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紅旗下》前言
舒乙
《正紅旗下》是老舍先生的最後一部作品,因為客觀政治原因沒有寫完,只是一部輝煌巨著的開頭,但即便是這樣,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創作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正紅旗下》仿佛有一種象徵意義,它那沒有寫完的命運,就像老舍先生本人一樣,也沒有走到盡頭,是突然中斷的,悲劇一般地戛然而止。《正紅旗下》是老舍先生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寫了十一章,八萬字,手稿有一百六十四頁,剛剛寫到主人公「我」不到一歲。
老舍先生的寫作生涯是以創作長篇小說開始的,中間轉為創作戲劇劇本,最後,又回歸到長篇小說,中止在《正紅旗下》上。
老舍先生去世的頭一年,一九六五年,在北京香山鄉間,他曾向他的老朋友王瑩、謝和庚夫婦透露:他還有三部小說要寫,一部是自傳體,一部是八大胡同,一部是天橋。
那頭一部,顯然的指《正紅旗下》,當時他已擱筆了兩年多,但是,他沒有忘記它,他惦念著它,心裡依然在琢磨它,打著腹稿,等著有機會再提筆。
實際上,對《正紅旗下》,他已琢磨了差不多一輩子。
他的另一位老朋友,他的拜把兄弟,大語言學家羅常培先生說過:老舍先生由年輕時期就已經開始為自傳體長篇做準備了,描寫一個家庭的歷史,他一直為此在收集資料。
這樣的小說創作,的確,早期已出現過一次,在一九三七年,題目叫《小人物自述》,可惜,因戰爭而中斷,只留下開頭。當時,他把這個小說的開頭寄給了天津的一個婦女雜誌《方舟》連載。天津淪陷的前夕,那一期雜誌剛剛印好,未等發行天津就落入日寇的手中,這雜誌也就從此中止了自己的編輯和出版。那一期《方舟》老舍先生自也未見過,或許,直到去世,他也不曾知道《小人物自述》的開頭曾經正式刋行問世過。不僅他本人不知道,連他的讀者,甚至研究者,也全然不知。只是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圖書館館員張煒先生在館裡保存的那最後一期《方舟》裡才偶然發現了《小人物自述》。
正因為有這樣不知所終的結局,老舍先生自己在其它文章中並未提到過《小人物自述》的名字,只是說抗戰前夕他同時在創作兩部長篇小說,皆因戰爭而作廢。
如果,由一九三七年寫《小人物自述》算起,到一九六一、六二年開始寫《正紅旗下》止,一共是二十五年,差不多是半輩子了。的確,是醞釀了一生。
難怪,《正紅旗下》是爐火純青的寫作了,飽含了一位老作家一生的心血。
一九六二年,老舍先生曾去廣州參加全國話劇、兒童劇創作和觀摩會議,他在大會發言中說,他正在創作一部小說,寫得很慢很慢,一天只得幾百字,連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想很久。這是在說《正紅旗下》的寫作。
我曾經有幸旁聽過老舍先生在家中朗誦自己的《正紅旗下》片斷。他晚年有個特殊的寫作習慣,那就是朗誦自己的作品給朋友們聽,目的是檢驗自己的文字是否通順,是否上口,爭求意見,便於修改。當然,這個辦法對話劇劇本是特別有用的,對演員們的表演也有很大的啟迪作用。所以,聽老舍朗誦曾經是一個重要的程序,會召來許多人,仿佛是重大的節日一樣,被認為是極大的享受。
老舍先生曾特別將《正紅旗下》朗誦給金受申先生聽,後者是他早期學生和後期同事,也是他的好朋友。金先生是旗人,是掌故民俗專家。作者念給他聽,是專門徵求他對小說中旗人生活裡風俗方面的意見。有時,兩人還要討論半天。
老舍先生的書桌是紅木三屜桌,他把《正紅旗下》手稿放在書桌中間那個抽屜裡,這是一個最重要的部位,拉開抽屜就是它。足見作者本人對它的重視,雖然沒寫完,但就一直這麼放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宛如隨時都會返回到繼續創作的樣子。
《正紅旗下》手稿還有一個特點:始終是作者自己手跡,沒有抄稿。此前,寫話劇劇本時,他聘有一位私人秘書,幫他抄稿,他本人再在抄好的稿件上修改,反覆多次,所以,話劇劇本抄稿甚多。而《正紅旗下》沒有抄稿。估計,此時,抄稿已無必要。一是此時寫得慢,每天所得不多,不必有那麼快的周期和相應的寫作方式了。二是遇有修改多的地方,乾脆自己再慢慢重寫一遍。
所以《正紅旗下》手稿很乾淨,很漂亮,是手稿中上品。
「文革」起來了,老舍先生悲慘地離開了人世。保存這份他珍愛的未完手稿就成了全家人的中心大事。我們在第一時間,借抄家人員吩咐母親胡絜青把屬於她自己的字畫和東西由老舍書房中拿出來之機,將這份手稿偷偷轉移了。
一開始,將它藏在廢舊的煙筒裡,藏在煤堆裡。後來,形勢越來越緊,索性轉移出小院,到了北京林學院家屬宿舍,再轉移到對外友協家屬宿舍,再轉移到鐵道部家屬宿舍,再到南苑……就像一隻被追逐的小鹿,到處躲,不停的跑,繞著城轉,哪兒有危險就趕快躲,終於,被完整無缺地保存了下來。
打倒「四人幫」之後,手稿被《人民文學》雜誌拿去發表,發表時還隆重地加了編者按,說它是一部未完的巨著。發表之後,立刻引起轟動,接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有非常漂亮的插圖。
《正紅旗下》手稿由家人捐獻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永久保留在那裡。此次出版手稿,得到了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大力幫助,翻拍成光碟。
《正紅旗下》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國外發行,它還被改編成話劇、曲劇等劇種搬上了舞臺。可惜,老舍先生自己都未能看到。
不過,「我、母親、大姐、二姐、姑母、福海、宗月大師……」都活在手稿裡,活在書裡,永遠不會死。
《正紅旗下》 北京出版集團 北京出版社 2015年8月出版
作者簡介老舍,原名舒慶春,現代文學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新中國成立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說《二馬》《月牙兒》,劇本《茶館》《龍鬚溝》等,在現代文學史上產生了舉足輕重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