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馨的丈夫王鵬眼睛紅腫,裡邊有明顯的血絲。好幾天沒有正常吃飯和睡覺,他的臉色看起來很差,說話聲音也有一些嘶啞。
他穿著一身黑色的衣服,和家人一起,被安排住在無錫市西北塘附近的一個酒店。嶽母問起一個事情,他條件反射地說出:「等我先和高馨回去商量商量。」
然後,他和嶽母都沉默了。
10月10日下班後,高馨開著一輛黃色的伯爵轎車,載著6歲的女兒艾米走在回父母家的路上。母親已經準備好了晚飯。傍晚6點10分左右,錫港路的左轉燈變綠,高馨跟著前車左轉。同時,上方的312國道跨橋正有一輛紅色的大貨車載著6卷鋼卷經過。
橋轟然倒塌。
好朋友姜爽是個急性子,經常嫌高馨開車慢吞吞,高馨總說:「不著急,慢點開。萬一有人突然衝出來呢,安全第一。」
「我多希望她當時開得再快一點或者再慢一點,哪怕早一秒或者晚一秒都行。」姜爽說。
王鵬懷抱著高馨和艾米剛剛拍的寫真。 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出事兒了
從高馨工作、艾米上學的南外國王國際學校啟程,一路向北,回到位於東北塘附近的家裡,共有24公裡。過了事發的橋,再有2公裡,就是高馨的父母家。
高馨家住的老房子,是母親在供銷社的單位分房。如今老住戶大多已經搬走。高馨家一直住在這裡。家門口貼著的春聯鮮紅,上邊寫著「四季平安福滿堂」。
樓下的鄰居說,艾米是個很機靈的小姑娘,高馨的父母很疼她。鄰居們經常看到,高馨的父親懷裡抱著艾米,母親懷裡抱著小狗,一起在樓下散步。
10月10日下午5點多,高馨還和父親通了個電話。「剛從學校出發,估計6點多到家。」
錫港路附近的312國道,是無錫最繁忙的路段之一。附近有鋼材城、型材城還有大型的金屬製品公司聚集,有「華東地區最大的不鏽鋼集散地」之稱。每天聽著載滿鋼材的大貨車經過的轟轟聲,成了附近居民們的日常。超重大貨車難免會讓路面變得坑坑窪窪,有居民為了將借道的大貨車攔截在外,自費安裝了限高杆。
高馨在這附近生活了多年。
高馨母親家距離事發地只有兩公裡。 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倖存的三輪車司機劉建軍說,他聽見了異常的轟轟聲,然後踩下剎車,看著橋慢慢地倒了下來。有三輛車被壓,其中高馨駕駛的黃色伯爵轎車只有車頭露出。一瞬間,周圍的灰塵騰起,原本亮著的車燈前形成了兩條鮮明的光柱。從三輪車裡跑出的司機成為整個畫面中唯一移動的人。
高馨的父親最先到達了現場,他看到熟悉的黃色伯爵變形嚴重,女兒被壓彎了腰困在車裡。老人伸手摸了摸女兒的身體,還有餘溫,但巨大的橋梁壓在車上,消防人員也一時無能為力,他只能在旁邊干著急。車的後半截被完全壓在橋下,他無法知道艾米的情況。
6點半,王鵬在微信群裡看到了一段關於橋側翻的視頻,他匆匆掃了眼,就關上了視頻,「因為我不喜歡看這種視頻。但是關上那一瞬間,我的心一下子慌得厲害。又打開視頻,看見被壓在橋下的有一輛黃色的車。」他一遍又一遍給妻子打電話,一直都沒有人接,又打電話給嶽父,被告知:「出事兒了。」
王鵬趕到現場時,消防、警方、武警和醫療人員都已經到現場救援,他被攔在了警戒線之外,沒有辦法進到裡邊,甚至連側翻大橋的樣貌都看不清楚。
姜爽和丈夫得知消息後馬上趕過去。她看見王鵬這個黑黑壯壯的男人,一直在哭,用手捶著胸口說難受:「哭得太用力了,他就彎下腰一直乾嘔,也吐不出來東西,又正起身子哭。」
很不真實
一名參與現場救援的人說,因為黃色的小轎車車頭露出部分較多,最先救援的是黃色小轎車駕駛位的人。
「把大人救出來後,我看見車裡有很多小孩子用的東西。還有毛絨玩具。」他說,看到這些毛絨玩具,救援的人都覺得心疼。
在官方的記錄中,10月11日凌晨2點46分到凌晨3點54分,三名被壓在橋下的人被相繼救出,呼吸心跳均停止。除了高馨和艾米,還有白色車輛中的一名中年男子。
高馨的家人對此渾然不知,無法接近救援現場,他們就在賓館裡一直刷新聞。側翻橋梁的底座和邊緣圍擋中間,倒在地面後形成一個小的夾角,他們在心裡祈禱著奇蹟出現。
知道女兒生還希望很小,高馨的母親對王鵬說:「如果高馨沒了,艾米以後給我們養行不行。」王鵬一口答應。
王鵬大高馨兩歲 ,兩個人在網上認識。王鵬記得,他第一次見高馨的時候,就覺得高馨會是他的妻子。為了能陪著她,王鵬在淮安陪著高馨讀了兩年大學。有一年高馨送給王鵬的生日禮物,是一本關於兩個人戀愛到結婚、生子的紀念冊。
高馨送給王鵬的紀念冊。 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高馨很有主見,家人還沒完全同意時,就偷偷領了證。後來在王鵬出生和工作的玉祁安家。因為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雙方約定在玉祁住一周,在東北塘住一周。
在同學、朋友眼中,夫妻二人很恩愛。「王鵬要過30歲生日的時候,高馨特意拉了一個群,偷偷問我們要怎麼慶祝、怎麼給王鵬驚喜,還說誰有好點子就給誰發個大紅包。」
兩人的經濟並不算寬裕,但高馨很滿足。姜爽記得,一次高馨戴著一個很細的戒指,上邊有一個很小很小的鑽,高馨假裝嫌棄地伸著指頭和她說:「你看這鑽小的,都得拿放大鏡看呢。」姜爽笑著調侃她:「撒狗糧,好噁心哦。」
王鵬喜歡釣魚。高馨懷艾米時,還挺著個大肚子陪他去釣魚。「我看我老婆挺著個大肚子坐在那裡陪我,很辛苦。」從那之後,王鵬再沒有去釣過魚。
事發前兩天,高馨還說自己剛學會了一道新菜,周末做給王鵬吃。
王鵬翻著兩個人的回憶,又不忍心繼續翻下去。晝夜沒有規律,讓他已經記不清距離事發已經過去了幾天,他看著周圍的人都在忙碌,總覺得這一切都很不真實。
他說,他不怪超載的大貨車司機,也不怪未知的橋梁質量問題:「要怪就怪我,是我沒有照顧好她們兩個。」
「永遠愛你」
2019年是高馨和王鵬認識的第十年,這個10月有兩個他們的重要日子,10月6日,是兩人的結婚紀念日。10月16日,是女兒艾米的6周歲生日。
每年艾米的生日,家裡人都會帶她去拍一套寫真。10月3日,高馨按慣例帶艾米去拍了寫真。照片裡,艾米穿著珍珠吊帶的小背心,和綴滿亮片的藍色人魚尾巴,雙手託著臉側躺在一個衝氣貝殼裡。她是單眼皮,眼睛笑起來彎彎的。
艾米屬馬,名字裡有「桐」字,取名的時候,王鵬和高馨希望女兒這匹小馬不要跑得離他們太遠,就用名字裡的木頭「拴住她」,又希望女兒能夠一生順遂,所以取了小名艾米:「又有草,又有米,衣食無憂。」
高馨笑起來眼睛也是彎彎的,姜爽說,高馨笑起來和歌手何潔很像,「胖乎乎的,一看就一臉的福氣。」艾米則是她眼中的「小人精」。
姜爽的兒子從四年前就開始跟著高馨學英語。小艾米經常會以「王老師」自居,她帶著兒子去高馨家學習時,艾米會學著老師的樣子嗲嗲地說:「這位家長啊,你帶著小朋友來上課啦?」
四歲多的時候,高馨在家裡給孩子上課,艾米還會覺得委屈:「媽媽你不陪我了嗎?」高馨向艾米解釋,自己在工作,艾米又說:「媽媽,那我陪著你好不好。」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艾米就會一直安安靜靜,一句話也不說。
艾米的事情,基本都是高馨在管。在高馨的床頭柜上,放著許多書,有關於幼兒教育的、有故事書,有專業的英語教材:「她特別好學,從懷孕後就看孕期知識的書,女兒長大點,就看故事書給她講故事。她們兩個一直是不分開的。」
高馨會換著花樣給艾米梳頭髮,喜歡給她買漂亮的裙子,喜歡給她講故事,也喜歡和她一起做手工。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艾米從來不覺得自己是需要被呵護的小朋友。有時候奶奶幫她穿鞋,她還會生氣。「她覺得穿鞋子是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做。」姜爽說。
姜爽很佩服高馨,她不急躁,有耐心,有規劃,她喜歡也適合當老師,從不把孩子只當成孩子看。
「她不會像我們一般家長一樣,對孩子是命令式的,她喜歡和孩子做朋友,經常會和孩子商量、開玩笑。」一次,姜爽的兒子借上廁所的名義磨洋工,高馨就笑著和他說,「下次你來了,得讓艾米在廁所門口擺個小板凳收費了。」
高馨想要陪著女兒一起成長,就去考了幼師的資格證。為了給女兒提供更好的條件,一年前高馨考進了南外國王國際學校,並把女兒帶到那裡上學。
因為距離家裡比較遠,上班要一個小時,夫妻倆就買了一輛黃色的小轎車給高馨開。車子不貴,被高馨裝飾得十分溫馨,有樂高做成的KT貓,搖頭小娃娃和幾個毛絨玩具。
高馨對姜爽說,她計劃著提升自己,想再去學一門西班牙語。艾米剛上中班,她也開始考慮女兒之後上小學的事情……
巨大的橋梁轟然側翻5天後,高馨家的客廳搭起了靈堂。黑白色的照片裡,高馨和艾米臉上都微微帶笑。
臥室的抽屜裡,高馨給艾米的一封信中寫道:「我會繼續陪你走下去,保護你,愛護你,陪你度過歡樂、艱難、迷茫。親愛的女兒,媽媽愛你,永遠!」
高馨寫給女兒的信。 新京報記者 康佳 攝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高馨、王鵬、姜爽均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康佳 王洪春 俞金旻
編輯 郭琛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