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哪兒玩,30塊錢就可以在大興安嶺餵馴鹿,哄馴鹿午睡

2020-12-22 澎湃新聞

冬天去哪兒玩,30塊錢就可以在大興安嶺餵馴鹿,哄馴鹿午睡

2020-12-12 0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鹿

在大興安嶺廣闊的大森林裡,馴鹿奔跑中的白色身影,似林間的精靈,嬉戲跳躍著向你展示它的魅力,歡迎著你的到來。

森林精靈·馴鹿

01

冬季的大興安嶺,似乎是一年中最迷人的光景。厚厚的積雪、多姿的霧凇、涓涓流動的河水、光影裡影影綽綽的白樺林……而這一切自然的風景,還需要有一個靈動的所在,才能讓雪期最長、冬季最早的大興安嶺變得栩栩如生,似夢如幻。

我想,這樣靈動的所在,一定是那「林海之舟」「森林的精靈」馴鹿吧。說到馴鹿,它似乎是童話般的存在,沒錯啊,大興安嶺就是這樣一個現實中切實存在的童話世界。看一看這些憨憨的馴鹿,是冬季到大興安嶺最FUN的打卡。

與馴鹿的零距離接觸,讓你瞬時間忘記了尋常的苦惱,就連寒冷的冬日也沒那麼難耐了,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幸福。

視頻製作:齊立國

01

林間精靈

2020

你見過午睡中的馴鹿嗎?

做一次鄂溫克人

02

進入位於大興安嶺漠河的鄂溫克使鹿部落,換上鄂溫克族的特色服裝,時間似乎倒流回許多年前的原始部落,和馴鹿一起「逐石蕊而生」,自在又快樂。

馴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在中國馴鹿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鄂溫克獵民照顧馴鹿很粗放,不定期的遷居,主要活動在大興安嶺北部的激流河、阿穆爾河、呼瑪河、阿巴河一帶。

在馴鹿園裡,還有一種不怕人的小鳥,圍著你飛來飛去,喜歡吃瓜子,拍著翅膀歪著腦袋看人的模樣,調皮得像個孩子。如果時間能停留在這樣的光景裡該有多好——頭頂有正午的陽光、身邊靜臥著熟睡的馴鹿、鳥兒唱著輕盈的小曲,還不時有人走動,雪「咯吱咯吱」的聲音,響在耳邊。看著看著天,一種感動莫名湧上心頭,原來人與自然的和諧,是這樣的打動人心,又如此靜謐無聲。

視頻製作:阿瑪尼

來大興安嶺看馴鹿吧

03

鄂溫克人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和保護馴鹿,視為吉祥、幸福、進取的象徵,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徵。因此,馴鹿具有民族特色,很有代表性,鄂溫克人將馴鹿確定為鄂溫克族的吉祥物。

無論雌雄,馴鹿都會長出巨大的角。近距離觀看,粗壯挺拔且帶有分叉的鹿角仿佛長在馴鹿頭上的大樹。而馴鹿龐大的身軀和沉靜的性情,又讓它們充滿神性,不由得讓人對這森林裡的精靈肅然起敬。

說起馴鹿巨大的角,小編要特別提醒大夥,來到馴鹿園裡餵馴鹿時,不要吊它們的胃口太久哦~我們手裡拿的苔蘚,相當於小朋友眼中的巧克力,拿久了不給它們吃,馴鹿當然會不高興,不高興的結果——就是要用大大的鹿角頂你!!(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馴鹿們沒事也會用角頂一頂對方,大樹一般的角糾纏在一起,碰撞出清脆的「咔咔」聲,也很可愛呢。

溫馨小貼士:

1、大興安嶺呼中區飛虎山景區馴鹿園和漠河鄂溫克使鹿部落都能看到馴鹿的身影;

2、儘管它們很溫順,但是靠近的時候也要小心一點,馴鹿的鹿角很長,拍攝的時候不要被頂到;

3、拿苔蘚餵馴鹿時,掌握好時間和時機,不要讓它們等太久,不然就會像小編一樣被鹿角頂到(好在穿的夠多,不會很疼)。

視頻製作:呼中祥子

03

林海之舟

2020

在神州北極最亮的星空裡

在和諧自然的馴鹿園中

點燃一束束絢爛的煙火

為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許下願望

願一切吉祥如意,願未來平安喜樂

原標題:《冬天去哪兒玩,30塊錢就可以在大興安嶺餵馴鹿,哄馴鹿午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興安嶺養馴鹿的中國聖誕老人,國內最後的狩獵部落,你們去過嗎
    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了,12月份馬上就要接近尾聲。那麼每年只有一次的聖誕節也快要來臨了,你們準備好見聖誕老人了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在我們中國的聖誕老人在哪裡呢?中國版的聖誕老人就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大興安嶺的叢林中,是一個非常神秘的民族,他們就被人們稱為「中國版的聖誕老人」。他們是靠著飼養馴鹿為生,也是我國最後的狩獵民族,馴鹿在他們的眼中是吉祥的象徵,並且馴鹿們都非常的善良、性情也很溫和。
  • 尋找聖誕老人的馴鹿,不用去芬蘭,中國就有!
    芬蘭拉普蘭 而現實中的馴鹿,則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最南處延伸至中國的高緯度地帶——大興安嶺。 馴鹿生息的這片山野,還是中國地理意義上的「北極」——漠河,位處北緯52°-53°的中俄邊境,亦正是大興安嶺的北端。
  • 看哭了,中國唯一的馴鹿部落正在消失
    攝影/顧德清30年前,攝影師顧德清為大興安嶺裡的狩獵民族拍下了大量珍貴照片,圖為瑪利亞·索與丈夫拉吉米。除了打獵,過去的人從來不殺馴鹿,也不吃。那個時候獵物非常多,有槍就有了武器,自己想吃什麼就去打,什麼都能辦到。原先馴鹿死了都是風葬,哪怕是在外頭病死的也要風葬,做個架子把它擱到上面去,為的是捨不得它爛掉或被別的野獸吃了。這些年才開始吃馴鹿,但是我也不吃,自己家養的東西怎麼捨得吃呢。
  • 大興安嶺密林深處,藏著中國唯一的使鹿部落,遠而神秘的馴鹿之鄉
    這裡是森林與草原的界線,內蒙古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大草原在此交匯,一邊是草原、河流,一邊是森林、山崗,空氣新鮮,野味十足。這裡交通、通訊閉塞,經濟發展處於停滯狀態。過去,敖魯古雅人養馴鹿只是作為運輸工具,一頭馴鹿可以負重35公斤左右,每小時可以行走5公裡,1964年,取得了割鹿茸成功。
  • 尋找聖誕老人的馴鹿,去雪地越野要怎麼做?
    想要尋找聖誕老人的馴鹿,那就去大興安嶺吧!大興安嶺在遙遠的北方,中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就在這裡,被雪覆蓋後的森林好像另一個世界,既有童話世界的純潔,又有魔法世界的神秘,讓人想要一探究竟。神秘的鄂溫克族就生活大興安嶺的山林裡,最後一代馴鹿老人們仍舊遵循著過去的生活方式,在山林潛伏狩獵,馴養巨大的馴鹿,帶著馴鹿從山林來到山林去。在冬日的白雪世界邂逅踏雪而過的他們,沒準以為偶遇神靈。
  • 動物的遷徙,馴鹿:遷徙動物的冠軍
    跋山涉水的鹿群在中途休息馴鹿有一個美得讓人著迷的模樣。無論雌雄都長有鹿角,如樹幹的分枝,又似帶在頭頂的花冠。它們的毛色有褐色、白色、灰白和雜色。雜色的馴鹿,花白相間,白斑往往出現在腹部、頸部和蹄子以上的部位。它們的毛髮,黑而發亮。劍眉下,是一雙顯得銳利的眼睛。與桃紅色嘴唇,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
  • 【人物剪影】守護山林與馴鹿的額妮——瑪麗婭·索
    一生與馴鹿相伴的瑪麗婭·索帶領著她的孩子和族人們駐守在大興安嶺北麓的叢林中,逐苔蘚而居,甘於清貧與寂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發展著中國唯一的馴鹿種群,竭力保護著敖魯古雅鄂溫克族的傳統文化,使之在當今紛亂繁雜的多種外來文化的衝擊下仍然熠熠生輝。她九十年來堅守著山林,是一位勤勞的母親。瑪麗婭·索生於1921年,父親是一個優秀的鄂溫克獵人。
  • 聖誕老人的馴鹿,鼻子為什麼這樣紅?
    除了最典型的聖誕樹和聖誕老人之外,還有一個出場率越來越高的角色:紅鼻子馴鹿魯道夫(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魯道夫是一隻小鹿,誕生於1939年羅伯特·梅(Robert L. May)的童話故事裡。故事說,小魯道夫因為長了一隻發光的紅色鼻子而遭到其他馴鹿的嘲笑,也沒鹿和他一起玩。
  • 馴鹿為啥能跟北極熊做「鄰居」?為何是目前唯一被馴化的鹿科動物
    不過,北極生存環境惡劣,冬季氣溫寒冷而食物貧乏,更為嚴峻的是,北極地區沒有一天24小時的晝夜更替,沒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律,馴鹿究竟有何能耐,可以適應這一點並和北極熊成為「鄰居」?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的消息顯示,由該院特產研究所特種動物營養與飼養創新團隊聯合西北工業大學、蘇州大學、挪威生命科學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相關團隊於前不久共同揭示了馴鹿適應北極環境分子機制。
  • 「小科說事」馴鹿竟然是這樣的聖誕司機
    臨近十二月底,又是聖誕老人和馴鹿司機出來營業的時候了。  雖然馴鹿能帶著聖誕老人為孩子們送去節日禮物,但他卻是一個愛熬夜喝酒,上班1天、年假364天的「酒駕司機」!   馴鹿:「拉雪橇是我的活兒。」
  • 聖誕節來中國鹿鄉,與馴鹿同樂,登長春第一峰看北國風光!
    馬上就是聖誕節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馬上就來了,聖誕節去哪裡玩呢?在平安夜,我們去了最大鹿鄉的長春最高峰——神鹿峰遊玩,據說聖誕老人的鹿來自這裡,所以它被命名為神鹿峰。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從遠處看就像是天堂。這個桃花源前有2021雪人和雪鹿,為了迎接全新的2021。不知道這是不是世界上堆雪人最多的地方,如果不是最多,那一定是堆雪人最多的地方之一。在神鹿峰頂,有許多驚險的高空項目,如玻璃棧道、懸廊橋、懸崖鞦韆等。這些都是勇者的遊戲,尤其是下面白雪皚皚的平原,看起來比南方的高空賽事更有挑戰性。
  • 平安夜只有國外有馴鹿雪橇載著禮物?我們也有!
    對於這些拉著雪橇飛過夜空的馴鹿,大家有著很多的猜測。有的人說就是訓練過的麋鹿,有人的說它們會飛,所以是雪中的精靈化成的。但其實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有那麼一種生物與聖誕老人的馴鹿極其相似。其實這種拉雪橇的馴鹿並不是只有外國有的品種,在國內也可以看到馴鹿的身影。馴鹿,又名角鹿,在英國叫做reindeer,在美國叫做caribou。主要分分布於歐亞大陸、北美、西伯利亞南部。
  • 不怕冷、眼神好、像狗子……馴鹿還有啥不為人知的特點?
    「聖誕老人」中國分誕,恭祝您節日~快樂~(圖片來源:user.guancha.cn)餃子可以不蘸醋,但求求別打馴鹿好嗎!馴鹿那麼可愛,怎麼可以打它?玩笑話說完,接下來該是正經乾貨了!為了應景,今天筆者要向大家詳細介紹下聖誕老人的坐騎——馴鹿。
  • 北極圈馴鹿文化的行攝之旅
    這東西看起來還真研究不明白要怎麼玩呢!~馴鹿文化。馴鹿,鄂溫克語叫奧倫。馴鹿雌雄都有角,性情馴服,善於在沼澤森林深雪中行走。鄂溫克人的馴鹿個體較大,灰白或灰黑色佔多數,也有少量的純白色馴鹿。馴鹿只能生長在沒有汙染的蘚苔、石蕊豐富的苔原森林中。
  • 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興安嶺深處的「馴鹿使者」
    鄂溫克人飼養馴鹿具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很早以前,他們的8位祖先在山中狩獵,捉住了6隻野生鹿仔帶回飼養,久而久之發展成了今天人工飼養的馴鹿。據有關專家考證,鄂溫克人飼養鹿可追溯到漢朝以前,《梁書》中關於「養鹿如養牛」的記載指的就是這裡飼養馴鹿的北方民族。由於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馴鹿在其他北方民族中都已先後消失,唯獨在鄂溫克獵民中得以延續......
  • 聖誕老人的馴鹿太不一般,嘗試取代它,孩子們哭了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聖誕節也逐漸被一部分國人接納,那麼你知道聖誕老人為什麼會選擇馴鹿做過交通工具,換成其他動物可以嗎? 關於馴鹿 馴鹿,也叫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馴鹿身高可以達到200釐米,雌雄皆有角,鹿角分支比較多,最多可以達到30個分支,馴鹿蹄子寬大
  • 如何區分駝鹿、麋鹿、馴鹿、獐、梅花鹿、馬鹿?
    它們的一對鹿角也格外顯眼,兩邊的角散開幅度超過2米,重達30千克。就憑這一副巨角,沒個身板還真扛不起來。聖誕老人有一群好幫手,那就是拉雪橇的馴鹿(Rangifer tarandus),而且領頭的馴鹿是個叫「魯道夫」的紅鼻子傢伙。馴鹿真的可以當「交通工具」——雖然和「坐騎」的性質還是稍微有些不一樣。
  • 《地球脈動》加拿大馴鹿為找到草原而遷徙,但馴鹿的數量急劇下降
    在加拿大北部荒野上,馴鹿為了找到新的草原,都會上演一幕馴鹿大遷徙,成為了加拿大極地苔原地區最壯觀的動物遷徙。 據統計,在1986年全世界的野生馴鹿有390萬頭,分布於北美、西伯利亞南部、歐亞大陸等,但歐亞大陸的馴鹿大多數都是被馴養出來的。
  • 《白馴鹿的九叉犄角》|梨花盛開的南方是哪裡?
    閒居在家的時候,看了小說《白馴鹿的九叉犄角》,講述了一個生在北方大興安嶺的老人,因為兒子的死,以及一個來自南方的小夥子,為了死去的父親,結伴走向救贖的故事。老人是「使鹿人」鄂溫克族的大薩滿,為了給死去的兒子報仇,隱藏山林三年,手刃仇人。復仇完成後重回人間,另外兩個兒子卻接連遭遇不測。
  • 北歐最後的馴鹿牧場
    (802)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紐約時報】北極馴鹿:神聖且養活人類薩米族人牧養馴鹿已經好幾個世紀了。今年 47 歲的安德斯奧斯卡是世界馴鹿牧養協會的秘書長,他說:「 往往都是人們跟隨馴鹿,而非馴鹿聽命牧民。」如果說,物盡其用浪費極小是可持續性的一項準則的話,那很少有其他動物可以與馴鹿相比,能夠獲得人類長久給予的完美讚譽。當大雪漫天積雪覆地、牧場上寸草不見荒蕪一片之時,馴鹿會用蹄子刨開覆雪挖出隱藏之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