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7式雙35毫米履帶式自行高射炮服役之後,曾經在珠海航展展出的35毫米輪式自行高炮也已經已正式服役。
35毫米單管輪式自行高炮採用了我軍大量裝備的8X8同樣底盤,主要裝備我軍中型快速反應合成旅,同樣的底盤,保證了一致的機動性和後勤保障的高度統一。在設計上,由於定位於使用AHEAD彈藥進行高精度射擊,故採用了射擊精度更高的單管轉膛炮設計。
轉膛炮,顧名思義就是彈膛旋轉的火炮。轉膛炮在炮尾有一個可以旋轉的鼓輪,其結構與左輪手槍相似,在射擊過程中炮管不轉,火藥氣體帶動鼓輪旋轉,使彈膛依次對準炮管射擊。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將供彈、裝填、擊發、拋殼等基礎動作分開,平行進行;在一個彈膛擊發的同時,其餘彈膛退殼和裝填,這樣由於動作自動重疊進行,縮短了循環時間,所以轉膛炮的射速非常高,單管轉膛炮的射速就可以超過千發每分。
PS:轉膛炮的結構雖然有點像左輪手槍,但其來源並不是左輪手槍。它是一種在1846年美墨戰爭中就出現的為提高射速而實現的設計。
轉膛炮射速和精度都非常高,而且重量體積較小,結構簡單,動作可靠。
但是另一方面,轉膛炮對彈膛定位機構的準確性有很高的要求,以保證彈膛能非常精確地對準炮管(這涉及到高精度加工能力),不然身管和轉輪之間很容易漏氣導致彈藥威力射程出現大幅度下降;此外長時間射擊轉輪會吸收大量的熱能,如果身管材料和散熱設計不過關,容易引起膛內彈藥燃燒,發生危險(這對材料學水平有很高的要求);總的一句話,沒有雄厚的工業技術水平的國家是玩不轉轉膛炮的。
PS:就目前現役裝備的轉膛炮而言,一般單管轉膛炮,雙管轉膛炮很少見,如俄羅斯通古斯卡和鎧甲S1上的2A38M型30毫米火炮就是雙管轉膛炮。
35毫米單管輪式自行高炮採用了35毫米單管轉膛炮,射速高達1000發/分,彈種包括燃燒榴彈、穿甲燃燒榴彈,AHEAD彈藥等多種彈藥。有效射距4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
AHEAD彈藥是近些年流行的一種集束定向預製破片彈,每發炮彈內裝有大量的重金屬製成的圓柱形彈丸,彈底內裝有可編程的近炸時間引信,可在來襲飛彈的運動前方瞬間形成了一個直徑數米、幾千個金屬彈丸構成的彈幕。一次點射(根據射速,在25~30發左右),對反坦克飛彈的攔截概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對巡航飛彈的攔截概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使用多次點射或配合防空飛彈,其攔截效果更佳。
近年來,我國還研發成功了輪式底盤的高機動性近程防空飛彈系統,採用了飛彈和雷達一體化設計,可以對中型合成旅的輪式裝備進行伴隨防空。和35毫米單管輪式自行高炮搭配使用,防空效果可以達到最大化。
無人炮塔中除了一門35毫米單管轉膛炮外,其炮塔前部左側裝有紅外\光電火控系統的探頭,配備了前視外探測系統、CCD攝像機和雷射測距系統,可以在氣候惡劣,雷達受到強烈幹擾或反輻射飛彈威脅的條件下為火炮提供相應的開火參數。炮塔後部安裝一臺有源相控陣火控\搜索雷達,其垂直方向採用了電掃描,水平方向採用了機械掃描方式(即通過雷達機械轉動方式來實現數據的刷新),最大搜索距離20千米,具備搜索、跟蹤於一體,可以探測RCS較小的目標,還配有敵我識別裝置避免誤傷。
35毫米單管輪式自行高炮的服役,使我軍新型中型快反合成旅的高速伴隨防空這塊的短板得到了彌補,在面對地方重型武裝直升機使用遠射程反坦克飛彈的攻擊下,生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