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終有報——因果報應真的存在麼?

2021-01-09 子方閣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而要理解「因果」就要先從「業」說起,業力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配合緣起論與無始無明化世界。佛法所說的業力,分為身、口、意。身業有三:殺、盜、淫;口業有四:妄語、兩舌、惡語、綺語;意業有三:貪、嗔、痴;共十種,也叫「十業道」。但不管何種業,業起則緣起,緣起則因生,有因就有果。

而「業」之所以後面還加了一個「力」字,就意味著它與物理學中的「力」一樣,都有一個作用力的效果,但不同的是物理學中的作用力是作用在現實物質世界的,而業力的反映則是作用在了我們的精神意識世界。「業」在梵文中原是指作業或行為的意思,而「業力」則就是此行為所產生的作用力。每個不同的行為產生不同的業力,而不同的業力又作用在我們的精神意識世界,進而對我們的思想及意識產生影響,最終影響我們的運程走勢。

當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業力」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業」只是一個中性的行為準則,它不存在善與惡的屬性,有惡業也就有善業,那是不是善業就一定會產生善報,惡業就一定會產生惡報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在於我們考慮自身所造的業力之外還要考慮其他人與你身上施加的業力。你想想看,你會對別人施加善惡兩種業力,別人就不會對你施加善惡兩種業力嗎?這道理和物理書裡「力的中和」是一個樣的,業報最終如何取決於這兩股業力相互作用後會產生怎樣的合力。合力如果向善則產生善報;合力如果向惡則產生惡報。

那麼如果我們也會好心辦了壞事,這個業報又應該怎麼計算呢?好心,於是形成了善業力;做了壞事,那就要看受害人對你產生多少惡業力了。如果他對你恨恨不平,巴不得滅你全族,那便是生出極大的惡業力;而若這時你的善業力又不足以中和它,那麼不好意思了,你最後得到的只能是惡報。反之,如果他原諒你,不對你產生多少惡的業力,恭喜你,你最後得到了善報。所以,好心做壞事最後善報還是惡報,要看善惡兩力的中和。善惡的標準看發心,最終的報應看合力。合力怎麼算:善善得善;惡惡得惡;善惡,惡善,要看中和。

最後,再說說報應的形式。報應的形式不在物質,而在意識。見過坐擁幾億身價而鬱鬱寡歡的人麼?他是善報還是惡報啊?必須是惡報。人積累財富圖個什麼,圖個快樂,得了財富不快樂,是真可憐人,這是很大的惡報啊。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活得這麼窮,是善報還是惡報啊?是善報啊,因為「回也不改其樂」,他的心靈富足,早就快樂得不得了。所以我們以後不要看到一個壞人表面過著很好的物質生活,就以為惡沒有惡報。他很可能因為自己做了壞事,每天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其實早已經活在地獄裡。最後我想說,作為一個凡人我們還是做好自己,多發心向善,這是在漫長的因果輪迴裡我們唯一可控的部分。

相關焦點

  • 善惡有報:行善與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
    有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又有俗話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兩種說法截然不同。前者意思是,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後者意思是,好人沒好報,壞人反而有好報。兩種說法雖有衝突,但是,無論行善還是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通常情況下,好人終歸有好報,壞人終歸有惡報。
  • 佛教:善惡到頭終有報,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在佛法當中,有著這麼一句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所經歷的事情,善惡到頭終有報,一切都來源於自身的感召,因為曾經做過了什麼惡業,導致有禍害的降臨,也因為行善積德,修成正果。可是這句被人傳頌的話,又怎麼解釋有一些活在世上的好人,行善積德一輩子,最後卻不長命?而有一些禍害做了之後,卻導致千萬年都遺傳,這又該怎麼說法呢?今天就來解釋解釋。其實這些因果輪迴,都脫離不開自身發展,「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要想認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善惡終有報,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佛說:眾生善惡,皆由心生,今生種種皆是因果輪迴。人活一世不容易,匆匆數幾十載,與天地而言都是塵埃一粒,想開了,世間一切都如落花飄零。有些人,一世執著得失,名利財富,明裡暗裡藏著算計,想的做的都是勾心鬥角,算沒了良心,算走了福氣,成了世俗的奴隸,善惡不分。
  • 科學家的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的存在!
    這也正應了我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間萬物,因果輪迴,我們每天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最終都會回報到我們自己身上,對我們的健康、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所謂天道好輪迴,善惡終有報,是真實存在的。行善的人,終有福《警世通言》裡說:「吃一分虧,受無量福。」
  • 印光大師: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因果通三世,善惡終有報
    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惡,惟觀眼前吉兇。見作善而得禍,便謂善不當為。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足戒。不知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譬如三尺之冰,豈一朝之寒所能結。百川之泮,亦豈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更不可猶豫而退悔。宜學俞淨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
  • 彌勒菩薩開示:善惡終有報,2個佛教故事,告訴你因果是否存在
    可依舊有很多有善心,也常做好事,但會對因果懷疑的人。這種懷疑也致使人們雖然明了佛教是教人向善的,但還是會懷疑佛教所說的「善惡終有報」是否是真的,因果報應真的存在嗎?我們看完下面這兩個小故事,就會明白。好人沒好報?有一個男子,中年得子,對他非常的溺愛。男子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辛苦的供兒子上完大學。
  • 善惡終有報:盤點飛盧很火的黑暗審判流小說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不是老天不睜眼,善惡到頭報應循環!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善惡終有報:盤點飛盧很火的黑暗審判流飛盧小說網,中心就是一個「爽」字!小說爽,更新爽,讀起來更爽!小編在飛盧接觸的第一部小說就是這種「黑暗審判流」。讀起來感覺不錯,今天給大家多介紹一些類似的小說。
  • 善惡終有報?劉巖插足春晚導演郎昆婚姻,2年後舞臺摔傷終身癱瘓
    沒想到,對於劉巖的遭遇,有人說這是善惡終有報,一切都是因果報應。劉巖究竟做了什麼,即使是她遭遇苦難的時候,還要被人這樣說?有人心疼她,更有人說這就是善惡終有報。因為她曾經插足了別人的婚姻,這一切都是報應。
  • 世事自有因果,善惡終有報
    佛說:你若善良,人會欺負你,老天會保佑你人活著,不是你交了多少的朋友,請客吃飯有多少人來捧場。而是你今生做了什麼善事,幫助過多少人,遇到事的時候,有多少人伸出了援助的手。人生甜苦參半,誰的一生裡,都會遇到一些,破事爛事,善良的人,總是在不好的事裡,柳暗花明,看到春天。
  • 善惡終有報,因果自輪迴
    他們根本不相信什麼因果輪迴,也不在乎什麼善惡有報,所以,他們胡作非為,為非作歹,甚至無惡不作。令人感到能以理解和不可思議的是,現實中,這些沒有敬畏之心,無視因故報應的人,反倒往往是一些得勢之人。如果惡人跟善人沒有交集,倒也罷了,善惡無非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方式,你走你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大家道不同不相謀而已。
  • 因果報應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因果報應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呢?其實從命運的角度來看,因果是並不存在的,或者說並不以普通人所理解的佛教因果循環的形式存在。因果循環如果是真的,佛教就不會在印度斷絕傳承了。無數惡人可以善終,好人不長命的故事就不會那麼廣為人知。
  • 真的存在因果報應嗎?聽108歲高僧講的這個故事,讓人心向善
    中國古話也曾經說過:「自作孽不可活」,很多人自作聰明,自欺欺人,做了許多壞事都以為沒人知道,卻不知舉頭三尺有神明,任何事情都逃不過因果循環。其實,很多人都懷疑因果的存在,畢竟凡塵不過幾時載,而因果通三世,有時候,看不到因果也實屬正常。但是,因果報應確實是真實不虛而存在的。接下來讓我們聽一聽高僧給我們講的故事,真真切切感受因果的力量。
  • 世間有因果,善惡終有報
    以前,不管吃過什麼虧,上過什麼當,都把它從腦海裡刪除,曾經,不管有過什麼傷,受過什麼騙,都把它從心底裡抹去,為人要大度一些,心胸要開闊一些,有些事情已經發生,就不必抱怨,有些過錯無法彌補,就隨遇而安。什麼時候都要記住,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門,腳正不怕鞋歪,人正不怕亂世,修一顆善心,做一個好人,簡簡單單的活著,安安穩穩的過著,人若欺你,天會護你,人若欠你,天必還你,世間有因果,善惡終有報,壞人自有天來懲,好人一生都平安!
  • 《荒蠻故事》:六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善惡終有報,豆瓣評分8.8!
    《荒蠻故事》:六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善惡終有報,豆瓣評分8.8!《荒蠻故事》由六個喪心病狂的獨立短片組成,講述了以航班、飯館、路怒、罰單、肇事和婚禮為主題的復仇故事。導演把事情講得比較透,令人啼笑皆非。《荒蠻故事》在形式上有實驗性和預見性,內容簡短,乾淨利索地揭露了人極具獸性和黑暗性的一面:暴怒、嗜血、失控、貪婪、復仇、對暴力和強者的盲目崇拜,控制欲,心機和貪婪;難以滿足的報復和極端自私、寧可一起抱著大家都死也不願意放過對手的毀滅性心理趨向。 這些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類藏匿的暗黑面孔。《荒蠻故事》:六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善惡終有報,豆瓣評分8.8!
  • 《謊言大師》善惡終有報
    很好看的一部懸疑片,雖然一開頭就能猜到結尾,但是再加了一段復仇經歷,是為了劇情和以前的電影有一些提升嗎,仁者見仁吧!電影最終詮釋了一個普世觀點: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最後的場景來個大對比:孤狼終了對比兒孫滿堂。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兩位老戲骨飆戲(今年真流行),海倫米勒真有魅力,讓最後跟孫子的調情讓人浮想聯翩,麥克萊恩也是,陰險狡猾,一副壞人變老的典範。
  • 因果報應真的存在嗎?佛教講的這2個故事,讓人感到意外
    意思是積德行善哪怕沒被別人看見,遲早有一天會有福報。經文全段如下: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贈。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福禍無門總在心,作惡之可怕,不在被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
  • 佛教:善惡因果三世業報
    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總有許多類似的鮮活例子,比方說,當有人做了傷害別人的事後,就會被人記恨,如果傷害人的程度較深,更有可能被人記恨一輩子,甚至有可能延續到下一代。歷史上世代恩仇的事例也不鮮見,因而有些人流芳百世,有些人遺臭萬年。在《聊齋志異》裡,就有許多以鬼喻人的因果報應的故事,我們在看這些故事的時候,不要當作蒲松齡是在講狐妖鬼怪來看。
  • 佛教:為何「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這裡面是有說法的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佛菩薩雖有神通,但神通敵不過業力,也無法改變眾生的因果。因果報應,是自作自受。民間流行著一句話,「好人沒好報,禍害渣子活千年」。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至於什麼時候受報,要看個人的因緣,萬事因緣和合而生,緣聚這起,緣散則滅。都有其緣法,因緣聚合了,果報自然就現前。好人今生做了好事善事,因緣還沒有成熟,也就是說今生的善報還沒有形成。
  • 這5種人,不要去傷害,因果報應很嚴重!
    有的人說不相信因果報應,因為今天做了壞事隨後並沒有任何報應出現啊!這些人真是天真!以為因果報應會馬上顯現。因果報應是不虛的,會在你不知道的時間以你不知道的方式出現。因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最為重要。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幸福不是獎賞,而是結果;苦難不是懲罰,而是報應。
  • 舉頭三尺有神明,人生善惡終有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兩句話都是一個意思,「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來自很多版本,這說明此話很有哲理的,也很現實的,被不少有名望之人所採用。《增廣賢文》中提到:「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勸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隱瞞真實情況,你頭頂上就有神靈在看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