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郭德綱被批「三俗」,起因就是相聲《揭瓦》

2020-10-12 犀利影評

2006年2月,曲藝界十多位知名人士,其中主要是相聲演員為主,發起相聲界的大討論,核心議題是「反三俗」,矛頭明確指向郭德綱和其領導的德雲社,那究竟郭德綱為什麼被批「三俗」呢?起因是他2005年說的傳統相聲《揭瓦》。

郭德綱于謙表演《揭瓦》

那一年郭德綱才32歲,原「北京相聲大會」改名為德雲社,剛剛2年的時間,但就是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在郭德綱的帶領下,以「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德雲社開始迅速擴張,演出隊成員多達十幾個人,在天橋樂茶園等多地,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德雲社牌匾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德雲社的發展壯大,讓眼紅的同行們坐不住了,於是2005年郭德綱和于謙合作的相聲《揭瓦》,成了「反三俗」大旗的靶子。

郭德綱于謙《揭瓦》返場

其實,早在「北京相聲大會」改名初期,郭德綱和張文順老先生就說過一次《揭瓦》,當時的現場反響非常之好,所以在幾年之後,郭德綱和于謙又以新的方式,重說了一次《揭瓦》,效果也相當不錯,那麼《揭瓦》為什麼就成了「反三俗」的靶子呢?

郭德綱張文順表演《揭瓦》

《揭瓦》是一段傳統相聲,刻畫了一個愛佔便宜、沒羞沒臊,處心積慮的小市民形象,郭德綱在兩次說《揭瓦》的過程中,將這種小市民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正是因為太過到位,到了同行的嘴裡成了「抹黑」和製造矛盾。

郭德綱在舞臺上表演人物

兩年後,隨著「反三俗」浪潮不斷,同行們從《揭瓦》下手,再找到郭德綱以往的相聲作品,雞蛋裡挑骨頭式找毛病,郭德綱終於坐不住了,於是創作了「我字系列」相聲,其中相聲《我要反三俗》裡,郭德綱利用反諷的手法塑造了一個內心很骯髒,但說話很漂亮的人物形象,做了一次漂亮的反擊。

郭德綱于謙《我要反三俗》

再往後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郭德綱和其領導的德雲社,險些被同行們打垮,他的幾個徒弟感到危機先後出走,可郭德綱總算是挺了過來,成就了今天的輝煌,至於傳統相聲《揭瓦》,現在郭德綱的徒弟們還在說,看來作品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人。

相關焦點

  • 孟鶴堂說相聲暗示觀眾是豬,郭德綱再三俗,也無法忍受這種包袱
    ,也是觀眾最希望看到的環節,不過在第二期的《德雲鬥笑社》中,孟鶴堂搭檔燒餅說的一段相聲卻引來了網友的質疑,就連郭德綱都看不過去了,孟鶴堂用燒餅的名字砸掛,竟然內涵觀眾是豬,就算郭德綱的相聲再三俗,也不敢如此調侃觀眾呀,孟鶴堂無疑是犯了大忌了!
  • 罵郭德綱太俗,在相聲圈拿金飯碗要飯,能耐卻跟與名氣成反比
    郭德綱現在在相聲圈非常火,現在大部分愛聽相聲的觀眾都是德雲社的粉絲,德雲社現在最厲害的就是能吸引一些年輕人也去看。不過郭德綱能把德雲社變成現在這副光景,也是背負了很多罵名的。他當年跟郭德綱也有那麼一段恩恩怨怨,他罵過郭德綱的相聲太俗,改變了傳統藝術的一些靈魂,郭德綱也隔空回應過那件事情。
  • 青年報怒批德雲社綜藝:直言沒有好相聲,郭德綱到底該不該反思?
    青年報怒批德雲社綜藝:直言沒有好相聲,郭德綱到底該不該反思?以「就是沒有好相聲」為題,《中國青年報》直面這個節目的痛點,指出其節目中的相聲作品沒有任何社會責任和美學責任,說白了,就是作為一檔相聲類真人秀節目,並沒有向大家展示好的相聲作品。
  • 郭德綱相聲又被批?85歲相聲大家怒斥:低俗相聲對不起良心
    說起郭德綱,相信大家非常的熟悉了。作為國內最出名的相聲大師,郭德綱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將瀕臨滅亡的相聲行業拉到現在這種高度。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在多年以前,相聲這個行業確實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完全沒有人愛聽,不過現在確實成為喜劇界的主流。
  • 郭德綱的俗
    郭德綱說:如果相聲裡沒有俗,就像火鍋裡沒有辣。很贊同他的說法。相聲是門藝術。電影、電視劇也是門藝術。電影、電視劇裡的生活鏡頭很多,甚至很直觀。我們不僅不反對,還很是喜聞樂見,享受欣賞。然而,郭德綱的相聲裡出現這些描述,雖然老百姓贊同以及樂於受聽,但還是有名人批評:俗氣。這就說明,郭德綱的相聲並非俗。而是,某些名人心態不正,藉口傷人罷啦。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對一個作品挑毛病太簡單了。不合時代,不合潮流,低級趣味,惡語傷人,誹謗他人等等。俗和高雅是每個人生活裡的一部分,融貫一生。
  • 青年報怒批德雲社綜藝,直指沒有好相聲,郭德綱到底該不該反思?
    但是近日,《中國青年報》發布了一篇文章怒批這檔節目,字裡行間言辭犀利,作為德雲社帶頭人的郭德綱的確應該反思一下這檔節目的意義和德雲社的核心價值觀了。《中國青年報》以「就是沒有好相聲」為題直擊該節目的痛點,
  • 德雲社的相聲段子都是誰寫的,李菁點明:郭德綱不如從前了
    簡單一句話,德雲社的段子來自三個方向:舊瓶裝新酒(老段子改新)、鋼絲編劇、德雲社人員創作。 舊瓶裝新酒:這個就很簡單,一些老的傳統的段子,增加上符合現在大眾口味的新詞,更新下編排,拿出來說的段子,按照郭德綱以前的說法:我們祛除糟粕,增加更加糟粕的內容。
  • 郭德綱就是大師,再俗他也是大師,別總想教育人
    郭德綱就是大師,再俗他也是大師,別總想教育人01我聽郭德綱的相聲有十多年了。他的相聲只要在網上都找得到的,我基本上都聽過。聽來聽去,覺得後來他也在重複,也有點詞窮,但是總的來說,他還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對語言的把握能力,非常了不起。像這樣的喜劇天才,一個時代也出不了幾個。
  • 郭德綱被批,有鬥有笑沒有好相聲
    很多人批評這個節目不好看,很多人點燈熬油的看完,看完還得罵兩句低俗顯得自己高雅,也是挺辛苦的,最近某官媒寫文章批評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有鬥有笑就是沒有好相聲》。文章一針見血的批評這些演員在節目中出洋相,就是看不到生活的真實。文章的作者叫水滿則溢,這名字挺好,比半瓶子水顯得水多。
  • 「著名」導演:批小瀋陽,又碰瓷嶽雲鵬,郭德綱:喝了糖尿
    「著名」導演:批小瀋陽,又碰瓷嶽雲鵬,郭德綱:喝了糖尿從這些頭銜中我們可以看出一點,這個人就是閒的起因就是前幾年最火的《極限挑戰》,在原來嘉賓都走完以後,又新來的一批嘉賓,嶽雲鵬就是其中之一。其實觀眾對小越越還是很喜歡的,他有點蠢萌蠢萌的感覺,雖然能成長到這一步沒有一個傻子,都是人精,但這並不阻止大家對他的喜愛。
  • 德雲社搞團建,郭德綱論雅俗:我們的相聲通俗卻不庸俗
    「三俗」的說法。郭德綱說:人們為了貶低相聲藝人,就偏偏會說,他們這玩意兒很俗。郭德綱還接著說:我們要承認我們是很俗,但我們是通俗,我們不是庸俗。郭德綱還對徒弟們說,外行怎麼說是他們的事,但咱們心裡要有數。
  • 德雲社郭德綱先生的相聲真的很俗嗎?
    相信大家都知道,德雲社在早期最受爭議的話題就是雅俗問題,主流相聲界為此還專門開展了一場反三俗的大討論。其實究其根源,郭德綱老師的相聲真的三俗嗎?說習俗:比如說郭德綱老師的相聲作品中會提到五月節、八月節、過年等等,都會說到傳統習俗。而說風俗:老師的相聲作品中,也總會說到,全國各地甚至包括海外的一些風土人情。所以說,郭德綱老師的相聲,是通俗而不是低俗,可以讓老百姓接受,不用顧及到一些身份原因,保持單純的追求快樂,這就已經很難得了。
  • 郭德綱當選央視導師,卻被「相聲大會」拒之門外,相聲該何去何從
    郭德綱不止一次的承認過:德雲社的相聲確實「俗」,不過不是低俗想想也是,相聲本就是來自民間彼時說相聲的人,無非就是憑藉這種手藝來養家餬口要說純粹,那說相聲的人應該就是底層的百姓德雲社相聲俗與不俗,先不做討論,但他的相聲卻讓很多觀眾的喜愛。
  • 魯迅兒子周海嬰曾用一句話評價郭德綱,讓很多相聲同行啞口無言!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的相聲很受歡迎,可以說他的相聲專場幾乎都是爆滿,甚至一票難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幾乎是整個相聲界集體孤立他。每當有相聲方面的集體活動,有主流相聲演員的地方就不會有郭德綱的身影。他似乎成為了很多相聲同行眼中的一朵「奇葩」。
  • 郭德綱相聲被怒斥:低俗相聲對不起良心?
    說起郭德綱啊,子言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作為國內最出名的相聲大師,郭德綱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將瀕臨滅亡的相聲行業拉到現在這種高度。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在多年以前,相聲這個行業確實已經失去了競爭力,完全沒有人愛聽,不過現在確實成為喜劇界的主流。
  • 郭德綱的相聲是「三俗」?那一票難求的觀眾是三俗「受害人」嗎?
    文/假聊相聲現如今,說到相聲如果不知道「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和他的北京德雲社,那就是不知道相聲,或者說是壓根就不喜歡相聲,不過這種情況好像不太可能,因為德雲社現在很紅,郭德綱的徒弟嶽雲鵬、張雲雷、孟鶴堂等很紅,關於他們的新聞也是充斥著整個網絡
  • 姜昆相聲和郭德綱相聲究竟區別在哪兒?
    姜昆說相聲不算早,在他二十六歲的時候,也就是1976年,被招進中國廣播藝術團開始正式說相聲,之前在北大荒下鄉8年,他最早的搭檔是相聲名家李文華,兩個人珠聯璧合,配合默契,給當年全國觀眾送去了無數歡樂的笑聲。比如相聲《如此照相》、《祖爺爺的煩惱》、《時間與青春》、《詩歌與愛情》、《鼻子的故事》等等,在當時都是膾炙人口的為廣大觀眾所喜愛的優秀相聲作品。
  • 我是文學家,非著名相聲演員的自白
    恥辱,將那些個糟粕又帶回小劇場,十幾年間,他看慣世間繁華,也受盡人情冷暖,如今依舊活躍在相聲舞臺上,還將他的演藝版圖越做越大,他就是德雲班主——郭德綱。郭德綱的相聲注重回歸小劇場,強調現場與觀眾的互動,藉此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感受,以求相聲的更好發展。近幾年,老郭的事業蓬勃發展,不僅將相聲重新帶回到人們的視線,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相聲事業得以後繼有人。郭德綱本人的演藝事業也更上一層樓,相聲專場一場接著一場,更是將觸角伸到了影視、綜藝、主持、圖書等各行各業,居然每一行也做得有聲有色,令人擊節。
  • 走紅十幾年來,郭德綱經歷三次風評反轉,活成相聲裡的自己
    在2004-2005年那兩年,郭德綱開始建立自己的品牌,這也讓他有了最早的風評:相聲界公認未來的相聲大師。從同行到相聲老聽戶再到媒體,郭德綱憑藉過硬的實力成為相聲的「救世主」,當時沒有人懷疑,他就是馬季之後的下一個相聲大師。
  • 郭德綱當年參加相聲大賽輸給了賈玲,是真的嗎?
    重要的是,郭德綱還輸給了賈玲,可讓許多人不敢想像了,原來賈玲不僅會演小品,相聲表演也格外出色。那是在2003年,當時國內舉辦了一個《全國相聲小品的邀請賽》,業內很多相聲現在演員都前往參加,這裡就有郭德綱和賈玲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