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最後為什麼把江山還給了李家而不是留給自家人武三思?

2021-02-13 啟功書法

武則天一輩子能成就霸業,是個紳士多度的人,不違抗時代,很多時候都是借勢而為,很多人認為是武則天還給兒子,大錯特錯!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如果武則天想著還給李唐的人,就不可能改國號,既然改了國號就說明武則天本來打算武家上位的!但是為什麼最後又給了!其實成也武則天,敗也武則天!

武則天其實最大的優點,會用人,但是不是什麼人都用,要賢能的人到重要崗位,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奇葩現象!

武則天選的官,提拔的卻不聽武則天,反而聽李唐的,這有好處,就是國泰民安,也有壞處,那就是武氏一族繼位就難了!

所以到最後朝廷的官員,比如狄仁傑,張柬之等等都勸諫武則天,不過武則天壓根就不聽,不然就不會有武三思立儲君的事,其實這個時候武則天還是希望給武家人的!把周朝繼承下去!

但是最後,為什麼給了李唐,被害的!

因為武則天死了,然後發的詔書,如果是自願給,武則天可以在活著宣布,活著宣布,有很多好處,最起碼,不回讓武家人起疑心,還可以穩固兒子的江山,為什麼活著沒說?因為被謀殺的,而且詔書是假的!這又是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軍權在武則天手,武家人軍權在手,武則天活著不宣布,死了自然武家人上位,不過可惜的是,天算不如人算,李唐後人先動手,殺死武則天,改詔書提前奪取江山,然後清理武姓,為什麼要立馬上位,清理武姓的人,就是害怕人家查出來什麼,然後反撲,快刀斬亂麻!活生生的玄武門之變!

所以說,從武則天改國號,武三思立儲君,到最後武則天死,才拿出來詔書,就可以看出來,絕對是謀殺,只是李唐重新掌權之後,表面上要對武則天好厚葬,甚至乾陵等等,實際是為了爭取時間,清理武家人,免得人家反應過來!

好,我們在往下走,李唐天下,武則天無非就是進去祖墳,供奉,有撒意思?很多人認為武則天就是這樣,其實能夠把武則天請進李唐祖墳,說白了,也是為了麻痺武姓人,爭取時間,一網打盡,還落個好名聲!

但是假如武三思做了皇帝呢?那就不一樣了,很多人說,皇位給侄子,還不如給兒子,笑死了!你可能忘記主要的一點,如果武三思做皇帝,武則天那可就是周朝的開國皇帝,那功績可大了去了,隨便是侄子,也要供奉的,和李唐開國皇帝一個待遇,你想想,武則天,願意選擇那個?如果是你,你會給誰?

答案,顯而易見,是給武三思,但是活著不能說,因為要給李唐面子,讓武三思及武家掌握軍權,自己走了,武三思順利上位,軍權在手天下我有!當初武則天立後不就這麼回事!

只是歷史是陰暗的,李唐提前殺了武則天而已,武家人沒反應過來就被連根處理!

所以說,李唐『江山自從玄武門之變之後,基本只要換皇帝都有這麼一手,多謝採納!

我來集中回答網友的疑問,兒子比侄子親?

武則天自從改朝換代之後,地位變了,成武皇帝,代表的利益也變了,兒子孫子等李唐後代,此時並不是武則天代表的,反而武三思武家的利益才是最主要的,不然不會把很多軍權給武家,更不會讓武家的利益越來越大!

神龍政變,沒有殺武則天?

所謂的神龍政變,就是逼迫武則天的,而且從2到11月,對外界一直說是病了,說白了,第一武則天年齡大了80多歲了,基本就是靠躺著!第二,就是武則天不願意傳位給李唐,才有這樣的政變,如果願意傳位,政變風險多大?

第三,武三思始終沒有見到武則天,開始三個月,武三思信了,然後懷疑,最後也準備行動結果武則天,死了,才立馬知道,壞了!

而很明顯,武三思及武家沒反應過來,其實這時候人家就是逼迫武則天,武則天不同意,最後殺了武則天,假昭都出來了,順便對外宣布武則天駕崩,等武家人反應過來,武則天死了,死無對證!在厚葬,趁機清理武家人!

網友問題:神龍政變只是為了還政給李顯?沒殺武則天?

這位網友,你是電視劇看多了,自己好好想想,80多歲了,要還政,誰信,如果是給李唐,還等不了幾天!說句難聽的,是李唐在賭博,如果武則天不是被謀殺,篡改詔書李唐就拿不到江山!當時的武姓基本霸佔了朝廷,軍隊方方面面,而李唐根本不是對手,才沒辦法,鋌而走險有這一步,利用假詔書先把皇位拿到,慢慢削弱武姓的影響力!

所以殺武則天是最簡單,最快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

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李唐為什麼發動神龍政變?而不是武三思發動!

對於李唐,已經認識到了,一旦武則天離開,自己憑本事根本拿不到江山,因為在武則天時期,李唐的權臣基本消滅了!武姓基本壟斷朝廷的方方面面,所以形式對李唐並不利,再加上武則天本人根本就沒有還江山給李唐的意思,最後才鋌而走險,殺武則天,改詔書,先發制人躲得江山!

而武三思為什麼沒有?沒有對80歲的武則天政變,道理很簡單,形式對武三思有利,如果沒利,武三思肯定先發制人!武三思勝券在握!皇位絕對自己的,一種就是武則天詔書給武三思,第二種就是武三思自己奪取,都可以!因為武三思也知道,武則天不可能給李唐江山,所以才靜觀其變,沒有動手。

不過最後也沒想到,李唐會先發制人,殺死武則天,等反應過來,皇帝都變了,晚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啟功書法所推送的文章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立場。

啟功書法

做自己,愛生活。

相關焦點

  • 武則天死前,為什麼把江山還給李家?千年之後,才發現她有多聰明
    很多人會好奇,武則天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終於登上了皇帝位。為什麼臨死前,卻把江山又還給了李唐。時隔已過千年了,我們今天再來看看當年武則天的這件事情,千年之後你會發現,她其實真的很聰明。再有的就是武則天不想讓天下大亂,因為自己在位這麼多年李家和武家的勢力都是並存的,自己在世的時候,他還能夠震懾李家,但是武則天如果去世的話,那麼武家的後人能夠有幾個震得住李家呢?所以武則天為了不讓自己的後代打拼的那麼辛苦,她決定將自己的江山還給李家。
  • 武則天臨終前為何傳位於李家,而不是給武家?原因其實很簡單
    心中雖百般不滿,但奈何武則天的強硬手段,令他們投鼠忌器,不敢有絲毫的不軌之心。 那麼,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了,既然武則天能夠壓制住朝野大臣,那為何要在臨終前將皇位歸還於李家,而不是傳位給武家呢?
  • 武則天臨死前,為何把皇位還給李家?不傳給武家?狄仁傑一語道破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一位傳奇女性,她是歷史上第一位並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或許最初都不看好她,對她的嘲諷可謂是說不勝數,但最後武則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她所具備的治理國家的才能,誰都不能質疑她給歷史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 武則天跟了李世民11年沒能生子,為什麼和李治可以生6個孩子?
    中國歷史上出彩的皇帝為數眾多,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必然是極為賢明的,否則也不會開闢出一個王朝,但是之後的走向卻不是受開國君主所掌控的,李世民開闢出盛唐,恐怕也想不到會落在了武則天的手中。
  • 武則天治國有貞觀遺風,為何最後卻把江山還給了李唐?
    武則天稱帝後發生過兩次立太子事件,主角是她的兩個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兩次都有人站出來反對——第一次的代表是李昭德,第二次是狄仁傑。而且表達了基本一致的觀點,即皇位應傳與兒孫而不是侄子,因為侄子將來無法給她立廟祭祀。兩次建議武則天均表示認同。
  • 史料中一位傑出的女皇帝:心狠手辣,最後卻放棄一切
    那她為什麼在彌留之際把皇位還給李家呢?02讓出皇位,其實並不是武則天心軟了 還有其他原因:武則天出身小官宦人家然而,為了壓制她的對手王皇后,李治把武則天從廟裡帶回了皇宮。最後王皇后遵從皇帝的意願。此後,武則天人氣大增,甚至超過了包括王皇后在內的所有後宮妃子。最後,武則天勒死自己的孩子,誹謗王皇后。李治因為此事,廢后立武。
  • 武則天身為一代女皇,為何最終不新建陵寢,而是選擇跟李治合葬?
    可以說從法理上來講,自己死後唯一能指望的人,可能只有李家的子孫,因為這就是規矩,雖說武則天自己帶頭破壞了規矩,可是天下人的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二、繼承天下之人為李家原本武則天很糾結將來天子的人選,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李家,畢竟將來給自己上香的人只能是李家,武家是決不可能之事了。
  • 傳位給兒子或侄兒,武則天都不滿意,其實她漏掉了個最恰當的人
    武則天在選繼承人的問題上,一直左右為難。之所以左右為難,是因為選誰為接班人,都有對她不利的地方,都不是她的最佳選擇。如果選自己的兒子為接班人,那就意味著,將來自己百年之後,江山又會回到李家。自己所開創的武周王朝,也就一世而亡。任何皇帝都想讓自己的江山能夠綿延下去,千秋萬代。
  • 武則天為什麼要殺死太子李賢?
    古代封建王朝嚴禁女子參政,眾所周知,武則天能稱帝離不開她的陰狠毒辣,可以說忘掉了她自己,寧願犧牲親情來成就霸業,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 章懷太子李賢,李治為李家江山的最後一次努力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節:1、為滕王閣寫序的王勃,究竟是怎麼死的2、李治最看重的太子,阻止武則天的最後一枚棋子3、他,是李治的長子,靠裝瘋賣傻活著李賢,字明允,這位帥哥的出生,比他大哥要更神奇,永輝五年,武則天已經從安定公主的悲劇中,走出來,和李治再次有了孩子,到了十二月,李治打算去昭陵掃墓,同行的,就有武則天。
  • 武則天:重新將皇位傳給李家,因為她認清了一個現實問題
    文|四季文史 說實話,作為一個權力欲望燻天的女人,武則天能把坐穩的江山重新交還給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麼她是如何說服自己做到這一點的呢,原因就四個字:認清現實。
  • 武則天夢見七彩鸚鵡,找來狄仁傑解夢,狄的一句話讓她羞愧
    武則天十四歲入宮到六十幾歲稱帝,數十年的努力早就讓這個軟弱的少女變成了堅強的鋼鐵銅人,她一連侍奉了李家三代,最終才得到了最高的地位,不過武則天並不是只會勾心鬥角,對於朝政也相當的有一套,為大唐的盛世貢獻了女性的一番力量。武則天是唐朝的異姓皇帝,最後卻捨得將皇位還給了李家,那麼是誰一直在幫助李氏奪回皇位?
  • 同是權力巔峰的女人,為何呂雉死後家族被清算,武則天家族沒事?
    但是凡事都有意外,在數千年的權力更替之中,呂后和武則天可以算是女性之中,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的人了。可兩個女性最後的結局卻是完全不同的,呂后掌權死後,家族卻被牽累而被處死;武則天家族除了武三思之外,其他人卻能全身而退,甚至還能在朝廷上得到一官半職。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武則天》,李治離世前沒除掉武則天是輕視女性還是因為愛
    他怎麼會喜歡能決斷又有些腹黑的武則天呢?如果說他愛武則天,那麼他為何會去招惹武則天的姐姐和女兒,他也曾想要廢后,奪去武則天的地位。最後的遺囑也沒有把輔政大權給武則天,而是交給了裴大人。只把軍國大權留給武則天。
  •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什麼傳位給兒子李旦,而不是侄子?原因很簡單
    武承嗣是武則天同父異母的哥哥武元爽的兒子,武則天以天后身份臨朝稱制,為鞏固自己的權勢,開始重用其武氏親屬。而武則天最為器重的賀蘭敏之卻是扶不起的「阿鬥」, 罪惡多端的賀蘭敏之死後,武承嗣從嶺南被召回京,授職尚書奉御,不久提拔為秘書監,承襲祖父武士彠周國公爵位。
  • 《武則天》,李治離世前沒除掉武則天是輕視女性實力還是因為愛
    他怎麼會喜歡能決斷又有些腹黑的武則天呢?如果說他愛武則天,那麼他為何會去招惹武則天的姐姐和女兒,他也曾想要廢后,奪去武則天的地位。最後的遺囑也沒有把輔政大權給武則天,而是交給了裴大人。只把軍國大權留給武則天。如果說他不愛武則天,那麼他為何在武則天一次次挑戰他底線的時候,他似乎都容忍了她。
  • 武則天連親人都不放過,可卻讓狄仁傑得以善終,這其中有何隱情?
    史學家岑仲勉曾用這樣的話來評價武則天,這句話就是:武后任事率性,好惡無定,終其臨朝之日,計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武則天作為皇帝,為了手中的那份權力,他不惜殺死自己的親人,可是,有件事情卻讓人有點奇怪,武則天既然是這樣狠心的一個人,可她為什麼卻要對一個外人狄仁傑那麼好呢?莫非2人有著不可告人的關係?還是狄仁傑有她的把柄呢?
  • 武則天為什麼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媚娘傳奇》這一部電視劇我想應該有很多人看過,我們都會被武則天登基時的場景所震撼。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她也備受人們的關注。歷史上能與她比肩的女人也是存在的,比如說清朝時期的慈禧太后,可是為什麼卻只有武則天能夠成為皇帝呢?
  • 《武則天》,唐高宗李治離世前未除武則天因為愛還是輕視女性實力
    他怎麼會喜歡能決斷又有些腹黑的武則天呢?如果說他愛武則天,那麼他為何會去招惹武則天的姐姐和女兒,他也曾想要廢后,奪去武則天的地位。最後的遺囑也沒有把輔政大權給武則天,而是交給了裴大人。只把軍國大權留給武則天。
  • 武則天:一代女皇的人生否定,還了江山、認清現實,為的還是名聲
    文/四季文史說實話,作為一個權力欲望燻天的女人,武則天能把坐穩的江山重新交還給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麼她是如果說服自己做到這一點的呢,原因就四個字:認清現實。所以,即便是打算廢了光緒帝的時候,她找來的「大阿哥」也依然還是小叔子奕誴的親孫子,而不是她葉赫那拉家的人,更加沒有大肆屠戮愛新覺羅氏子弟,所以她沒有奪取大清的江山。武則天就不一樣了,她不顧兒子們反對,不顧李唐龐大的宗室家族反對,也不顧朝中大臣們的反對,甚至娘家人也不抱有希望,武則天一意孤行、力排眾議,跌跌撞撞還是當上了一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