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部關於茶的紀錄片,值得觀看|茶馬古道|古徽州|印度_旅遊|徽茶

2020-11-21 騰訊網

喜歡茶和想更多了解茶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幾部紀錄片,推薦給大家~

1、《茶馬古道》是由KBS和NHK電視臺聯合攝製的、關於這條世界上最古老的商路的高清紀錄片,屬於感悟亞洲系列。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和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茶馬古道分川藏、滇藏兩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西亞、西非紅海海岸。

紀錄片共六集,每集長約50分鐘,光聽片名就很吸引人:《朝聖之路》、《路因茶而生》、《迷失的王國》、《最後的馬幫》......

2、《茶緣天下》是在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茶葉學會指導下,由香港健康衛視拍攝製作的大型文獻紀錄片。

它傳達了幾千年來,中國人從種茶、採茶、加工、品飲、鑑賞甚至收藏中所產生的動人故事與智慧思考。

3、《走遍中國—武夷山茶文化》系列節目以新的視角,緊扣「武夷山茶文化」這一深厚、博大而又充滿未解之謎的主題,揭示了茶葉背後所蘊含的耐人尋味而又妙趣橫生的自然、文化、生活信息。

4、中國名茶紀錄片《徽茶》,由BTV拍攝製作,專門講述來自安徽的名茶。

紀錄片共兩集,第一集內容是黃山毛峰和六安瓜片,第二集內容是太平猴魁和祁門紅茶。

徽州古稱歙州,轄有六縣,今除婺源屬江西上饒,績溪屬安徽宣城外都屬安徽黃山。徽茶,即徽州茶,以古徽州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為基礎而形成的傳統茶葉系列。

5、《西蒙·裡夫茶葉之旅》英國人每天要喝幾百萬杯茶,卻鮮有人知道它們來自哪裡。

意料之外的是,英國茶包內的茶葉大多不是來自印度或中國,而是來自肯亞的港口城市蒙巴薩。

從這裡開始,冒險家兼記者的西蒙·裡夫沿著茶葉之路,在肯亞和烏幹達尋訪採茶、打包和運輸茶葉的工人們;和馬賽牧人一起喝茶聊天....

對英國飲茶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一看。

碼字不易,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公眾號【國創生活】,愛我就關注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幾部關於茶的紀錄片,值得觀看
    喜歡茶和想更多了解茶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幾部紀錄片,推薦給大家~ 1、《茶馬古道》是由KBS和NHK電視臺聯合攝製的、關於這條世界上最古老的商路的高清紀錄片,屬於感悟亞洲系列。
  • 紀錄片丨《茶馬古道》合集
    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
  • 首個「國際茶日」,這9部關於茶的紀錄片你值得擁有▸藝薦◂
    原創 上海文聯 上海文聯首個「國際茶日」小編精心挑選了9部關於茶的紀錄片有講述茶歷史的,有梳理茶行業的有介紹茶貿易的,也有具體介紹某一種茶的在中國人對於茶的講述之外
  • 法國電視三臺紀錄片《夢境之地――茶馬古道》舉行內部首映
    紀錄片導演與觀眾分享拍片感受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賈延寧):由法國電視三臺拍攝的人文旅遊節目《夢境之地――茶馬古道》23日晚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舉行精華版首映。  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雋在致辭中表示,茶馬古道和古絲綢之路一樣,是中國和周邊國家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今天,在中國西南特別是雲南仍然保留著很多茶馬古道的遺蹟。雲南省和法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他祝願中法兩國友誼如同醇厚的普洱茶和法國紅酒,歷久彌新。
  •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發布儀式在昆明華西航空旅遊學校舉行
    新華網昆明5月22日電 21日,「5·21國際茶日」華西航空旅遊學校師生同飲一杯中國茶暨「重走中-尼茶馬古道」發布儀式在昆明市官渡區華西航空旅遊學校舉行。此次活動由一帶一路中國茶文明之旅活動組委會、雲南省影視產業發展促進會主辦,昆明市官渡區華西航空旅遊學校承辦。
  • 遺失的茶馬古道:絲綢之路上的神秘黑茶
    在「一帶一路」倡議在多個領域被延伸的今天,沿著安化茶馬古道在歷史上的腳印尋覓,不難發現,安化茶馬古道和黑茶在歷史長河中所承載的不僅僅是跨區域的貿易往來,更是一種文化的輸出與交流。 悠悠歷史長河裡,西北大地上嗒嗒的馬蹄聲,綿延千年,一個關於茶馬古道的故事仍在繼續…… 「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 普洱市茶馬古道旅遊景區正式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普洱市茶馬古道旅遊景區。(資料圖) 8月13日,雲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批准昆明市石林縣乃古石林景區等15家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批准包括普洱市茶馬古道旅遊景區在內的15家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至此,普洱市4A級旅遊景區增至5家,分別為:普洱國家公園、普洱西盟勐梭龍潭景區、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普洱市茶馬古道旅遊景區。
  •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在昆舉行發布儀式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在昆舉行發布儀式 伍平 攝雲南網訊(記者 伍平 侯婷婷)5月21日,「5·21國際茶日」華西航空旅遊學校師生同飲一杯中國茶暨「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發布儀式在昆明市官渡區華西航空旅遊學校舉行。
  • 這10部關於茶的高分紀錄片,愛茶人都在看(2)
    前兩天分享了5部關於學茶入門的紀錄片,今天將繼續盤點那些值得一看的茶主題紀錄片。嚴格意義上來說,《古茶之路》並不屬於紀錄片,它來自於一檔汽車測評類的節目《蘿蔔報告》中的內容,與茶八竿子也打不著—完全沒有關係。那到底為什麼汽車類的節目中會有關於茶的內容呢?那還是要從測評的車、開過的路說起。雲南的最南端—西雙版納自治州,有著樹木茂盛的熱帶雨林,混著紅土和爛泥的非鋪裝路面,是越野車一展身手的最佳目的地。
  • 普洱茶馬古道等15家景區擬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普洱茶馬古道等15家景區擬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2020-08-0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訪茶馬古道,普洱石屏會館與普洱茶
    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歷經了風風雨雨的石屏會館便是這段歷史存留的記憶,見證了這一段歷史,凝聚了幾代人的記憶。思茅區石屏會館前的石牌坊。普洱思茅茶馬驛站(石屏會館)位於思茅區順城街34號石屏會館,順城街與新興街交匯處,地處普洱市府思茅城區老街中心,是市區內僅存的一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留住這一條「紅繩」——透視茶馬古道的保護與開發
    【茶馬古道·破解保護和開發難題】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冬時欲歸來,高黎貢山雪。秋時欲歸來,無那穹賧熱。春時欲歸來,囊中絡賄絕。」唐代南詔時期,樊綽在《蠻書》的《河賧賈客謠》中描寫了茶馬古道來往客商的行旅艱辛。
  •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了,30部茶主題電影及紀錄片送給你
    紀錄片講述了關於茶的種種、值得每個學習茶的茶友一看籌拍《綠茶》期間,張元常帶著劇組在雲南茶館茶馬古道開會。綠苦丁被張元認為是最綠最好看的茶,片中綠茶的特寫鏡頭即來自於此。徽茶,即徽州茶,古徽州各縣有產。
  • 踏訪茶馬古道:探尋往來滇藏間的馬幫精神
    博物館裡,展示有2000餘件古今中外各類茶馬古道的文化展品。   上世紀20至60年代,江楚春評家族先後三代人行走在艱險的茶馬古道上。他說,是祖先拉茸楚稱帶領家人到麗江、大理靠販賣酥油和幹野菜起家,換來3匹馬後踏上茶馬古道,開啟家族的茶馬貿易史。
  • 《第186期》茶馬古道的影像呈現與文化意義
    一、《茶馬古道》中「茶馬古道」的自然與人文《茶馬古道》是由韓國KBS電視臺和日本放送協會NHK電視臺聯合拍攝的,六集高清系列紀錄片既單獨成章,又互為聯繫,展現了世界最古老商路的文化變遷和沿途的民俗風貌以獨特的視角、詳實的內容,縱貫深入這條橫越橫斷山脈到喜馬拉雅山脈的古老道路,用鏡頭講述了古道上頑強生存的山地族群和他們鮮為人知的生活方式
  • 又是一個親切的名字——茶馬古道
    不知道多少朋友和我一樣,以為茶馬古道就是一條路,都拖出去,槍斃五分鐘。茶馬古道是我國內地和邊疆地區進行貿易所形成的交通路線,但首先茶馬古道並不只是一條,而是一個龐大的交通網絡,貿易的主要貨物倒是茶和馬。
  • 中國有「三大古道」,除了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另一條你知道嗎
    而隱藏在古徽州腹地的徽杭古道就是其中的代表。一、歷經千年風雨的悠悠古道位於中國東南,連接安徽、浙江兩省的徽杭古道,因見證了明清時期中國最為興盛的徽商群體,而與西北的絲綢之路、西南的茶馬古道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古道」。
  • 「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儀式在昆舉行2020年06月17日 星期三05...
    本報訊 (記者 伍平 侯婷婷) 「5·21國際茶日」華西航空旅遊學校師生同飲一杯中國茶暨「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發布儀式近日在昆明舉行。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去年11月27日,聯合國大會宣布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在全民推崇健康生活方式的今日,發源於中國的茶文化正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
  • 茶馬古道重要驛站,徒步遊的「加油站」,還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茶馬古道是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遺產最豐富而神秘的路線,它既是一條民間國際商貿通道,也是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更是一條適合旅遊愛好者徒步的經典路線。茶馬古道滇川幹線,有一個重要的驛站,普洱市那柯裡驛站。
  • 用雙腳丈量茶馬古道-北緯網(雅安新聞網)
    甘溪坡有一株千多年的古樟樹,樹的頂端分出兩條粗大的枝椏,像一對比翼雙飛的恩愛夫妻,當地人稱其為相思樹,那是背夫與留守女人相思之苦的真實寫照。     李中榮五十七八歲,他的父親李攀林,是村裡有名的背夫。李攀林生於1921年,背過二十多年茶磚,86歲時離世。老人生前經常擺背夫的龍門陣,久而久之,兒子李中榮也耳熟能詳了,現在是個資格的「茶馬古道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