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殺慕尼黑》:堅定信念去做一件事真的很酷

2021-01-09 十分文學範從心

我也曾熱愛籃球,但很快就被別的什麼替代了,從來沒有堅持做過一件事。看完這部電影《絕殺慕尼黑》讓我感受到堅定信念去做一件事,有多酷!

當年打敗美國隊的蘇聯隊

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背景是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蘇聯隊對陣美國隊,此前的奧運賽場上,美國隊憑藉著國內強大的籃球底蘊,只是派出他們的大學生聯隊就取得36年不敗的佳績。

蘇聯隊呢?二戰結束後他們才剛剛組建男籃隊伍;

訓練方法、戰術指揮全憑「自摸」,

雖在歐洲成績斐然,但碰上美國仍無還手之力。

可就是蘇聯這個「平民玩家」,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毅力,靠韌勁兒抵抗內外兼施的壓力,用短暫的3秒、微小的1分,打碎了對手永遠不敗的「美國夢」。

這是世界男籃史最具爭議的一場比賽,也是最不可思議的一次奇蹟。

電影開始,原蘇聯隊的總教練因政治原因被迫下課,領隊謝爾蓋·巴什金找來了教練加蘭任。

加蘭任剛上任不久後就對著媒體發表了一番很狂的言論:

「美國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

應了那句略顯老掉牙「雞湯語錄」,被嘲笑的夢想才越有實現的價值。

場下一片譁然,好友驚詫不已,領導火冒三丈,但也有人感受到了這位教練的野心,球隊主力隊員謝爾蓋·別洛夫。

為了讓隊員摒棄「美國不可戰勝」的慣性思維,加蘭任帶著他們來到美國,迎戰大學生球隊。

遺憾的是,蘇聯小夥們一到美國就吃了閉門羹。

面對這些美國大學生球隊,隊伍連續慘敗,信心嚴重受挫。

更糟糕的是,球隊的主力中鋒薩沙突然病倒,已時日不多;

其他隊員同樣狀況頻出,整個隊伍已經瀕臨瓦解。

為了延續球員、球隊的生命,加蘭任做出了很多犧牲,他甚至拿給兒子做手術的錢治療薩沙。而這一切,球員們毫不知情。

他召集所有球員,希望他們能用一場勝利安慰心臟有病也要打球的兄弟。此刻的蘇聯隊,開始逐漸擰成一股繩。

接下來對決美國大學生的比賽,蘇聯隊上下一心,終於品嘗到了勝利的滋味。

《絕殺慕尼黑》的高潮,就是最後的奧運賽場。但在比賽前,蘇聯隊又是狀況連連。先是奧運村遭遇了恐怖襲擊,有兩名蘇聯隊球員被困;

然後又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球員,因為在美國打球時走私賺錢的事敗露,想要趁亂直接叛逃。

蘇聯官方更是毫無自信,乾脆就想借著恐怖襲擊的機會,直接宣布退賽,以免打不贏美國隊丟人。這一切的變故,讓蘇聯隊想要打破神話的壯舉,即將前功盡棄。

關鍵時刻,被恐怖分子困住的球員出現在混亂的人群裡,他們逃出來了。而因為得知了教練拿出所有積蓄為心臟病球員治療,準備叛逃的球員也慚愧的歸隊了。

至於退賽,整個蘇聯隊都不同意。

決賽場上,蘇聯隊和美國隊相遇了。電影幾乎是一比一的還原了這場曠世對決。

美國隊當年的打法,你可以稱之為「個人英雄主義打法」,每位球員都技術高超,但團隊凝聚力不強。加蘭任為蘇聯隊做出的戰略,就是一開場便以快攻打亂美國隊的節奏。

這一辦法很是管用,蘇聯隊大比分領先。

作為反擊,美國隊又將個人英雄主義打法,換成了更野蠻的「橄欖球式打法」,直接用身體對抗的方式強襲蘇聯隊。

一直都秉承著規則意識的蘇聯隊,頓時丟了先機。

可加蘭任不是老頑固,戰鬥民族的名號不是白叫的,你們有橄欖球式打法,我們也有棕熊式衝撞。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隊和美國隊的比分一直很膠著。

在比賽還有最後幾秒時,因為蘇聯隊的一次犯規,美國隊因罰球領先了一分。

在比賽的最後3秒,蘇聯隊叫了一個暫停。可是裁判組卻沒有看到,爭執中,裁判吹響了全場比賽結束的哨聲。

美國隊為了又一次勝利歡慶起來,一旁的蘇聯隊一臉懵:我們不是叫了暫停嗎?

在蘇聯隊的據理力爭下,裁判組決定再比賽3秒。

可因為計時器的失誤,3秒被濃縮成了1秒,蘇聯隊剛發球,比賽又結束了。

這下不僅蘇聯隊不幹,美國隊也發出了抗議。可體育比賽,規則第一。

在國際籃聯高官的首肯下,裁判組將最後3秒還給了蘇聯隊。

這得之不易的3秒,蘇聯隊一個長傳,球員一個翻身上籃……比分定格在51:50,蘇聯隊絕殺美國隊,屠龍成功。

正所謂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戰勝,只是缺乏勇士。蘇聯隊用堅韌和不拔,把美國隊踢出了奧運會的冠軍臺。

在現實裡,慕尼黑奧運會的這場比賽還有後續。

在比賽結束後,美國隊覺得裁判組偏袒蘇聯,拒絕領取銀牌,也不讓自己的後代代領,現在這枚銀牌,還在在瑞士的奧林匹克博物館裡。

沒想到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不可一世的美國隊,再次被蘇聯隊打敗。

如果你懂籃球,你絕不能錯過這場激情四射的比賽復盤;

如果你不懂籃球,那你太幸運了!因為你能感受更多體育之外的震撼與感動!

這就是《絕殺慕尼黑》——超出體育的故事,超越體育的精神。

相關焦點

  • 絕殺慕尼黑: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
    爸爸》,喜歡這種類型電影,那麼《絕殺慕尼黑》也值得你一看。同樣是被引進到中國上映的體育運動題材的勵志影片,《絕殺慕尼黑》這部俄羅斯電影和曾經在中國熱映、並取得12.97億元票房的《摔跤吧!爸爸》這部印度電影一樣的勵志感人,令人熱血沸騰!看完《絕殺慕尼黑》這部俄羅斯體育勵志影片,我不得不說,《絕殺慕尼黑》確實是部好電影,它真的燃爆了!
  • 絕殺慕尼黑:像這樣,去成為「逆襲王者」!
    那一年,美蘇冷戰期正熱,慕尼黑奧運會如期展開。除了這些之外,關於1972年還有一件你不得不知道的事。電影《絕殺慕尼黑》就真實還原了這一段往事,甚至連知名漫畫《灌籃高手》的終場對決,都和這件事密不可分。那就是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美蘇男籃的終極對決。
  • 羽毛球人必看的電影——《絕殺慕尼黑》
    我曾背著球包走遍了全國各地,我曾握著球拍打遍了五嶽名山,我曾經去遍了五湖四海只為一塊金牌。
  • 觀《絕殺慕尼黑》電影有感(作者:韓思聰)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黨員黨性修養,迎建黨98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校黨委於2019年6月19日下午在萬達影城組織全體黨員教師觀看了電影《絕殺慕尼黑
  • 電影《絕殺慕尼黑》全國上映 贏得觀眾自發鼓掌
    電影《絕殺慕尼黑》全國上映 贏得觀眾自發鼓掌 原標題:   俄羅斯影史本土票房冠軍《絕殺慕尼黑》正在全國上映。雖然前期宣傳不多,影院排片偏少,但上映後贏得很好的口碑,網友打出8.3高分。
  • 《絕殺慕尼黑》:情節跌宕起伏,展現男人之間的友誼
    《絕殺慕尼黑》之前很久沒看過合格競技片了。商業片發展了這麼多年,該拍的套路都拍過了,所以不管怎樣都逃不出套路,然後發現它並沒想出奇制勝,它從頭到尾都在做一件事——完美把控對標觀眾的心理節奏,贏得誰都知道結果的比賽。
  • 《絕殺慕尼黑》這部電影讓鐵腕總統普京「偷著看」
    豆瓣評分高達8.1,在國內點映後廣獲好評的俄羅斯神劇《絕殺慕尼黑》將於6月13日18:00登陸國內各大院線,相信片中的熱血精神同樣能夠感染你我。俄羅斯新聞網站「Дни.ру」報導,在俄羅斯去年的政府會議上,知名演員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作為藝術文化代表在會上匯報了自己主演的電影《絕殺慕尼黑》的情況。
  • 電影推薦 | 《絕殺慕尼黑》
    看《絕殺慕尼黑》之前,我了解到兩件事。 第一,這部電影在俄羅斯本土創下了票房紀錄,成為歷史上累計票房最高的電影。 第二,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不被看好的蘇聯隊在最後3秒絕殺了美國隊,創造了歷史。
  • 《絕殺慕尼黑》:最後三秒絕殺,不愧是「戰鬥民族」!
    《絕殺慕尼黑》海報《絕殺慕尼黑》以俄羅斯籃球運動員謝爾蓋·別洛夫的回憶錄為基礎改編。《絕殺慕尼黑》劇照那麼評價如此之高的《絕殺慕尼黑》究竟有多好看呢?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裡,如何在觀眾早就知道結果的情況下聽你把故事講完,是個很大的挑戰。
  • 《絕殺慕尼黑》「絕殺」之技何在
    原標題:《絕殺慕尼黑》「絕殺」之技何在 近日,俄羅斯影片《絕殺慕尼黑》獲得中國觀眾好評,有觀眾在豆瓣上直呼「熱血高燃」。這部引進片在中國觀眾中這麼有眼緣,除了其體育題材、情節緊張刺激外,更為主要的是導演將影片的「燃點」揮灑得淋漓盡致。
  • 高分黑馬電影《絕殺慕尼黑》豈止是一部電影
    俄羅斯「爆款黑馬」《絕殺慕尼黑》定檔6月13日,影片根據1972年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在陰霾密布的美蘇冷戰時期
  • 《絕殺慕尼黑》:三秒成就的勝利,燃到爆炸的經典
    看新聞時,我不僅想到了以前看過的一部影片,相信愛看電影或者籃球的朋友們大部分都看過,那就是《絕殺慕尼黑》。《絕殺慕尼黑》在豆瓣擁有8.3的高評分,在我看來,這實至名歸。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前蘇聯籃球隊在惡劣的訓練環境以及國際環境中克服千辛萬苦,最終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比賽中打敗美國隊的故事,在此之前,美國隊是保持了36年的全勝紀錄。
  • 《絕殺慕尼黑》:超燃,超給力!
    但,1972年,他們做到了,也做得非常精彩絕倫。直到今天,這場奧運會球賽,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更是整個蘇聯國家的驕傲。所以他們完整的複製了這場比賽,將當年比賽的緊張、艱辛、精彩,毫無保留地給拍了出來,讓我們可以在大屏幕上,感受一次真真切切的奧運會,一場燃魂的籃球比賽。超燃,超給力,驚心動魄,無與倫比的《絕殺慕尼黑》,就是他們今天誠心誠意交給世界共賞的作品。
  • 《絕殺慕尼黑》「燃哭」影迷,背後這8個「彩蛋 」你都知道嗎?
    俄羅斯影史本土票房冠軍《絕殺慕尼黑》正在全國上映。雖然前期宣傳不多,影院排片偏少,但上映後贏得很好的口碑,網友打出8.3高分。看過的觀眾表示,影片中精彩的籃球比賽看得人「熱血澎湃」,更被其中所體現的體育精神「燃哭」,不少觀眾直言「超好看,希望影院多多排片。」
  • 絕殺慕尼黑:最後三秒,一錘定音 文/王珉
    《絕殺慕尼黑》電影海報近日,曾創下俄羅斯影史票房冠軍的《絕殺慕尼黑》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體育史的真實故事,講述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籃決賽中,蘇聯隊擊敗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的經典案例,不由得讓人想起那些年為中國爭光的奧運健兒們!
  • 爭鋒|《絕殺慕尼黑》破票房紀錄靠的竟然是……
    那麼問題來了:《絕殺慕尼黑》為何叫好不叫座?聽聽專家怎麼說!本期《爭鋒》專家北京電影學院教師 影評人 孟浩軍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 範小青中國影評學會會員 曾念群一電影《絕殺慕尼黑》為何叫好不叫座?
  • 【新片速遞】高分黑馬電影《絕殺慕尼黑》,燃啟暑期檔
    俄羅斯票房口碑神作《絕殺慕尼黑》即將於6月13日在全國上映。
  • 曾經的光輝歲月——電影《絕殺慕尼黑》觀後
    《絕殺慕尼黑》中有一個情節,蘇聯國家男籃隊中的一名立陶宛球員,在奧運村裡偷偷地上了一輛來接他的汽車。
  • 《絕殺慕尼黑》:社會主義之逆襲
    不過這部《絕殺慕尼黑》可以說把毛子電影的「簡單粗暴」(此處為褒義)做到了極致,也吸取了好萊塢電影對於細節的鋪墊和情感的醞釀。這部作品拿到了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冠軍,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上一部這樣燃的體育題材電影,可能就要追溯到《摔跤吧!
  • 美國 別以為穩了 《絕殺慕尼黑》
    在前不久的男籃世界盃小組賽中,經過一輪加時賽,土耳其隊2.1秒絕殺失敗,功虧一簣,憾負於美國一分。土耳其隊主教練薩裡卡在場邊指揮人們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難道被譽為「夢之隊」的美國男籃真的勢不可擋嗎?今天咱們講述的影片就是一個關於打破不敗神話美國隊的故事——《絕殺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