趙高就派人通知李斯,不明就裡的李斯趕忙求見,秦二世只得中斷歡樂接見李斯。一連三次,秦二世勃然大怒,惱恨李斯接連掃了他的雅興。趙高見時機成熟,便開始火上澆油,向秦二世陳述李斯的三大罪狀:一、沙丘之事,李斯自恃有擁立之功,不甘再屈於丞相之位,想裂土稱王。二、李斯的兒子李由勾結陳勝,放任叛軍通過三川郡,直撲鹹陽城。
  • 點評《大秦賦》:「李斯」不忠不義,「呂不韋」有情有義!
    大秦賦李斯不可否認有才幹,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大秦賦李斯才是真小人,為了上位也是不擇手段的,呂不韋雖然貪權但是忠於大秦,李斯雖然功績也很高,但是對秦的傷害也很大!李斯李斯其人,格局小,目的性強,才華大於情懷,就是一弄權者,其後的悲慘結局也就不足惜。
  • 王翦和李斯對秦朝有大功,為何王翦得以善終,李斯卻是慘死結局?
    秦朝在建立短短十幾年後就覆滅,李斯也是間接促成者,如果趙高沒有丞相李斯的支持,篡位計劃只能付之東流,李斯為了一己之私,勾結宦官趙高篡改詔書,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擁立幼子胡亥即位稱帝,最終胡亥成為秦二世後,趙高掌握實權,李斯最終也被趙高陷害致死。接下來詳細看王翦和李斯為何有著不同的結局。
  • 大秦名相李斯,聰明一世,為何會身陷囹圄,敗於趙高?
    提起秦朝,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呂不韋的足智多謀,但其實還有一個人,同樣有著很高的作為,他就是李斯。李斯可以稱得上是一代傳奇了,身為外國之人,能夠在他國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實屬不易。可是,在世人眼中,對李斯的成就並沒有記住多少,反倒是記住了他敗於趙高之手。直至今日還是會有人感嘆此事。或許曾經在歷史課本上的焚書坑儒中有李斯的身影,充滿負面評價,但終究是片面的,李斯實際上是歷史的推動者之一。
  • 讀秦史,說李斯
    今天說李斯,也是一篇讀書筆記。李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知道「自己要什麼、堅守什麼」。先說一個小故事,一次如廁,改變李斯的人生。李斯20多歲時,還是一個叫「上蔡」的縣城糧倉小吏,離家近,過著穩定悠閒的生活,若不辭職,可以得過且過,了此一生。但李斯是一個有想法、有目標的人,必定傳奇一生。
  • 大秦首席輔臣李斯:與皇家聯姻、平步青雲,為何最終被腰斬於市?
    然而13年後,位高權重、權傾朝野的丞相李斯最終竟落得了一個被腰斬於市的下場,這究竟又是為何呢? 少時有志,終得佐於嬴政 李斯出生在戰國末年,本是楚國上蔡人士,出身低微的他幼時家貧,可以說李斯是個六親無靠的寒門之子。
  • 李斯被誣陷謀反,腰斬前大聲喊冤,趙高回復16個字,立即啞口無言
    李斯,生於公元前284年,年輕時前往齊國拜師,後跟隨荀子學習,因受荀子治國思想的影響,李斯在學成後選擇到秦國尋求機遇,之後因被秦相呂不韋看中在秦國擔任小官,然而他並未放棄攀升的機會,某次藉機向秦王嬴政獻出離間六國國君的計謀,秦王因此先後封他為長史、客卿。
  • 李斯:做人到最後,拼的都是人品
    此事還有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李斯,李斯是左丞相,手握大權,趙高想立胡亥為帝,必須過了李斯這一關。趙高直言,扶蘇繼位後,必定會重用蒙恬,李斯相位不保,而秦國被罷免的宰相沒一個好下場的。最終,李斯為了保住相位及自身的利益,充當了趙高胡亥集團的幫兇,和他們一起策劃了沙丘政變。他們逼殺了扶蘇,立了平庸無能的胡亥為秦二世。
  • 李斯之嘆——秦漢歷史人物評析之二十五
    二世對趙高十分龐信,哪裡聽得進李斯的意見,二世不僅不懷疑,還把李斯上書的內容私下告訴了趙高。趙高清楚與李斯的權力鬥爭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他進一步詆毀李斯:丞相最害怕的就是我趙高,我如果死了,他一定會成為齊國弒君奪位的田常第二。二世聽信了趙高的讒言,立即下令逮捕李斯,並交由趙高審理。
  • 李斯的覺醒
    荀子點頭認同,他看著李斯,想看到了多年前李斯初來齊國時候的樣子,堅定又執著,從那時到現在,一直都沒變。陽光衝過濃雲,照耀著大地,為李斯的遠行照亮前行的路。荀子看著李斯的馬車,消失在茫茫的人群中。他深信,李斯在這個時代,肯定會取得驚天動地的成就。 肆  西入大秦公元前247年,李斯來到秦國。
  • 忠於大秦數十載的丞相李斯:為何妥協於宦者趙高的大逆不道?
    秦朝與李斯李斯與秦王朝與嬴姓宗族緊緊捆綁在一起,秦朝和嬴姓宗族的日子不好過,甚至被覆滅,李斯也會生活的異常艱難。李斯是秦始皇死後,秦朝決定走向不同方向的轉折點的重要人物。李斯明白這一道理,秦始皇帝嬴政也明白,所以讓權位僅居於自己之下的丞相李斯與自己和自己的家族緊密聯繫在一起。當秦朝建立,李斯的權勢地位達到了人生頂峰,李斯的家族亦是「諸男皆尚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兒子全部娶公主為妻,女兒全部嫁給皇子為妻。李斯家族已是僅次於大秦宗室的顯貴家族。
  • 李斯:是集「千古一相」、卑鄙小人於一體的歷史人物
    李斯榮辱鮮明、跌宕起伏的人生,自古以來一直倍受後世的關注。人們在問:李斯的人生為什麼會以悲劇收場?李斯在秦國的40年裡,為秦滅六國出謀劃策,為鞏固秦王朝統治立法建制,真可謂功勳卓著。然,就這樣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卻慘遭腰斬於市,夷三族的悲慘下場。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歷史的悲劇。
  • 想了很多詞,仍然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個人:李斯!
    這就是挾私報復了,因為李斯本人是法家的人物。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李斯把經給念歪了。秦王:焚書坑儒的鍋,我不能背啊!秦始皇:這個鍋我不背李斯建議殺盡天下儒生,但你認為李斯是門派利益的捍衛者,那就錯了!因為他對同門師弟也一樣兇殘。韓非是荀子的得意門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李斯的同門師弟兼好友。
  • 李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最終的歸宿:具五刑,腰斬,夷三族
    於是,胸懷大志的李斯來到了秦國,投靠到秦國丞相呂不韋名下打工。呂不韋雖然位極人臣,權勢如日中天,李斯卻看不起他,因為他只是一名初中生,靠投機上位。 李斯蟄伏了一段時間,終於等到了呂不韋翻船的時候。呂不韋因功高震主,畏罪自殺了。看到自己的老闆覆滅了,李斯露出了得意的微笑。大秦的舞臺,該由學歷更高的李斯同學來導演。
  • 大秦呂不韋與李斯,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尾?錯:是他們不計後果
    因此我認為他們也無需考慮自己的下場與結局。呂不韋的人生軌跡。呂不韋為何既是商人,卻有謀士之大略?呂不韋是衛國人,衛國曾經是姜子牙的封地,因此呂不韋姜氏後裔,賣貨不過是他為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一個橋梁。此時欲望膨脹的呂不韋已經不願意思考了,因此他貪婪權勢,貪婪物質極大豐富,貪婪名利的最後下場就是在自己的迷惘中去死!這是秦始皇必須要剷除的,阻礙他發揮雄才偉略,一統天下的最大磐石。李斯其人。李斯又是個什麼主兒呢?
  • 孫立群 | 李斯跌宕人生(全文版)
    李斯到了秦國以後第一站是拜在了呂不韋的門下,在他們家當食客,幕僚,陪呂不韋聊天、解悶,後來他逐漸上去,而且越上越高,這兩個人比較起來,一個是一步登天,呂不韋是直升飛機,昨天還做買賣,今兒成丞相了,突擊提拔,李斯是一步一個腳印,從基層到幹部,這兩個人的政治特點不一樣,今天我們許多繞不過去的問題都是李斯,所以李斯了不得。李斯最敬仰的人是誰?
  • 《大秦賦》李斯早知太后生子,卻讓贏虞告發,這才是他的聰明之處
    然而李斯早已從韓霓婢女的口中得知,太后與嫪毐生子的把柄,然而卻遲遲告訴秦王嬴政,只是默默的在籌劃著所有的事情,可見此人心機深沉,而且十分沉得住氣。雖然告密的婢女被殺了,然而嫪毐猜測李斯有可能知道,他與太后的事情後,甚至還安排了刺殺。在李斯出使楚國的時候,他就安排了殺手,去刺殺李斯。
  • 商鞅,白起,王翦,李斯,誰對秦朝做出的貢獻最大
    在網友熱議中,呼聲最高的有商鞅、白起、王翦、李斯;另有魏冉、範雎、呂不韋也被廣泛提起。1、商鞅商鞅之於秦國,如同秦王政之於秦國,少這麼一個人,就不可能實現統一大業。商鞅給秦國制定法令,移風易俗;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制定統一度量標準;調節賦稅,鼓勵耕種,鼓勵軍功,使秦國無敵於東方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