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7日,自居天朝上國的清朝北洋水師與日本的聯合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進行了一場遭遇戰,被後人成為黃海大戰也叫甲午海戰,此戰為日後的甲午戰爭拉開了序幕,雖然此場戰役日本聯合艦隊被迫率先撤出戰場,但是被西方列強譽為亞洲第一艦隊的北洋水師亦遭受重創,"致遠號"管帶鄧世昌為國捐軀,在犧牲前鄧管帶曾含淚陳詞道:"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艦專恃吉野,苟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傳我命令,開足馬力!撞沉吉野!"日軍發現了衝向吉野的致遠號,於是乎分分調轉炮口,猛擊致遠號,不幸的是,一枚魚雷彈正中致遠號,致遠號隨即沉沒,落水的鄧世昌拒絕一切營救,包括看到自己親手餵養的愛犬遊泳來救自己,他都毅然拒絕營救,並高聲呼喊道:"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眼看無法將愛犬趕走於是鄧忍痛將愛犬的頭按入水下,自己也一頭扎進海裡,以身殉國!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北洋水師受到重創,但是水師官兵面對敵軍,毫無畏懼,絕不後退半步,直至以身殉國!甲午海戰北洋艦隊受到重創是日後清政府輸掉整場戰爭的一個引子,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中日甲午戰爭整場戰役的失敗呢?
有的人會說:"那肯定是軍備不如日本先進啦!所以輸掉戰爭啊!軍備落後當然會挨打啊!"當然,軍備落後會挨打,那麼我們有沒有考慮到為什麼北洋艦隊會出現軍備落後的情況呢?況且此前北洋水師被歐美等西方列強稱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艦隊,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支世界級的艦隊的沒落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想到了一個人,沒錯!正是慈谿,北洋艦隊屬於李鴻章的個人產物,他主張建立一支能撐起海上霸權的屬於清朝自己的海洋艦隊,他明白只有掌控制海權,才能慢慢發展軍事力量,雖然說清政府贏得了甲午海戰,但是日本才是真正的贏家,日本屬於輸掉了海戰贏下了全盤。為何這麼說?因為雖然海戰日本先撤退是毋庸置疑的(隨著日本的撤退,北洋艦隊稍事追擊,也收隊返回旅順),但是縱觀大局,日本艦隊的傷亡情況遠不如清廷的北洋水師,北洋水師此役之後,不敢再戰,所以日本基本上掌握了黃海制海權。這是導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們理性分析,會得出軍備不如日本的結果,那麼為何不如日本?
據歷史學家唐德剛先生考證,在甲午海戰中,日本海軍的頭號功臣是戰艦"吉野號",此艦為英國製造,原本是為清政府定做的,後來慈禧太后要辦六十大壽,海軍衙門就把這筆預算轉為了禮金。而日本政府打聽到這個消息後,決定傾全國之財力購買此艦,連日本皇后都將首飾捐出,天皇頓頓蘿蔔白菜,日本連皇朝都為海軍發展做貢獻了,而清政府卻在忙著給慈禧太后辦生日大宴,差距由此可見,如果日本這都不贏那真是活見鬼了。那海戰受到重創僅僅是這一艘吉野號的原因嗎?
錯了,是整個清朝整條海軍補給供給鏈的原因,清軍的炮彈,生產的很多都不符合規格,很多炮彈因為過於粗大,導致進不去艦隊炮筒,因此在海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幕,日軍在密集的火炮打擊下越戰越勇,反觀清朝官兵,卻在拿著銼刀,打磨著自己的炮彈。
還有一點,清政府其實在甲午海戰的時候有兩支艦隊,北洋和南洋,從戰爭開始到結束,南洋艦隊一直在隔岸觀火,並未作出志願行動,其實這也是開始為要提到北洋艦隊是李鴻章的艦隊的原因,清廷內部明爭暗鬥,南洋艦隊見死不救,與打壓李鴻章本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個時候清廷官員不想著為國捐軀,卻在背後搞宮鬥,這實在是讓人無語啊!
隨著甲午海戰,北洋水師遭到重創,南洋水師的見死不救,李鴻章也意識到了清廷內部的宮鬥聲音,於是覺得如果再讓北洋艦隊打下去,只是無謂的鬥爭,也會對自己在清廷內部的地位越來越不利,於是乎打算養精蓄銳,停止再戰,正所謂你見死不救,我也不打了。我何必出力不討好呢?最後導致了清朝徹底失去了戰爭主動權,只得籤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島拱手相讓,還賠了錢賠了地,讓日本人建了工廠,日本人建工廠影響最大,因為一旦日本人建了工廠,那麼根據與其他列強籤署的條約裡的最惠國待遇,導致其他侵佔中國領土的國家也可以建立工廠,直接對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巨大影響。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們會發現,真正的腐敗根源實在清朝,也正是中國奉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這個制度不但腐敗,封建迷信,且嚴重的影響國家進步和軍事力量的發展,日本為何能打贏這場戰役?它只是一個彈丸小國罷了,因為清朝不敢堅持打仗,統治者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和權力,那麼清朝如果堅持到底能贏嗎?那這是毋庸置疑的,清朝不但會贏,甚至有可能大勝而歸,日本當時雖然贏了甲午戰爭,但是因為這場戰役,整個國家一窮二白,剛剛明治維新完,一切都是雛形,一旦甲午戰爭日本失利,那日本所建立的一切新制度都將灰飛煙滅。日本統治者當時最怕的就是清廷會堅持打下去,但是他們為了錢為了新政不得不賭一把,伊藤博文明白清朝財大地大,是不會堅持打下這場戰役的,然而這一次他的的確確的賭對了。
所以說,中日甲午戰爭,中國輸在制度,輸在統治者,而不輸在將士官兵和軍備、財力,他們都是肯為國捐軀的人民榜樣,國家英雄!我們要正視歷史,不忘過去,堅決支持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堅決反對封建迷信君主專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