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八佰》看本質,這個時代變了,但好像什麼也沒變

2020-09-04 橋師爺

《八佰》上映後得到全民熱評,票房也是一路高升。這部電影與以往不同,它充分展現了人性的複雜與戰爭的殘酷。

如果你要問我《八佰》值得看嗎?當然值,因為這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愛國主義軍事片。

有人說《八佰》中謝晉元等將士守衛的四行倉庫就是一場秀,打的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仗,這話看似有道理,但是卻又忽略了問題的本質。


圖|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守衛戰只是淞滬會戰的結尾,而淞滬會戰打了足足三個月,整個上海及附近地區打的慘烈無比,三個月下來中方傷亡30餘萬,日方傷亡5萬,不說橫屍遍野也差不多,在上海租界的西方人足足看了三個月的硝煙滾滾,早已經看到了中方的抗戰決心,還有必要在最後來一個四行倉庫守衛戰嗎?

其實四行倉庫守衛戰說明了當時內心的無奈。

當時的中日兩國國力差距巨大,為了打淞滬會戰,國民政府是下了血本的,投入的軍隊不僅有自己的嫡系部隊,也包括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這些精銳的德系師。

為的就是打一場轟轟烈烈的戰鬥,而引起國際社會的幹預,因為以當時人們的眼光看,與日本硬拼絕非上策(誰也看不到四年後日本會偷襲美國珍珠港),最好的方式就是引起列強幹預。

圖|淞滬會戰期間的上海市區

現在的人以後來的眼光和上帝視角說打就行了,不要寄希望於國際社會。

誰打當然輕鬆,可是怎麼打,誰去打,打仗拼的是雙方的國力,一個淞滬會戰就傷亡了30萬,那可是活生生的生命啊,在武器裝備都遠不如日本的情況下,完全是以血肉之軀抵擋日軍的飛機大炮,《八佰》中,年輕的小戰士抱著手榴彈,喊了句「娘,孩兒不孝了」就慷慨赴死,瞬間讓人淚目。而在整個抗戰中,這樣的例子也數不勝數。

這就是戰爭,國破家亡、妻離子散、白髮人送黑髮人……

而守衛四行倉庫與其說為了讓國際社會的幹預,不如說是在國際上搏同情,沒辦法,都說弱國無外交,其實弱國沒有的何止是外交,尊嚴、話語權,什麼都沒有。

而四行倉庫的意義不僅是作秀,更多的是一個籌碼,因為九國公約的籤字國將於11月召開會議,守衛四行倉庫,只為顧維鈞在西方代表面前,能理直氣壯的說一句:中國軍隊沒有撤,我們還在抵抗,那裡還在發生著戰爭。

可是這樣的話語終究沒有說出來,不是別的,而是各國代表對上海發生的事情不會給予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因為,國與國之間有的只是利益,正如六年前的九一八那樣,在國聯上,中方代表痛斥日軍的侵略暴行,可是結果呢,沒有結果。

所以四行倉庫槍聲的背後是一個國家的無奈,想盡一切辦法避免流血,當一切辦法用盡,也得不到外來幫助的情況下,只能反擊。

四行倉庫保衛戰就是為了布魯塞爾會議,那麼這個會議最終如何呢?

圖|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九國公約會場

1937年11月3日,布魯塞爾會議終於召開,會上,中國代表顧維鈞要求與會國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停止提供貸款和軍需物資,並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但與會各國出於各自的戰略考慮和利害關係,除發表泛泛的譴責之詞外,誰都不願率先制裁日本。

會前,控制會議的英、美兩國都商定,凡有損於對日關係的任何提議,他們一概不提,從而註定此次會議將一無效果。

這次會議拒絕了中國政府關於制裁日本的正義要求,使日本更加肆無忌憚地在亞太地區進行侵略擴張活動。

這就是弱國無外交的真實寫照。

《八佰》中最能反映這一點就是蘇州河兩岸的情景,一河之隔兩個世界,這邊即使有70萬大軍也無法讓敵人退步,而河對岸,英租界裡僅憑几面米子旗就能讓日軍有所顧忌。

圖|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裡

而類似的事情直到今天依然在上演。還記得當年敘利亞外交官低頭沉默的照片嗎?當年這張照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照片上一名老者坐在聯合國的休息室內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從側面看起來十分疲倦和無助,這名照片上的老者就是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裡。

在聯合國大會上,巴沙爾·賈法裡勇敢的舌戰群儒,為自己的祖國一次又一次的發聲,控訴美英法三國對敘利亞的空襲是侵略行為,但是當賈法裡想要再繼續發言時,美英法三國的代表就已經離席了。

面對這種屈辱,勢單力孤的賈法裡絲毫沒有任何辦法回擊,為什麼?因為自己的祖國太弱小了,弱小到這些歐美國家可以繞開聯合國直接對其宣戰,並且毫不顧慮地將一枚又一枚的飛彈發射過來,擊打在自己祖國的大地上。

巴沙爾·賈法裡的境遇何嘗不是當年顧維鈞的境遇。

圖|美軍飛彈襲擊敘利亞

這個世界雖然變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變的是日新月異的面貌,不變的是弱肉蠶食的叢林法則,從來就沒有什麼和平的年代,有的只是和平的國家而已。

你以為戰爭年代已經遠去,其實這個時代與一百年前的時代本質上終究沒有什麼區別,弱國無外交依然是常態。變化的只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變弱小了,你會發現,當年的屈辱歲月依然還會回來。

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吾輩還需自強。

相關焦點

  • 《八佰》的本質是什麼,這個時代到底是變了,還是跟以前一樣
    《八佰》的上映得到很多觀眾的熱議,票房也隨著升高,這部電影講述這一段歷史戰爭的真實案例。八佰有人問,《八佰》這部電影值得看嗎,你看票房,當然值得看啊,這一部電影可以讓幾個大老爺們哭的轟轟烈烈啊,這完全是一部愛國主義的軍事電影啊,有人就說看了這部電影之後覺得這些戰士們根本沒必要去打這一場仗,看過的都知道,在電影裡呈現在大家眼前的畫面確實是這樣的,這一場仗沒必要去打,但是你透過本質看現象,你會發現,這個道理其實就是忽略了本質的問題所在。
  • 《八佰》的本質是什麼?這個時代是變了還是和以前一樣
    八百有人問,《八佰》值得一看嗎?如果看票房,當然值得一看,這個一部電影可以讓幾個大老爺們大哭一場,這是一部愛國主義的軍事電影,有人說,看完這部電影,他們覺得戰士們不需要打這場戰爭,大家都知道,影片中呈現的畫面確實是這樣,沒必要打這場仗,但如果透過現象的本質來審視,就會發現這個真相其實忽略了問題的本質。
  • 導演管虎,十年《八佰》一夢
    從熱血少年到青澀導演再到影圈大咖,《八佰》一直是管虎的一個夢;從高中課本到歷史資料再到實地採訪,「只要跟它沾邊的我都看了」。二三十年的時間,這個故事在他心裡逐漸成形。管虎說 :「好像我們幾個就好這一口,願意為了這部電影拋家舍業,磕磕巴巴地咬牙把這兩年克服過去。」2017年9月9日,《八佰》正式開機。
  • 「獨家專訪」導演管虎,十年《八佰》一夢
    從熱血少年到青澀導演再到影圈大咖,《八佰》一直是管虎的一個夢;從高中課本到歷史資料再到實地採訪,「只要跟它沾邊的我都看了」。二三十年的時間,這個故事在他心裡逐漸成形。直到2012年,「八百壯士」裡的最後一名老兵去世 ;2013年,醞釀劇本10年之久的管虎下定決心追夢。
  • 《八佰》中幾位演員的舊照:歐豪沒變,劉曉慶是東方之美的代表了
    都在忙些什麼呢?最近大家看《八佰》這部電影了嗎?黃志忠,在《八佰》中飾演老葫蘆,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飾演端午,這是歐豪小時候,是不是和現在一點都沒變呀!看看魏晨的這張照片,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
  • 管虎的野心終究敗給了《八佰》這個時代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這也是疫情以來第一步走進電影院大熒幕的電影,選擇這個時間上映,管虎覺得他相信影片的質量,相信觀眾的審美,相信他的選擇。他覺得它能打得響頭炮!管虎並沒有讓大多數觀眾失望。
  • 《八佰》和《戰狼》有本質區別,看明白後你不會喜歡《戰狼》
    在看《八佰》前我翻看了許多影評,因為我擔心這部電影和《戰狼》系列一樣只圖激發民眾的熱血情緒來攫取流量,以至於浪費我的時間。不是說「熱血」不好,只是盲目的熱血會導致你沒能客觀對待現實和看待歷史,以至於我們從歷史裡得到的經驗不過是蒼白的「落後就要挨打」的經驗教訓。
  • 從《八佰》看資本市場的饑渴
    八佰到底演了什麼已經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打開朋友圈發一條複製粘貼的影評了:歲月靜好,感謝八佰勇士為我們負重前行!但猥瑣的本質卻一一樣樣的!姜武的狗性也沒看出來,這個角色一直處在很懵逼的狀態下,莫名其妙就喪失了戰鬥力,戲中最大亮點是和王千源飾演的羊拐描述自己第一次觸碰女人時的感覺。關於張譯飾演的老算盤確實一直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他一直在跑路,只要逮著機會就逃跑,這個人不是在逃跑的路上就是在準備逃跑的路上。其一度還把歐豪飾演的小兵也帶著跟著一起跑,後來歐豪覺醒了不跑了,也不讓老算盤跑。嗨!
  • 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
    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本質出發解決問題。實現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不斷用 5W5H 法則。一旦發覺了這一秘訣,所有的問題都會更加清晰,用這個思路寫作,文章也會更加乾貨。這就是從現象看本質的方法,但我想在這基礎之上再加一個 5 How (怎麼做),正像之前文章所說,光問為什麼沒辦法解決問題有時還會增加焦慮,更重要的問題是要問 How,怎麼做才能解決之前提出的五個為什麼。從最後問的一個為什麼開始,逆向再問五次怎麼解決,就能找到從根源解決問題的方式。
  • 拍完《八佰》,我好像開竅了」
    頭一回見面,管虎沒怎麼和杜淳聊劇本,只和他說了一件事:《八佰》這個戲很特殊,拍攝周期特別長。而在拍攝的10個月裡,既沒有假期,也不能隨意請假,只能在劇組裡頭待著,選擇了《八佰》就意味著必須放棄很多別的東西。
  • 管虎的《八佰》,錯生在一個愛看屁股的時代
    在電影上映前,知乎就展開了熱烈討論,在話題《八佰》下面,無數的高贊在還沒有看過電影,就宣判了管虎的罪狀——屁股歪了。喋血孤城劇照可惜的是,《八佰》趕上了一個很多人喜歡看屁股的時代。,我不禁懷疑這幫人是不是看了一個平行宇宙的《八佰》。
  • 《八佰》好看麼?聽說好像很感動的樣子
    最近在8月21日上映的戰爭影視片《八佰》,很可能又將在成為我國的又一部史詩級的戰爭大片。就在今天有人在群裡問;《八佰》好看麼?聽說好像很感動的樣子。《八佰》首先在篇幅上與一般的影視片不同的是時長,這是一部連續播放2小時又20分鐘多的電影。
  • 評論丨透過現象看本質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繫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當時,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後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超過共產黨。在極其嚴峻的形勢面前,毛澤東從客觀存在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出發,透過現象看本質,發表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 紅星影評|譚飛:再看《八佰》,何止「八佰」
    《八佰》是這幾年最好的國產電影,沒有之一。英雄豪傑都是凡人變的。這是我再看《八佰》的感覺,這是一場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大型真人秀。我在看《八佰》全過程中,從窒息、壓抑到竊笑,最後熱淚盈眶,恍惚間我也成了這場慘烈的真人秀之外的銀幕外那群看得熱血沸騰、欲罷不能但又幫不上忙的看客中的一員。
  • 芒市天龍時代免費看《八佰》
    芒市天龍時代免費看《八佰》 2020-08-2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什麼說《八佰》不是好電影
    八百壯士的的故事其實是悲涼的,因為這是一場時代悲劇——他們保衛的四行倉庫不是什麼兵家必爭之地,他們浴血奮戰在軍事上也沒有多大意義,是「戰略」要求他們自蹈死地。所以這一仗本質上是為特定觀眾安排的表演,各種有意無意的推手將「八佰」們變成為演員。這一切本來很有思想深度可挖掘的——為什麼我們的神聖抗戰要將希望寄托在洋人身上?不知主創們是看不穿或者不願意看穿這點,他們甚至進一步無中生有,讓所謂「悲壯」打動洋人(如果真存在這種情況,八佰們也就不用在寂寞無聊的「孤軍營」呆四年了)。
  • 電影《八佰》令人激昂,也令人心痛,更讓人看清國民黨的本質
    電影《八佰》令人激昂,也令人心痛,更讓人看清國民黨的本質。今天單位組織觀看了電影《八佰》,儘管之前也做了些功課,了解了一些內容然而就是這樣一群抗日英雄,卻是國民黨用來表演給西方列強看的,表演結束了,棄之如敝履。八百壯士退入租借後,交出了槍械,被圈在租借內的一塊荒涼的地方,和犯人沒有什麼區別。國民政府完全應該通過外交途徑,接回這些抗日英雄。而國民黨對他們不聞不問,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 「拍完《八佰》,我好像開竅了」| 專訪杜淳
    頭一回見面,管虎沒怎麼和杜淳聊劇本,只和他說了一件事:《八佰》這個戲很特殊,拍攝周期特別長。而在拍攝的10個月裡,既沒有假期,也不能隨意請假,只能在劇組裡頭待著,選擇了《八佰》就意味著必須放棄很多別的東西。
  • 《八佰》:烈酒澆喉
    八佰》剛點映第一天,我就去看過了。在我看來,《八佰》就是這樣的作品。你說它主題特別深刻嗎?好像不是,民族存亡之際,國人應該發奮圖強、捨身取義,一個非常傳統的愛國主題。即使涉及到對國人麻木不仁的批判,也很表面,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你說它人物群像設置得特別好嗎?好像也沒有,中規中矩而已。
  • 《八佰》全解析,先看文章再看電影
    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我這個純粹的技術小白真有些不懂。但時隔一年,《八佰》好歹算是定了檔。既然已經苦盡甘來,作為影迷我也計較不了那麼多了。什麼這個旗不能用,那個景不能拍。一部打著主旋律號令的片子,突然就被閹成了個殘次品。千呼萬喚中,《八佰》終於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