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關於秦朝士兵的形象,早期是依據一些戰國縱橫家的說法不戴頭盔甚至不穿盔甲,後來根據兵馬俑和出土考古文獻發現,秦人還是很注重盔甲的裝備的。而且,根據對秦簡的解讀,學者們還發現秦人的法律條文中有貲甲,也就是罰交盔甲的記載。那麼,這種懲罰對於秦人來說重不重呢?或者直接說,古代盔甲到底有多貴?因為早期資料不完備,所以一開始秦代貲甲被認為是直接罰盔甲。導致當時有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秦軍不是職業軍人,盔甲和生活物資是自備的。所以罰盔甲是自己做盔甲上交,這也是成了秦軍盔甲是士兵或者民眾自己製造的論據之一。
但我們知道盔甲在古代屬於管制物品,而且製作盔甲的工匠被稱作函人,出現的時間不晚於西周。從兵馬俑出土的秦甲樣式來看,其還是有章法的,不像不同百姓自己弄塊皮子自己做的那種土盔甲。而《嶽麓書院藏秦簡(貳)》的一篇記錄,則是直接糾正原來的誤區。原文是這樣記載的:貲一甲直(值)錢千三百卌(四十)四,直(值)二兩一垂 ,一盾直(值)金二垂。贖耐,馬甲四,錢七千六百八十。馬甲一,金三兩一垂,直(值)錢千九百。金一朱(銖)直(值)錢廿四。贖死,馬甲十二,錢二萬三千卌(音xi,四十)。
這裡面說了,一甲值錢1344錢,這裡的錢指的是秦半兩錢,一垂相當於三分之一兩黃金。所以一甲差不多要2.3兩黃金,那麼,這些錢購買力如何呢?當時的普通百姓能否負擔的起?
根據秦簡的記錄,一石禾(米)是30錢。當然這也是正常年景的情況下。秦朝一升合202毫升,一石也就合今天20升。一個公士一年歲入是50石,這一甲錢理論上相當於一個公士一年的歲入。除此以外,一個公士有田一頃,宅一處和僕人一個。公士在爵位等級上屬於最低一級,和一般對富戶差不多。假如一個公士被罰一甲,基本上一年白幹,然後要靠著一頃地來養活一家子。那麼要沒錢怎麼辦?秦國制度還是有辦法,那就幹活頂!
《秦•司空》記載:有罪以貲贖及有責(債)於公,以其令日問之,其弗能入及當,以令日居之,日居八錢;公食者,日居六錢。所以一般做工的一天不管飯八錢,幹半年也就夠一甲錢的。所以對那些基層小官小吏來說,罰甲基本上相當於抽血了,比如帶青少年訓練效果不好,像弩箭射擊不合格,縣尉就要罰二甲(發弩射不中,尉貲二甲)。而當時一個縣尉的一年俸祿不過200石左右,折合成錢也就是6000錢,被罰兩甲差不多相當於兩個季度白幹了。
那麼,甲為何這麼貴呢?這得就從甲的生產過程談起,我們知道一件商品的價格受供求,生產效率效用等因素影響。對於甲這種裝備,在戰場上穿甲和不穿甲效果是不一樣的。穿盔甲能多打一會或者倖存機率大,但是如果沒盔甲,基本上一箭射過來或者一刀砍過來,那基本要涼涼。從秦簡來看,《裡耶秦簡》裡甲的數量比戟和弩多的多:甲衣349件,甲21件,兜鍪39件,胄28件,弩和戟各251件,備用的弩臂97件,弩弦1801件,弩箭40900餘支。而從兵馬俑甲俑和袍俑比列來看,秦軍的甲俑數量遠遠高於袍俑,可見甲對秦軍來說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然後就是供應。需求大,供應有限,那必然價格高。從兵馬俑研究來看,秦俑中士兵甲俑的甲片大多偏大偏厚,而軍官俑的則是甲片細小而且有包邊。一些學者認為軍官俑的盔甲是模擬鐵甲,而士兵俑則是模擬皮甲。
當時冶鐵成本不低,說明主流還是皮甲。雖然皮甲比鐵甲便宜,但是皮甲也需要原料。首先就是皮革,而做皮甲的材料中,犀牛太少(甲骨文中的兕其實是野水牛),羊皮強度不夠,所以主要原料是黃牛皮。但是牛生長慢,而且黃牛是重要的農業資源,是不能隨便宰殺的。除此以外,黃牛的筋角也是製作弓箭的戰略物資,所以秦朝法律規定耕牛死亡,一定要及時上交皮革還有牛筋牛角。如果上交不及時,那是要被處分的。
除了牛皮和生漆這兩樣比較貴的原料外,在工藝上,皮子需要加工處理,上漆也算是技術活。這些又是一筆錢。還有切割甲片打孔編織這些都很耗工時。而且做盔甲的人也不能不吃不喝的做盔甲,還得支付工資。這樣一個流程下來,一副甲的價錢貴是必然了。
而且不要說秦朝,到了後世盔甲照樣很貴。根據朱熹《朱文公文集》卷20《與曾左司事目札子》記錄:打造步人弓箭手鐵甲,一年以三百日為期,兩日一副,昨已打造到一百五十副了……計用皮鐵匠一萬八千工,錢五千二百餘貫。弓箭手的盔甲防護面積比較小,但一副甲也差不多要35貫錢。雖然南宋時期銅錢的購買力下降,但是35貫也相當於當時臨安城一個普通人家幾個月的生活費了。
在明朝《工部廠庫須知》的記錄中,打造盔甲需要煤、鐵、線、漆、布等,算上工藝、夥食費一個需要白銀4.4兩。看到四兩,可能許多讀者會覺得這也太便宜了,許多電視劇裡一出手不就是幾兩幾十兩。但實際上,在明朝《宛署雜記》的記載,一兩白銀在北京可以買一石粳米。對普通人來說一兩白銀很多了,這還是普通士兵的盔甲。西方在1304年,一件鏈甲衫成本為10英鎊(佛蘭德斯),購買一個鏈甲需要花費一個工匠60~120天的工資。
所以對於古代普通人來說,雖然一副盔甲咬咬牙能買的起,但是和給女朋友買名牌包一樣,要割肉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內容。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王牌軍遭小國高麗全殲,與北宋相愛相殺的大遼也是戰五渣?
明代火箭的實戰威力到底如何?
偵查警戒都是小菜,唯快不破的攻防轉換才是大招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