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孤單
不妨抬頭看看月亮
來源|易簡讀書(ID:yijiandushu)
節目《我就是演員》中,出現了一個令人心酸的橋段——
37歲的楊蓉直言,因為自己害怕被市場淘汰,所以儘管已經三十多歲了,也不得不一直維持著少女人設,生怕到最後無戲可拍。
35歲的王媛可更是忍不住在導師們面前落淚。因為在拍《延禧攻略》之前,她經歷了十一個月無戲可拍的日子。甚至差點要放棄做演員,換一個別的職業餬口。
在外人眼裡,演員是一份光鮮亮麗的職業。可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想讓觀眾一直記住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特別是對於憑「外貌」吃飯的女演員而言。
不過,有一個人卻除外——
因為,她不僅未被人們遺忘,反而越老越紅。甚至在57歲那年,她還憑藉兩部不同的電影同時斬獲了香港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兩個大獎,堪稱演員界的人生贏家。
今年,她更是憑藉《翠絲》奪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而這個獎,已經是她人生中第5個金像獎了。
她叫惠英紅,一個出生於貧民窟,成長於紅燈區的香港女演員。
在《我就是演員》節目裡,她的演技讓導師們不知如何點評。章子怡更直言,「她就是一個神一般的存在。」
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惠英紅一生的經歷,才是比她演技更神的存在。
從乞丐,到舞女,到封后,到得抑鬱症差點自殺,再到東山再起四度封后,她的半輩子比她演得所有電影都精彩。
魯豫評價她「一輩子活了別人兩輩子,因為太不容易了」。可惠英紅卻說,「50歲的我仍能再獲成功,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面對鏡頭,她自信又坦率,「我知道我是屬於電影的,哪怕是一天,兩天,只要是好角色,我都會儘量做好。」
可是,惠英紅並不知道——
這一輩子,她演得最好的角色,其實是她自己!
《幸運是我》劇照
0 1
惠英紅,1960年生於香港。祖籍卻在山東,還是滿洲正黃旗的後裔。
她的祖上不姓惠,姓葉赫那拉——跟慈禧太后一個姓。所以算起來,如果大清沒亡,紅姐應該還能做個格格,而且是有著純正血統的貴族。
雖然是貴族,但畢竟已經家道中落了。所以年少時,惠英紅便嘗盡了人間冷暖——
那是一個隨時被清算的年代,作為山東諸城的大戶人家,惠英紅的祖母被活活打死,父親帶著一家老小偷渡至香港。
初來乍到,人地兩生,父親被騙得傾家蕩產。於是一家人只能擠在香港山區一棟破舊的小木屋裡。
香港沿海,刮颱風是常有的事。一到颱風季,惠英紅的家就開始漏雨。
「一下雨,屋裡就『噔噔噔噔』,因為有好多漏雨的地方,就拿瓶瓶罐罐接著。
我記得在我三歲那年,遇到了香港最大的颱風。我們還在睡覺,突然睜開眼,什麼都沒有了。
當年香港三分之一的木屋都被刮沒了,我們就是其中一家。」
唯一的棲身之所也被刮沒了,惠英紅的父母只能帶著一家子到了市區,在一家大樓的樓梯下安了個簡單的家。一家七口人睡在擁擠的地下室裡。
「那時候香港窮人很多,飯店的老闆會把客人吃剩下的飯菜打包起來,免費派發給窮人。那個時候,我們一家就是吃這個,每天排隊去領。」
面對家裡的窘境,惠英紅的爸爸也曾想改變現狀。他去找工作,工作沒找著,卻被打傷了一隻耳朵一隻眼睛,變得更加自卑。
於是,作為童養媳的惠英紅媽媽,便扛起了養家的重任。可她沒有什麼技能,所以只能帶著孩子們沿街討飯。
小小的惠英紅,便由媽媽帶著,開始了長達10年的討飯之路。
那個時候,恰逢越南戰爭,香港灣仔的紅燈區附近有很多水兵。他們把這裡當做度假地,經常來這裡閒逛。
惠媽媽看到了商機,於是帶著孩子們日常駐紮在這裡,向來往的美國大兵兜售口香糖。
彼時的惠英紅,已經懂得了如何察言觀色。
「我嘴巴很甜,會逗別人開心,所以賺得最多,別人八個小時賣不到100塊,我四個小時就賣了200塊。
然後我會去買炸薯條和可樂,自己偷偷去公園蕩鞦韆。」
這就是惠英紅的童年。從她3歲開始乞討,她過了整整10年這樣常人難以想像的日子。
當別的孩子在家裡享受著家人的各種呵護時,她已經在想著如何謀生,如何掙到下一頓飯錢,讓自己少挨點餓。
那時候,陪伴惠英紅長大的,不是專屬兒童的玩具,也不是嶄新的漂亮衣服,而是紅燈區的陪酒女,滿身汗酸味的賭徒,以及面如菜色的吸毒者。
她常常目睹陪酒女不停地被客人灌酒,甚至吸毒,最後在紙醉金迷中死去。
在她的記憶中,有個陪酒女前幾天還摸過她的頭,過幾天就再也沒有見過她了。
「那時候,我唯一的念頭,就是不想一輩子都看到吧女喝酒、賭博、然後吸毒死掉」。
惠英紅想逃離自己所處的這個惡劣環境,但在當時,她別無他法。
她想要掙錢,她覺得只有掙錢才能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現狀。
於是,13歲的惠英紅,為了多掙點錢,進了香港有名的海天夜總會當舞女。
由於身形單薄,老闆只讓她演舞獅,而且還是不能露臉的幼獅。
惠英紅跳了9個月,覺得沒有前途,果斷溜走了。
她跳槽去了另一家夜總會,終於展露頭角,獲得了做主角的機會。
「那個時候,我每個月能賺1500多塊,還代表香港去美國表演。這一跳,我就跳了2年多。」
當舞女很苦,經常要跳到很晚,第二天又要一大早起來化妝,開始一天枯燥無味的舞蹈生涯。
很多人都堅持不了逃走了,但16歲的惠英紅一聲不吭的挺了下來,甚至高燒時也照常演出。
因為那時,16歲的她已經成為了家裡的頂梁柱,她不能倒下。
命運終於對惠英紅網開一面——
在她16歲那年,她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貴人。
那個貴人的名字,叫張徹。
0 2
張徹,何許人也?
熟悉香港電影史的人都知道,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張徹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導演的電影是票房的保證,他也當之無愧地成為邵氏公司的頭號招牌導演。
張徹(中)
他和胡金銓被公認為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間掀起香港電影」新武俠世紀「的兩大旗手,是開拓了一代香港武俠電影的電影人。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一眾跳舞的舞女中,獨獨相中了惠英紅。
他認可惠英紅的聰慧與靈氣,力邀她籤約邵氏公司做演員。而那個時候,邵氏給她的開的薪水是500元一月,她在夜總會的薪水是1500元。
彼時,惠英紅的弟弟妹妹還很小,父親重病,家裡急需惠英紅拿更高的薪水補貼家用。
就在她遲疑之時,張徹跟她說了一句話:
「舞女只能做一時,但演員卻可以做一輩子。」
這一句話,讓惠英紅醍醐灌頂。於是,她毫不猶豫地籤了邵氏,並在17歲那年,出演了《射鵰英雄傳》裡的穆念慈,開始得到關注。
惠英紅版穆念慈
自這部電影後,惠英紅開始片約不斷。而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正是武俠片的黃金時期。
那時,屏幕上的打手,大都由男性演員出演,「打女」非常少。
因為拍打戲是一個既辛苦又有風險的事情。輕者刮破皮,重者骨折,甚至有因為拍打戲吊威亞的時候從樓上摔下來,而住了好幾個月院的人。
女演員大多頂不住打戲的苦,惠英紅卻來者不拒,只要有露臉的機會,她都倍加珍惜。
但她拼命三郎的性格,卻讓所有跟她一起拍電影的演員怕她三分:
她能在腹部毫無保護措施的情形下,肚子上被男演員連打40多拳。打完後,也只是不發一言地去旁邊吐。吐完回來,接著挨打。
剛做完盲腸炎手術,還沒恢復好,她就在手術拆線後的第八天去拍戲。肚子疼得厲害,心裡卻不斷給自己打氣,「工作來之不易,就算是心臟剛做完手術也要把戲拍完。」
鼻梁骨被打折,左耳曾被打聾,左膝蓋被打成殘廢,都抵不過她拍八寶奇兵的那次經歷:
「拍《八寶奇兵》時,我一個人從16樓跳下來,當時那個鏡頭,替身死都不肯做。我說,『好吧,不要耽誤了,我自己上』。
那個樓是老式的舊房子,往下跳時,身上只系了一根鋼絲,身體不慎擦到曬衣服的架子。
我當時只穿了一件像背心一樣的保護殼,很多鐵圈都擦到了硬殼子,殼子磨斷了,鋼片插進我的骨頭,一直在流血。」
電影《八寶奇兵》
對比惠英紅的拍戲精神,現在某些到處宣傳敬業人設的小花所做得那些「敬業之事」,根本不值一提。
但那時的惠英紅沒想那麼多,她只想儘快混出一些名氣,讓自己的家能夠生活得好一些。
生活沒有辜負她的努力。
1982年,香港第一屆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惠英紅憑藉電影《長輩》,榮獲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那一年,她剛滿22歲。
年輕的惠英紅上臺領獎時,卻不知道這個獎的含金量有多高,「我那時候在想,給我這個獎盃有什麼用,還不如多給我點錢,這個獎盃又不能換錢。」
但很快,她就知道了這個獎的魅力所在,「我發現自從拿了這個獎,我的片酬也高了,越來越多電影找我拍戲。我就知道了,這個獎真的很重要。」
可惜的是,沒有等惠英紅「醒悟」多久,香港武俠電影的黃金時期,便落幕了。
而惠英紅「打女」的標籤,一夜之間,突然成為了一個尷尬的存在。
0 3
香港電影90年代,成為了文藝片的天下。
這個時間段,給人感覺生硬刻板的武俠片漸漸退出了江湖。取而代之的是《旺角卡門》、《阿飛正傳》這樣的王家衛式文藝電影。
而武俠片的衰退,便意味著,以「打女」標籤走紅的惠英紅,也面臨著是否要轉型的尷尬問題。
是繼續拍武俠片,還是寧願屈居二線轉戰文藝片呢?
惠英紅的心裡猶疑不決。但心高氣傲的她,很快便覺得自己由「一線」變成「二線」,女主到女二,是一件「自降身份」的事。
「那時,我咽不下這口氣。以前那麼風光,為什麼現在成了這個樣子?我想不通,一連拒絕了幾個劇本。可是到後面我發現,居然沒有人找我拍戲了。」
有一句話很流行,「時代拋棄你時,連招呼都不會打一聲。」
面臨轉型期的惠英紅,剛滿35歲。對於當時的香港女演員而言,這個年齡簡直尷尬到了極點。
香港娛樂圈從來不乏美女,即使你曾經紅遍半邊天,但人才濟濟的TVB,輕易就能捧紅另一個「惠英紅」。何況,你還是一個快步入中年的「中年婦女」。
巨大的落差,讓惠英紅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她頹廢了一年多,天天和狐朋狗友一起打牌。
一次,從牌友的住所裡開車回家的途中,她看到倒後鏡裡有一張蒼老的臉,整個臉滿是皺紋,黑眼圈濃濃的掛在眼瞼下,難看極了。
她突然就崩潰了,「我感覺我活著一點意思也沒有,不如死了算了。」
一個念頭,令她吞下了30多顆安眠藥。妹妹發現她的時候,惠英紅已經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
但老天沒有收她。惠英紅最終被救了回來,一睜眼,就是媽媽和妹妹哭得紅腫的眼睛。
那一刻,她突然開始後悔了,「以前乞討過日子都挨過來了,現在我只是失去了之前的地位,為什麼不努力一把,再重新贏回自己失去的一切呢?」
那個要強的惠英紅終於回來了。
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她,開始積極治療自己的抑鬱症,還報了香港中文大學的表演課程,重新學習表演。
她努力找回表演的感覺,努力治療自己的身心。而真正治癒自己,她花了差不多5年。
對於她而言,這是一生都難以忘記的五年。
但到後來,惠英紅卻非常感激這段黑暗的時光,因為是它們成就了日後的自己。
5年後,惠英紅重新出山。
這次,她不再計較自己是不是演主角。她開始接手各種鮮活的配角,並將每一個角色都演得活靈活現。
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她都照單全收。自此,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角色在她嫻熟的演技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傾世皇妃裡的杜飛虹、公主嫁到裡的韋貴妃、宮心計裡的譚豔裳、巾幗梟雄裡的劉芳.
在一部部熟悉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我們總能看到惠英紅這個「萬年綠葉」,但每一次的表演,都令我們記憶猶新。
很快,機遇重新找上了她。
0 4
2010年,導演何宇恆找到了惠英紅,要她出演電影《心魔》,飾演一個對兒子有極強控制欲的母親。
為了飾演好這個角色,惠英紅拼命減肥,並常常在深更半夜琢磨劇本,將這樣一個有著「變態心理」的母親形象刻畫地入木三分。
她一直以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2010年4月18日,第29屆香港金像獎揭曉。50歲的惠英紅打敗了吳君如、張靜初、舒淇等實力派女明星,憑藉《心魔》一舉奪得最佳女主角。
這一刻,惠英紅等了整整28年。
「我試過放棄自己四年,我連放棄自己的生命都有試過。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將來是怎麼樣,但我現在很有信心,我知道我自己屬於電影,屬於演戲的,哪怕是一天、兩天,只要是好角色,我都會儘量做好,我不會讓你們失望。」
掌聲經久不息,惠英紅在臺上泣不成聲,所有經歷過的那些黑暗歲月,終於以一個圓滿的結局結束了。
但,惠英紅並沒有因此停下來。
7年之後,惠英紅憑藉電影《幸運是我》,第三次站到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位置上。
在香港電影衰亡之際,這部《幸運是我》橫空出世,令所有人眼前一亮。
甚至有人評價:看完此片,方覺港片未死。
從討飯的乞丐,到夜總會的舞女,再從邵氏第一打女,到TVB金牌配角,再到實力派演員的巔峰迴歸。
惠英紅的一生,比她演得所有的電影,都精彩許多,更是坎坷許多。
她經歷了香港武俠片的繁榮與衰落,她也與之載浮載沉。
所幸,她最終在落英繽紛的年紀,仍開出一樹繁花。
對於剩下的半載人生,惠英紅直言,已經沒有什麼讓她害怕的了。
她甚至揶揄自己,「我看過紫微鬥數,相師說我60多歲能找到另一半,現在我也很期待呢,哈哈。」
人生最悲涼的事情,也不過是孤獨以終老。而她,曾差點離開這個人世,因此對孑然一身已無任何忌憚。
有人說,惠英紅越老,看著越有韻味了——
不光是她年近60還保持著毫無贅肉的完美身材,更是她不服老的那顆心,令她身上自帶光環。
其實,在她身上,我們所看到的,不是什麼光芒萬丈的大明星光環,而是一顆永不言敗的倔強靈魂。
願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能像惠英紅一樣,正在經歷的苦難都能成為往後的笑談。
「讓你傷心的事情,總有一天,能讓你笑著說出來。」
與所有人共勉。
參考資料:
1. 《魯豫有約——惠英紅:我的一生是別人的兩世》
2. 《朗讀者——惠英紅:父親的手》
作者:球在江湖騷,原名劉晟,易簡讀書主筆。文筆溫暖而有深度,單篇文章全網閱讀量突破千萬的自媒體人。關注易簡讀書(ID:yijiandushu),用閱讀對抗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