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上 | 食物靈感集

2021-02-16 田螺姑娘hhhaze

靈感集再一次不期而至。

既追求用最尋常的食材做出不一般的美味,

也能把所有的心得「翻譯」成最淺顯易懂的句子。

12月21日,甜水麵

突然就再一次嘗試了自製甜醬油(複製醬油),順手就做了甜水麵和紅油水餃。

我的廚房生涯中有好幾段著迷和鑽研某一菜系的深刻記憶。上一次對川菜的著迷,細數起來大約是五年前。窮盡一切努力找尋資料並實踐了很多東西。可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那一次的結果幾乎可以說是潰敗的。

也許這話說起來沒有太大的借鑑意義,但如果要總結現在很容易就能做成甜醬油的原因,大概有三:1. 沒太把甜醬油當回事;2. 一直保持下廚的手感;3.永遠想吃到更好吃的食物。

12月25日,蝦幹

最近密集地在菜譜裡利用了三次蝦幹,菜譜分別可見:鹹蛋黃蝦仁炒蛋,蝦幹西芹百合炒蝦仁,蝦幹拌蔬菜絲。

這樣寫菜譜的出發點有二:一是對於我來說,就在最近,我對蝦幹這個單一食材的理解又深入了,我很想表達出來。二是對於菜譜的讀者來說,這樣連續的幾道菜譜,想必也能最有效地傳達出我對蝦幹這個食材的理解。如果可以做到的話,這就是廚房底層知識框架的建立過程。

12月28日,可露麗

Blue Cheese口味的可露麗,購自Alésia艾雷西亞(北京)。Alésia艾雷西亞的可露麗,無論是火候還是組織我一直都非常喜歡。

我不排斥Blue Cheese甚至可以說有點喜愛,所以不存在對口味的偏見。我覺得一個食物/一道菜有兩個思路是可以成立的:一是有突出的味道或有記憶點,Blue Cheese口味的可露麗顯然屬於這一類;另一個是食材之間彼此融合,Blue Cheese口味的可露麗顯然不屬於這一類。

這種探尋自己喜歡的方向的過程,是很有趣的。

12月28日和29日,白蘿蔔

這個菜譜沒有發,原料我也用得簡單,出發點是嘗試應季白蘿蔔和某些食材的融合性。後來因為其他事情耽誤了沒有繼續下去,但現在回想起來(寫靈感集的一個好處是順便自己理清思路)我會想再找時間從這幾個方面繼續嘗試:

1)白蘿蔔的產地;2)白蘿蔔的形態;3)白蘿蔔的皮;4)白蘿蔔的搭配。說起來又是大工程了,真是讓人不自覺地想屏蔽掉白蘿蔔幾個字……那麼先放一放吧。

友情提示:一味窮舉地研髮菜譜多半是純耗時耗力的,沒事兒不建議這麼幹。

12月30日,居酒屋

微博上開始發一個 #田螺居酒屋# 的tag,簡單記錄一些隨手做的小菜。出發點是為了把家裡的食材和酒都消耗消耗。

如果是在微博上簡單寫過的菜譜,我就不大想在靈感集裡再重複了。看過了不記得也不要緊的,培養「廚感」比死記硬背效果更好。

12月31日,宮保雞丁和魚香鵝黃肉

宮保雞丁最近做了大約6、7次,魚香鵝黃肉做了兩次。單純對比這兩道菜的性質:

1)宮保雞丁現在非常常見,魚香鵝黃肉現在幾乎見不到;

2)宮保雞丁工序少,魚香鵝黃肉工序多;

3)兩者都是傳統的川菜味型,也都算是老菜。

而,我,覺,得,宮保雞丁,比,魚香鵝黃肉,難,多,了。啊!!!如何穩定地炒出一盤色澤香氣嫩度都到位的宮保雞丁,還需要再練習(不過已經把菜譜寫到新書書稿裡了)。

再回想之前反覆練習的麻婆豆腐和爆炒雞胗,現在仍然有把握做出那次最佳水平嗎?這麼想想,簡直馬上又緊張了起來。

1月2日,巧克力

吃了一家新開的巧克力甜品店。怎麼說呢,越濃鬱的食材,越不適合被大面積使用。

1月3日,掛漿


一次非常滿意的掛漿練習,最近頻頻對雞他們家下手。

1月4日,肥腸

在揚州吃到了乾淨又好吃的肥腸,地址在望月路美琪菜場門口的一個小攤子上,在「吃不忘老鵝」的後面。

1月4日,老淮揚菜

取了席間兩道菜貼出來,一道是「芙蓉楊梅」,另外一道是「蟹粉獅子頭」。芙蓉楊梅的做法是以芙蓉魚片(類似芙蓉雞片,吃雞不見雞的典範)搭配蝦丸子,蝦丸子外面是火腿粒做成的楊梅造型。獅子頭在席間做了一些解說,做法強調了「冬季的肥瘦比例要七肥三瘦」。

我的個人感覺,現在大部分叫得出名字的餐廳可能有這麼幾點容易讓人覺得矛盾的地方:

1)老和新的矛盾:傳承老菜之餘如何做創新,哪部分可以直接拿來用,哪部分又需要結合現代口味進行改良?
2)中和西的矛盾:中西食材和烹飪手法如何融合才不顯得突兀?我現在都不敢問**餐廳是做Fusion的嗎,怕人家覺得我在罵他們。
3)看和吃的矛盾:無論裝潢還是擺盤,好看和好吃如何並列?尤其以中餐來說,什麼樣的裝潢適合餐廳氣質,一味使用大盤子大容器,菜都涼得透透的了,這是合理的結果嗎?

觀察這幾對矛盾是否被解決是最近吃餐廳的一個新樂趣。平衡啊,平衡存在於方方面面,平衡太難了。

1月7日,東京大飯店

在高鐵上看完了整部《東京大飯店》,正在和@雨前羽街 老師討論一起聊點什麼。但因為目前意見衝突過大,也許最後我們就一起鴿了。

仍然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期間還有更多我想寫下來的,但回過頭就忘記了,忘了也挺好。

其他:

食物靈感集:12月下

相關焦點

  • 12月下 | 食物靈感集
    12月下旬,一些靈感集。試圖做一個新單元。與其說出我實驗的結果,不如直接說出我為什麼會想到這些。
  • 靈感與啟發|日產天籟 Instagram 改裝集
    只有足夠多的靈感來源才能啟發更多的創造。今天是來自 Instagram 的日產天籟改裝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1 midnightsr_18
  • 舌尖上的 Sneaker - 十大「吃貨」必備球鞋盤點(食物篇)
    多指喜歡吃各類美食的人,並對美食有一種獨特的嚮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愛好者、美食客、美食家.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可見食物對我們的重要性。說到「吃」這個話題,大家一定會聯繫到這兩年我國拍攝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此片講述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通過對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
  • 集福!這些福字設計,承包了你一年的創意靈感
    你集齊五福了嗎? 今年支付寶的紅包活動玩法,依舊是和去年一樣的集五福活動。支付寶集五福活動是從2020年1月13日0點開始的,一些小夥伴真的是手速驚人,已經掃到一大波福字了,據了解,活動開始沒幾分鐘就已經有幾十萬人集齊了。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全集(7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美食類紀錄片,共7集,第一季由陳曉卿任總導演。
  • 來拼點商業靈感?
    全新版塊,腦洞大開   讓靈感與創意無處不在   造物靈感LAB正在發起拼單   開啟靈感大門      1號實驗室:精選集BATTLE   一年365天,營銷活動從未放假一天。面向全國所有商業主體開啟徵集,精選營銷活動案例成集,打造營銷案例寶典。線上發布、造勢發聲,優秀案例火遍商業地產圈!無需再悄悄偷師,寶藏營銷案例all in!
  • Bally A-Z字母插畫集 開啟瑞士傳承靈感之旅
    瑞士百年奢侈品牌Bally推出了Bally A-Z字母插畫集,全面生動地闡述著品牌鮮為人知的軼事和獨一無二的歷史回顧。自1851年Bally誕生至今,這些傳奇故事奠定了品牌密碼和基因。全新的 Bally A-Z 字母插畫集回歸了品牌本質,彰顯品牌對藝術創作的執著與堅持,追溯品牌百年的歷史傳承。其中,以字母「C」演繹品牌創始人卡爾·弗朗茨 (Carl Franz Bally) 和他的妻子希克莉 (Cecyle) 創立品牌的浪漫故事。用字母「S」經典演繹240多道手工工序所打造而成的傳奇Scribe系列男士正裝皮鞋。
  • 「天才=1%靈感+99%汗水」到底有沒有後半句?
    黃色性格認為,努力重要,但1%的靈感決定了努力的方向。 小貼士:如果你是紅色、綠色或是其他顏色性格也別著急。 性格沒有好壞,紅藍黃綠各自有相應的優勢;個性可以修煉,你還可以將別的性格優勢學到自己身上。
  • 佛山場 | 許冠文的食物笑話江湖(上)
    最近實在不知道該寫什麼,看到什麼東西都想在那上面找靈感。正好阿賢在催fatty下去買奶茶,突然就想到了那個最會拿食物開玩笑的人——許冠文。#01「你又唔食多啲魚?」「食魚,可以醫近視咩?」「咁你有無見過貓戴眼鏡。」
  • 日媒盤點「1集就棄的1月新番」!服?
    1月新番如今已經播出有2、3集了,而不知道大家是否從中找到了喜歡的作品呢?但或許對於很多人而言,看1集就棄的作品同樣不在少數。
  • 回顧 Review | 食物與全球化(1) Food and Globalization 1
    : Food and Globalization 1作者:李嘉言 Tracy Lee「香港-珠三角環保電影展」策劃「如今,當人類生產出有史以來最多糧食的時候,地球上仍有超過七分之一的人處於飢餓狀態。《糧食時代的大矛盾》[英] 拉吉·帕特爾(Raj Petal)一二7月30日(周日)11am-1pm,「香港-珠三角環保電影展@深圳」在喚青春社創中心播放兩部電影,從畜牧工業化和水果工業化兩方面,探討食物在全球化下如何影響環境。今次活動的主持人是李嘉言和莊惠慧,映後分享嘉賓是波蘭瑜珈教練Dominic,以及艾維塔有機農場的總監何錚先生。
  • 1月6日起 信陽美食以5集連播走上CCTV4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章繼軍近日,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從信陽市委宣傳部獲悉,自2020年1月6日起,信陽美食將走向CCTV4,以5集連播的形式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在信陽市委宣傳部、信陽市文化旅遊規劃發展中心、信陽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信陽廣播電視臺以及信陽各縣區文廣旅局、餐飲協會和信陽菜品牌示範店等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美食中國》欄目組攝製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歷經六個多月的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美食中國》之「品味信陽「5集系列節目,將於2020年元月6日至10日播出。
  • 【數字資源】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全集(7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推出的美食類紀錄片,共7集,第一季由陳曉卿任總導演。該片介紹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以食物為線索,以食帶民,將中國各地不同的地理氣候、風俗禮儀、生活狀態等一路鋪開,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 。第一集 自然的饋贈作為一個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從哪裡來的?
  • 李景文:靈感(閃小說)
    進入耄耋之年,梅老覺得自己真的老了,雖說身子骨還算硬朗,但是創作上總是找不到靈感……小雪是攝影發燒友,是大師的超級粉絲。小雪將一幅大師叼著菸斗吞雲吐霧的肖像掛在房間裡,期望以此來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她模仿著大師,特意買來了菸斗、菸絲,卻因學抽菸常常被嗆得淚水直流。
  • 觀看完《哥布林殺手》第1集後,很難想像能在271上播放
    看完《哥布林殺手》第1集,感覺該作仿佛就是Lv10甚至Lv50
  • 當捕食者愛上食物——惡魔戰線、【三集定律】
    當捕食者愛上食物——惡魔戰線、【三集定律】從《羅密歐與朱麗葉》開始,人類可以戀愛的對象就被逐步拓寬了。
  • 【法語】法語版《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大放送!4月18日第二季開播啦~
  • 靈感新旅伴生活冒險家 新一季MINI COUNTRYMAN靈感之旅試駕體驗於...
    此次試駕體驗同樣將MINI的創新精神貫穿到底,打破傳統編隊試駕形式,為所有體驗者推薦四條涵蓋美食、設計、野營、玩樂的「靈感路線」,讓每個人都能自由馳騁於京城和郊野之間,找尋個性詮釋的靈感目的地。11月10日,MINI更將盛邀同好,為收穫滿滿的嘉賓打造一場MINI範兒十足的頒獎典禮,共同創造出獨一份兒的「MINI生活靈感集」。
  • 平人&秀才:生產放心的食物,我們是認真的 | 市集PGS農場拜訪手記
    賽上江南出秀才。秀才是牡丹江人,牡丹江是優質的大豆產地。而秀才又是農學專業出身,研究的課題就和「大豆」相關。於是後來,秀才成了豆腐秀才。▲秀才豆坊負責人孫秀才秀才豆坊的原料來自老家生態種植的大豆,除了點滷,無任何添加。說起剛做豆腐時,師傅是自帶著「消泡劑」來上崗的。還是得先琢磨怎樣能不用消泡劑做豆腐。也翻書,也求助,也試驗。
  • 【直白】只看1集就決定放棄的1月新番,《亞人》上榜
    2016年的1月新番到現在都已經播出了2-3集了,基本上大家都已經決定好了要追的動畫了,同樣的想要放棄的動畫一般也已經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