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8日14時56分訊(特約通訊員 婁亞梅 通訊員 劉倩)今(18)日,重慶萬盛經開區關壩鎮涼風村村民藍世倫吃過早飯,便徑直向村委會走去。
藍世倫準備過七十大壽,要去村裡備案登記,審核通過後才能張羅酒水。
該村委會的工作人員經過核實查驗,藍世倫的酒宴符合《村規民約》要求,隨即讓他在「紅白喜事登記」上簽字。藍世倫順利領到了酒宴的「通關文書」。
「這看似是一件普通的小事,卻折射了涼風村的文明鄉風。」萬盛經開區關壩鎮宣傳統戰委員陳勁介紹,辦酒宴審核登記正是涼風村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的真實寫照。
現象:不良風氣盛行
談及辦「無事酒」的危害,萬盛經開區關壩鎮涼風村黨委書記李明會頗有感觸。
「以前大家辦酒不在錢,在於情,後來就慢慢『變了味』,除了婚嫁喪葬這些必須要辦的酒席外,『購車酒』『升學酒』盛行,甚至有村民兩口子合起來辦『百歲宴』,明明是六七月過生日,硬是拖到臘月,等外出務工的親朋好友回家了再辦酒席。」李明會說,萬盛經開區關壩鎮涼風村作為國家級貧困村,村民的經濟條件算不上好,「無事酒」太多,一家一年送出去的「份子錢」差不多上萬元。村民直呼吃不消,呼籲好好整治這股不良風氣。
「我辛辛苦苦掙點錢全都隨『份子』了。不去吧,面子上過不去;去了,腰包被掏得乾乾淨淨。」涼風村村民猶廣元說。
酒席原本是為了加深親友情感,如今變成了一場斂財鬧劇,不僅傷害了親友間的情感,還存在各類安全隱患:酒席多在公路旁邊的空地上舉辦,孩童來回奔跑嬉戲,車輛來來往往,極易發生安全事故;不少村民喝酒之後騎摩託車,容易引發酒駕、疲勞駕駛等交通事故。
今年以來,該村就發生了5起交通事故,起因都是參加各類酒席,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仍敲響了警鐘。
整治:制定《村規民約》
去年10月起,萬盛經開區關壩鎮涼風村以整治「無事酒」為抓手,助推文明鄉風建設。
首先,拉好預防網,做實宣傳工作,除婚喪事宜外,借民俗活動、喬遷履新、升學參軍等事由聚客、操辦宴席,均被視作「無事酒」。
其次,制定《村規民約》、成立「移風易俗」勸導隊。該村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院壩會等,制定《村規民約》,明確酒宴的範圍、對象、規模、程序等內容,引導群眾自覺履行抵制濫辦酒席承諾,營造文明和諧社會新風尚。「移風易俗」勸導隊由村幹部、駐村扶貧工作隊、村民代表、黨員以及「鄉賢」等組成,負責上門勸導辦「無事酒」的村民。
「『鄉賢』是村裡受村民信任的賢能長者,在規勸的時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李明會表示,整治「無事酒」關鍵在於真抓實幹,無論是政策宣傳、情況摸排還是上門勸導,必須要實打實地做,讓村民看到整治的決心,才能出實效。
反響:「無事酒」變少了
萬盛經開區關壩鎮涼風村自去年開展整治「無事酒」以來,共有效勸阻違規辦酒席3起;4戶村民因滿70周歲和白事等原因,經村委會同意後辦酒,桌數均控制在30桌以內;15戶(次)村民自覺放棄操辦不符合規定的酒席。
「今年的『人戶』比去年少了至少一半。」
「人情客往少了,錢都多存了1萬元。」
……
談及實行《村規民約》後的新變化,涼風村村民喜笑顏開。
「《村規民約》雖然嚴,但是『無事酒』風剎住了,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村民李則方說。
李明會表示,目前,該村辦「無事酒」現象大幅度減少。下一步,該村將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繼續深入治理「無事酒」,並形成長效機制,營造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筆者手記
莫讓「無事酒」壞了「人情味」
近年來,農村一些地方「無事酒」盛行,宴請風愈演愈烈,請客名目多到令人乍舌:「離婚酒」「復婚酒」「參軍酒」「購車酒」……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的酒席,既背離禮尚往來的傳統本義,使人情來往「變了味」,又增加人們日常交往的經濟成本,浪費精力和財力,濁化社會風氣。
萬盛經開區關壩鎮涼風村制定《村規民約》,實行村民自治,對於諸如紅白喜事辦酒席等民俗事項進行規定、管理,是一個好的學習範本。
拒絕「無事酒」,不能止於個人行為,應成為村民自治的「標配」。要剎住這股大操大辦的宴請風,將畸形的人際關係扭轉回正常的人情往來,需要政府積極引導,幹部主動帶頭作為。一方面,不管是黨員幹部,還是普通群眾,均應嚴格執行「限宴令」,一旦有人違反,就應該嚴肅查處。另一方面,將規範酒席等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除了拒絕「無事酒」,對於婚嫁喪葬,也要明確酒席範圍、流程、桌數、標準,樹立規矩意識。
讓酒宴回歸「初心」,幹部群眾應自覺保持文明節儉的優良傳統,抵制「無事酒」,樹文明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