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鬥笑社》作為德雲社的團綜自開播以來就爭議不斷,不得不承認的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以天生的幽默細胞和後天練就的嘴皮子功夫的確讓這檔綜藝節目笑料不斷。但是近日,《中國青年報》發布了一篇文章怒批這檔節目,字裡行間言辭犀利,作為德雲社帶頭人的郭德綱的確應該反思一下這檔節目的意義和德雲社的核心價值觀了。
《中國青年報》以「就是沒有好相聲」為題直擊該節目的痛點,並指出其節目中的相聲作品並沒有社會責任和審美責任,說白了就是作為一檔相聲類的真人秀節目並沒有好的相聲作品呈現給大家。更多的節目內容是體現在德雲社師兄弟之間的調侃和遊戲,這樣的遊戲環節對於相聲這一傳統文化的弘揚沒有任何對積極作用。
《中國青年報》怒批該節目存在的問題其實也是指出了德雲社目前的現狀,儘管郭德綱在節目中一再強調相聲雅俗共賞的藝術,俗是通俗而不是低俗。但是德雲社眾多相聲作品中一直離不開「低俗」,比如倫理哼、屎尿屁和其他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低俗包袱。幾期節目中,郭德綱也因為徒弟們在表演中用這些低俗的梗頻頻扣分,畢竟綜藝節目面向的是全國觀眾,而不是小劇場裡的一畝三分地。
也有觀眾覺得郭德綱在德雲社可以說是「皇帝做派」,徒弟們見了師傅立刻俯首稱臣的樣子,或許是劇本痕跡過於明顯,或許是這幫徒弟平日裡就被老郭「嚇得不輕」。即便是涉及淘汰的遊戲環節也是郭德綱說的算,遊戲規則說改就改。《德雲鬥笑社》不僅僅是德雲社的團綜,更像是為了秦霄賢和欒雲平打造的個人秀場,老郭捧殺的過於明顯了。
欒雲平作為郭德綱的愛徒,無論是相聲功底還是文化素養都是毋庸置疑的,甚至作為德雲社的副總是可以和老郭坐在一起商討德雲社發展方向的。然而秦霄賢憑藉自己在網絡上超高的人氣也讓郭德綱十分器重,秦霄賢也是唯一一個參加節目的霄字輩的徒弟。
然而,秦霄賢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差」,每一次表演都是肉眼可見的緊張,無論搭配什麼樣的大咖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既視感。書歸正傳,想靠歪門邪道來取得成功是不長久的,這是秦霄賢和郭德綱都需明白的一件事。
每期《德雲鬥笑社》都會以師兄弟間自由搭配來進行相聲節目的競演環節,其中觀眾投票的分值遠遠超過了郭德綱和于謙的專業評比,對於外行來說,是否好笑成為了重要衡量標準,然而其中不乏有粉絲效應和粉絲濾鏡的存在。這也成為了最大的問題:沒有好作品,人氣決定勝負。《德雲鬥笑社》或許意不在弘揚相聲文化,而是宣傳德雲社的幾位相聲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