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從小天賦異稟?我更願意這樣給孩子哥倫布傳記和冒險精神

2020-12-27 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1826年華盛頓·歐文,收到馬德裡在美國駐西班牙大使的一封信,邀請他速到西班牙看一位作者最新出售的一本書,是關於哥倫布航海文獻的文集。

歐文拿到書很失望,海量豐富的史料是事實,竟然就原封不動的把資料堆積少成在一起,讀者毫無閱讀興趣。

當時的歐文,1809年出版的《紐約外史》,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讓歐文在美國文壇大放光彩。

華盛頓·歐文

1820年,歐文的散文集《見聞札記》出版後,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他遊遍英國的名勝古蹟,懷著對英國古老文明的仰慕和對從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嚮往,陸續發表許多散文、隨筆和故事,共32篇,這部作品奠定了歐文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正是處於這樣日漸名望的文學地位上,那位大使才決定寫信給歐文,其真正目的是希望作為美國人能藉助這些重要的文獻,寫一本真正的哥倫布傳記。

華盛頓·歐文不負重託,1828年發表了《The Life and Voyages of Christopher Columbus》直譯為《哥倫布生平與航行》,就是今年新出的這本《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

當然,僅靠史料是無法完成一部生動文學價值性的作品的,他投身於各大圖書館尋找所有哥倫布的傳記。然而發現這些生平和航海敘述都存在局限性,並不全面。

多說一句,目前中國給孩子的哥倫布傳中目前還嚴重存在這個問題,大部分還只是套路化美化哥倫布從小喜歡閱讀、冒險精神本能激發等等,虛擬成天然是個愛學習的冒險家,忽視歷史背景及史實,依舊讓人味同嚼蠟。

優秀的傳記作家,是一定會從諸多手稿、信件、日誌和公共契約等現存文件中尋找蛛絲馬跡的,會像福爾摩斯一樣充滿著好奇與激情,去拼湊還原那個活生生的人物。

傳記文學是運用除虛構以外的多種文學藝術手法,再現人物生平經歷和事跡,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刻畫其鮮明形象和生動個性的一種文學體裁。

但傳記文學的特點之一,就是作者會不自覺深入越來越多的主觀臆斷,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為兒童讀物的傳記,大多是「完人思想」、「偶像崇拜」的框架,越來越超脫真實的人物。

在這一點上,華盛頓·歐文在本書的序言中特此強調在搜集資料時,如幾個人記錄同一件事實,但由於作者的興趣點及情感不同,觀察視角和結論也是大相逕庭。

序言中他特意聲明自己的立意:

「儘量避免沉湎於推測或者泛泛而談,只對人物、事件或者時代所表現的特徵進行詳細而周密、不漏掉任何細節的敘述,並力求將每一個事實置於這樣的立場;讓讀者能夠自己去感知事情的功過,形成自己的準則和結論。」

這一點在翻看前幾頁關於哥倫布出身和早年生活的記述開始,就顯示了華盛頓·歐文的立場。對於哥倫布的家庭具體是從事何種職業的問題,即便至今都是個謎,有的說是布商,有的說是羊毛梳理工作。

而當哥倫布名滿天下時,很多人試圖證明他家世顯赫,有幾個貴族還聲稱是他們的家門,各種名門望族爭相想證明與哥倫布的關係親密,已經成為一個特大笑話,反而讓真實身份撲朔迷離。

他的兒子費爾南多隻說了句;「與其讓自己蒙受任何高貴祖先的福蔭,還不如做這樣一位父親的兒子尊貴。」

哥倫布自己帶著莊嚴而迷信的情感回顧了航海世界的初始階段,他將自己早期對海洋不可抑制的執著、對地理學習的熱情歸功於神的啟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他是被神選中的那個人。

然而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兒童傳記文學,神話和過度宣揚優秀品質並不能對孩子的教育產生積極影響,所以追蹤哥倫布早期的生活是一件重要的事務。

華盛頓·歐文的觀點正和我意,他調查了哥倫布的故鄉熱內亞當時社會民風,那是一個沿海城市,那裡的男孩子天生富於進取精神,想像力豐富,海洋是通往冒險之路的唯一途徑,祖祖輩輩的文化傳承。

一位歷史學家研究了當地青少年向外漂泊的社會現象,假如20個人離開,能最終返回故鄉的人不到2個人,有的死於國外,有的在國外結婚生子,有的在戰亂中消失。

也就是哥倫布對航海的熱愛,是當地青年普遍傾向,他接受的教育也是家庭條件一般的家庭力所能及的海上知識。

但有一點要承認,哥倫布對於地理知識的熱情是真摯的,他翻遍了地理書籍,在14歲時隨著一位遠房親戚開始第一次航海,而這位親戚是一位老水手,以勇猛出名,他豐富的實踐經驗顯然就此傳授給了正在求知慾旺盛時期的哥倫布。跟對了師傅相當重要,知識是一部分,而師傅的品格才是哥倫布得意傳承的最大財富。

而在哥倫布到達裡斯本,邂逅一位騎士和航海家的女兒相互愛慕而結婚。嶽父剛去世不久,哥倫布婚後與嶽母住在一起,老太太把丈夫所有的文件、航海圖、日誌、備忘錄等都交給了女婿。

這些資料非常重要,因此他熟悉了葡萄牙的航海路線、以及當時航海家的計劃和構想。

作為水手,航海的經驗至關重要,在面對隨時而來的一次次風險,能夠快速的判斷並作出決策性命攸關,而且對於地理、航海圖等熟悉和運用程度也可稱為決定生死的關鍵。

所以哥倫布的兩位師傅的經驗和傳承是非常重要的財富,而哥倫布如果沒有進取精神及好學的態度,恐怕這些信息也如同廢鐵。

在婚後,哥倫布以繪製地圖或者航海圖為生。在15世紀地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存在大量的錯誤,而哥倫布對地理知識和求真的探索,繪製的高度準確性的地圖讓他受到賞識,並認識了當時著名的科學家保羅.託斯卡內利,這位科學家站在知識與探索的高度,鼓勵哥倫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這樣的哥倫布的前期教育和引導就顯得可信多了,時代下大眾的航海熱情雖然是哥倫布航海的唯一選擇。

在那個天馬行空的謠言和島嶼幻想的燥熱社會風氣中,哥倫布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與吸收大量精華實踐的航海經驗相融合,造就了他對航海一切知識的高度準確性掌控的能力,這才是一位優秀的航海家養成的素養,這也是我們從他身上獲取的可靠的教育因素。

華盛頓·歐文正善於此項工作,在兩個馬德裡國家大型圖書館中,他發現了幾位西班牙文壇堅持自我創作,優秀但並未受到矚目的作家的文稿,大為興奮。

最重要的資料來自於哥倫布後裔和代表的支持,這位公爵將其家族檔案如此珍貴的寶貝拿出來給歐文展示,而此時距哥倫布去世已經三百多年了。

我們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大量哥倫布兒子費爾南多的敘述,作為最親近的人,提供了非常精確的信息,我認為這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哥倫布兒子費爾南多確實做過一個重要的工作,從父親的筆記和公文中總結出三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做的周密計劃及其動機。

這一點非常重要,值得探討:

第一:相信託勒密地球觀,預測周長較短

哥倫布相信託勒密的地球觀,地球是一個水陸組成的球體或球狀物,是可以從東向西繞行的,當地球兩端對應時,人類就是腳對腳的站著。

更重要的是他堅信地球周長比宇宙學家計算的要短,這就表明,如果一直順著一條直線從東向西,航海者就可以直達亞洲的末端。而這其中太多空間,是出於未探索狀態,激發了冒險的衝動。

第二:閱讀遊記,捕捉信息

哥倫布閱讀了大量遊記內容,非常仔細地標註了一些探索認知,例如從加的斯港島印度僅需要幾天的路程。海洋包圍著地球,在東方洗刷著印度的海岸,在西部衝擊著西班牙和茅利塔尼亞的海岸,所以只要一直沿著同一條平行的路線,就容易到達彼岸。

其中前面提到賞識他繪製地圖能力的那位科學家朋友,他給哥倫布一封信的副本,裡面提到從裡斯本到契丹附近曼吉省的直線距離為4000英裡,那裡被確定為中國北部的海岸。

第三:獲取獨到信息,大膽猜測

葡萄牙的一位領航員給哥倫布講了一件事,在水裡發現一塊雕刻過的木頭,雕刻工藝從未見過。他的妹夫也給他講了類似的發現,陸續還聽過漂浮過來的巨型蘆葦,在一些群島發現過漂浮過來的屍體,與已知種族完全不同等等。

根據哥倫布兒子的提出的論據,他的父親證實從這些信息,從一點推測到另一點,並以此才相信馬可波羅遊記中提到的,在海洋西部存在未被發現的陸地,那裡很富饒而有人居住。

華盛頓·歐文把這些文件整理並列出事實和細節,他認為這些的資料對於人類心智史是非常有趣證明,哥倫布的推斷鏈,合乎邏輯的串聯,比那些誇張的勇猛和堅持更有力的證明人類的進化。

寫在最後

「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整本書考證仔細,並用大量篇幅以哥倫布的航行為線索,用生動的筆觸帶我們領略了諸多大航海時代的傳奇,展示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各國眾生相。

華盛頓·歐文在1828年發表此書之後,遭到了很多美國作家的指控,認為把馬德裡那位最先發表哥倫布文獻的作家的資料佔為己有。華盛頓·歐文對此在日後再版的序言中,特意附上了作者本人對他的作品賞識。

「我頗感欣慰,文集所公布的那些關於美洲歷史發端的文獻和通告,落入一位如此能夠賞識其真實性之人的手中。他能夠批判地看待這些史料,並能將其傳播四方;他確立了最根本的事實真相,而這些真相迄今為止曾經被一寫帶有偏見或有系統的作家摻了假。」

我願意相信這份基於大量史料之上的文化作品。由於篇幅所致,我只寫了開頭華盛頓·歐文所寫的,與我們頭腦中哥倫布傳記生平的成長因素和動力使然,這些論證讓人不由得參與到遙遠的大航海時代的風暴與海嘯之中,並隨著哥倫布面臨的真實的危險和境地,從中感受那份奇蹟般的創舉。

文中圖片來自《哥倫布傳》電影劇照

作者介紹:榮榮

每本書都認真讀過,寫書評,推薦好書!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相關焦點

  • 哥倫布 美國故事02
    像今天我們在5G領域競爭一樣,15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這些國家爭先恐後,僱傭冒險家,許以重利,讓他們探索新領域,開闢新航路,以佔據更多領地,奪取更多黃金。航海家則投其所好,四處遊說自己的方案,拉攏投資,以尋求一舉暴富、名利雙收的機會。
  • 「哥倫布」被砍頭了!
    環視頻/南希希更慘烈的是在南部的里奇蒙,一尊哥倫布雕像先是被紅色油漆塗鴉,然後,憤怒的示威者用繩索拉倒雕像,之後雕像還被縱火,最終,沉默的哥倫布,被扔進了旁邊的湖中。比如,強烈譴責的:哥倫布是西方文明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推到他雕像的這些白痴們,沒有一個人可以取得像他這樣的偉大成就……當然,更多人反唇相譏:說他「發現了新大陸」,一塊有幾千萬人口的大陸,是能夠被「發現」的,更別提他發現後幹了什麼……在世界主流的歷史教科書中,哥倫布無疑還是偉大的,他是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開路先鋒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時代開闢者,被後人罵為人品惡劣的騙子
    其實這份工作哥倫布當時也並沒有做多久。據哥倫布自己敘述,當他年僅14歲的時候,就開始了航海生活。哥倫布早年對航海的熱愛,源自想像力生動的男孩子對大海的嚮往和富於冒險和進取精神的探索。哥倫布大概就是屬於那種擁有強大天賦的人,在他人生起步的時候,就不得不與貧困和障礙作鬥爭。在他奮鬥生涯的始終在遭遇中獲得膽識,在消滅困難的過程中獲得本領。這樣的人學會了以小手段去謀求大目標,並且能利用他們自身的能量和創造力去彌補這一缺陷,這一點從其最早的發端貫穿與整個人生都是哥倫布歷史的顯著特點之一。
  • 西方無信史:哥倫布的猶太出身?|猶太人|西班牙|美洲|義大利_網易訂閱
    「地圓說」認為地球為一個圓球,那麼理論上船隊由大西洋向西方行駛,也可以到達印度和中國。  掌控歐洲貿易的義大利和西班牙的銀行家同意提供金錢支持。一批冒險家開始為了證明「地圓說」而去致力於探索西行到達東方之路。  在這些前赴後繼的冒險家中最傳奇之人是來自義大利半島的克里斯多福·哥倫布,他第一次發現了一個歐洲此前無知的「世外桃源」——美洲。
  • 兒童故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故事》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哥倫布是義大利航海家,生於熱那亞。他很小就愛冒險,喜歡航海。後來在西班牙國王和王后的支持下,他決定繞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圓的。1492年8月3日,西班牙的巴羅期小港異常熱鬧。原來,這一天是哥倫布起錨的日子,人們聽說後,紛紛來看熱鬧和送行。太陽升起來了,哥倫布吹響了牛角號。
  • 「白衣女王」伊莎貝爾:鐵腕一統西班牙,資助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正是因為這樣的特徵,伊莎貝拉一世被譽為「白衣女王」。 伊莎貝拉一世雖然是女流之輩,但和斐迪南共同執政期間,卻展現出了種種鐵腕手段。首先就是大張旗鼓整頓軍隊,出兵徵服了格拉納達。
  • 海上的妖術師:被月食拯救的哥倫布
    經過了2周的修整,哥倫布決定繼續向西而行,經過了今天的牙買加、古巴,到達了中美洲的狹長地峽。被地峽擋住的哥倫布就在當地停了下來,一則因為他們的儲備已經耗盡,糧食上爬滿了蟲,船員們只能在晚上吃東西,這樣才不會被飯裡的蟲子給噁心到。
  • 哥倫布和鄭和都向西,為何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而反觀哥倫布的船隊,一共只有3艘船:聖瑪麗亞號130噸、平塔號90噸、尼尼亞號60噸。水手87名。遠遠不如鄭和的船隊,鄭和一艘寶船的排水量就比哥倫布所有船隻的排水量總和還大!那憑什麼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呢?
  • 電影:在哥倫布
    今天介紹一部2017年上映劇情類影片:在哥倫布由美國拍攝。Ross      琳賽·肖普 Lindsey Shope      莎妮·薩利爾斯·斯泰爾斯 Shani Salyers Stiles      麗恩·沃格爾 Reen Vogel      威廉·威利特 William Willet電影簡介: 因父親昏迷從首爾來到哥倫布的金,巧遇當地少女凱西,兩人展開城市建築巡禮,互相傾吐焦慮與憧憬,漸漸滲透冰冷的建築體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夢為帆,迷惘堅定交織的大航海時代
    這時許多人才恍然大悟,照這個辦法把雞蛋樹立起來太輕而易舉了,但第一個想到這樣做的才是真正的天才。 航海也一樣,第一個敢於以無畏的勇氣投入一場看似無望的航海大冒險的人,才是一個值得被歷史記住的英雄。哥倫布無疑在大航海時代屬於這樣一個堪稱獨佔鰲頭的人物,他的成功背後百折不撓的毅力確實非常人所能為也。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世界的影響——加速了人類文明傳播的步伐
    靠近海洋國家利用海洋優勢開始發展海洋貿易行業,尤其是在熱亞那地區水上交通的發達,過往船隻的穿梭各種各樣的商品在地中海來回貿易,在這其中有一位叫哥倫布的年輕人從小懷有高遠的志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經過多年水手的經驗積累已經成長為穩重可堪負大任的船長。 哥倫布從小就喜歡堪馬可波羅的小說,那書中對古老東方所描寫的財富是哥倫布所渴望的。
  • 那年今日: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1452年9月22日—1506年5月20日,義大利探險家、航海家,大航海時代的主要人物之一 ,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 哥倫布所在時代正是歐洲處於一個對於財富掠奪和航海冒險非常盛行的年代,哥倫布熱衷於冒險和航海,堅信地圓說。
  • 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的罪行:為什麼他被用鐵鏈帶回西班牙?
    哥倫布,他被許多人視為英雄,因為他冒險的航行和發現,通過他自己的國慶節在美國慶祝,但哥倫布的罪行背後的真相揭示了他極其殘忍的性質,無情地對待當地人在他的探索的土地,並特別喜歡斬首。即使以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標準,他被視為一個惡毒的殖民總督,並因他的野蠻行為而遭受了後果。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奴役也隨之而來
    哥倫布讓他們將雞蛋立在桌子上,貴族們絞盡腦汁,還是沒有辦法,哥倫布將雞蛋一端敲掉,立在桌子上,說:我發現新大陸和我立雞蛋一樣簡單,然後揚長而去。哥倫布不是一個傲慢的人,立雞蛋的故事,或許是忌恨者的編撰而已。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幸運總是眷顧那些低頭做事的人
    01 夢開始的地方哥倫布的父親羊毛梳理匠,家裡有四個孩子,從小,哥倫布就對航海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4歲就開始了航海生活。在大航海時代,地中海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海域,年幼的哥倫布就跟著家裡的預防親戚科倫坡同行。
  • 美哥倫布市將市政廳前一座6米高的哥倫布雕像拆除
    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將一座6米高的哥倫布雕像從市政廳前拆除。工人們登上這座金屬雕像,在雕像上懸起支撐帶,隨後將雕像底座上吊起。這座雕像已經在哥倫布市政廳前擺放了65年,雕像由哥倫布出生地義大利熱那亞贈送。近兩周前,哥倫布市市長安德魯·金瑟宣布雕像將被拆除。金瑟說:「對於我們社區的許多人來說,雕像代表了父權制、壓迫和分裂。 」市長表示這座哥倫布雕像將被存放起來。
  •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
    《哥倫布與大航海》|一位中世紀創業者的啟示錄「天才,就是別人認為毫無價值的不毛之地,你卻能挖掘出黃金和甘泉來!」-哥倫布哥倫布就如同一位中世紀的商業天才,乘風破浪勇闖入藍海發現商機。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這位中世紀的創業者敢於創新、堅持目標、長期主義的精神。三、挑戰固定思維,敢於創新出生於背靠貧瘠山脈面對充滿神秘大海的熱那亞,夢想成為一位航海家的哥倫布,擁護著地圓說,他相信在海上有一條航線可以到達馬可·波羅描寫的神秘而又富饒的東方。
  • 愛做夢的投機者哥倫布?誤打誤撞發現了美洲大陸
    讓我對這個時期,這一事件實際發生過程的重要影響事件,包括哥倫布本人,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出航前的磨難(哥倫布其人)「本書接下來的任務是講述一位水手的事跡和命運,他是首個具有料事如神的判斷力、勇敢無畏的氣魄並掌握了這片危險深海奧秘的人。」
  • 哥倫布大交換 | 活動報名
    那麼,你就與我們本期的主題相關,你就是哥倫布大交換的受益者。我們身處的現代世界是怎樣形成的?人們通常從純經濟角度描述全球化的世界,事實上,全球化本質上是一種生物現象,我們所熟知的現代世界都要追溯到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 《大航海時代2》: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
    後來,同學給我拷貝了《大航海時代2》,還跟我講了一大堆故事,碰巧那個時候,在一本課外書上,看到了哥倫布的故事。 說起來,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歐洲的船隊努力尋找新的貿易路線和夥伴,開始在海洋上冒險探索,也算是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