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2》: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

2020-12-20 騰訊網

《大航海時代2》PS版封面

還記得那個玩遊戲廢寢忘食的自己麼?

如今,PS5與Xbox Series X的主機新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其中,新主機最為直觀的提升,便是機器性能,以此帶來體驗上的升級。

畫面的進一步提升,便是重中之重,畢竟現在的玩家,更為感性,面對初見驚豔的畫面,大都缺乏抵抗之力。至於讀取時間的大幅降低,我也非常喜歡,畢竟《地鐵·離去》的漫長等待,實在是太過煎熬。

4K乃至8K畫面,光線追蹤技術,60fps甚至是120fps,都在時刻震撼著玩家……

這些技術指標令人興奮,可面對這些精美畫面的時候,我不禁想,當年的我們面對那麼粗糙的遊戲畫面,是如何廢寢忘食的呢?

雅達利遊戲掩埋事件

關於背景:個人電腦與遊戲主機的分庭抗禮

時間回到1983年,那一年不僅僅有雅達利震蕩(Atari shock),造成的北美遊戲業大蕭條,還有紅白機的問世,可能連任天堂當時都沒想到她的光芒,是如此的閃亮吧。

當然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紅白機發售的同一天,我出生了!

在當時,除了遊戲主機,個人家庭電腦在日本,也開始展露了頭角。

比如1981年,由日本電氣在日本發行的PC-8801,便十分暢銷。後來,由ASCII 微軟研發的MSX體系結構,吸引了眾多的生產商加盟。其中National,索尼、先峰、松下、三星、夏普、飛利浦、佳能、山葉、東芝、三菱、日立和卡西歐均悉數在列。

這些廠商,即便放到如今,也能稱之為豪華了吧。

PC-8801的遊戲載體為錄音帶

這個架構的個人電腦,在當時的日本銷量極好,據說超過了500萬臺。所以順理成章的,MSX的架構也就成了日文電子遊戲的一個主要發布平臺,科樂美和Hudson便專門為MSX製作遊戲。

畢竟當時的北美遊戲產業的蕭條,多多少少也對日本產生了影響,所以個人家庭電腦的加速崛起,倒也不算意外。

更為有趣的是,我們今天要聊的遊戲《大航海時代2》的製作公司,也就是光榮,其社長襟川陽一,便是因為其妻子在1979年送了一臺電腦當生日禮物,開始迷戀並決定製作遊戲的。

自然而然的,光榮起初的主戰場還是在電腦平臺上,比如初代的《信長之野望》,便選用了BASIC語言進行開發,儘可能的保證了不同品牌或者架構的電腦,都能有效兼容。

索尼生產的MSX架構的電腦

從頗有潛力的初代,到時代經典的《大航海時代2·新地平線》

在1990年,光榮在電腦平臺推出了《大航海時代》初代,講述了落魄貴族萊昂·法雷爾通過航海,來重振家族的故事。

由於遊戲提供了極高的自由度,這在當時,帶給玩家的衝擊還是非常之大的,不過這也相對提高了上手的門檻。

遺憾的是,初代作品雖然構想出色,但其內容卻是比較少的,從劇情到港口數量,都不足以讓當時辛勤的玩家盡興。

不過,人物和戰鬥部分,倒是做的一絲不苟,包括人物的屬性,也有力量,智力,勇氣,判斷和領導這些,戰鬥也是戰棋與決鬥戰結合的玩法。

這個年份,紅白機也剛開始在我國開始流行起來,《超級馬裡奧兄弟》、《魂鬥羅》、《忍者龍劍傳》這些遊戲,迅速的成為孩子們的新寵。

《大航海時代》初代日版封面

儘管1991年3月15日,光榮在紅白機上發布了《大航海時代》初代的日版,但因為遊戲類型和語言問題,在我國幾乎無人問津。我也是後來,找到了繁體中文版,玩了一下,記得當時的紅白機上,只有日文版和英文版。

其實在稍早的時候,也就是1988年10月29日,世嘉推出了16位家用主機Mega Drive(MD),任天堂為了應對,也在1990年11月21日推出了超級任天堂(SFC)。在1992年,《大航海時代》初代也登上了這兩部主機。

不過讓我國的廣大玩家,真正認識到《大航海時代》系列的作品,自然是1993年2月10日推出的《大航海時代2·新地平線》。在1994年,《大航海時代2》同樣也登上了MD和SFC上,不過在那幾年當中,我國個人電腦的普及速度很快,讓大家更為熟悉的反而是《大航海時代2》的PC版本。

《大航海時代》初代遊戲畫面

更為有趣的是,我至今仍然很難相信,一個4M大小(印象中)的遊戲,竟然都有如此豐富的內容!這個話題,就算在今天,討論一下,似乎也非常有價值。

《大航海時代2》不管是從劇情,還是從內容的豐富程度上,都是初代的一次完美進化。如果說,初代是一部有潛力的作品,那麼二代,則一躍成為了時代的經典。

據說《大航海時代》初代,便是當時光榮REKOEITION計劃的代表之作,經過了幾年的時間,光榮能打磨出《大航海時代2》,也的確彰顯了其製作水準,還有那讓人驚嘆的數據……我記得,有一次還看到過一篇報導,說當年光榮遊戲賣的都比較貴,他們官方還特別回復了大家的疑惑,說多出來的是考據的費用,也是真的有膽量。

《大航海時代2》的人物選擇界面

為了玩遊戲,免不了和母親的鬥智鬥勇

當年我也算是買電腦較早的那一波,所以《大航海時代2》對我來說也不算陌生。

儘管我極力的和我媽解釋,玩《大航海時代2》可以學習到歷史和地理知識,奈何我的老母親根本不信這一套。

那時候,父母工作都比較忙,紅白機他們可以收起來,因為插線麻煩,很難恢復原樣,抽查時候沒法解釋……挨了幾次打以後就放棄了。

有了電腦以後,情況就又不一樣了,畢竟電腦就擺在那裡,收不起來。

還有一點,就是我媽對電腦遊戲,也沒概念。

記得那個時候,有個同學有世嘉MD,而且他就住在學校旁邊,特別方便。本來中午在學校吃飯的我,隨便來上兩口,就奔向他家。

《大航海時代2》的港口

起先我去他那裡玩倒也和諧,後來其他幾個同學知道了,就一起去……這就造成每個人玩的時間極具下降,而他家也買了電腦,便開始安利給我電腦遊戲。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那些同學還去他家玩MD,而我便用軟盤往自己家的電腦上拷貝遊戲。

中午一放學,我就騎車飛奔回家,基本上每個中午能有個四十五分鐘的時間,打遊戲。

有一次,打《天使帝國2》入迷了,好像是襲擊天空船,對方的部隊都有蝙蝠翅膀,結果打完以後,已經到了上課時間……

風風火火趕到學校,已經上了小半節課了。

好在那是一節音樂課,第二節又是體育課,班主任沒在。副科在當時還不能跟主科同日而語,要不然我就死定了。

卡拉維爾帆船,在大航海時代常被用作遠洋航行

音樂老師對我不錯,也沒找我麻煩,以為我睡過頭了。

後來,同學給我拷貝了《大航海時代2》,還跟我講了一大堆故事,碰巧那個時候,在一本課外書上,看到了哥倫布的故事。

說起來,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歐洲的船隊努力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和夥伴,開始在海洋上冒險探索,也算是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

這段時期,被稱作為探索時代(Age of Discovery),而哥倫布,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在西班牙伊莎貝拉一世以及費爾南多二世的贊助之下,在1492年到1502年間曾經四次橫渡大西洋,成功抵達了美洲。

自然當時,我對這些歷史不感冒,我所感興趣的,便是哥倫布在航海旅途中的那些冒險故事,當然很多都是杜撰的,但我還是把哥倫布當成了英雄。

哥倫布

這一下子,《大航海時代2》瞬間成了我電腦上的常駐遊戲,吃進了我巨量的時間。放暑假的時候,我自然玩的兇猛異常,我媽一看,還學不學習了,這樣不行。

每次回來就摸顯示器後面熱不熱,只要是熱的,不管怎麼解釋,就一頓掐。

我用溼毛巾,擰去水分,放在顯示器後面,快速降溫,混過去了幾天,但我媽也絕非泛泛之輩,因為……她帶著我的鍵盤,去上班了。

下班了,看心情,可能會讓我玩上個半小時。

我也是天賦異稟,當時就自己研究出了改寫Autoexec可執行文件,這樣在DOS系統啟動以後,我可以讓其自動進入遊戲,而不用鍵盤。

我就把最近喜歡玩的兩三款遊戲,運行方式都寫到這個文件裡,一個遊戲退出,自動進下一個遊戲,測試了好多次,終於成功了。

這樣,就可以繼續我的《大航海時代2》旅程了……

《大航海時代2》遊戲畫面

航海的旅程總是艱辛,或許當年還不能完全理解

起初的冒險,是非常的不順利。

一個是因為我年紀尚小,對遊戲的機制還並沒有完全理解。

還有就是其劇情推進方式,是非常鬆散的,我往往玩著玩著,也不知道該去做什麼了。

最後就是那個時候攻略還不太流通,我那個同學,在很久以後,給了我一本有《大航海時代2》攻略的雜誌,好像是《大眾軟體》,才讓我如夢方醒。

所以說,初期的《大航海時代2》給我的體會,便是航海也太難了,莫名其妙就死在路上了,還不如去北海公園划船呢。

六位主角互相交織的劇情,也在那時候完全沒體會到,乾脆就拿修改器,改出了非常多的錢,然後同學傳授給我怎麼觸發單挑,怎麼在夜裡到某個偏僻港口的商店,購買最強裝備。

當時讓我驚訝的,一個是其自由度和探索的樂趣,另外就是光榮公司在數據方面的規模,真的龐大,甚至超出了我的認知。人物,港口,商品,發現物,幾乎玩家能想到的內容,光榮都做的十分精細。

100個正式港口,30個補給港,同盟港的設定,觸發其他國家的敵對狀態,都讓我覺得,《大航海時代2》的世界,是生動的,尤其是在海上,忽然看到艦隊追我,實在是太刺激了。後來,我一直用單挑取勝,然後想也用炮擊獲勝一回看看,結果發現,損失還真的慘重。

至於交易之道,因為一開始用修改器改的錢,完全沒有體會到,這也是後來,才補上的樂趣,越到後期,幾條商路就越發的作用明顯,想必老玩家們也早都瞭然於心了。

不得不說,探索,交易再加上戰鬥,以及角色扮演元素,甚至各種數值方面設定的影響,《大航海時代2》在當時真的可以說達到了一種完美狀態。

六個主角,又極大的延長其生命力,總之《大航海時代2》確實在當時,耗費了我非常多的時間,並且在沒看攻略的時候,連關都沒通。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那個,唯一的女主角卡特琳娜無疑是特別的存在。

卡特琳娜作為西班牙海軍的將領,得知她的未婚夫和哥哥在出海時被偷襲喪生,傳聞偷襲者是約翰·法雷爾,她便決定要去復仇。

自己單幹的卡特琳娜很快成了頗為有人氣的海盜,不過始終沒能殺掉約翰·法雷爾,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卡特琳娜發現約翰·法雷爾並非真兇,而真兇另有其人。

最終,卡特琳娜與約翰·法雷爾聯手,擊敗了陰險的馬丁內斯,也正是他陷害了約翰·法雷爾。

不知道諸位,喜歡的又是哪個角色呢?

一首歌,讓我回想起了你~

後來的某一天,聽到了一首歌。

沒錯,便是五月天的《放肆》。

「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

我似乎馬上就有了共鳴,甚至是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當年玩《大航海時代2》的情景。

後來,《大航海時代》系列,也並沒有完結,四代也在玩家之間評價頗高,可惜的是,這種遊戲類型,變得小眾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光榮也陸續把他們的經典作品,搬了回來,我還特意查了一下,可惜的是,目前《大航海時代2》並沒有中文。

還是得把票補了,為了當年的星光……

相關焦點

  • 哥倫布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地圖」,加勒比海航起點
    2020-05-08 17:11:41 來源: 球球的辣媽 舉報   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其實也是波特蘭海圖的時代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時代開闢者,被後人罵為人品惡劣的騙子
    在印象當中,一個叫哥倫布的人有一天突發奇想並付諸行動,而後便開始了三次海上探索之旅,最終發現了新大陸,開闢了大航海時代。可最近卻發現有人說哥倫布就是一個只會說大話的騙子,別說什麼拉開全球化時代的序幕了,就連他去過冰島,也被說為是無稽之談,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 我們的徵途是大海與新世界:哥倫布與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這一切都起源於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的探險者們幫助歐洲認識了世界;而對世界的正確認知,也拉開了世界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融合、對抗與侵略。在大航海時代的英雄之中,有一個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夢為帆,迷惘堅定交織的大航海時代
    航海也一樣,第一個敢於以無畏的勇氣投入一場看似無望的航海大冒險的人,才是一個值得被歷史記住的英雄。哥倫布無疑在大航海時代屬於這樣一個堪稱獨佔鰲頭的人物,他的成功背後百折不撓的毅力確實非常人所能為也。但除了這些勵志的正能量的意義之外,他在九死一生的航海大冒險中,所經歷的充滿著冒險、欺詐、義氣、背叛、血淚等諸多元素的豐富多彩的細節更令人耳目一新。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幸運總是眷顧那些低頭做事的人
    談起大航海時代,就一定會談起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談起哥倫布,就一定會談起新大陸。為了基建這個發現美洲大陸的歷史第一人,在美國專門設立了哥倫布日,為了紀念他發現新大陸,開闢了新的紀元。在大航海時代,那麼多人選擇了航海,為什麼最成功的是哥倫布,美洲大陸被發現後,到底給新大陸帶來了什麼樣的希望和苦難,幾次航海,哥倫布是怎麼從英雄成為囚犯的?哥倫布的後代們又是怎麼看待他這個航海天才?《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史料詳盡,文筆細膩,作者華盛頓歐文以哥倫布的航行為線索,用生動的筆觸帶我們領略了諸多大航海時代的傳奇。
  • 成就不輸哥倫布!大航海時代先驅達伽馬如何打通歐亞新航線?(上...
    這兩兄弟的叔祖,乃是葡萄牙歷史上被尊稱為「航海家恩裡克」的恩裡克王子。恩裡克深感葡萄牙積貧積弱,勢必被長期排擠在歐洲事務之外,因此便投身航海事業,年復一年資助著西去大西洋,南下非洲海岸的遠洋活動,於是越來越多的大西洋島嶼和越來越長的非洲海岸線出現在了15世紀葡萄牙人的航海地圖上。
  •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天才,就是別人認為毫無價值的不毛之地,你卻能挖掘出黃金和甘泉來!」-哥倫布哥倫布就如同一位中世紀的商業天才,乘風破浪勇闖入藍海發現商機。《哥倫布與大航海》這本書描述這位創業者發掘新大陸,揭開全球化時代序幕動人心魄的故事。一、作者簡介作者華盛頓·歐文是19世紀美國文學的大作家,著有《紐約外史》《見聞札記》等重要作品,被稱為美國文學之父。他的文筆優雅自然,帶著溫和的幽默。
  • 地理大發現人類邁入航海時代的跨越性一步
    今天,讓我們走進世界連接為整體的開端——地理大發現。 地理大發現的時代背景 從啟蒙運動到文藝復興,歐洲的社會人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宗教文化改革而引起的思想界的巨變也拉動了整個歐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改變。
  • 好奇學校常識周:大航海時代
    這次的常識周,主題是大航海時代。寒假期間,師生就一起共讀了凡爾納的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本小說裡的故事雖然發生在傳統認為的大航海時代之後兩個多世紀,但對整個地理大發現的歷史做了很多細緻的梳理。只要讀完這本書,就可以獲得進入常識周的門票。
  • 海上的妖術師:被月食拯救的哥倫布
    哥倫布一輩子對美洲進行了4次探索,是名副其實的先驅者。不過,他的運氣不好,每次都沒有給贊助他的西班牙王室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而且,由於他剛愎自用,在管理人員方面多少有些不近人情,因此許多船員心有怨言。這種內在的隱患往往會在沒有達到期望中的目標、或遇到較大挫折的時候爆發出來,變成摧毀整個探索行動的大災難。
  • 那年今日: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1452年9月22日—1506年5月20日,義大利探險家、航海家,大航海時代的主要人物之一 ,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 哥倫布所在時代正是歐洲處於一個對於財富掠奪和航海冒險非常盛行的年代,哥倫布熱衷於冒險和航海,堅信地圓說。
  • 世界歷史:哥倫布竟然是在他的啟發下,開闢新的航海路線
    世界歷史:哥倫布竟然是在他的啟發下,開闢新的航海路線 哥倫布通過閱讀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對富庶的東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相信當時已日益流行的地圓學說,認為地球是圓的,只要從歐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達印度,得到大量的黃金、香料。
  • 大航海帶來了財富,探索月球將帶來希望
    大航海時代又被人們叫做地理大發現時代,從15世紀到17世紀,持續了近二百年。歐洲國家的船隊航行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像隨處亂撞的蜜蜂尋找著潛在的花叢,航海家們也在尋找著新的大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歐洲需要更多的原材料以及更大的市場,大航海時代所處的背景是歐洲資本主義抬頭,各個王國紛紛建立貿易航線開展經濟競賽的時期,淘金熱、傳教、地圓說,以及羅盤的發明與造船技術的進步,也讓歐洲從陸地走向海洋成為了一種趨勢。
  • 西方無信史:哥倫布的猶太出身?|猶太人|西班牙|美洲|義大利_網易訂閱
    【大航海歷史運動的緣起】  15世紀末期,中亞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地中海小亞細亞半島崛起,壟斷了歐洲通向東方印度、中國的地中海航海貿易線。  奧斯曼人要求過往地中海的歐洲商隊支持高昂的過路費,此舉致使來自東方的絲綢、瓷器、茶葉、印度香料的價格在歐洲火箭式的攀升。
  • 從中西方差異對比來看,古代中國為何會錯過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又名地理大發現,新航路的開闢,是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的一系列活動。在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全世界不為人知的地區,哥倫布到達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麥哲倫環球航行等等。而在同一時代下,處於明帝國統治時期的中國為何會錯過此次大航海時代呢?
  • 大航海時代下世界格局正在悄悄改變
    以全球史觀來看,西方的近代史開始於15世紀的大航海運動即新航路的開闢,本文也是以此為起點,多維度為您講述西方每一個時代裡邊大事件的影響與意義。相信看完本文你可以有一些收穫,對西方近代的發展崛起以及東西方天枰傾斜方向轉變能夠有一個脈絡。
  • 《航海圖的世界史》
    ,意思是沒有航海圖的航海,即在沒有道路的地方行走。在幾乎沒有可靠航海圖的哥倫布時代,在大洋中航行就像在黑暗中摸黑前行一樣,充滿了危險。但是,即便最初是漫無目的的航海,一旦描繪出航海圖之後,未知的神秘海域就會變成普通的航海線路。航海圖實在是一個有趣的存在。 本書通過對這些冒險的回顧,講述從「航海圖」到「世界地圖」的變遷。繪製航海圖是俯瞰世界的嘗試。陸地與海洋的組合將世界區分成三塊,舞臺與時代同步。
  • 哥倫布從小天賦異稟?我更願意這樣給孩子哥倫布傳記和冒險精神
    華盛頓·歐文不負重託,1828年發表了《The Life and Voyage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直譯為《哥倫布生平與航行》,就是今年新出的這本《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當然,僅靠史料是無法完成一部生動文學價值性的作品的,他投身於各大圖書館尋找所有哥倫布的傳記。
  • 大航海時代,才是人類史上最好的時代!
    Photo from 《大航海,再啟動》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引發的「物種大交換」,掀起了動植物以及人種的遷移融合狂潮。Photo from 《大航海,再啟動》「突破固有格局的「冒險」才更徹底」 在實現發射火箭重新回收的壯舉2年後,SpaceX終於在今年3月,
  • 世界霸權史:從大航海時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哥倫布未發現美洲前,或者說在大航海時代之前,世界歷史是孤立割裂的,無法與現代史和全球化的今天相提並論。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世界霸權應該從哥倫布發現美洲開始算起,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爭霸開始。後航海時代之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