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ianBian雲
17日,武漢江夏一中,年僅14歲的初三男生張某銳,因和同學在教室打牌被叫家長,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
孩子在母親離開,跳樓之前,默立兩分鐘。
那漫長而又短暫的兩分鐘,孩子大概會有很多想說的話吧。
01媽媽,我雖然是小孩子,但是我也有尊嚴
媽媽,我知道你的憤怒。
你一定覺得我在學校裡不遵守紀律,叫家長讓你很沒有面子。
在你匆匆忙忙、憤怒地站立在我面前的時候,我就知道我錯了。
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孩子,但是我懂得你的憤怒。
從你的臉上,我能看見「恨鐵不成鋼」的失落。
可是,媽媽,這是在學校的走廊裡,我身邊有很多熟悉或者陌生的同學,他們走來走去,他們一直在看著我,也看著你。
你知道嗎,走廊裡的風吹進我的脖子裡,我有點害怕。
如果說,你覺得被學校和老師叫家長會很沒有面子,那我站在走廊裡,被你過激的行為弄得站不穩腳跟時,也很沒面子。
媽媽,你忘記了嗎,我也是一個生命,是一個需要尊嚴的獨立個體。
如果,你能對我溫柔一點,可能,我會懂得收斂。
可是,媽媽,你真的對我下手太狠了,我覺得特別痛。
你掐著我的喉嚨,我喘不過氣來。
你扇著我的耳光,我痛的心底裡像裂開了一條口子。
媽媽,你打我罵我的時候,我看見旁邊的同學他們有的張大了驚愕的嘴巴,有的投來同情的目光,有的嘴角上掛著嘲諷的微笑。
媽媽,我才十四歲,我是一個男孩子,我可能別的不太懂,但是我懂得老師有教過我們一個詞叫做血氣方剛。
我不希望,我以後走在校園裡,總有同學對我指指點點,我不希望我在未來的某一天會遭遇同學們之間相互討論的流言蜚語。
媽媽,你知道嗎,隔壁班我喜歡了很久的那個女孩子,她就站在不遠處的地方,她曾經偷偷對我說,我就是喜歡你的血氣方剛的樣子,特別陽光,特別帥。
可是,我的血氣方剛,在你憤怒的巴掌下碎裂沉渣,我聽見它們砸在地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音,它們把我的心都震碎了。
媽媽,我聽說過,一個人的青春要是有了裂痕,就會很難再癒合。
我想,我剛剛開始的青春,或許再也癒合不了了吧?
媽媽,不知道你那兩個耳光扇下去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已經十四歲了,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已經長得幾乎和你一樣高了,媽媽,我覺得我已經像個小大人了。
我長大到,已經明白尊嚴是什麼了。
我是一個男孩子,我也想要有人能顧忌我的感受。
而不是,把我的尊嚴踩在腳底下,肆意的踐踏。
那樣,我會非常非常痛,媽媽,你能知道嗎?
我不希望,當中踐踏我尊嚴的人,是你,是我的媽媽。
02媽媽,你給我的生命,我還給你好嗎?
媽媽,你知道嗎?
十四歲的我,其實很孤單。
我在學校裡犯了錯誤,老師責備我,同學們也很可能對我另眼相看。
我是有點叛逆,可是有時候,我自己也不懂得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行為。
媽媽,我其實想說,那一刻,我更需要你。
我多麼希望,你能拍拍我的肩膀,像對待朋友一樣對我說:我們回到家裡再討論這件事情好嗎?現在,你回教室認真聽課,好好寫作業。
如果,你能這麼說的話,我想我可能回到教室會反思自己的錯誤行為,可能就沒有下一次了。
可是,媽媽,你在我害怕孤單、害怕被別人排斥的時候,也邊緣了我的思想和內心的感受。
媽媽,我知道我是你的孩子,可是,我也是我自己。
媽媽,我雖然已經十四歲了,可是我還沒有「勇敢」到能和我的老師對抗,能和你甩過來的冷冰冰的巴掌對抗,能和同學們的流言蜚語對抗。
在我心目中,從小到大,大概,你就是我生命中的權威吧。
我知道,我永遠無法和權威對抗。
可是媽媽,我可以和自己的生命對抗,大概你想不到吧。
我就是這樣想的。
你總說,是我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你,是我含辛茹苦把你撫養長大,你為什總是不聽話,為什麼總是做出這樣丟臉的事情來?
你說,你怎麼不去死?
媽媽,以前,你總這樣說的時候,我有點想不清楚。
但是這一刻,面對你的憤怒,我有一點點明白了。
是的,是你給了我生命,讓我有機會看到了這美麗的天地。
但是,你總是覺得你給了我生命,我就是虧欠著你的。
這份虧欠,在未來若干年後,即使我長大成人,我可能也還不清。
於是,依著這份虧欠,面對我,你就有了憤怒的理由,你就有了甩巴掌的理由。
未來,我需要走的路還很長,要經歷的事情也很多。
但是,我知道,從此以後,你就會有各種理由來填補我對你的這份虧欠。
面對現在,和未來,我覺得自己特別孤單。
我在想,如果說,我的生命就此結束了,能不能說明,從此以我就再也沒有什麼虧欠你的了?我們就此平等了?
雲觀點:我現在為人母了,但是十四年前的今天,我也曾經十四歲過,我也曾經經歷過叛逆的青春。
如果我是那個十四歲的小孩,我大抵會如上所想吧。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特別疼痛。
100年前,魯迅先生曾經在新青年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文中提到「父母所生子女,固然是受領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佔領,將來還要交付子女,像他們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後後,都做一個過付的經手人罷了。」多少年過去了,反覆讀來依舊發人深思。
我們生來,做了父母親的孩子,往後,我們又要做孩子的父母。
前前後後,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唯有生命前前後後的血脈延續,把我們聯繫在一起。
我們要做的就是,愛自己的孩子,潛移默化之中,再讓孩子愛上我們。
這大概就是延續生命和教育本來的意義和精髓吧。
要知道,人和人之間積極向上的關係只有一種,那就是愛。
能夠積極正面的維持這種關係,正確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保持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依附權威。
這世間,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單獨的意識。
父母親和孩子之間,也僅僅不過附加了年齡和身份這兩樣東西。
無論生命如何輪迴,都是新的意識體。
每一個個體,都有掌控自己人生的權利,也不該被他人奴役和掌控。
所以,對於孩子所犯得過錯,父母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強硬的幹涉,甚至依附年齡和身份任意踐踏,撕碎孩子做人的尊嚴。
糾正孩子的錯誤,肯定會有很多的辦法,但絕不是建立在「嚴格教子」的面子工程上,做給別人看。
在漫長的生命歷程中,孩子的出生完整了我們作為父母的生命。
劉瑜曾經說過:不是孩子應該感謝我們,是我們應該感謝孩子。我們對孩子的愛對孩子的好,只不過是在為「自私的行為」承擔後果而已。
孩子不能選擇要不要生命,不能自由主張誰能成為他的父母親。
我們稀裡糊塗地就給他一條生命,讓他來到世間承受不該承受的痛苦和折磨,該說出抱歉的不是孩子而是我們。
作為父母親,想要用憤怒試圖教育自己的孩子,想要用巴掌讓孩子知道犯了多大的錯誤時,切記請三思。
因為,在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想要自殺的孩子,只存在想要讓孩子自殺的教育。
只有平等對待孩子,你才不會動不動就說出:孩子怎麼那麼脆弱,那麼玻璃心啊……
事實上是,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懂得堅強。
也沒有誰天生就能凡事都做到完美。
所以,請善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在善待自己。
多希望,那個逝去的生命如果有來生,一定要平安喜樂。
多希望,以後這樣的悲劇不要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