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的武藝,如果在兩軍陣前與顏良、文丑分別單挑廝殺,結果如何

2021-01-18 騰訊網

魏武帳下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力能獨臂擎大纛(dào),勇可單身敵萬軍。

月下飛霜披鐵甲,山中逐虎躍澗林。

生為豪傑死雄鬼,留得壯名照宛城。

作為保護中軍指揮部的虎賁軍之首領,典韋無疑是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將,不僅武藝高強,戰鬥作風極其勇悍,而且忠心耿耿,是曹操最為信任的貼身護衛。

典韋乃是陳留人氏,「勇力過人」,以前是張邈的部下,在軍中與人爭執,不怒之下「手殺數人」,逃亡江湖。典韋為友人復仇,曾當街當人,提首級步於鬧市中,無人敢近。後來夏侯惇外出行獵,看到典韋「逐虎過澗」,大為驚異,將其招納入軍中,並推薦給曹操,很快受到重用,成為曹操的心腹愛將,被任命為「帳前都尉」,將護衛中軍的虎賁軍交給他率領。後來許褚歸附後,成為虎賁軍副將,左右翼護曹操,兩人是曹軍中武力最強的兩名猛將。

大家都知道,雄踞河北的袁紹麾下有「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而武力最為強悍的是顏良、文丑二將,深為袁紹倚重,在歷次戰鬥中屢立戰功。曹操有典韋、許褚,袁紹有顏良、文丑。那麼,以典韋的武藝,如果在兩軍陣前與顏良、文丑分別單挑廝殺,會是怎樣的結果呢?

對於三國猛將的武力排列順序,民間流傳著這麼一段話:「一呂二趙(或馬)三典韋,四關五馬(或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各個版本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將典韋排在第三的位置上。而顏良、文丑則比較靠後,還在周泰、魏延和張繡的後邊。

這樣的排名當然是有問題的,顏良、文丑的手下敗將――徐晃,比他倆還靠前,河北四庭柱中的張郃也排在顏良、文丑前面。這肯定經不起細細推敲。

那麼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細細檢點一下典韋的戰鬥經歷,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事實,他雖然作戰勇猛,力大無窮,但實際戰績並不理想,他殺死的普通嘍囉兵確實不少,濮陽城下以飛戟擲射敵人追兵,「立殺十數人」,宛城孤身斷後時,先是單刀迎戰,「砍死二十餘人」,又掄起兩名敵兵奮戰,「擊死者八九人」。但是他沒有幹掉過一個有名有姓的敵將,只是在羊山之戰時,一戟刺死黃巾軍首領何儀麾下的一名副帥。

在典韋其它的戰鬥中,濮陽城下擊敗過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將聯手,單挑時打敗過高順、侯成,在濮陽城內保護曹操突圍時,擊退高順、侯成兩將聯手。但始終沒有斬獲。

這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典韋的殺傷力是有問題的。這也許與他所持一雙鐵戟屬於短兵器有很大關係――短兵器講求後發制人,貼身近戰,對方感覺不妙時,容易逃之夭夭。再者,典韋大部分殺傷戰績都是在他下馬步戰時所獲取的,會不會是因為典韋的騎術並不非常精通呢?

典韋對陣過的稱得上強敵的對手有兩個:許褚、呂布。與許褚的廝殺是「從辰至午,不分勝負」,稍歇片刻後,又「直戰到黃昏」,仍然不分勝負,典韋也並沒有表現出絲毫優勢;濮陽城外,在許褚獨鬥呂布二十合不分勝負後,被曹操派上去助戰,「兩將夾攻」。從後面六將齊出來看,許褚、典韋的合力並沒有起到壓制呂布的作用。否則就只需再出一將,而不是大家一擁而上了。

那麼,以典韋這樣的戰鬥力若遇到顏良、文丑又會如何呢?

典韋VS顏良

我始終認為,在三國武力排名榜上,真正能夠進入三甲之列的,恰恰是顏良而不是典韋。在顏良的戰鬥生涯中,他的表現要比典韋強很多。冀州城外,速斬耿武,白馬坡一戰,三合斬宋憲,一合劈魏續,曹軍猛將徐晃出陣接戰,僅二十合「敗歸本陣」,驚得曹軍「諸將慄然」,無人敢於應戰(許褚、夏侯惇、曹洪這些悍勇之夫當時就在陣中)。

徐晃是個斧將,力量很大,能夠硬扛許褚「五十餘合不分勝負」,但在顏良馬前僅二十合就敗下陣來,說明顏良不怕力量型的猛將,真實戰鬥力要明顯高出許褚一截。

如果當時典韋還在的話,我們相信他肯定有出戰的勇氣,這一點無須否認,但他的武力值基本上與許褚是在同一水平線上,並不足以與顏良這樣的勁敵相抗衡。他的表現應該強於徐晃,支撐到五十回合後就必然落敗。

典韋VS文丑

「河北四庭柱」中,文丑的武藝僅次於顏良,位列第二,袁紹對他也非常信重,經常派上去衝鋒陷陣。文丑的戰績也相當不錯:冀州城外速斬關純,磐河界橋邊十餘合打跑公孫瓚,公孫瓚四健將來迎,被文丑殺一退三,與初出山的趙子龍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箭射張遼盔纓和戰馬,又擊退徐晃。

但我們也發現文丑的一個問題,他是個技術型戰將,對力量型的敵將比較怵頭。延津渡一戰,兩箭將張遼射落馬下,而徐晃這個力量型猛將掄斧衝上來,文丑對付起來就費點勁,在《三國演義》中沒有明確交待兩將具體交手回合數,但在嘉靖本中說是「三十合」,這說明文丑的武力值明顯要低於顏良。當關羽衝過來,文丑是「戰不三合,心怯繞河而走」,大家都知道,關羽是非常鮮明的力量型猛將,尤其是前三刀的暴擊天下無二,在關羽重達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的連續劈砍之下,文丑的心理防線終於崩潰了,回馬敗下陣去,又被關羽追上,「腦後一刀」切掉了首級。

典韋的力量也很大,他的一雙大戟重達八十斤,不比關羽差多少。關羽是一柄大刀直劈下來,文丑承受的衝擊力很大;而典韋是兩隻大戟輪流攻擊,文丑每次需要招架的是單戟的力量,這就比抵擋關羽要稍微輕鬆一點。所以如果典韋與文丑廝殺,文丑雖然在力量上仍然處於下風,但肯定不像與關羽對戰那樣「戰不三合」就心怯而逃,而是能夠抵擋比較多的回合數。

文丑的實力要在徐晃之上,他與典韋交手支撐的回合數肯定要超過徐晃與許褚對戰的回合數,也就是說,五十合之內典韋是拿不下文丑的,再參考文丑與趙雲的戰鬥情況來看,典韋若要擊敗文丑,少說也得七八十合開外了。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如果典韋迎戰顏良,他能夠抵擋五六十合,但必然敗陣;但典韋力量上的優勢使他能夠在對戰文丑時佔據上風,七八十合後打敗文丑。

相關焦點

  • 顏良、文丑被殺感覺很冤,看看華雄就知道原因了
    再來說說顏良與文丑顏良與文丑參與後來袁紹統一河北的大小戰事,袁紹奪冀州之時,韓馥手下耿武和關純想要行刺袁紹,分別被顏良、文丑斬殺。滅公孫瓚之時,文丑十回合擊敗公孫瓚,公孫瓚作為白馬義從的首領,武力在當時的諸侯裡可謂首屈一指,隨後被公孫瓚手下四員大將圍攻,文丑一槍刺死一將,嚇退其餘三將。可以說在前期顏良與文丑作為河北的庭柱,那是實打實的實力。
  • 三國名將顏良文丑為何被秒殺?
    這次面對和宋憲齊名的魏續,已經知道了對方實力,顏良一回合快速解決問題。從此可以看出,顏良對於單挑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而且也能夠及時做出調整。  之後,曹軍名將徐晃出戰,「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書中寫得明白,二十回合,「敗歸本陣」。徐晃此人,和許褚、典韋等將領不同,最擅長的是用腦,在以後的戰馬超,解樊城之圍的時候,徐晃都有上佳表現。在前後文中都有徐晃和其他名將的交手記錄——。
  • 顏良、文丑誰厲害?
    我認為,顏良的武藝在文丑之上。我在排列《三國演義》猛將武藝榜的時候,總把顏良排在第三位。第一位是呂布,這個爭議很少。第二位是張飛,他是唯一一個能在百合以上硬撼呂布的猛將,唯一一個能在單挑戰鬥中逼退過呂布的猛將。第三名就應該是顏良了。顏良最出色的戰績是在二十合內擊敗了徐晃。
  • 三國人物:以文丑的武藝,在三國猛將排名榜上能夠排到第幾位呢?
    那麼以文丑的武藝,在三國猛將排名榜上能夠排到第幾位呢?咱們就根據他在戰場的歷次表現來分析一下。5.廷津渡之戰,張遼、徐晃雙戰文丑,文丑一箭射去張遼盔纓,再射倒戰馬;6.文丑回馬來戰,徐晃掄斧截住,兩將正在廝殺,文丑後軍趕來,徐晃「料敵不過」拔馬回陣。
  • 顏良文丑怎麼死的
    文丑雖然身經百戰,武藝高強,稱得上是河北軍中的一員悍將,卻哪裡是戰神關雲長的對手。當他終於有機會直面仇人時,依然難逃與顏良一樣血濺當場的命運……比較顏良和文丑誰厲害顏良與文丑皆為三國時期河北軍閥袁紹的部下,兩人相識多年,情同手足,多次在戰場上並肩作戰,是一對頗有默契的作戰搭檔。後世常有人拿他二人作比,討論二人武功孰高孰低。其實,論武功高下,筆者認為,他二人當在伯仲之間。
  • 如果顏良文丑對陣韓當,程普,黃蓋三人,究竟誰能取勝
    而當時來說袁紹手下擁有著顏良文丑這樣的猛將,孫策身邊也有著程普,黃蓋,韓當等人的追隨。可以說這些人在演義的故事當中都表現出了自己優秀的能力,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麼如果袁紹的猛將顏良文丑,對陣孫策的部下韓當,程普,黃蓋三人,雙方誰能取勝?接下來就從演義當中的描述為範本,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 劉備關羽張飛對戰曹操典韋許褚,三對三,最終結局如何誰第一個死
    三英戰呂布之所以這麼比,也就是為了想說明一個問題,張飛+關羽+劉備的武藝之和大於典韋+許褚+曹操之和,回到題目中來,如果劉備、關羽、張飛對戰曹操、典韋、許褚,三對三,死戰不退的情況下,最終誰會第一個被殺?最終對戰的結局如何?三對三,其實有兩種打說,一種是捉對廝殺,分成三對單挑,另一種是三人對三人混戰,那麼這兩種情況下,結局是不是一樣呢?
  • 顏良文丑單人無法擊敗關羽,如兩人聯手,戰勝的概率有多大?
    顏良和文丑單人無法單挑關羽的情況下,如果兩人聯合的話,會對關羽造成威脅嗎?幾個回合能戰勝關羽呢?從三國演義中我們得知顏良文丑一人非關羽之敵,兩人能否勝關羽還是要通過他們倆平時的能力和關羽的能力做一個對比。 顏良在被關羽斬殺之前雖然沒有什麼過多的單挑戰績,但先是從華雄挑戰十八路諸侯開始,袁紹在手足無措的情況下說了那句「若顏良文丑一人在此,還怕什麼華雄呀!」講道理袁紹並不是吹牛的,顏良文丑武藝確實在華雄之上。
  • 黃忠打得贏典韋、許褚、顏良、文丑嗎?一個個對比你就懂了
    大家所熟知的黃忠,是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典韋是曹操麾下的作戰好手,擅長使用大雙戟和長刀。據記載,雙戟的重量高達八十斤。
  • 過五關斬六將,換成典韋許褚夏侯惇張遼張郃龐德,關羽能成功嗎?
    這個故事一來體現出關羽對劉備的忠義,為後人所敬仰,二來也能體現出關羽武藝高強,能連闖五關殺六將,一般人還真做不到。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中,有這六個將領被斬殺,他們分別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一看都不是什麼有名的將領,頂多算是三流的守關大將,和關羽之間的差距肯定是比較大的。如果關羽在闖關中,六將換成了典韋、許褚、夏侯惇、張遼、張郃、龐德,他能否順利過關呢?
  • 東漢末年三十武將完整排名,典韋未進前五,趙雲只排第三
    故關羽對張遼評價甚高,可惜毛本中將劉備關羽那一萬軍馬的損失一筆抹去了,戰張飛戰例:「...關公見張遼退去,徑來東門看時,只見張飛已出城外和張遼廝殺,遼拍馬而去。張飛欲趕,關公急召入城,令士卒堅守東門。飛曰:「張遼怕我而走,哥哥如何趕我回來?」關公曰:「張遼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是吾夜來美言說之,其人頗有歸順之心。今日不欲與汝廝殺,故拍馬而走。」
  • 顏良文丑有多厲害,為什麼會被關羽秒殺?
    今天就來簡單地分析一下顏良文丑的實力,甚至有能力將夏侯惇斬於馬下,呂布也不是這兩人的對手。顏良有多厲害顏良在《三國演義》中被關羽一刀斬殺,很多人覺得顏良實力不行,實際上在三國嘉靖版中曾記載當時出徵前劉備曾找過顏良,告訴顏良關羽的樣貌特徵,並囑託顏良在看到關羽後勸降,這也是為什麼兩軍對峙的時候,顏良下令手下放開一條路,而關羽則是個愣頭青,看見一條路直通敵將,想都沒想就衝上來一刀斬殺顏良,這讓顏良話還沒說出口便死在了關羽手中。
  • 三國演義中,龐德單挑魏延結局如何,龐德能不能斬殺魏延
    三國演義中的龐德與魏延應該都算是一流武將中的中下水平,龐德的排名稍微高一點,在整個三國演義中能排前十的位置,而魏延大概比龐德要低幾位,具體的排名還得看兩人的戰績如何,先來看看兩將具體的戰績有哪些?
  • 三國一流猛將前十位,典韋難進前5,趙雲位列前3,呂布僅排第2
    8、文丑「河北四庭柱」之首,文丑是袁紹麾下的頭號猛將,武藝有一流水平。袁紹徵討公孫瓚時,文丑跟趙雲大戰了一場,兩人60回合戰平。但趙雲已經出師,武藝已經基本成型。文丑能夠跟青年趙雲打平,足矣說明他的武藝之強。曹操跟袁紹交戰時,文丑大顯神威,一人吊打了張遼、徐晃兩個,一箭把張遼射落馬下,十回合打退徐晃。但緊接著關羽出場了,此時的關羽剛剛斬了顏良,氣勢正足。另外關羽還有赤兔馬的優勢,三刀就砍得文丑心虛,膽怯而逃,被關羽追上後一刀砍死。
  • 三國趙雲與典韋到底誰武力值高?
    在《三國演義》裡趙雲和典韋都以忠義救主出名。典韋被夏侯惇推薦給曹操以後,就被任命為帳前都尉,充當曹操身邊的護衛。
  • 《三國演義》臥牛山下關羽若與趙雲不認識,真實單挑了是什麼結果?
    關羽是三分時代斬殺名將最多的猛將,陸續殞命於青龍偃月刀下的有華雄、管亥、車胄、顏良、文丑、蔡陽等等,水淹七軍時還擒殺了曹魏猛將龐德,不負「威震華夏」之大名。那麼,如果在臥牛山下,關羽和趙雲刀槍相見,陣前廝殺一場,又是怎樣的結局呢?這個比較還算是蠻公平的,差不多兩將都處於各自的巔峰期,咱們不妨通過兩人的戰績來分析一下。
  • 三國人物:除了24名將之外,還有哪些武藝高強的猛將被遺漏了呢?
    關於《三國演義》猛將的武力排行,在民間流傳有這麼一段順口溜:「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五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
  • 三國演義武將前15名排行榜
    演義中描述:「雲長見一老將出馬,知是黃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擺開,橫刀立馬而問曰:「來將莫非黃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雲長曰:「特來取汝首級!」言罷,兩馬交鋒。鬥一百餘合,不分勝負。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黃忠收軍入城。雲長也退軍,離城十裡下寨,心中暗忖:「老將黃忠,名不虛傳:鬥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次日早飯畢,又來城下搦戰。
  • 三國中單挑無敗績的高手都有誰?
    趙雲的戰績有以下:一出場五六十回合戰平了河北第二名將文丑,這一戰是趙雲的處女戰,文丑無法取勝而退出,之後不久,趙雲一個回合殺死了袁紹手下大將鞠義。常山趙子龍伏牛山下,趙雲一個回合刺死了黃巾早將裴元紹,數個回合重傷另一黃巾舊將周倉,並且連刺周倉三槍,穰山之戰,趙雲三十回合戰平了許褚,然後又跟許褚、于禁、李典三人聯手戰成平手,趙雲一個回合殺死了名將高覽,三十回合打敗了名將張郃,高覽與張郃都是河北名將,與顏良、文丑齊名,但都不是趙雲的對手。
  • 龐德的武藝能在《三國演義》裡排到多少名?
    我的觀點,龐德的武藝在《三國演義》諸猛將中,應該在十二名以後,能擠進十五名內就算不錯了。《三國演義》猛將前九名應該沒有什麼大的爭議,從第十名開始往後就不好比較了。我把自己心目中的順序列一下,都按照巔峰期的武力值來比較,大家可以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