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神話的角落 麥可•柯楊尼斯的希臘悲劇三部曲

2021-02-25 上海師大世界電影


我相信所有古希臘戲劇都是有現代意義的,因為它們直指人性。

希臘導演麥可·柯楊尼斯(Mihalis Kakogiannis,亦被譯成:米哈利斯·卡科伊亞尼斯)一生痴迷於古希臘戲劇,畢生最大的追求是將古希臘戲劇搬上英語舞臺和銀幕,他也用自己的一生去踐行這一願望。繼承了古希臘大情懷的他將大量歐裡庇得斯和阿里斯託芬的經典悲劇改編成現代舞臺劇和電影,真正還原了屬於希臘本土的希臘神話的精神,也因此獲得評論界的大力讚譽。作為希臘最著名的電影導演之一,他將希臘電影帶向了世界,為希臘電影在二戰後的歐洲電影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在著名的電影《希臘人佐巴》、《黑衣姑娘》、《大家閨秀》之外,麥可·柯楊尼斯先後將希臘著名悲劇大師歐裡庇得斯的三部悲劇搬上大熒幕。1962年上映的《埃勒克特拉》(Elektra)、1971年的《特洛伊婦女》(Trojan Women)和1977年的《伊菲吉妮婭》(Iphigeneia),三部影片並稱為「希臘悲劇三部曲」。《埃勒克特拉》和《伊菲吉妮婭》均提名當年的坎城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埃勒克特拉》更是獲得了坎城電影節兩項大獎。三部影片不僅給他帶來了國際聲譽,更將希臘戲劇以希臘人自己的方式展示給了全世界。


導演: 麥可·柯楊尼斯

主演: 艾琳·帕帕斯

片長: 110 分鐘

本片根據歐裡庇得斯的悲劇《埃勒克特拉》改編,講述了埃勒克特拉同弟弟奧瑞斯特斯弒母為父報仇的故事。特洛伊戰爭後希臘統帥阿伽門農凱旋而歸,卻被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和她的情夫埃及斯託斯密謀殺害。呂泰涅斯特拉和埃及斯託斯統治了國家,並將女兒埃勒克特拉囚禁在城堡中。阿迦門儂的兒子奧瑞斯特斯則被僕人秘密送出國境。


埃勒克特拉長大成人後,克呂泰涅斯特拉將她嫁給偏遠地方的一個農民。時間並沒有洗去埃勒克特拉對父親的愛,忍辱的歲月裡她時鐘銘記著要為父親報仇。在等待八年後,弟弟奧瑞斯特斯歸來,姐弟相認,在法諾地王子皮拉得斯的幫助下,奧瑞斯特斯在祭祀酒神的晚會上殺死了埃及斯託斯。在設計將母親呂泰涅斯特拉騙出王宮後,埃勒克特拉同奧瑞斯特斯一同殺死了她。

同「俄狄浦斯情結」相映襯,人們將「戀父憎母」情節稱為「埃勒克特拉情結」。


導演:麥可·柯楊尼斯

主演: 凱薩琳·赫本

片長: 109 分鐘


本片根據歐裡庇得斯另一部著名悲劇《特洛伊婦女》改編,講述了特洛伊戰爭後特洛伊女性面對希臘人奴役的命運。特洛伊城被焚毀後,希臘人開始大肆殺戮,男子被殺盡,淪為戰俘的特洛伊婦女們陪伴著特洛伊王后赫枯巴為失去親人失去故國而哀慟不已。然而在這以後她們還要面對更殘酷的命運——特洛伊公主波呂克賽娜和特洛伊大將赫克託耳的幼子被殺害祭獻給阿基琉斯,赫克託耳的妻子安德洛瑪克作為戰俘被嫁入敵國。她們最終將作為女奴遠走敵國,踏入未知的命運。


導演:麥可·柯楊尼斯

主演: 塔蒂亞娜·帕帕毛斯庫/艾琳·帕帕斯

片長: 127 分鐘

本片改編自歐裡庇得斯的悲劇《伊菲吉妮婭》,也是麥可·柯楊尼斯希臘悲劇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影片回到三部曲故事的最初,特洛伊戰爭之前,阿伽門農外出尋找食物時誤傷了一頭神鹿,女神阿苔密斯一怒之下將希臘艦隊困在港裡無法出徵。阿加門農必須獻出他的女兒伊菲吉妮婭作為祭祀品。阿迦門農經歷了多番痛苦掙扎,甚至謊稱要把女兒嫁給阿基琉斯引女兒前來,親手將女兒推向祭壇。伊菲吉妮婭的心理從最初的恐懼到漸漸堅定,最後在無奈中自尊而驕傲地死去,故事達到悲劇的頂峰。阿迦門農的妻子克呂泰涅斯特拉也因此向阿伽門農復仇。


麥可·柯楊尼斯的悲劇三部曲從拍攝時間來看像是一個悲劇體不斷追溯的過程,從特洛伊戰爭後阿伽門農兒女為父復仇到特洛伊戰爭結束被俘婦女受希臘人奴役命運再至特洛伊戰爭前奏裡阿伽門農犧牲女兒來接受天神處罰換得出徵機會。三部曲對應著三種悲劇命運,在希臘神話裡總是一樁罪行報應另一樁罪行,罪行的源頭卻是神的介入和被詛咒的命運。正如《特洛伊婦女》裡,波塞冬痛斥雅典人:「你們毀滅了人家的都城,破壞了天神的廟宇,還敞開了那死者安眠的墳墓:你們種下了荒涼,日後收穫的也就是毀滅!」


三部悲劇均以女性為主人公,通過女性主角的反抗強加於自身的命運來向我們傳達悲劇的力量,在死去、希望破滅和成功逃離中達到悲劇的頂峰。歐裡庇得斯被認為是「首先在希臘文學的領域裡發現了女人」,而導演柯楊尼斯則在影片中將所有女性形象具體化和人性化,他們通過自身巧妙的藝術手段,為與神性對抗的女性精神樹立起一座崇高的豐碑。


三部影片中導演柯楊尼斯選用粗樸的鏡頭,自然實景拍攝、詩化的對白和大量人的面部特寫以及表現蒙太奇來還原希臘神話以及歐裡庇得斯悲劇的精神。歐裡庇得斯的悲劇注重寫實手法和心理描寫,將悲劇從「英雄悲劇」中超脫出來,使悲劇接近現實。柯楊尼斯在影片中則在細節上更加豐富了人物的複雜性格和心理狀態,將人物塑造地立體飽滿,為古典悲劇賦予了現代性的含義。



立體和飽滿的人物形象意味著導演並不想將悲劇的原因歸結於其他任何人,而是歸結於命運。而所謂命運究竟是必然環環相扣的枷鎖還是神隨意的賦予戲贈,這些都是希臘神話故事裡永恆的無解。但可以肯定的是,麥可·柯楊尼斯的確拍出了古希臘悲劇藝術應該具有的神韻,照亮了希臘神話浩瀚星空的一角。

【豆瓣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16837/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dianyingxuetang

http://e.weibo.com/shijiedianyingSHNU

上海師範大學 世界電影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World Film, SHNU

版權所有,引用或轉發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希臘三大悲劇作家之埃斯庫羅斯
    古希臘戲劇大都取材於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所以題材通常都很嚴肅。亞里斯多德曾在《詩學》中曾專門探討悲劇的含義。他認為悲劇的目的是要引起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變幻無常之命運的恐懼,由此使感情得到淨化。悲劇中描寫的衝突往往是難以調和的,具有宿命論色彩。悲劇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氣概,卻總是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遭遇失敗。
  • 希臘人左巴:喪到深處,苦中作樂
    其中《希臘人左巴》是深圳站的特約。在看片之前,萬萬對希臘的想像和普通人差不多。在欣賞完電影之後,萬萬卻對希臘的印象一落千丈。電影《希臘人左巴》根據尼科斯•卡贊扎基斯同名小說改編,是希臘名導麥可·柯楊尼斯的作品,曾獲1964年奧斯卡三項大獎和一個提名,改編成百老匯舞臺劇後亦長盛不衰。
  • 趙林:論希臘悲劇中的命運意象
    在荷馬史詩和赫西俄德的《神譜》中,關於命運的意象雖然已有朦朧的表述,但是並沒有成為神話和英雄傳說的主題,悲劇的色彩亦未大加渲染,因此我們在這裡看到的僅僅只是一些敘述性的故事。只是在稍晚出現的「系統敘事詩」中,命運才作為一個重要的主題被凸現出來,從而產生了最初意義上的希臘悲劇故事。
  • 和胡因夢一起看電影 《希臘人左巴》:你什麼都有但你仍然錯過了生命
    「老闆,你什麼都有但你仍然錯過了生命因為你心中少了一點瘋狂如果你可以瘋一點你就會知道生命是什麼…… 」——尼科斯·卡贊扎基斯《希臘人左巴》 2016年9月10日(周六)晚上,自在園讀書會將繼續舉辦「和胡因夢一起看電影」系列觀影活動,值此教師節之際,自在園讀書會將邀請胡因夢導師及自在園的講師們與大家相聚自在園,在光影的世界探索人性
  • 希臘羅馬神話的歷史
    它們記載的是希臘聯軍對抗特洛伊人的故事,在這場長達10年的戰爭中,希臘諸神經常介入其中,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場人與神的戰役。《奧德賽》一書中有很多冒險情節,被視為是古代希臘人在愛琴海一帶遊歷探險事跡的浪漫寫照。另一個記載希臘神話的重要詩人是赫西歐德,他出生的年代略晚於荷馬,約在公元前7世紀中葉到公元前8世紀中葉。
  • 三分鐘帶你了解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大約產生於公元前 12 世紀到公元前 8 世紀之間,起源於希臘原始部落的口頭神話傳說,後來由大詩人荷馬以文學的形式整理記載,記錄於《荷馬史詩》中,從而相傳了幾百年,成為西方文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希臘神話後來在赫希俄德的《神譜》以及古希臘的詩歌、戲劇、歷史、哲學等著作中得到相當的肯定,乃至發揚光大,古希臘神話由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部分組成。
  • 十部關於希臘神話的電影
    多利亞人入侵愛琴文明後,希臘半島人口開始過剩,他們不得不向外尋拓生活空間。這時候他們崇拜英雄豪傑,因而產生了許多人神交織的民族英雄故事。這些眾人所創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經由時間的淬鏈,就被史家統稱為「希臘神話」。希臘神話中的神個性鮮明,沒有禁欲主義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義色彩。希臘神話的美麗就在於神依然有命運,依然會為情所困,為自己的利益做出壞事。
  • 希臘神話——繆斯女神
    一塊19世紀後期的wedgwood老瓷板,主題是希臘神話中的文藝繆斯九女神,她們是宙斯與第五任妻子——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之女
  • 希臘神話到底講了什麼?
    中國人對希臘神話多少都有一些了解,知道一些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比如最高的神宙斯,盜火的普羅米修斯,智慧和戰爭之神雅典娜,還知道阿克琉斯之踵等神話故事。但是對希臘神話的全貌不太了解。關於希臘神話的書有很多,大多比較嚴肅,忠實於神話本身,導致書的內容比較難懂,也很難把握希臘神話的全貌。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就是關於希臘神話的。
  • 《希臘神話故事集》 寫給成人的童話
    《希臘神話故事集》作者:(美)納撒尼爾·霍桑 譯者:任小紅 版本:雲南美術出版社 2018年3月《紅字》作者:(美)納撒尼爾·霍桑 譯者:姚乃強 版本: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 2016年1月 講述了發生在北美殖民時期的一段愛情悲劇,被認為是美國心理分析小說的開創篇,曾深刻影響馬原、餘華等中國當代作家。
  • 希臘:神話很遠,天堂很近
    希臘神話是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表現出了一個真諦:愛,遠比法力、榮譽更高遠。
  • 希臘悲劇
    亞里斯多德把悲劇成分分成六種,其重要性依次排列如下:情節、人物、思想、言語、戲景和唱段。換言之,儘管唱段是整體效果的一部分,但是這一成分卻不像情節一樣是必需的,因為倘使沒有情節,也就不存在戲劇。接下來,亞里斯多德給出了他為悲劇所下的那個著名的定義:(悲劇)是對於一種好的行動的模仿,這個行動是完整的,並有一定的長度。悲劇的各個部分使用的是會讓人感到愉悅的語言。
  • 是時候了解一下古希臘戲劇了
    希臘悲劇就在這種條件下發展起來。 在題材方面,悲劇逐漸由酒神頌擴大到神話和英雄傳說的範圍,它保留了酒神頌的合唱隊形式和抒情詩的特點,劇中的對話採用詩體。根據亞裡斯多德的定義,希臘悲劇描寫的是嚴肅的事件,目的在於引起憐憫和恐懼,並導致這些情感的淨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演成悲劇,因而悲劇的衝突成了人和命運的衝突。
  • 品希臘神話:美杜莎就是凡人在神人面前的一個悲劇
    在希臘神話中,美杜莎原本是位天真無邪的絕世美女,她有兩個姐姐絲西娜和尤瑞艾莉,而且她還是三姐妹中唯一的凡身肉體。美杜莎曾經是雅典娜神廟裡的女祭司,根據當地的習俗,女祭司一生都要保持貞潔,可美杜莎卻偏偏長了一張不僅令凡人心動、也令神人心動的臉。雖然美杜莎無限的敬仰、崇拜雅典娜,做了雅典娜神廟裡的女祭司,但悲劇也正是從她所崇拜的雅典娜神廟裡開始上演的。
  • 西方繪畫中的希臘神話|線上小故事
    之前我們開展了多次的「西方繪畫裡的希臘神話」大小孩子都很喜歡,我們也把這部分內容重新潤色用線上的方式分享給大家。用孩子們最喜歡的希臘神話,來解析西方的經典繪畫中的故事和文化。而且,畫作背後的故事、歷史與文化,遠比它們的風格、繪畫技巧以及創作者更有意思、是我們更加迫切想要了解的。希望短暫的線上內容,能讓更多孩子豐富紙質書籍的閱讀內容。豐富加長版的寒假。
  • 希臘神話大電影推薦
    而這個古老、滄桑、飽經蹂躪的西方文明源頭希臘,用它特有的神話講述著希臘人的掙扎與抗爭。希臘神話裡的神有七情六慾、有利慾薰心,他們就那樣訴說著這個世界的真實,所以讀希臘神話時我常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活在現實裡還是活在神話裡,亦或二者兼而有之……周末了,今天推薦給大家一些希臘神話相關的大電影,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只要你想總是能找到資源的。
  • 希臘神話人物名稱大全
    編者的話在學習外國文學和美學、文藝理論的時候,我們偶爾會看見一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那是出自希臘神話中的人物
  • 希臘神話冥界十大高手,哈迪斯倒數第三,第一全希臘神話無敵
    希臘神話裡,黑暗而荒蕪的冥界不但環境可怕,而且匯集著一些極其恐怖的神明與怪物。如果不算囚犯(如提豐),不算俄爾普斯教的設定,不算羅馬神話乃至中世紀和現代對希臘神話的二設三設,從冥界的自由居民之中選出最厲害的十個高手一比高低,排行榜會怎樣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 巴比倫的天文學對希臘神話的影響
    巴比倫傳說在希臘神話中的迴響早已得到認可,數量雖非巨大,但卻無法令人忽視。最著名的直接借用的例子無疑是阿多尼斯(Adonis)和阿芙洛狄忒(Aphrodite)的神話,其主要情節與巴比倫的塔穆茲(Tammuz)和伊什塔爾(Ishtar)的傳說高度一致。
  • 希臘神話NO·22丨戰神阿瑞斯的故事
    「希臘神話故事」周一到周五,每天7分鐘和孩子認識西方文明的起點後臺回覆:希臘神話收聽往期節目,發現更多驚喜改編自《希臘神話全集○談經典,必談希臘相信孩子們對希臘神話都不陌生,「宙斯」、「赫拉」、「雅典娜」、「阿波羅」,這些名字可能不僅僅出現在美術課本裡,還在動畫片、遊戲中和他們打過照面。但對於神話故事,似乎又只是聽過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