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紅山莊《知青》,憶往昔崢嶸歲月

2021-02-06 浦北天天網

      1964年12月27曰,這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我們廣西浦北縣小江鎮的知青在《北風那個吹》的《無雪冬天》,十八個《孩子王》和《小芳》,告別了可愛的家鄉和《我的父親母親》。拉開了全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序幕,插隊到《夢開始的地方》一一浦北縣小江鎮紅山莊(原名山雞麓,1966年改名紅山莊)

      我們這群天真爛漫的知青,在《銀杏飄落》的子牛埇大壙衝裡,伴著《雪花那個飄》,唱起《晨曲》,戰窮山,鬥惡水,《年年歲歲年年》耕耘《我們的田野》。在那雜草叢生的山坡上,明知《今夜有暴風雪》也懷著《激情燃燒的歲月》,用《血色青春》開墾出百畝《美人草》《幾度菊花香》。

     《我們的知青時代》在《蹉跎歲月》裡建立了《人間情緣》,深厚《特別的愛》,《在愛的背後》是《如歌的歲月》《甜蜜蜜》《一年又一年》。我們在這革命大熔爐中戰鬥了最短的有七年,最長的達十三年(黑五類),沒留下什麼《孽債》和《青春祭》《知青牆》。只有《昨日留言》《年輪》和《大橋下面》《無法悲傷》。雖然經歷了許多熱血冷淚,野蠻的扭曲,絕望的嚎叫,但還是《原諒》《我們知青的年代》。《我們生活的年代》是《純真年代》。現在已成了《那麼迷人的往事》《冬天的記憶》,但我們還是念念不忘《有個農場叫北郊》《中國知青部落》和我們的《知青家庭》。 

       每次聚會都會想起《他們並不陌生》的《那些年那些事》,那曾經留下一個個黑鐵塔般身影的佛子涇上,激情高歌唱起了《老三屆》《如歌的歲月》《愛在冰雪紛飛時》和《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五十三年蹉跎歲月,彈子一揮間,《我們的知青》個個都邁入了花甲之年,但還是那麼精神矍鑠、朝氣靚麗,生活得《幸福象花兒一樣》。



      偉大領袖毛主席在1968年12月22日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國的知識青年響應黨的號召,開展了史無先例的轟轟烈烈上山下鄉運動。我們雖身處在一個剛剛在邊遠山區成立的新建縣——城鎮非農業人口不到三千的小江鎮,但在1964年底就號召了第一批十女八男(其中,年紀最大的不到二十歲,年紀最小的才十五歲的青年)到遠離縣城八公裡,與廣西博白縣毗鄰的知青點——紅山莊插隊,成立一個自耕自種,自供自給的獨立生產隊。不得不承認當年縣鎮領導,無產階級政治思想覺悟已達到很高水平。1964年第一批、1965年三月第二批和年底第三批共有五十多名知青在紅山莊紮根、安家落戶。所以紅山莊的知青在文革中都自豪地說過,我們都是偉大領袖毛主席還沒揮手就前進的革命青年。

前排中:

宋得清,高中生。第三批下鄉,下鄉十三年,是下鄉時間最長知青。

二排左一:
     陳家佐,小學生,作者本人。十五歲第一批下鄉,下鄉七年。
二排左二:
     吳經美,初中生,第一任生產隊長,第一批下鄉。
二排左三:
     梁庭娟,高中生,第一批下鄉,文藝隊長,能歌善舞,自編自導了許多歌舞小劇。
二排右一:
     宋傳本,高中生。第二任生產隊長,第二批下鄉。是任職時間最長生產隊長。團結知青,領導組織能力強,在文革期間,盡心盡力保護了幾位鎮裡要批鬥的黑五類知青。
‌後排右二:
     張達朝,高中生。第三批下鄉,第三任生產隊長。吹拉彈唱文體骨幹。

       1994年中旬,我的工作稍為輕鬆了一點。空閒時每當想起那段難忘的下鄉崢嶸歲月,總感到三十年來好似還有點什麼事沒有做成。某日才恍然大悟——要組織知青聚會。

      於是,由我牽頭,通過電話聯繫當時的第一任生產隊長吳經美,第二任隊長宋傳本,第三任隊長張達朝,文藝隊長梁廷娟以及幾位縣城內的知青,大家共同商議,計劃組織籌備紅山莊知青下鄉三十周年聚會(1968年前下鄉的知青,四批共計65名)。當時, 有知青提出了許多難以聚會的原因,表達了他們的顧慮。因為我們一二三批下鄉的知青,大多數人家庭出身都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崽會打洞的地主階級孝子賢孫黑五類。那些出身好,根子紅,苗子正的貧下中農知青,有的只呆半年或一年,最長時間是兩年,然後都被安排回到縣國營單位或政府機關工作了。那些出身不好的知青,在紅山莊紮根最短七年,最長達十三年之久,而且在下鄉一年半後,全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一夜之間,打倒地主階級孝子賢孫XXX的標語,從紅山莊一直張貼到浦北人民的母親河邊。貧下中農知青還成立了紅衛兵司令部鬧革命。那些出身不好的是不能參加紅衛兵組織的。但有兩位膽子大的高中生,自行組織了十多位出身不好的知青,成立了一個農衛軍組織,但還沒組織過什麼活動,三天後就被打成反革命反動組織,兩位頭頭被批鬥,縣城遊街。很多出身不好的知青,過的都是提心膽跳的日子。這些在勞動中,生活上產生的政治鬥爭和生活矛盾,聚會時會不會有知青提起當年政治鬥爭和生話矛盾,產生爭吵而不歡而散?


       經過多次討論後,大家都認為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發生過許多政治上的鬥爭或生活中的矛盾,但想起當時情景,即使在鬥爭大會上批鬥了某某,高喊打倒地主階級反革命份子XXX,擺出勢不兩立鬥倒某某的架勢,但散會後,紅衛兵與地主仔還能閒庭信步,一起談笑風生。好象當天的批鬥會,只不過是大家共同看了一場精彩的文藝節目。所以,最後大家一致認為紅山莊的知青個個都是天真爛漫,冰清玉潔的一代,不會心存嫌隙,睚眥必報。幾經考慮,認為可以聚會,聚會倡議書由我起草,並給每位知青寫了一封信。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追憶三十年前的今天,我們浦北知識青年拉開了「農村是一個廣闊天地,在那裡是大有作為 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序幕。我們這群天真爛慢的男女青年,組成一支龐大的知青隊伍相聚在紅山莊。一起不畏嚴寒、傲霜鬥雪,奮戰窮山,勇鬥惡水,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在這個革命大熔爐裡共同獻出了我們金色年華和年輕的真誠。


      看,吳經美、宋傳本生產隊長吹響了出工的哨子,帶領我們開荒山,造良田。梁廷娟、張達朝組織業餘文藝宣傳隊,自編自演,農閒時北上博白那林,南下江寧巡迴演出。我們帶著豐收後的喜悅,盡情地歌唱社會主義美好的明天,一場場精彩的歌舞小品節目,給當地貧下中農留下了永久的懷念。
      

      聽,蔣小哲、宋家礦趕牛犁耙田的吆喝 聲;龍文偉、寧彩武笛子二胡合奏聲;梁庭娟、梁庭居姐妹花的歌舞聲;龍文仿、宋德投籃得分的喝彩聲,茶餘飯後三五成群的笑鬧聲,匯集成一曲曲動人的交響樂,在紅山莊廣闊蔚藍天空上,久久地,久久地迴響!


      藍天作證,子牛埇大壙衝裡,仍留下我們一雙雙粗壯的腳印。佛子嶺上,至今還屹立著我們一個個黑鐵塔般的身影。追憶那崢嶸蹉跎歲月的知青戰友情,有多少熱情的言語仿佛迴響在耳邊,一幕幕互相幫助、動人的情景又好像浮現在眼前。春來秋去,花開花謝,我們共同戰勝了許許多多的困難,流下了多少個熱血和冷淚,但是我們至今沒有忘記和我們一起度過艱難歲月的那山那水,那草那木、那人那情。因為那裡不僅僅有我們無窮的歡樂,勞動中升華的感情,生活中結下的友誼,更有我們閃閃發光的珍貴人生……。

      信件發出僅僅五天時間,除了有特殊原因不能參加外,大家踴躍回復,紛紛要求舉辦三十周年聚會。

下圖
六朵金花 中 姐妹花


      1994年 12月27日聚會那一天,小江鎮政府很重視,熱情為我們騰出會議室,並安排一名副鎮長、婦聯主任和幾名鎮幹部參加我們的聚會。縣電視臺也跟隨攝影拍照,事後連續四天在縣電視臺播出我們回到紅山莊和自編自演的晚會實況。欽州日報也進行了報導。


      當天, 原定九點開相見座談會,但還不到八點,知青們早早就到了鎮政府大門口,大家在遠遠距離就彼此認出了你我他,象找回失散三十年的親人一樣,含著激動的淚水,滿懷笑容疾步向前,高興地給對方一個滿滿的擁抱,緊緊握手,有的女知青還哭著抱成一團,久久都不願鬆開。這感人的場面,引來很多群眾圍觀,為之動容,情不自禁地鼓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那次聚會,原計劃第二天重遊紅山莊故地、組織晚會後結束這次聚會,但大部分知青特別是在外地工作的知青不肯當晚結束,要求聚會延長到第三天中午,於是第三天又在浦北賓館大廳再次相聚。飯後,全體知青用最熱烈掌聲,提請在紅山莊任職時間最長的生產隊長宋傳本發表講話,傳本隊長也萬分高興發表了聚會感言:

       知青同志們!戰友們!兄弟姐妹們!我現在激動萬分,心中洶湧澎湃,當陳家佐同志打電話給我提議組織我們下鄉知青三十周年聚會時,我顧慮重重,前天回來路上還很擔心,因為大部分在座的知青,都經歷了那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一些出身不好的知青受到了壓迫、被批鬥遊街,在工作生活中大家也產生過許多不愉快的政治和階級鬥爭的衝突、勞動中生活上的爭吵。並且回城安排工作單位各不相同,擔心會出現不歡而散的局面。但是,通過這兩天半聚會,我看到的、聽到的、自已親身經歷的完全與我的擔心截然相反,大家好象久別重逢的親兄弟姐妹一樣,拉家常,憶當年,談工作,說友情,不挖根,不揭短,不顯擺。當年那些傷心流淚不愉快的事,象泥牛入海一樣,銷蹤匿跡。這體現了我們紅山莊知青是真誠的一代,負責任的一代。這次聚會,我深深感悟到團結是財富,友誼值千金,這就是我們的知青緣,知青情,知青結。有今生沒來世,大家都要好好珍惜這段情緣。我提議,今後五年一"小慶″(縣內),十年一"大慶″……。

      話還沒說完,全體知青就爆發出了陣陣掌聲。

      從那以後,我們都按五年十年一聚,每次都是高高興興歡聚,離別時戀戀不捨。

       五十三年前往事,欲說當年好睏惑,但心裡卻還有一團烈火。沉吟欲說蹉跎,卻是當年滿懷豪情的歡歌。知青生活是難忘的,凡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無不留下刻骨銘心的回憶……

需發布推廣,請聯繫我們平臺小編

電話微信同號:1887777708

相關焦點

  • 《絕地戰警:疾速追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影評第550話《絕地戰警3》——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影片《絕地戰警3》於1月17日在美首映。本片依舊由威爾·史密斯和馬汀·勞倫斯聯袂主演。
  • 憶往昔崢嶸歲月,展前程遍地打狗!
    在另一處戰場,在另一片天地,我們終還能相遇。憶往昔崢嶸歲月,展前程遍地打狗。在這最好的時代裡,我們約好了,要一起見證民族的復興,誰都不許食言。最後,祝大家新春快樂,牛年大吉!
  • 陳輝煌:憶往昔崢嶸歲月 看今朝驕傲自豪
    視頻:陳輝煌:憶往昔崢嶸歲月 看今朝驕傲自豪走進陳輝煌家中,整潔的客廳裡最引人注目的是刻有「自衛反擊 保衛邊疆」的勝利紀念章,以及他與戰友的合照。陳輝煌因戰爭腿腳負傷行動不便,但看到記者進來時,他一瘸一拐的走上二樓的房間,小心翼翼的從抽屜拿出軍功章。他告訴記者,他1976年初中畢業後,就應徵入伍了,當時只有17歲。
  • 當紅色遇上旅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當紅色遇上旅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皖南歲月紅色之旅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長沙監獄舉行「青工進廠50周年」紀念活動
    五十年後的今天,當年的「湘火青工」,如今的長沙監獄退休幹部職工190餘人又從五湖四海趕來重聚一堂,參加長沙監獄「青工進廠50周年」紀念活動,共憶崢嶸歲月、共緬奮鬥歷程、共敘久別衷腸。五十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浪花一朵、水珠一滴,卻是「湘火青工」的大半生年華!「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憶往昔
    憶往昔 2020-12-21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照片:真實再現知青生活的崢嶸歲月,許多女知青為生存嫁雞隨雞
    1968年到1978年間知青下鄉的那段歷史,如今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了解了。當年的知青如今健在的也已經步入了老年,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他們依然唏噓感慨。下面的一組照片真實的再現了那段不平凡的歲月。圖為1970年代的一群知青的合影,風華正茂的他們看上去躊躇滿志。
  • 憶崢嶸歲月 |《抗日名將王德泰》
    憶崢嶸歲月 |《抗日名將王德泰》 2020-11-11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朗誦紅色詩歌慶祝黨的生日:憶往昔 看今朝 展未來
    朗誦紅色詩歌慶祝黨的生日:憶往昔 看今朝 展未來 發表時間:2011-06-24   來源:海南日報   朗誦會在《走向復興》序曲中拉開帷幕,整個朗誦會分為憶往昔、看今朝、展未來三部分。朗誦會上,一首首紅色經典詩歌,讓人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走過的崢嶸歲月,也看到了神州大地發生的深刻變化。同時,也展現儋州兒女對黨、對祖國、對美好未來的無比熱愛。飽蘸深情、慷慨激昂的朗誦引發了人們強烈的思想共鳴,博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朗誦會最後在滿懷深情的大合唱《儋州之戀》中結束。
  • 珍貴的彩色老照片:60年代女知青們的崢嶸歲月,笑容背後難掩苦澀
    知青,是一個如今已經有些陌生的名詞,但是在50多年前,知青們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為了理想去到艱苦的環境中歷練。他們代表著那個時代的理想、激情與浪漫。他們為那個時代做出了貢獻、奉獻了青春,歷史應該鐫刻下他們的艱辛經歷。下面的一組珍貴彩照,記錄的就是知青們的崢嶸歲月。
  • 【我與德化八中】辜春生: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致德化八中(潯中中學)45周年校慶辜春生
  • 憶往昔美妙人生 看今朝精彩紛呈
    參加中國空中婚禮的新娘 憶往昔美妙人生:  張雪珍和朝鮮族阿媽妮的故事已被新聞媒體和美國杜克大學安娜小姐採訪報導過,  也是上海知青和朝鮮族同胞活動最頻繁的一年。  從2月11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起,上海知青和朝鮮族文娛委員許明子、會長金龍雲、總會長金鎮柒等朝鮮族同胞在舟山灣大酒店舉辦「迎新春」文藝聯歡。朝鮮族許明子美妙動聽的歌聲吸引了在場所有來賓。
  • 電影《古田軍號》集結紅色記憶,書寫往昔崢嶸歲月
    電影首尾都出現了舞龍場面,陳力是想用今天和昨天對望的形式,「使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昨天的崢嶸歲月形成對比,讓觀眾油然而生珍惜感。」影片中有著豐富而新穎的細節,為了挖掘素材,陳力幾乎走遍了閩西,進行了大量的採訪和採風。當時紅四軍從井岡山下來,在閩西待了9個月,做了許許多多多的事,比如換新軍裝、造紙、辦學校,在影片中都有所體現。
  • 北京知青憶往昔:在陝北插隊的那段青蔥歲月,他說一輩子也忘不了
    孟祥忠和九名北京知青全都分在了劉家灣大隊的第二生產小隊(後隊),這是大隊書記劉明生決定的。他說一隊(前隊)社員們的生活狀態比二隊富裕,就讓北京來的知識青年幫著二隊改變貧窮面貌吧。這十名知青是八男二女,八名男知青住在了老羊官趙長河家的那孔土窯裡,八名北京知青和老光棍趙大伯擠在了一鋪土炕上。兩名女知青暫時住在了二隊隊長劉春耕家。
  • 崢嶸歲月《騎士3.0》 兄弟不散場
    六月中旬的官方論壇活動「憶往昔崢嶸歲月,兄弟圖片徵集等你!」活動已經圓滿結束,各個騎士團的團員們三五結對的截圖留影,記錄下彼此之間的兄弟情誼。團名在頭頂閃耀,騎士精神在心底流淌。
  • 憶往昔崢嶸歲月 八名代表暢談「我與人大之緣」
    冬至時節憶崢嶸,暖陽拂面心更暖。林映紅表示,自己先後在多個鄉鎮工作,有著多重身份,但回顧往昔,記憶最深刻、對自己影響最深遠的還是人大代表的身份。自己履職的過程既是打開思路的過程,也是推進工作的過程,更是為黨凝聚民心的過程。這些經歷,培養了自己應對複雜局面和解決複雜矛盾的能力。
  • 時光荏苒,在《新流星蝴蝶劍》的情感回流裡憶往昔
    一首喜歡的歌想起看過的一部老電影,記憶深處被不由自主的驚擾,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那份屬於自己的記憶才是彌足珍貴的。
  • 浦北:打好「浦北黑豬」特色牌 養出增收致富好門路
    為進一步打響「浦北黑豬」這張優質特色牌,浦北縣加大政策扶持,強化黑豬品牌建設,注重黑豬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浦北黑豬」知名度和競爭力,推動浦北黑豬不斷向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助力養殖戶增收致富。
  • 憶崢嶸歲月,向老兵致敬,金種子馥香盛宴走進巢湖!
    11月15日下午5時許,「憶崢嶸歲月,向老兵致敬」暨金種子馥香盛宴巢湖站活動在巢湖國際飯店盛大舉行。與會人員在老英雄的帶領下共憶崢嶸歲月,並懷著最誠摯的敬意為他們送去祝福,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班長喊臥倒!
  • 8月,憶往昔,卿卿我我,耳鬢廝磨,3星座難捨舊愛,餘生相濡以沫
    8月,憶往昔,卿卿我我,耳鬢廝磨,3星座難捨舊愛,餘生相濡以沫,一起看看吧!8月,憶往昔,卿卿我我,耳鬢廝磨,白羊座難捨舊愛,餘生攜手,相濡以沫。2、水瓶座水瓶座個性十足,向來都不會隨波逐流,他們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喜歡我行我素的自由,不想過那種千篇一律的人生,所以,水瓶座時刻都在尋找生命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