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
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送你一首養生歌謠,幫你度過「夏熱」:「夏至心靜自然涼,晚睡早起午休躺。暑傷津氣炎熱防,切忌飲食過寒涼。神清氣和胸寬暢,戶外防曬講著裝。」
《趙學敏夏至詩》
夏至知時多雨露,驕陽轉折愛溫柔。
只緣久盼良辰到,百卉爭妍樹攢頭。

王榮生,名師源,1958年生於河南開封。《書法導報》社長、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4、5、6屆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編輯出版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臺北書法家協會顧問,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趙學敏(1945~)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現實主義詩人、報告文學和散文作家。曾任中國書協第四、五、六屆理事,現任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
2016 年 11 月 30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我國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人民出版社》邀請著名書法家趙學敏編著了《中華二十四節氣詩書》,詳細介紹了中華二十四節氣文化知識。
鑑賞:陝西嘉泰美術館 張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