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港劇的朋友應該對「律政劇」並不陌生,如《壹號皇庭》《法網狙擊》都是不錯的作品。
今天這部電影,可謂香港律政片的鼻祖,後世作品或多或少沿襲借鑑了它的表達手法,這就是1985年上映的《法外情》。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法外情》是劉德華的第八部電影長片,年僅24歲的他剛剛褪去嬰兒肥,眼神明亮,他也正是憑此片在臺灣紅起來。
只比劉德華大一輪的葉德嫻特意扮老,兩人也由此開啟了一段跨越30年的銀幕「母子」情緣。
60年代的香港,謀殺罪依舊要被處以絞刑。而法院判定犯人是否要處以極刑,大律師的辯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影片正式圍繞這一點展開,在一樁謀殺案的審訊中,竟沒有大律師肯替被告辯護——
原因很簡單,因為控方的父親是社會名流,而被告只是一名貧窮年老的妓女。
剛從英國法律學院畢業的大律師劉志鵬本著一腔熱血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條,毅然接手此案。
經調查,劉志鵬發現案子另有隱情:死者是富家子弟,經常去嫖妓,且喜歡年齡較大的女性。在尋歡時,他總要求用繩索捆綁對方,已達興奮。
被告劉惠蘭正是在被捆綁折磨時受驚過度,失手將其殺死。
劉志鵬諮詢精神病學家,證實這是一種性變態行為,這樣劉惠蘭的自衛就有了證據。
對方是富貴人家,劉志鵬的調查自然遇到了強大的阻力。
女友安妮的父親,一向有提攜之意的藍大律師勸他退出,因為藍家與被害人之父頗有交情。
而檢察官嚴德剛(TK嚴),在劉志鵬面前則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TK嚴深諳社會的遊戲規則,並依此功成名就。他對於劉志鵬這種書呆子的幼稚行為嗤之以鼻。
藍大律師曾告誡劉志鵬:你很難適應這個社會。
但劉志鵬仍一意孤行,他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做什麼,於是他離開了藍大小姐,與上流社會圈徹底決裂。
法庭上,雙方都想從氣勢上壓倒對方。
(庭審戲也是最精彩部分)
TK嚴畢竟久經沙場,他先傳喚秘書、繩鋪老闆、花匠三個證人。他讓證人大聲告訴陪審團劉惠蘭就是兇手,意圖給她造成緊張的情緒。
劉志鵬自然不能吃了下馬威,見招拆招反問,很快就讓證人證詞露出破綻,從而道出死者曾永廉召妓的事實。
接著劉志鵬呈上劉惠蘭的驗傷報告,證明曾永廉曾虐待過她,並傳劉惠蘭姐妹阿珠作證。
阿珠因自己是妓女,便戴墨鏡出庭。由於法庭規定證人不得戴墨鏡,TK嚴立刻蠻橫指出這裡是法庭,不是妓院!
他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用侮辱性語言來幹擾證人,玩心理戰。雖然劉志鵬提出反對,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可見其老奸巨猾。
在穩定阿珠的情緒後,她說出了曾永廉變態的行為細節,然後傳出另一位證人——精神科醫師。
這位醫師是劉志鵬的王牌,因為有了阿珠的口供,再加上醫師的權威鑑定,基本就可以得出曾永廉性變態的結論。
令劉志鵬沒想到的是,這位醫師居然當場否認曾永廉是自己的病人。想必他和TK嚴一樣,早已經被人收買。
好在劉志鵬留有後手,他傳出醫院護士作證,擊碎了醫師的謊言。曾家就算再神通廣大,也無法收買所有的人。
劉志鵬的細心準備讓他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接下來就是被告的自辯。
劉惠蘭出生於書香門第,後因家道中落做了舞女。在與一個公子哥同居後懷了孕,但那人不僅花光了她的錢,還弄花了她的臉,使她淪為妓女。
生下兒子後,為了將他撫養成人,劉惠蘭忍辱負重,將他送到教會,並以無名氏叔叔的名義進行捐助,直到他長大成人。
當劉惠蘭看到劉志鵬的懷表,瞬間如五雷轟頂——那表正是她留給兒子的紀念物。
劉惠蘭將自己的所有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可當兒子近在眼前,卻又無法與他相認。
她知道如果劉志鵬的身世洩露,很可能會斷送前途。為了兒子的名譽和前途,劉惠蘭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
法庭上,原本看到勝訴希望的她眼窩深陷,目光呆滯,內心正經歷著最強烈的暴風驟雨。
她對判決結果早已不再關心,一心只在劉志鵬身上。她沒有為自己辯解的意思,而是用一番感人肺腑的話來表達對關心她的人的謝意。
她自言自語:「感謝天主,我這一輩子最想得到的,他已恩賜給我了。」
劉惠蘭這番話令在場人員無不感動,也贏得了很多的同情分。加上劉志鵬對陪審團曉之以情、理,勝訴在望。
TK嚴見形勢不妙,使出了最後一招:他們早已暗中得知劉志鵬是劉惠蘭兒子的情報——根據英國法律,辯護律師不得與被告有親屬關係。
TK嚴此話一出,庭上一片譁然。劉惠蘭驚慌失措,什麼都顧不上,連連承認自己有罪。
TK嚴傳來知道內情的聖母孤兒院前院長瑪利亞作證。
瑪利亞陷入兩難的境地,如果她講真話,劉惠蘭可能會因此送命,劉志鵬亦會身敗名裂。
但如果為救劉惠蘭而講假話,又要背負說謊罪責,身為神職人員這是很大的心理負擔。
瑪利亞試圖訴說劉惠蘭作為母親的用心良苦和坎坷命運來打動大家,但TK嚴只要她說出劉志鵬是劉惠蘭私生子,其他根本不關心。
面對TK嚴的咄咄逼問,瑪利亞經過了思想鬥爭,斷然說了「NO」。
劉惠蘭最終獲得勝訴,被判無罪釋放。
影片最後,大家都為劉惠蘭感到高興,但誰都不知道她心中滋味。眼看兒子成才,卻不能相認,為了他的前途甚至還必須將這個秘密隱瞞下去。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這是何種的折磨?
而劉志鵬始終不知道自己與劉惠蘭的關係。身為大律師,也不能與她分享勝利的喜悅,只是禮貌的向她道賀後,轉身離去。
隨著蘇芮《親愛的小孩》的歌聲響起,劉惠蘭看著兒子漸遠的背影,悵然若失,影片也就此結束。
「法外情」並不是什麼法外施恩,導演想告訴我們,失去道德、良心支撐的法律是不完備的。
法循於情,情合於法,這才是《法外情》的意義。
《法外情》捧紅了劉德華和葉德嫻的母子檔,片方趁熱打鐵推出了續集《法內情》《法內情大結局》,皆賺足觀眾眼淚。
2011年的《桃姐》,已年過半百的劉德華葉德嫻再演母子,當年飾演TK嚴的秦沛亦有出演。時隔26年再聚首,令人唏噓感動不已。
同年《桃姐》參加金馬獎的時候,蕭敬騰在臺上唱起了《親愛的小孩》,劉德華忍不住跟唱,眼泛淚光,而他旁邊坐的正是葉德嫻。
「親愛的小孩 快快擦乾你的淚珠 我願意陪伴你 走上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