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靜的歲月長河裡,上演了無數恨不生同時,不能日日與君好的愛情悲歌。
在幽幽的深宮,在號稱君王皆薄倖,
在最是無情帝王家,有個皇帝卻用一生痴戀上了一個年長他17歲的宮女。
他是大明皇子朱見深,歷經幾次宮廷劇變,自幼嘗盡人間冷暖。
她是為奴出身的萬貞兒,乖巧懂事,從掖庭走出來,一步步走到這個落魄皇子的身邊,在荒蕪的歲月裡給了朱見深溫暖,照亮了他。
朱見深成了明朝第八位皇帝明憲宗,
萬貞兒成了寵冠後宮的皇貴妃。
後宮佳麗三千,明憲宗卻獨獨迷戀這個年長他17歲的亦母亦姐的戀人,這樣的愛持續了一生。
萬貞兒不幸離世後,
他積鬱成疾,數月之後亦追隨而去
她沒有顯赫的家世,他的父親萬貴僅僅只是官府的一個任人差遣的小吏。
更不幸的是,四歲那年,她的父親受親屬連累,被貶官謫居霸州。
此時,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也是青州人,孫皇后多次到老家遴選宮女。
趁著這個機會,萬貴四處打點,託人把自己的孩子帶去大明宮中執役。
初進紫禁城,萬貞兒也只是掖庭的一個小奴役,紫禁城的繁華都與她無關。
明公元1435年,明宣宗逝世,皇太子朱祁鎮即位為明英宗,孫皇位成了太后。
萬貞兒在宮中一天天長大,
這個命運多舛的孩子乖巧懂事,很會揣摩人心,得到了孫太后的喜愛。
公元144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北方的蒙古族瓦剌頻頻侵犯邊疆,發起戰火
他低估了這支少數民族部落,導致了北徵失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國不可一日無君,可這一年,皇太子朱見深只是一個兩歲的孩子。
金鑾殿的龍椅總是有著巨大的誘惑力,
明代宗朱祁鈺也謀算著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不是侄子。
即使明英宗被重金贖了回來,可是卻被明代宗囚禁在南門。
年幼的皇太子朱見深也被他找藉口廢掉了,改立了自己的兒子為皇太子。
這個年幼的孩子在宮中的日子慘澹無光,親生父親看不見,皇帝叔父不待見他,群臣對他更是避而遠之。
此時的朱見深,生命堪憂,孫太后指派萬貞兒去照顧年幼的朱見深。
這一年,萬貞兒19歲,朱見深2歲,還是一個咿咿學語的孩子。
沒有錦衣玉食的生活,有的只是漠視和算計,朱見深變得寡言而懦弱,還落得口吃的毛病。
眾叛親離,可是萬貞兒卻始終不離不棄,陪在這個有名無實的小沂王身邊。
萬貞兒成了他的姐姐,他的母親,成了護他在皇宮周全的保護神。
冬去春來,久而久之,
這對相差17歲的男女互生情愫……
朱見深唯一的倚靠就是萬貞兒,看著她,才能安下心來。
萬貞兒憐憫這個孩子的身世,日夜護著他,習慣了有他。
幾次宮廷劇變,屬於他的晴天還是來了
景泰四年,新皇明代宗立的太子夭折了,景泰八年,明代宗帝病重,新政權岌岌可危。
明英宗的親信大臣們發動了南宮政變,迎接被囚禁的英宗重登皇帝的寶座。
朱見深再次成為了太子,
公元1465年,朱見深即位為明憲宗。
這一年,朱見深剛剛18歲,風華正茂的年齡成了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勢。
他忘不了萬貞兒陪伴他的日日夜夜,他要立萬貞兒為皇后。
可萬貞兒出身卑微,年老色衰,立後計劃遭到朱見深生母周太后的強烈反對。
萬貞兒被立為貴妃,後又升為皇貴妃
後宮佳麗三千,
可他卻獨獨對長他17歲的萬貞兒上了心
據《罪惟錄》記載萬貴妃的長相:
「貌熊聲巨,類男子。」
萬貞兒非美女,還年長朱見深17歲,可她就是得到了皇帝的獨寵。
朱見深娶了吳氏為皇后,吳氏出身名門,年輕貌美,氣不過自己被冷落,找個藉口對萬貞兒動了杖刑。
萬貞兒受辱,朱見深勃然大怒,直接廢了吳皇后,改立王氏為皇后。
王皇后不敢爭寵,對萬貞兒處處禮讓,倒也平穩地在宮中度完了一生。
萬貞兒也生育了一個皇子,朱見深大喜想立為太子,可這個孩子卻命薄早逝。
萬貞兒再也沒有生養孩子,據說萬貞兒因為嫉恨,毒殺了很多皇子。
明憲宗朱見深對鏡望著白髮感嘆道:
「老將至矣,無子。」
太監跪下告訴他,有個六歲的皇子一直被偷偷養在偏僻的宮殿裡。
他被接回來立為太子後,直接由周太后撫養,避免了被萬貞兒迫害。
他的母親紀氏卻不幸早逝,死得不明不白,太監張敏也吞金自殺。
明朝正史《憲宗實錄》裡並無萬貴妃毒殺皇子的事情,而是根據老太監所說,清朝所修的《明史》中加了進去。
毒殺皇子的真假無從考證,可朱見深對長他17歲的萬貞兒的獨寵卻是真。
朱見深因為萬貞兒廢了吳皇后,又因為她不喜歡太子朱祐樘打算易儲,幸好泰山連續地震才打消了想法。
因為獨寵,皇室凋零,大學士彭時,尚書姚夔還特意趁彗星划過時,上書請求擴大寵幸的範圍。
可是朱見深忘不了粗茶淡飯時,悽惶顫抖時,只有萬貞兒的不離不棄。
公元1487年的春天,萬貞兒去世,帶去了朱見深的所有,他悽涼地說道:
他輟朝七日,以皇后之禮安葬萬貞兒,
他打破祖制,在只有皇后能安葬的十三陵裡為萬貞兒修建了貴妃墓,只為自己死後能和她合葬。
積鬱成疾的明憲宗也離開了人世。
他追隨戀人萬貞兒而去,這段差距17年的曠世之戀拉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