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20日訊 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生活,相信對於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都不輕鬆。孩子居家學習期間,父母在為孩子輔導功課的同時,也要適時的開展好家庭教育,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健康習慣教育、以及幫助孩子如何更好的做到精神成長。
中國兒童關鍵期教育創始人殷紅博表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裡,就包含了對孩子學習習慣、品德培養、人文精神引領的諸多領域內容,疫情期間,孩子與家長的長時間段交流,恰恰是家庭教育的關鍵期。
中國兒童關鍵期教育創始人殷紅博系列圖書
第一、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硬核能力
對於低齡段的孩子,有必要鍛鍊他們的辯證思維能力。孩子思維模式較單一,會有非白即黑的思維。實際上,社會是個複雜的系統。家長可以提供些話題,讓孩子主動通過網絡尋找資料進行探究性學習。
孩子看課外書,本身也是拓展學習。通過學習相關資料提出自己的觀點,也是探究性學習。小學生和中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也算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方法。
第二、7歲前善用人文精神引領孩子精神成長
教育,不只是培養習慣,不只是教給孩子知識與能力,也是在引領孩子的精神成長。精神成長,不只是簡單的說教,更需要以精神引領精神。
孩子的精神成長需要環境薰陶。在書房、臥室的牆壁貼一些科學家的圖片、名人名言,營造出濃厚的科學、人文氛圍,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閱讀是與智者對話,會使人的生命更加豐滿,從陶冶的角度,更有育人的價值。
殷教授指出,中華文明精髓要從7歲前的關鍵期開始傳承,尤其是4~7歲,孩子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能力開始形成,這一時期,正是他們理解和學習中華文明精髓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關鍵期時期。
第三、珍視生命始於愛護身體健康
讓孩子認識到,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但同時生命也是很脆弱的。父母可以為孩子講解病毒是如何變異的,人類與病毒鬥爭的大事件,最後又是如何攻克這些難題的。人的健康依靠於免疫力,免疫力靠良好的習慣。讓孩子養成勤洗手、飲食均衡、合理作息等日常習慣。
一個月的時間裡,中國的防疫工作迎來一場又一場勝利,對於居家學習的孩子來說,此次、疫情也是自我學習的一次大考。學會知識的同時,學會愛與分享、學會珍視生命、汲取人文精神,都是孩子們能夠終身受用的品質。
【專家介紹】
殷紅博教授研究人類大腦發展關鍵期已有37年,原創《人類大腦發展關鍵期多維度理論》,首次提出人類發展關鍵期五大定律,並根據0~18歲大腦發展關鍵期規律原創《華夏(CYBK)兒童關鍵期教育體系》。
北京博凱智能全納幼兒園親子智能藝術節現場
1997年,殷教授創辦中國第一家兒童關鍵期教育幼兒園—北京博凱智能全納幼兒園,並開設《中華文明關鍵期傳承課程》。該園從2歲開始對孩子進行中華文明主題教育,尤其到大班下學期除了開設《殷紅博關鍵期入學準備數學課程》、《殷紅博關鍵期入學準備語言課程》、《殷紅博關鍵期入學準備智能課程》、《殷紅博關鍵期入學準備心理課程》、《殷紅博關鍵期入學準備體能課程》、《殷紅博關鍵期入學準備社會交往課程》《殷紅博關鍵期入學準備自我服務課程》之外,還專門開設有八個主題內容的《中華文明關鍵期入學準備課程》。2019年,舉辦「中華文明精髓從關鍵期傳承」藝術節,博凱幼兒園所有小朋友均有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