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稱,由於大流行蠶食了收入,無印良品面臨降價困境

2020-12-27 遊戲與科技

隨著COVID-19大流行對實體零售業造成嚴重破壞,不同的零售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總部位於日本的無印良品(Muji)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該公司以前一直遭受庫存問題的困擾。由於大流行迅速蔓延,全球許多無印良品商店已經關閉,加劇了該公司的庫存過多。無印良品現在面臨著大量折扣或保護其品牌形象的困境。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無印良品在日本90%的零售店已經倒閉或減少了工作時間。同樣,美國和歐洲的大多數Muji商店都已暫時停業,導致Muji的春季和夏季服裝庫存過多。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無印良品在本財政年度前六個月的收入下降25%至30%,那麼該公司很可能會發現其營業利潤處於虧損狀態。另一方面,清倉銷售伴隨著提高無印良品的收支平衡點的不幸副作用,反過來又削弱了無印良品的盈利能力。

日經指數報告還發現,無印良品的庫存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在造成。由於韓國公眾抵制日本獨資公司,香港抗議活動,日本提高消費稅以及異常溫暖的冬季,無印良品無法準確地模擬過去一個會計年度的客戶需求。收入和營業利潤連續第二年下降。

截至今年2月,無印良品的淨營業利潤下降了31%。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心慶子(Ryohin Keikaku)總裁松崎聰(Satoru Matsuzaki)預測,即使可以解決這種流行病,消費量也可能下降。

儘管無印良品計劃在秋季和冬季減少訂單,但除非流行病得到解決,否則庫存過剩的風險將持續存在。一些分析師認為,無印良品現在由於無法及時解決其庫存問題而處於更加糟糕的境地。

摩根大通日本辦事處的分析師指出,COVID-19大流行對無印良品的庫存水平產生了超出預期的影響,零售商可能會通過折扣或降價被迫去庫存。但是,無印良品的執行長強調說,為了更好地控制其毛利率,該公司通常避免採用非季節性商品的此類措施。

還有一個考慮因素是,價格折扣可能會損害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一旦公眾認為某品牌價格便宜,該品牌將在恢復其曾經享有盛譽的形象和價格相匹配方面面臨艱巨的挑戰。高盛(Goldman Sachs)認為,如果在大流行期間進行折扣促銷,面對COVID-19,品牌冒著遭受進一步損失的風險。

無印良品的虧損大大超過了時裝零售商優衣庫(Uniqlo)的損失,後者從工廠到商店都採用低成本模式運營。諸如Uniqlo之類的M2C(製造商對消費者)公司能夠輕鬆適應市場波動並減少損失。

無印良品的股價從2018年夏季的4,120日元跌至上個月的1,000日元。自從三月份宣布COVID-19大流行以來,無印良品的股價下跌了19%,而優衣庫的母公司Fast Retailing僅下跌了7%。相反,無印良品在家具行業的競爭對手Nitori Holdings在同一時期的股價卻上漲了10%。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開始賣菜
    曾幾何時,無印良品帶著一身簡約高冷氣質進入中國市場,收割了一批文青和中等收入階層。時過境遷,這家日式零售巨頭開始走下神壇。MUJI菜市場來了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擁擠的生鮮賽道迎來了新面孔。收割完中國文青和新中產無印良品走下神壇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地位岌岌可危。上世紀80年代,無印良品在東京流行發訊地的「青山」開出了第一家獨立旗艦店,憑藉簡約且價格低廉的商品定位,迅速在日本市場打開了局面。
  • 順流逆流:無印良品的潮頭之戰
    今年7月,由於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業績暴跌,利潤迅速惡化,其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保護,18家門店均因疫情關閉,同時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4.19億元人民幣),破產聲明顯示,其美國子公司去年虧損約1000萬美元(約合6534萬元人民幣)。上一財年,良品計劃美國業務的銷售收入約佔該公司收入的2.5%。
  • 無印良品回應中國市場 銷售下跌「不實」
    日前,一篇關於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的報導傳播開來,再次引發外界對其業績的關注。對於該報導,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下稱「MUJI中國總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司從未公布過中國大陸市場具體銷售額數值,且根據現已公布的官方IR信息,報導中所提及的數據存在多處事實性錯誤。」
  • 積壓200億日元庫存,無印良品歐美市場所有門店暫停營業
    文 | Rita Zeng據日經中文網報導,受疫情影響,無印良品(MUJI)在歐美市場的所有門店暫停營業,同時日本本土市場90%的門店暫停營業或縮短營業時間。此前,無印良品受韓國抵制日貨運動、香港動蕩、日本消費稅增稅等事件的影響,導致公司積壓了大量庫存。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但無印良品在中國走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能歸因於「物有所值」,而是受益於當時中國社會和市場發展的大環境。但是,從其中國市場同店銷售整體依然持續下滑,且在2018年首次出現負增長來看,無印良品的降價並未取得和蘋果降價一樣的效果,這也向公司的管理層反饋了一個信息:價格,並不是唯一的問題。
  • 無印良品也扛不住了!美國子公司負債67億日元,申請破產…
    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Ryohin Keikaku Co)7月10日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 良品計劃表示,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目前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
  • 粉絲逃離的無印良品,到底做錯了什麼?
    楊晶告訴鋅刻度,以前覺得無印良品的服裝、家居用品在品質上很難找到替代品,而且在風格上面非常鮮明,「當時雖然價格比較高,但依然願意買單。現在,無印良品降價頻繁,但產品的品質明顯不如從前了。」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已經連續11次降價。有媒體報導指出,無印良品降價策略是為了「討好」中國市場消費者,但粉絲似乎並不買帳。
  • 頻繁開拓新業態,無印良品欲尋找突破口
    有網友稱,「地段金貴,性價比真不高」、「經濟型酒店賣出五星級酒店價格,相同的裝修,全季、亞朵,價格只有三分之一」。2019年12月21日,無印良品又推出家裝服務品牌MUJI INFILL,提供包括從地面、牆壁、屋頂,到收納、廚房、沙發、床、淋浴、浴缸、衛生間等基本家裝服務。
  • 走下神壇後,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
    與傳統生鮮市場不一樣的是,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內部設計仍以MUJI簡約風為主,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還提供現場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可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曾幾何時,無印良品帶著一身簡約高冷氣質進入中國市場,收割了一批文青和中等收入階層。時過境遷,這家日式零售巨頭開始走下神壇。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無印良品(Muji)是知名雜貨品牌,中端價位。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誌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樸、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誌。
  • 美國無印良品正式宣布破產!
    來源:商智庫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Ryohin Keikaku Co)7月10日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這是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而在美國申請破產的110餘家公司中的其中一家。
  • 全球零售業現破產潮: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負債67億日元,魯克斯兄弟...
    7月10日,據每日經濟新聞援引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的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yohin Keikaku Co)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且其破產申請顯示,該公司負債已達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消息一出,外界譁然。畢竟,無印良品也曾乘風破浪,經歷過高光時刻。
  • 無印良品下沉賣菜,能否重拾年輕人的歡心?
    「無印良品也要賣菜了,以後再也不能稱『無印良品風』了」,一位顧客如此調侃。近日,無印良品官宣將在上海瑞虹天地開設中國首家生鮮店,屆時門店將有一半的面積用來賣生鮮,包含鮮魚、精肉、水果、蔬菜等4000餘種產品。很多消費者難以想像,如果一半場地走冷淡風,一半場地要去接地氣,風格上是不是會太割裂?
  • 燒錢3年負債6400萬,無印良品美國公司破產
    諸如名創優品、NOME以及網易嚴選、小米有品等新零售品牌在資本和平臺的加持之下,逐步蠶食著無印良品的市場份額,更在無形中開始搶佔中國消費者的心智容量。隨著國內消費者日趨務實和成熟,諸如無印良品等海外品牌空打的「輕奢」定位似乎已日漸失效。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要在中國開菜市場了!
    無印良品在中國跨界「賣菜」據國內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召開的招商發布會上,項目方宣布,無印良品將在中國開設生鮮市場,首家店鋪將入駐該購物中心。項目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為無印良品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菜市場生鮮計劃。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在無印良品降價之前,同一件商品,中國內地的價格是日本本土的 2 倍左右。比如同一款小雜物箱,日本本土只需要約 71 元人民幣的白菜價,但國內賣到 135 元。/@車仔鹿一方面,巨大的價格差讓知情的消費者大感受傷;另一方面,一些精明的中國人也嗅到了商機——既然存在價格差,那將無印良品的產品以更低的價格賣出去,似乎也有利可圖。在這種情況下,一批中國本土仿製品牌迅速崛起。
  • 無印良品爆品模式
    但很遺憾,無一取得成功。無印良品當時隸屬於西友集團,西友在商品開發上的一大特點就是高度關注顧客,無印良品也傳承了這種積極聽取顧客心聲和意見的優秀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也給此後無印良品的商品開發帶來重要啟示。
  • 無印良品又要降價了?最高達300元,包括加溼器、懶人沙發等爆品
    無印良品又要降價了!據了解,這一次,會有將近300個商品進行價格調整。其中還包括了許多熱銷產品。例如懶人沙發、香氛加溼器、床套、化妝棉等等。這些商品的平均降價力度大概在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元)左右,而像床墊、吸塵器等大件降價幅度會高出平均值,大概為300元人民幣。不過,這一次價格下調主要集中在日本當地,但也有分析認為,國內也會隨之進行調整。對此,有網友表示:「這次MUJI真的是要走下中產階層了。」
  • 日本風靡數十年,無印良品在我國因何陷入困境?背後原因很真實
    無印良品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日本品牌,擁有數十年的歷史,曾有一個調查表明了日本民眾對無印良品的鐘愛,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五代日本人對無印良品都十分喜愛,能被受眾如此廣泛接納的平拍實屬鳳毛麟角。無印良品為何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呢?下面就為大家解析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