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和漢語之間有這麼多的不同……

2021-01-10 夢落小天使

漢語和英語中很多詞之間的內涵意義和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不能隨意替換。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宣傳」,不少人會將「宣傳」直接翻譯成propaganda,但propaganda在英語中是貶義詞,一般用來指政治團體為影響公眾而散布誇大或虛假信息,與中文「宣傳」的含義相差很大。實際應用時可以根據語境將「宣傳」翻譯為promotion/publicity.

1.句法:漢語為無標記語言,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而英語相對於漢語來說,其語序、形態的變化要比漢語複雜很多,初學者很容易在主謂一致、人稱代詞、時態和冠詞等方面出現問題。舉個例子,漢語中對於名詞可數與不可數的定義與英語中的有所不同,比如「設備」在漢語語境下是可數名詞,但在英語中equipment卻是不可數名詞,不能說many equipments / an equipment。同時,由於名詞的數也與冠詞的用法緊密相關,很多人的冠詞使用經常出問題。比如,「在市中心很難停車」,有些人可能會翻譯成:Parking is difficult in city center.這裡少了個冠詞the,因為center是可數名詞,前面需要加限定詞修飾。正確的寫法應該是:Parking is difficult in the city center.又比如,「歷史表明對待暴力抗議的通常回應就是鎮壓」,如果寫成:The history shows that the usual response to violent protest is repression. 也屬於冠詞使用錯誤,因為history在這裡是不可數名詞,且在該語境中是泛指「歷史」,所以它前面不能加the,正確的寫法是:History shows that the usual response to violent protest is repression.

2.語用:母語的負遷移不僅會影響語音、詞彙和句法,它同樣會在語用層面產生影響。每一種語言實際上都代表著一種獨特的文化,如果學習者對外語背後的文化沒有足夠的了解,僅僅根據母語的文化習慣進行交際,就很容易表達不當。比如,中國人之間見面經常會問「吃飯了嗎?」「上哪兒去啊?」我們都清楚這些問題並不是真正的提問,僅僅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而已。但如果我們碰到一個外國人也對他們說 Have you had dinner? / Where are you going? 就會顯得非常奇怪。

如何克服母語負遷移帶來的影響?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母語負遷移對英語學習帶來的影響是深遠和全方位的,它包括語音、詞彙、句法以及語用交際等等。克服母語負遷移的第一步是正視這種母語幹擾的存在,承認它所帶來的影響,這樣我們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出錯的原因,並有意識地加以改進。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多進行可理解性的輸入訓練,以此來增加對英漢兩種語言差異的理解。

相關焦點

  • 漢語和英語的詞性,都有哪些異同點?
    學生有一個很苦惱的問題,拼音學完了,就開始學音標。漢語語法學完了,就開始學英語語法。撞撞,小鹿亂撞。撞撞撞,小鹿亂撞。之前我寫了一篇是關於拼音和音標的文章,今天我就來說說漢語詞性和英語詞性有哪些常見的區別點。兩者既有相同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趣談英語和漢語背後的文化差異,提高英語翻譯水平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和漢語不僅是兩種不同的語言,而且也是不同文化的象徵,它們也是文化差異的體現,英語一門被廣泛使用的國際語言,而且它也是西方國家的文化標誌之一。英語單詞「grandchildren」在漢語中可被翻譯為孫子、孫女、外孫還有外孫女,再者在英語中「uncle」一詞在漢語中可指代「叔叔、舅舅、大伯」,因此,從簡單的人稱稱謂,我們便可以看出英語和漢語這2門語言背後所存在的文化差異。
  • 英語,日語和漢語,哪個最難學,你覺得呢?
    學了這麼多年的外語,大家有沒有思考過,哪門語言是最難的呢? 一直有在學英語和日語,突發奇想,漢語,英語和日語,哪個最難呢? 搜了下資料,竟然發現老外覺得漢語最難學。
  • 英語與漢語優劣比較:英語單詞突破百萬,漢字迄今僅十餘萬
    在全球範圍內,以英語為母語的約有5億多人,以漢語為母語的約有15億。儘管以漢語為母語的人數遠超英語,但英語卻是公認的世界性語言,亦是世界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文字。我們都知道,英語之所以成為世界性語言,與數百年來英美制霸全球有關,而未必是人類在語言學上的最優化選擇。以中英文字數量來看,英語存在重大缺陷,如今已經越來越明顯。
  • 讀《漢語史稿》|漢語的近親有哪些?
    漢語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也形成了不同的分支,這就是漢語的方言。一般將漢語的方言分為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然而這七大方言,除了語音有區別,在詞彙和語法方面差別不大。當然也有學者認為,中國不同方言間已經無法正常交流了,因此應該算作不同語言。
  • 2018考研英語翻譯英漢互譯原則:英語多被動 漢語多主動
    考研英語翻譯英漢互譯要注意表達和邏輯上的差異,有一些原則大家需要先了解,在翻譯過程中慢慢去體會,下面跟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一起來看看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這一原則。  英語比較喜歡被動,科技英語或是論文中尤其如此,而我們的考研翻譯中的翻譯題大都是科普知識的文章,那麼被動句就更多了。
  • 世界公認唱歌最好聽的語言排行榜,英語應用廣泛,漢語使用人數多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因此無論是哪個國家的音樂家都可以唱出感動人心的音樂,但是從聽者角度來看,用不同語言唱出的歌曲還是有區別的,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世界公認唱歌最好聽的語言排行榜吧!
  • 漢語難還是英文難?美國考生:你們學英語感覺怎樣,我心態崩了
    我們小學英語相當於沒學,到了初中,連英文字母和拼音都分不清,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其次就是我們沒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的是啞巴英語。只會刷題做題,口語一塌糊塗,張開嘴卻說不出話來。我們同學高考英語140多分,但是從來沒聽過他講過英語,就是做題一絕。
  • 英語比漢語難學?這份留學生的漢語試卷,多少國內同學敢說容易?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找過英語老師,說孩子拿這英語課簡直沒有辦法,怎麼學習、怎麼努力就是不見英語漲分,還說自家孩子語文都學得好,為什麼幾個「豆芽腳腳」的英文這麼難學呢?這個時候,英語老師往往會安慰家長、勉勵學生:「能學得好語文的同學,完全學得好英語。」
  • 英語音素和漢語音素的區別教材,區別很大,不能用漢語拼音給英語注音
    漢語音素字母與漢語音素的區別 本文發布漢語音素字母與漢語音素的區別文字教材。要學習好英語請免費看視頻和教材。視頻教您準確發音,教材幫助您記憶單詞、句子、語法。
  • 英語學習如何跳過漢語思維的幹擾?純英語環境很重要!
    我們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一個情況,常常會習慣於用漢語的思維去理解英語,那樣的表達很容易出現一些偏差,導致我們的英語顯得非常不地道。這些情況都是無可避免的,我們從小就說漢語,中文的思維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了。
  • 英語問題再起「爭端」,鄭強否認過度學英語,俞敏洪有不同「意見」
    儘管鄭強教授聲稱英語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重要,但對許多人來說,這種觀點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接受。俞洪敏說取消高考英語是草率和魯莽的。俞認為,雖然不評定英語水平,但仍不能改變家長對它的看法。當學校裡少教英語時,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將有更多的機會從外界尋求"補充"。
  • 英語中常見的漢語詞彙
    漢語詞彙很早就進入歐洲的語言。至少從17世紀開始,一些表達中國特有事物的漢語詞彙就通過音譯或者借譯的手段進入英語。全音借入是英語借入漢語詞彙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借入速度最快和最直接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考慮英語與漢語拼音的音似。
  • 無意識地遵循漢語語法,英語語法可能是孩子學英語最大的阻礙了!
    英語語法怎麼學?也許從我們開始學習說話的時候,我們就無意識地遵循漢語語法規則。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去描述漢語語法,但我們不自覺地知道了漢語語法,因為我們處在漢語環境中。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語法學習成為英語無法避開的難題,然而,英語語法是一套完整的語言知識體系。
  • 還在用漢語「硬懟」英語?原來做考研翻譯要懂得這些區別
    上周我們講了中文句子和英文句子之間的3個區別,今天繼續。(原文較長,我們分3次推送,本文是第2篇)任何接觸過考研英譯漢題目的人無不感嘆:太難了!的確,五個畫線部分大約150個詞,也就是說,每部分差不多30個詞。對於這麼長而複雜的句子,基礎不紮實就一定會犯暈!但是,任何難題都有解決的辦法,英譯漢也毫不例外。
  • 如何有效記憶單詞,英語單詞構詞規律有沒有和漢語相近的?
    英語單詞都有自己的構詞法,比如,詞根詞綴,就類似於我們漢語裡的偏旁部首。一個英語單詞可以通過添加不同的「偏旁」或「部首」構成新的單詞。(fore-)這個前綴有before的含義。先看第一組的單詞,後面的詞根分別是head(頭), arm(手臂), leg(腿), finger(手指)。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前綴和詞根來猜測他們的含義。我們可以借鑑漢語單詞的偏旁,詞的關鍵在後面的詞根。
  • 外國人眼中的漢語是怎樣的?看完這些,與英語無緣的我閉嘴了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考入理想大學!小學時期非常不理解學校的科目編排,身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學習英語這門學科。語文是國語,數學是生活必需,那麼英語是啥?當然說出這種話的人肯定是英語不好的同學了。
  • 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及發展
    普通話是漢語的標準語只此一種, 而方言則是漢語的重要形式, 基本上我國每個不同的區域都會有其獨特的方言形式, 如, 陝西方言、河南方言、東北方言、粵方言、閩方言等等。因此, 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普通話還是漢語都是作為漢語不同的形態而存在的, 普通話源於豐富多彩的方言文化, 與方言相互依存, 共同構成了我國豐富的語言生態環境。
  • 國際重要文件都用它,不是英語和漢語
    只有更好的學習和了解語言,你才能無障礙地與人溝通。如今,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而我們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語言,現在英語、漢語、法語和俄語以及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主要使用和工作用到的語言。你曾想過這個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種語言嗎?據某些平臺統計,排除有些尚還不被承認的語言外,當下查明的語言就有5600多種。
  • 漢語學習有多難?韓國人的漢語作業笑死人,網友直呼:真是屈才了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現在來看真的是神預言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華文化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求學,也有很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我國的很多大學生喜歡說"英語四級很難","英語六級更難",那是沒有見過外國人是如何學習漢語的,跟他們學習漢語的難度相比,我們學習英語的難度就是九牛一毛。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全世界語種的統計結果,漢語的學習難度是最高的,英語反而是最容易學習的一門語言,學習的難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