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這樣有家底、有實力也有意願的老牌巨頭,倒有可能是消費端「帶節奏」的最佳選擇。
最近車圈的流量,被美股中「興風作浪」的新能源車企們,承包了一多半。
霸著車企第一市值的特斯拉,不必多說。國內的新勢力們,在連番暴漲後,也依次進入前十,堂而皇之地和一眾巨頭平起平坐。
資本的亢奮下,老牌車企們似乎都無奈淪為了「背景」。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寶馬。
然而,市值終究如煙火,看看就好,既代表不了市場地位更決定不了市場表現。精進如寶馬,今年表現又如何強勢,怎會甘為小字輩當背景?
一串「組合拳」背後,寶馬「帶節奏」的雄心已經展露無疑。
特斯拉們的市值好看,大體是因為滿足了人們對於未來的想像。
只是,千萬不要以為掛了傳統車企的標,就不具備描繪未來的能力。
兩周前的寶馬集團#NEXTGen未來峰會上,這家老牌巨頭不僅向全球媒體和公眾揭開了BMW iNEXT量產車型——BMW iX的面紗,還展示了兩款來自MINI和BMW摩託車品牌的概念車,一口氣將自身關於電動化、數位化的完整構想呈於人前。
有即將落地的量產車,有體現未來出行終極形態的概念車,甚至還有代表個性出行體驗的摩託車,「食材」如此豐富,按現今流行的邏輯,必然要「烹調」出一場想像的盛宴,否則真是暴殄天物。
可惜,全場除了寶馬高管們既簡明扼要又波瀾不驚的講述,並無任何點綴。董事長齊普策甚至並未太多提及產品和技術,倒是反覆提及了「可持續發展」這一被使用過多以至快失去感召力的概念,甚至稱「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一切言行的核心。」
不過,不要將齊普策口中的「可持續」簡單地與環保劃上等號。
環保雖是一個重要維度,但「可持續」涵蓋的範圍要寬廣的多。經濟的,社會的,環境的,缺一不可。齊普策將其概括為「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同時又能回答一切社會關注的問題」,電動化、智能化都要服從這個大前提。
說的直白一些,就是知道了未來要去到哪裡,也得確保找到一條能趟過去的路。
其中,穩健的商業模式是一切發展的根基。在並不算特別景氣的2019年,寶馬全球銷量仍然突破253萬,總收入突破1,000億歐元,稅前利潤超71億歐元。顯然,這是還在為實現盈利而苦苦奮鬥的新車企們,可望而不可及的。
所以,無論潮漲潮落,寶馬都擁有十足的底氣,持續對未來進行投資,更不需要仰資本市場的鼻息。
事實確實如此。嚴峻的2020年上半年,寶馬研發投資依然超過27億歐元,較去年基本未打折扣。投資的主要流向,正是電動化和數位化相關的核心領域。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就在新車企們在股市呼風喚雨的當口,11月20日,寶馬再次名列道瓊可持續發展指數汽車行業榜首,獲評全球最可持續的車企。
看來,在寶馬的哲學中,未來雖然美好,但穩穩地走過去,才能算數。
當然,今時今日,「穩」不是一個太受待見的字眼,甚至經常被人與「保守」劃上等號。
尤其近年來,不少傳統品牌轉型進展不及預期,在新能源車企的攻勢映襯下,更容易給外界留下裹足不前的印象。
但是,寶馬顯然不在此列。
NEXTGen未來峰會上驚豔亮相的BMW iX,已經足以擊碎一切刻板印象。
直接脫胎於BMW iNEXT概念車的內外飾設計,即便與最樂於標榜「未來」的新車企產品相較,也絲毫不落下風。電動化素質方面,最新第五代eDrive電驅動系統加持下,WLTP 600公裡的綜合續航及不到5秒的百公裡加速,也足以躋身前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BMW iX在電子電氣架構、自動駕駛、顯示和操控系統上全面革新,且將支持5G通訊,一舉幫寶馬在智能化領域邁上新高度。
齊普策稱其「定義了移動出行的新時代,所有創新已被整合到一個完整的系統中」,可見信心之強,希望之切。
所以,縱然新車企們鑼鼓喧天,也別低估寶馬那顆「帶節奏」的心。
說起來,寶馬像這樣衝鋒在前,並非偶爾為之,實在是一貫如此。
一個經常被忽視的事實是,寶馬在新能源領域始終是一個領導品牌。最早的i3、i8,雖正逐漸淡出視野,但沒人能否認其開創意義。在特斯拉尚在襁褓、新勢力們難覓蹤跡之時,它們在相當程度上扮演了新能源市場啟蒙者的角色。
眼看i3、i8市場表現似乎平淡,外界曾戲言寶馬在新能源上「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不過,看看過去幾年全球範圍內的新能源銷量榜,寶馬從未掉出前五。尤其2020年,多數傳統車企疲於應付疫情衝擊之時,寶馬又逆勢而上,推出電動MINI和iX3。今年前三季度,寶馬全球新能源銷量穩居前四,且是少數幾家達到歐盟新排放標準的車企之一。
數位化領域同樣如此。記性好的人,不會忘記寶馬iDrive是最早的車載互聯繫統,寶馬也是最早普及輔助駕駛系統的車企之一。
今年,寶馬在傳統豪華品牌中,率先在全球範圍內對車輛實施OTA遠程升級。加上與蘋果合作的新一代數字鑰匙、BMW智能助理、My BMW App的全面落地,成果可謂斐然。
為了推進數位化,寶馬還在今年10月宣布成立一個叫做「數位化汽車(Digital Car)」的新部門,將所有和數位化有關的部門和功能。而在國內,寶馬早在去年便成立了領悅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也是豪華品牌中首個專門從事數位化服務的機構。
無可否認,與新車企們布道的「軟體定義」、「算法」、「迭代」等前衛概念相比,寶馬這類傳統車企專注落地的做派,聽上去可能確實「樸實無華且枯燥」了一些。
只是,不宣揚不代表不用力。差別在於,相較於將所謂的前沿科技直接搬到不明所以的消費者面前,寶馬更關注的是,如何把技術消化、吸收,然後轉化為消費者立即可得的價值。
這裡,還得提到炙手可熱的數位化。
當下,數位化的各種概念應用已經讓消費者看花了眼。但對寶馬而言,數位化遠非炫目的概念,甚至不單是產品層面的應用,更涉及運營模式和思維方式的轉變。
例如,雖然不似新車企那般,在產品端大談AI和大數據,但兩者早已開始在寶馬的研發中扮演驅動器的角色。如今,寶馬各部門已實現了70多項AI技術的應用,包括利用AI識別、比較零部件圖片,迅速識別非規範操作等。同時,與特斯拉們的做法一樣,寶馬也利用行駛在全球的1,400萬輛聯網汽車,以及自家的自動駕駛測試車隊收集海量數據,用於打造BMW iX上搭載的新一代輔助駕駛系統。
更早的2015年,寶馬就成為首家利用「混合現實」系統進行產品開發的車企。在BMW iX的開發中,其甚至首次與遊戲公司跨界合作,將「遊戲引擎」納入研發流程。此外,寶馬新建的「駕駛模擬中心」在整個汽車行業中居領先水平。高動態模擬器可以真實展現車輛的所有運動狀態,讓研發人員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從早期概念測試到最終功能驗證的全部環節。
不過,縱有如此多的黑科技在手,寶馬對於打造一輛「炫酷」的汽車,似乎並無興趣。
在BMW iX上,寶馬強調的是「車輪上的移動空間,溫馨的家居感」,主張貫徹Shy Tech的理念,將科技隱於無形,只有在滿足用戶特定需要時才會出現。所以,初見BMW iX,目力所及,基本看不到任何外顯的高科技裝備,卻又處處充滿巧思,比如雙腎格柵上集成的大量攝像頭、雷達與傳感器,再比如座椅中和門板織物下隱藏的高級音響和中央扶手處整合的帶隱藏功能的控制面板。
頗有「大巧不工」之風的設計下,體現的正是老牌車企對科技價值的終極思考。齊普策將BMW iX稱為一款「非常先進但又操作簡單的汽車」,而打造它的原因正在於「技術應當為我們的客戶——你們提供服務」。
不難看出,無論電動化還是數位化,寶馬素來以積極的姿態走在前沿。這一點,不僅與人們對傳統車企的印象大相逕庭,即便與自詡超前的很多新車企相比,也不遑多讓。
眼下,新車企們雖得資本助陣,風頭正勁,但囿於體量及技術積澱,在推動、引領消費端的變革上,終究力量有限。寶馬這樣有家底、有實力也有意願的老牌巨頭,倒有可能是消費端「帶節奏」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