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不輸哥倫布!大航海時代先驅達伽馬如何打通歐亞新航線?(上...

2021-01-18 17173遊戲網

【17173新聞獨家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元1487年5月7日,在葡萄牙裡斯本城外一個叫做聖塔倫宮的地方,航海家迪亞士、間諜科維良和時任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進行了一場秘密會議,在場的還有國王剛滿十八歲的堂弟——貝雅公爵唐曼努埃爾。

這兩兄弟的叔祖,乃是葡萄牙歷史上被尊稱為「航海家恩裡克」的恩裡克王子。恩裡克深感葡萄牙積貧積弱,勢必被長期排擠在歐洲事務之外,因此便投身航海事業,年復一年資助著西去大西洋,南下非洲海岸的遠洋活動,於是越來越多的大西洋島嶼和越來越長的非洲海岸線出現在了15世紀葡萄牙人的航海地圖上。例如葡萄牙足球巨星C羅出生的馬德拉島,就是恩裡克王子在1419年派人佔領,並宣稱為葡萄牙領土的一座大西洋海島。


被譽為「航海家恩裡克」的恩裡克王子,但其實他本人更多是資助航海而非親力親為,相當於一個官方背書的天使投資人

哥倫布大吹特吹,葡萄牙退無可退——達伽馬出航的歷史大背景

「西歐所有的君主當中,上帝只選擇了陛下。」

這句話是高情商航海家杜阿爾特·佩雷拉在1945年曼努埃爾一世繼承王位時說的,後者對此更是毫不臉紅照單全收,然而就當新國王要繼承叔祖恩裡克「航海家」的衣缽,為上帝尋求大海之上與大海遠方的榮光時,葡萄牙貴族階級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不希望從自己領地上交的稅金被繼續投資給醉醺醺的水手和兇險莫測的東方,通過向突尼西亞發動聖戰來實現上帝的榮光,難道不香嗎?


樹立在裡斯本的曼努埃爾一世塑像(圖源來自網絡)

雖然我們不知道曼努埃爾一世除了堅持以外,用了怎樣的方法使得貴族們最終屈服於他的旨意,但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中,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對於葡萄牙人至關重要的三點理由:

1、國家競爭。位於歐洲版圖西南端賴比瑞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長期被排除在重要的大陸事務之外,他們雖然是歐洲的船頭,但歐洲這條「大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表示根本不需要船頭的指引。

於是兩個國家愈發把大海視為其「神聖領土」,在航海業務上相互爭奪,哥倫布到葡萄牙尋求投資時無論是他滿嘴跑火車的誇誇其談,還是項目書上基於過時地理知識,並且嚴重低估地球尺寸的數據分析,都讓信息掌握更加全面的葡萄牙人拒絕了這位熱那亞冒險家。直到哥倫布帶著他的法螺和史詩級好運氣從美洲回來後,那份囂張的氣焰以及地理大發現的成果,讓葡萄牙不免陷入到了深深的焦慮感中。


如今的葡萄牙海港城市裡斯本,遠處正是著名的達伽馬大橋

2、不讓中間商賺差價。15世紀時,來自東方世界的香料,絲綢等產品是歐洲市場上等同於真金白銀的異域爆款商品,但是對於同樣渴望它們卻又囊中羞澀的葡萄牙來說,要想按照傳統的東方走廊去到遙遠的印度「進貨」,需要面對阿拉伯國家高達6倍的稅收;奧斯曼帝國對基督教世界緊閉的大門;以及當時壟斷東西方貿易的威尼斯「奸商團」這三重壓力,進貨成本和商務風險不言而喻。於是,按照當時葡萄牙航海家們(兼具實踐與直覺)的判斷,存在一條繞過非洲最南端到達印度洋的財富密碼。

而在《黎明之海》這款遊戲裡,雖然玩家也會面對複雜的世界環境,但巧妙利用國家聲望系統,玩家就能從友好的國家那裡獲得貿易減稅、資源補給等幫助,只不過對於當時的葡萄牙人來說,顯然沒有這等好事。


《黎明之海》中玩家們為了探索未知,同樣要面對一定風險,而我們都知道,風險越高,收益越大

3、先行者之前的先行者。在達伽馬之前,葡萄牙已經對「大西洋-印度洋航線」做過長期考察,其中最重要的知識發現來自航海家迪亞士和貿易間諜利維良,前者最大成就在於找到了從大西洋利用季風和洋流繞過非洲最南端的關鍵方法,這在風力航行的年代相當於今天航空航天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後者則假扮成商人,跟隨阿拉伯人商隊,經過伊斯蘭世界到達印度並觀察當地風物,看到了東方貿易的繁榮與先進,為之後的航線開拓提供了關於目的地的大量信息。

事到如今,萬事俱備,就差找個不怕死又意志堅定的人帶船隊出海了。


無利不起早,追求財富是航海的終極目的,掙錢嘛,不寒磣!

三十多歲單身狗,準備妥當要遠走——屬於瓦斯科·達伽馬的「船新」版本

當保羅·達伽馬站在歷史的幕布後面,星辰、史官和宮廷樂手們也已經紛紛準備好要送他走上改變人類命運進程的舞臺時,面對著如此多燈光、攝像和音樂「老師」的伺候,以及主持人曼努埃爾一世發出的登臺邀請,但他還是慫了。

「單身漢,足夠成熟堅強,能夠承受此種遠航的艱辛」。這是在保羅辭謝邀請之後,寫在有關他的弟弟——瓦斯科·達伽馬個人簡歷上的介紹。作為航海歷史上的「臥龍鳳雛」,與早一步創造歷史的哥倫布一樣,達伽馬出道之前也幾乎沒有明確的相關歷史記錄。我們只知道他來自裡斯本以南的一個小貴族家庭,或許曾出沒北非沿海地區從事海盜活動,得到國王任命時,他正因為尋釁滋事罪遭到起訴。


一尊紀念達伽馬的雕像

按照今天對於公眾人物保持完美人設的標準,達伽馬簡直就是「政治不正確」的化身:30多歲未婚在保守的中世紀直接可以歸入生活作風問題範疇;對十字軍傳統的嚴格遵循,讓他極度仇視異教徒的世界,而此時的阿拉伯人,正是他日後達到印度時當地歷史悠久的一支主要商業勢力;

唯獨吃苦耐勞這一點,幾乎就是為長途航海專門點亮的關鍵被動技能;但作為技能樹上的取捨,達伽馬缺乏外交事務上的長袖善舞,對船上水手的嚴格要求和面對兇險大海的果決勇敢,無助於他在陸地上取得更大建樹,這些個人特質,也最終決定了達伽馬在開闢航路時的成就與上限。


被後人印在郵票上的達伽馬,繼續著自己永不疲憊的環球之旅

葡萄牙為達伽馬船隊所做的精心準備,建立在自恩裡克以來獲取並積攢的全部航海知識基礎上。著名航海家,此前已經率先掌握了大西洋航行技術的迪亞士,負責監督建造了兩艘克拉克帆船,這種船相比以前常用的卡拉維爾帆船在結構和建造工藝上更加堅固;加寬的甲板為必將長期遠離陸地的船員提供了更大活動空間,雖然還做不到現代航母上打全場籃球的程度(有一年的NCAA決賽就是在美軍航母上進行的,暗示相比於打仗,美國人還是更擅長打球),但總好過一群大男人不得不擠在一起度過漫長日夜。


達伽馬船隊的旗艦「聖加百列號」

葡萄牙最頂尖、技術水平最高的領航員和水手們奉命參與此次航行,歸來時他們將拿到當時同行業最豐厚的薪水,數額之高足以讓最貪婪的海盜也想要從良。船員中包括各種專項維護技術的熟練工,比如木匠,制桶匠,裁縫。每個崗位都配置雙倍人手以應對遠航期間因健康問題出現的減員。

除此之外,還有會說阿拉伯語的翻譯員;給水手們日常解悶兒,登陸時敲鑼打鼓造勢的慶典樂手;操作火炮和後裝迴旋炮的炮手,能隨時與外族進行「理論」的武士(由於達伽馬易怒的性格,他們完全不用發愁上場時間);一些犯人被從監獄裡放出來從事船上那些最辛苦的工作如拖拽繩索、起錨起帆、抽乾倉底汙水等,在登陸到沿岸可能抱有敵意的陌生土地時,他們還要拿命去客串敢死隊員的角色;最後還有隨船神父負責引領禱告,當有船員死於航行途中,為其靈魂祈禱,就仿佛波塞冬也是個基督徒一樣。


畫中描繪了當初達伽馬啟程時的歡送場面(圖源來自網絡)

最後,以兩艘克拉克帆船為旗艦,一艘卡拉維爾帆船做替補,外加一艘200噸位的補給船,達伽馬帶著他的親信(其中包括他的哥哥保羅·達伽馬),精心招募的水手,以及最有經驗的航海士和高級船員,在1497年7月8日這一天出發了。

日後的航程將證明,航海士所起到的至關重要作用,就像在《黎明之海》裡,玩家可以把招募到的優秀航海士任命到旗艦的各個艙室,對該艙室進行數值加強,更加有利於航行的順利進行,並獲得客觀增益,每個航海士也都有自己單獨的背景故事與能力特色,例如炮手擅長遠距離作戰,審計師可以讓你在港口的討價還價上佔到便宜,就等著玩家去慢慢發掘了。

《黎明之海》的偉大航路與無數個達伽馬

所以,在等待本文連載的間隙,你完全可以試試現在《黎明之海》裡駛向大西洋深處,然後再乘著季風和洋流先達伽馬一步到達好望角。

說到這裡,我可以劇透一點下半部分的內容,那就是達伽馬在去到印度洋時,與好望角只是擦肩而過,反而是在為了上岸補給和非洲土著頻繁較勁,類似的文明衝突作為一種互動元素,也是《黎明之海》裡重要的文化加成,究竟脾氣暴躁的達伽馬如何從大西洋死裡逃生並成功穿越印度洋,向注重規矩和禮儀的東方世界送上葡萄牙人的激烈「問候」,就讓我們在後面的故事裡見分曉吧!

(未完待續)

【編輯:愛德華】

相關焦點

  • 絲綢之路的衰落,亞洲被殖民時代的開始——達伽馬打通歐亞航線
    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國王派遣,達伽馬率船從裡斯本出發,尋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艦隊共四艘小型船共計170多名水手。 當年11月22日通過好望角。 1498年3月,艦隊到達東非港口城市莫三比克,由於莫三比克內的人都是穆斯林,而艦隊所屬的葡萄牙是天主教國家,兩個教派是相互敵對的。因此達伽馬不敢輕易靠近港口,而是遠遠的停住。
  • 達伽馬的野心:金子和基督徒
    (想了解更多麥哲倫的故事,可穿越到1520年11月28日的麥哲倫海峽) 這些新航線的發現,讓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幾年之後,哥倫布率領的西班牙船隊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進一步刺激了當時的國王,讓他決定加快探索新航線的步伐。(了解更多哥倫布的故事,請穿越到1492年12月5日的伊斯帕尼奧拉島) 其次,我們來看葡萄牙的具體情況,葡萄牙作為一個沿海國家,資源比較貧乏,需要開拓世界貿易來發展自身。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幸運總是眷顧那些低頭做事的人
    談起大航海時代,就一定會談起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談起哥倫布,就一定會談起新大陸。為了基建這個發現美洲大陸的歷史第一人,在美國專門設立了哥倫布日,為了紀念他發現新大陸,開闢了新的紀元。在大航海時代,那麼多人選擇了航海,為什麼最成功的是哥倫布,美洲大陸被發現後,到底給新大陸帶來了什麼樣的希望和苦難,幾次航海,哥倫布是怎麼從英雄成為囚犯的?哥倫布的後代們又是怎麼看待他這個航海天才?《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史料詳盡,文筆細膩,作者華盛頓歐文以哥倫布的航行為線索,用生動的筆觸帶我們領略了諸多大航海時代的傳奇。
  • 開拓印度航線、武力徵服印度的航海家達伽馬,死於印度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紅旗飄揚)開拓印度航線、武力徵服印度的航海家達伽馬,死於印度(達伽馬)1469年,達伽馬出生於葡萄牙的一個航海世家。1492年(23歲),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消息傳遍了歐洲。面對西班牙咄咄逼人的海上霸權,葡萄牙決心加快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線。這一重大使命就交給了年富力強,富有冒險精神的貴族子弟——達伽馬。1497年7月8日(28歲),達伽馬率領四艘小型船共計170多名水手,踏上了探索之路。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時代開闢者,被後人罵為人品惡劣的騙子
    在印象當中,一個叫哥倫布的人有一天突發奇想並付諸行動,而後便開始了三次海上探索之旅,最終發現了新大陸,開闢了大航海時代。可最近卻發現有人說哥倫布就是一個只會說大話的騙子,別說什麼拉開全球化時代的序幕了,就連他去過冰島,也被說為是無稽之談,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 哥倫布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地圖」,加勒比海航起點
    2020-05-08 17:11:41 來源: 球球的辣媽 舉報   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其實也是波特蘭海圖的時代
  • 殺死幾十個婦孺的大航海家:1502年2月12日伽馬再次出發前往印度
    這樣一來,歐亞貿易的巨大利潤,尤其是香料貿易的巨額差價,完全被奧斯曼帝國壟斷。自然,打垮奧斯曼帝國不現實,後者在15世紀剛剛消滅了東羅馬帝國,大軍深入義大利半島。以葡萄牙的實力,能夠維持自己的獨立已經不容易,哪裡是奧斯曼帝國的對手。這種情況下,葡萄牙人只能通過航海繞過非洲,來解決這個問題。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夢為帆,迷惘堅定交織的大航海時代
    航海也一樣,第一個敢於以無畏的勇氣投入一場看似無望的航海大冒險的人,才是一個值得被歷史記住的英雄。哥倫布無疑在大航海時代屬於這樣一個堪稱獨佔鰲頭的人物,他的成功背後百折不撓的毅力確實非常人所能為也。但除了這些勵志的正能量的意義之外,他在九死一生的航海大冒險中,所經歷的充滿著冒險、欺詐、義氣、背叛、血淚等諸多元素的豐富多彩的細節更令人耳目一新。
  • 我們的徵途是大海與新世界:哥倫布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在此之前,人們生活在相互隔絕的大陸上,都不知道對方的確切位置,也不知道對方的發展程度。每個民族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古代中國有「中國中心論」,而古代的歐洲自然是「歐洲中心論」。但是從1400年開始的兩百年間,西方探險者筆下的世界地圖,從獨立、模糊、不清的小塊,開始變成一個整體,變得與現代文明地圖非常的接近。這一切都起源於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的探險者們幫助歐洲認識了世界;而對世界的正確認知,也拉開了世界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融合、對抗與侵略。
  •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天才,就是別人認為毫無價值的不毛之地,你卻能挖掘出黃金和甘泉來!」-哥倫布哥倫布就如同一位中世紀的商業天才,乘風破浪勇闖入藍海發現商機。《哥倫布與大航海》這本書描述這位創業者發掘新大陸,揭開全球化時代序幕動人心魄的故事。一、作者簡介作者華盛頓·歐文是19世紀美國文學的大作家,著有《紐約外史》《見聞札記》等重要作品,被稱為美國文學之父。他的文筆優雅自然,帶著溫和的幽默。
  • 《航海圖的世界史》
    在幾乎沒有可靠航海圖的哥倫布時代,在大洋中航行就像在黑暗中摸黑前行一樣,充滿了危險。但是,即便最初是漫無目的的航海,一旦描繪出航海圖之後,未知的神秘海域就會變成普通的航海線路。航海圖實在是一個有趣的存在。 本書通過對這些冒險的回顧,講述從「航海圖」到「世界地圖」的變遷。繪製航海圖是俯瞰世界的嘗試。陸地與海洋的組合將世界區分成三塊,舞臺與時代同步。
  • 從中西方差異對比來看,古代中國為何會錯過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名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闢,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的一系列活動。在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全世界不為人知的地區,哥倫布到達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麥哲倫環球航行等等。而在同一時代下,處於明帝國統治時期的中國為何會錯過此次大航海時代呢?
  • 連接世界,實現物種人為「遷移」:這要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說起!
    別小瞧一個紅薯、一粒土豆帶來的經濟效應,它們曾經在饑荒時代,都是人門填飽肚子的主糧,它們連接了世界,實現了物種的「人為」遷移。那麼,它們是如何從美洲大陸,漂過太平洋,來到亞洲大陸的呢?它們又說如何被發現成為了一種經濟作物呢?這一切,要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講起。
  • 《大航海時代2》: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
    在1992年,《大航海時代》初代也登上了這兩部主機。 不過讓我國的廣大玩家,真正認識到《大航海時代》系列的作品,自然是1993年2月10日推出的《大航海時代2·新地平線》。在1994年,《大航海時代2》同樣也登上了MD和SFC上,不過在那幾年當中,我國個人電腦的普及速度很快,讓大家更為熟悉的反而是《大航海時代2》的PC版本。
  • 地理大發現人類邁入航海時代的跨越性一步
    今天,讓我們走進世界連接為整體的開端——地理大發現。 地理大發現的時代背景 從啟蒙運動到文藝復興,歐洲的社會人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宗教文化改革而引起的思想界的巨變也拉動了整個歐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改變。
  • 在《大航海時代》的系列歷史中,曾有過一部另類的「硬核」作品
    5》國服在8月份悄無聲息地結束了正式運營,而與此同時,光榮特庫摩卻突然在推特上公開了《大航海時代 6》的消息。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上來看,光榮特庫摩把《大航海時代》系列徹底轉向手機平臺的做法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順應時代的潮流。《大航海》系列一直以來都以高自由度和可玩性而聞名於玩家間。二代的橫空出世成為了很多人對這個系列的啟蒙之作。
  • 新航海時代誰是主宰?
    公元16世紀,著名的航海家及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在西班牙皇室的支持下向東方進發,卻意外在巴哈馬群島登陸,自此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且沒有在大海上揚帆的人永遠不懂,一秒鐘時間誤差的背後,會出現怎樣的驚險和事故。
  • 大航海時代下世界格局正在悄悄改變
    以全球史觀來看,西方的近代史開始於15世紀的大航海運動即新航路的開闢,本文也是以此為起點,多維度為您講述西方每一個時代裡邊大事件的影響與意義。相信看完本文你可以有一些收穫,對西方近代的發展崛起以及東西方天枰傾斜方向轉變能夠有一個脈絡。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奴役也隨之而來
    哥倫布讓他們將雞蛋立在桌子上,貴族們絞盡腦汁,還是沒有辦法,哥倫布將雞蛋一端敲掉,立在桌子上,說:我發現新大陸和我立雞蛋一樣簡單,然後揚長而去。哥倫布不是一個傲慢的人,立雞蛋的故事,或許是忌恨者的編撰而已。
  • 華夏民族的航海史成就不可被否定
    一定要貶低華夏民族的航海史成就,精心粉飾甚至偽造西方歷史,尤其是海盜史。湛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其中之一的鐵證,就是當今新冠治療方案第三到第七版重症藥物組的蘇合香丸,存世已逾1300多年,最早收錄在唐代醫書中,此方是漢化後的波斯藥組方,用於中風急救,15味藥中竟然有13味是波斯(今伊朗)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