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小寒不見『寒』,屯糧在眼前」,是啥意思?

2020-12-27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小寒不見『寒』,屯糧在眼前」。雖然在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但還是沒有能夠查閱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對於冬季來說,應該是第5個節氣。在小寒節氣來臨時,太陽黃經已經到達285°,交接時間大約在公曆翌年1月的5—7日。

按照規律,一旦冬至過後,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就會頻繁南下,氣溫將會持續降低,除南方的部分地區之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溫度將會降低到0℃以下,因此,民間有句農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

雖然說小寒與大寒相比不能算最冷的時節,但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來看,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小寒時節的氣溫比大寒時節更低,因此,在北方地區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不過,對於南方的大部地區而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在大寒時節內出現。

據氣候數據統計,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冷的時間段應該是每年公曆的1月中旬;因為每年的小寒節氣一般從1月5—7日開始,一個節氣約有15天,而中旬恰在小寒的節氣之內;所以,對北方大部地區來說,小寒的確應該冷於大寒。但對於南方的大部地區來說,應該是大寒時節最冷;大寒節氣一般從1月20日開始,1月下旬恰是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該熱不熱,五穀不結;該冷不冷,吃糧要省。其意思是說:天氣應該熱的時候,一定要熱,否則,五穀就難以結實;而該冷的時候也一定要冷,否則,糧食也不會豐收,因此,要省著吃糧了。通過這句俗語我們就能夠看出農作物與溫度之間是有很大關係的。

那麼,為什麼說「小寒不見『寒』,屯糧在眼前」呢?

上面我們已經說了,按照規律來講,對於北方的大部分地區來講,小寒應該是最冷的時節,倘若到了小寒時節天氣也不寒冷,那麼,小麥、油菜等農作物不但很難獲得豐收,而且,還很有可能會出現大幅減產的現象,而小麥、油菜等農作物一旦出現大幅減產的現象,那麼,必定是災荒的年景,如果自己不知道早一些囤積糧食,肯定是要餓肚子的。

那麼,這種說法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

我們都知道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威脅是非常巨大的。一旦農作物發生了比較嚴重的病蟲害,那麼,農作物就會出現減產甚至絕收的現象。要想使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危害降到最低,就需要在冬天時有較低的溫度將越冬病蟲害凍死,倘若在最冷的節氣---小寒時節溫度還降不到最低,那麼,越冬病蟲害就難以凍死了,而沒有凍死的病蟲害就會在春季到來時大量爆發,從而使小麥、油菜等農作物減產或絕收。「小寒不見『寒』,屯糧在眼前」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

當然,這些說法都是過去的說法。當今的人們即便是遇到比較大的自然災害,也不用為吃糧問題擔憂。因此,這種說法已經過時了。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含義。由此看來,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還是十分豐富的呢!

相關焦點

  • 今日小寒,俗語「小寒寒,六畜安」,啥意思?六畜指哪些?
    導讀:今日小寒,俗語「小寒寒,六畜安」,啥意思?六畜指哪些?一年最冷的日子到來了,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我們也要準備從二九天迎接三九天了,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天寒地凍的時節要到來了,我們要做好對身體的防寒保暖。
  • 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不逢春,遇牛五穀登」,啥意思?
    導讀:明年是辛丑寡年,農村俗語「寡年不逢春,遇牛五穀登」,啥意思?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小寒節氣。小寒節氣的到來,也宣告著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來臨。小寒處於二三九,天寒地凍人亂吼,這個季節是滴水成冰氣溫低的凍的人都亂吼。
  • 小寒到來,俗語「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是啥意思?
    如今這個時段正是出於三九天階段,三九天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段,同時三九天也是處於小寒節氣時段。我國一共有二十四個節氣,其中每15天一個節日,平均一個月兩個節氣。然而小寒節氣的到來,農村俗語常說「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這是什麼意思?
  • 農諺「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啥意思?今年啥時最冷?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寒大寒寒,大寒不寒倒春寒」,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小寒到,農村老人說「小寒要3防3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小寒到,農村老人說「小寒要3防3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這說的就是小寒時節天氣寒冷人們對寒冷天氣的反映,當然,我們要說小寒節氣天氣冷,莫過於小寒節氣還處在二九三九時節,而三九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為寒冷的時候,所以小寒時節
  • 俗語「不怕大寒凍死鬼,就怕春天后母嘴」,啥意思?
    因此,寒來暑往的天道輪迴也應該是先寒後暖,小在大之前,天氣同樣應該是寒冷之後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後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後「回暖」的感覺了。把大寒放在小寒後面,讓節氣在經歷大寒之後便回歸立春,才更符合咱們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究竟啥意思?真的靠譜嗎?
    農村中的俗語,對於生活之中經常遇到的事物,都會有很多的描述或者比喻,這些描述也很貼切的符合這樣的特徵。轉化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之後,更能讓人記憶猶新,也能夠更加的朗朗上口。雖然蛇和老鼠都很讓人討厭和恐懼,為什麼民間老話卻說: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呢?
  • 俗語「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啥意思?春分下雨好嗎?
    俗語「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啥意思?春分下雨好嗎?時間:2020-03-20 11: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豐年啥意思?春分下雨好嗎? 2019年3月21日,農曆二月十五日,迎來了今年的春分節氣。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丨農家養了羊,多出三月糧,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要結合環境和實際情況,才能正確的去理解和詮釋它。從表面來看,農村俗語「農家養了羊,多出三月糧」的意思是:農家養了羊,就能多出三個月的糧食。實際上,以前農民是非常缺糧食的。農民以種植為主,不能外出經商或打工,所以缺少經濟來源。
  • 農村建房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家蓋新房。由於農村自然的地理條件影響,農村房子基本上都是蓋一棟一棟的。而且土地相對來說比較寬,很多農村人們在村裡都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然而對於蓋房而言,農村老人常說「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是什麼意思,蓋房有什麼講究?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農村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啥意思?明年啥時候立春?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2021年什麼時候立春呢?    剛才說到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所以五九尾是指冬至後的第45天。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
  • 2021辛丑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遇牛,十欄九空」,啥意思?
    再過39天就是農曆的大年三十了,最近筆者經常聽見村裡的老人探討明年的收成會怎樣,因為2021年是辛丑年也是牛年,對於農民來說「牛年種田,遍地有糧」,可見牛年的意義是有多麼的重要。其實如果遇到正常的牛年,相信大家都相信年景會不錯,但明年除了是牛年之外,還是一個「無春年」,也就是咱們民間常說的「寡婦年」,這個情況的出現也打亂了老人們的各種願景,所以在農村就有一句俗語經常被人們提起,這個俗語就是「寡年遇牛,十欄九空」,下面筆者就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其中的道理吧。首先先來了解下什麼是「寡婦年」?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四九是數九寒冬的第四個九天,數九寒冬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蛇和老鼠在農村裡都是很常見的,一些長的比較醜陋,一個卻讓人討厭。所以說,這兩種動物,農村人喜歡的還不並不是很多。但是凡事也有例外,老祖宗還留下這樣一句俗語,對蛇和老鼠都有很好的印象,並說這:「蛇是錢袋子,鼠是糧食袋子」,那麼為什麼有這樣一句俗語呢?到底是什麼意思,李子來回答:為什麼老祖宗說「蛇是錢袋子」呢:南方暫且不說,南方人吃蛇的很多。
  •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大寒在何時,過年還冷嗎?
    農村老話「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是啥意思?今年過年還會冷嗎?1、小寒大寒哪個更冷?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5個節氣。鬥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公曆1月5-7日交節。小寒,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 小雪節氣到,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
    為了便於傳播,古人還把這些經驗,總結成了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現在小雪節氣就要到了,關於小雪節氣,古人也留下了不少有關天氣的俗語,其中有這樣一句「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這是什麼意思呢?單從字面上看,「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的意思很簡單,說的是如果小雪節氣當天或者前後幾天沒有下雪的話,那麼第二年莊稼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不理想。由於莊稼收成差,自然不需要那麼多人幹農活,家裡請的長工只能歇著了。長工在以前就是農村有地的人,花錢請的工人,屬於包吃住的那種,長期住在自家,隨時幹活。雖然現在沒有長工了,但這句話的意思並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