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行善與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

2021-01-09 知書思理

有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又有俗話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兩種說法截然不同。前者意思是,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後者意思是,好人沒好報,壞人反而有好報。

兩種說法雖有衝突,但是,無論行善還是作惡,因果報應終有定數,通常情況下,好人終歸有好報,壞人終歸有惡報。

01.好人好報,壞人惡報,實屬必然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講的是因果報應,主要是規勸人向善,多做好事,不做壞事。做好事終究有好的回報,做壞事終究會有壞的報應。

孔子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大意是說,一個人不堅持做好事,就不能成為聲譽卓著的人;不長期幹壞事,就不會成為身敗名裂、自我毀滅的人。也就是說,善惡無論大小,都不可掉以輕心,積小善可以成大善,積小惡可以釀大禍。

《三國演義》中,劉備在向諸葛亮託孤時,對兒子劉禪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思是說,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壞事小就去做。好事要從小事做起,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

如果一個人向善,好事從小事做起,長期做好事,久而久之,就會積小善為大善,得到眾人的肯定,甚至受到國家的表彰。如果你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有可能以同樣的方式,或以另外一種方式回報你。所以,做了好事,最終會贏得善報。

相反,如果一個人靈魂骯髒,壞事不從小事開始防範,小錯不改,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逐漸鑄成大錯、特錯,從而引起他人的怨恨、社會的公憤,甚至因傷害別人而遭到報復,或因觸犯國家法律而受到懲罰。所以,做了壞事,終究要遭到報應。

常言道: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其中也包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理。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你孝敬父母,對你的父母好,你的子女看到你對父母好,就會仿效你,到你的晚年,他們就會像你對待你父母一樣對你好。反之,如果你是一個不孝之子,那麼,你的子女也有可能像你一樣,到你晚年的時候對你忤逆不孝。

02.好人惡報,壞人好報,純屬偶然

善報、惡報是一種正常的因果,但凡事都有偶然:有人吃苦行善、安分守己,不但沒有好報,反而一生坎坷、多災多難;有人貪贓枉法、為非作歹,卻在法律的漏洞裡逍遙自在、順風順水。

善惡報應不公平,是老天爺不睜眼嗎?不是。其實,所謂「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只是偶然現象,事實不一定完全如此。

有時,好人可能因某些特殊原因,被誤解甚至蒙受不白之冤,一時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是,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真相總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好人終究應當會得到好報。「文革」時期,一大批為建立新中國作出巨大貢獻的老幹部被關進牛棚,但「文革」後都很快被釋放,並且官復原職,最終實現好報。

同樣,有的人做了壞事,可能暫時沒有被發現,甚至犯罪之後,還成為漏網之魚。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壞事做多了,終究還是逃不了被懲罰。四川黑社會頭目劉漢,曾被《福布斯》稱為「潛在水底的真正富豪」,曾連續三屆當選四川省政協常委,但最終還是因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以及故意殺人罪等,於2015年被執行死刑,最終得到惡報。

所謂「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說法,在個別情況下,或從局部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在通常情況下,或從整體看,其實是以偏概全,僅僅是一種特殊的偶然現象而已。

其實,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人的平均壽命應該都是一樣的,好人、壞人都有身體健康的,也有身體虛弱的,不存在好人命短、壞人命長的問題。在天災、人禍、疾病等特殊情況下,好人、壞人的遭遇也應該是一樣的,這些都是自然規律,無可辯駁。

03.多行善,不作惡,才是做人之道

如果讓我們再選擇一次,我們仍然應毫不猶豫地選擇向善,做好事,不做壞事。做了好事,你就會心情舒暢,積極地面對人生、面對命運的挑戰,做事成功的希望就很大;做了壞事,你就會心情煩躁,消極地面對人生、面對命運,做事成功的希望就非常渺茫。

但是,做好事要有底線,不能做沒有原則的好事。俗話說:「一鬥米養恩人,一石米養仇人。」如果做好事沒有底線,凡事對人太過善良,好得過分,就有可能慣蝕別人,讓對方對你的善良,感到麻木、形成依賴。做好事沒有底線,不講原則,其結果就是好心辦壞事。

你一定很熟悉農夫與蛇的故事:一個農夫在寒冷的冬天裡看見一條蛇凍僵了,覺得它很可憐,就拾起來揣進懷裡,當那條蛇在農夫溫暖的懷抱裡甦醒過來後,就用尖利的毒牙咬傷了農夫,結果農夫最後死亡了。

農夫救蛇,就是因為做好事沒有底線,好壞不辨,善惡不分,不但沒有得到回報,反而最終斷送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凡事都要想一想後果,要好心做好事,不要好心辦壞事,更不能起壞心眼去幹見不得人的壞事。

好人好報、壞人惡報是自然而然,好人惡報、壞人好報是純屬偶然,人生最好的選擇是:做好人行善,不做壞人作惡。

相關焦點

  • 善惡終有報,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佛說:眾生善惡,皆由心生,今生種種皆是因果輪迴。人活一世不容易,匆匆數幾十載,與天地而言都是塵埃一粒,想開了,世間一切都如落花飄零。有些人,一世執著得失,名利財富,明裡暗裡藏著算計,想的做的都是勾心鬥角,算沒了良心,算走了福氣,成了世俗的奴隸,善惡不分。
  • 佛教:善惡到頭終有報,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在佛法當中,有著這麼一句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所經歷的事情,善惡到頭終有報,一切都來源於自身的感召,因為曾經做過了什麼惡業,導致有禍害的降臨,也因為行善積德,修成正果。可是這句被人傳頌的話,又怎麼解釋有一些活在世上的好人,行善積德一輩子,最後卻不長命?而有一些禍害做了之後,卻導致千萬年都遺傳,這又該怎麼說法呢?今天就來解釋解釋。其實這些因果輪迴,都脫離不開自身發展,「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要想認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善惡終有報,因果自輪迴
    比如,我們至少該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至少該相信因果輪迴。如果我們信仰這些,那麼我們就會懂得去敬畏,這樣我們才能一心一意去做善事,種善因,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得善果,能善終。相應地,我們也不敢去作惡,因為擔心會有報應。然而,世間並非所有人的想法都如此,有的人是沒有信仰的,尤其是當下這個社會,沒有信仰的人越來越多。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過得很愜意、很舒適,甚至有點兒妒忌和怨恨,但嗔恚是沒有用的,那是人家自己積攢而來的福報,別人有福,自己無福,我們要做的是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羨慕和嫉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強求也是徒勞。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 世事自有因果,善惡終有報
    佛說:你若善良,人會欺負你,老天會保佑你人活著,不是你交了多少的朋友,請客吃飯有多少人來捧場。而是你今生做了什麼善事,幫助過多少人,遇到事的時候,有多少人伸出了援助的手。人生甜苦參半,誰的一生裡,都會遇到一些,破事爛事,善良的人,總是在不好的事裡,柳暗花明,看到春天。
  • 善惡有報,如何報?
    中國傳統的小說,有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基本都是講善惡有報,最終都是要懲惡揚善,勸導世人向善。再往深一層思考,其實中國古代小說的功能性,就是在識字率很低的情況下,用小說,特別是用小說改編成的戲劇、評書等形式實現教化。很多沒有讀過書的人的文化很多都是從小說、戲劇裡來的。
  • 善惡終有報——因果報應真的存在麼?
    身業有三:殺、盜、淫;口業有四:妄語、兩舌、惡語、綺語;意業有三:貪、嗔、痴;共十種,也叫「十業道」。但不管何種業,業起則緣起,緣起則因生,有因就有果。而「業」之所以後面還加了一個「力」字,就意味著它與物理學中的「力」一樣,都有一個作用力的效果,但不同的是物理學中的作用力是作用在現實物質世界的,而業力的反映則是作用在了我們的精神意識世界。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幾歲的孩子,無緣無故的經常自殘,身上自己抓有傷口,也不知道疼,更奇怪的是身體上長有像動物一樣的毛。有人說這就是報應,可是體現在一個無辜的孩子身上讓人心疼。事件二:在電視劇包青天裡面也有一個片段,也體現了因果報應。其中有一個叫柴文意的,非常可恨,搶別人老婆,殺害了自己的親人,包括自己的父親,但是這個人卻有太祖遺詔,包青天卻無可奈何,準備辭職回家。
  • 子女的福報,都跟你有關係!一看便知!【早課】第619期
    子女福報,皆有定數《地藏經》有言:「飲食無度之眾,終得饑渴咽病報。」
  • 佛教:為何「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這裡面是有說法的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佛菩薩雖有神通,但神通敵不過業力,也無法改變眾生的因果。因果報應,是自作自受。民間流行著一句話,「好人沒好報,禍害渣子活千年」。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至於什麼時候受報,要看個人的因緣,萬事因緣和合而生,緣聚這起,緣散則滅。都有其緣法,因緣聚合了,果報自然就現前。好人今生做了好事善事,因緣還沒有成熟,也就是說今生的善報還沒有形成。
  • 因果報應(不得不信)
    文 | 吳大爺來源 | 正能量(ID:ZNL118)01世間一切,皆有輪迴,因果報應,與人共存。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科學家的驚人發現:善惡有報是真的存在!
    這也正應了我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間萬物,因果輪迴,我們每天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最終都會回報到我們自己身上,對我們的健康、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所謂天道好輪迴,善惡終有報,是真實存在的。行善的人,終有福《警世通言》裡說:「吃一分虧,受無量福。」
  •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不可不知,看完你就明白了!
    《涅槃經》講:「業有三報,一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使眾人明白了業有三報的道理,不僅知道幹壞事作惡之人,終有報應,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積德不幹壞事的而終得福報的結果。其實,還有句話叫「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 印光大師: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因果通三世,善惡終有報
    世有愚人,不知夙生善惡,惟觀眼前吉兇。見作善而得禍,便謂善不當為。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足戒。不知善惡之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譬如三尺之冰,豈一朝之寒所能結。百川之泮,亦豈一日之暖所能消。切不可怨天而尤人,更不可猶豫而退悔。宜學俞淨意之修身、袁了凡之立命。
  • 佛教:人的福報,確有定數
    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都是有定數的。如果你一直都在透支你的福報,早晚有一天會用盡的時候,福報用盡體現在你身上的就是諸事不順。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一個人有多少福報,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故節約不貪,則可延壽;奢侈過求,受盡則終;未見暴殄之人的皓首也。
  • 諦閒法師:因果報應貫通三世 善惡禍福絲毫不爽
    慧遠大師有《三報論》,闡釋三種報應方式,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俗語有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諦閒法師這篇文章也是如此,詮釋三世因果之理,更有具體事例作證。 世人不知三生因果,往往多生疑慮,疑者云:「現見世間行善之人,或無端受累,或身後乏嗣;行惡之人,而反事事諧偶,夫唱婦隨。」謂言:「天下善惡無分。」如此說者,皆不知三世因果,未能深達業理故也。 須知因果報應義通三世:一者現報,二者生報,三者後報。言現報者,現生行善,現身即得好報。此一種報,必現身以勇猛心行大善事,十年八載不退其心,故現身必得好報也;作惡亦然,且看心力為如何耳。
  • 善惡終有報:盤點飛盧很火的黑暗審判流小說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不是老天不睜眼,善惡到頭報應循環!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善惡終有報:盤點飛盧很火的黑暗審判流飛盧小說網,中心就是一個「爽」字!小說爽,更新爽,讀起來更爽!小編在飛盧接觸的第一部小說就是這種「黑暗審判流」。讀起來感覺不錯,今天給大家多介紹一些類似的小說。
  • 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因果有玄機」?
    我們還聽過另外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難道這句話真的是一句安慰的話嗎?其實並不是,其中因果自有玄機,看完你就懂了。世間之事,總是遵循著一個真理:凡物有起因,必有結果,毫無差錯。這種因果關係,是無法反駁的,世間一切聖賢,都遵從此道,無一例外。古人常說:「善惡若不報,乾坤必有私。」
  • 善惡終有報?劉巖插足春晚導演郎昆婚姻,2年後舞臺摔傷終身癱瘓
    沒想到,對於劉巖的遭遇,有人說這是善惡終有報,一切都是因果報應。劉巖究竟做了什麼,即使是她遭遇苦難的時候,還要被人這樣說?有人心疼她,更有人說這就是善惡終有報。因為她曾經插足了別人的婚姻,這一切都是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