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變可能導致肺癌?某些肺癌風險因素可能導致基因突變

2020-12-23 騰訊網

小團:基因突變也會導致肺癌嗎?

小圓:基因突變分遺傳性和獲得性,在特定染色體(6號染色體)中遺傳某些DNA變化的人更有可能患上肺癌,而在獲得性基因突變中,某些致癌物質(如菸草煙霧)可以導致細胞DNA發生變化,導致細胞異常生長,從而導致癌症。

科學家們知道肺癌的某些風險因素如何導致肺細胞DNA的某些變化。這些變化可導致細胞異常生長,有時甚至導致癌症。 DNA是細胞中構成我們基因的化學物質,它控制著細胞的功能。但DNA也可以影響我們患某些疾病的風險,包括某些類型的癌症。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些基因有助於控制細胞何時生長,分裂以製造新細胞以及死亡:

幫助細胞生長,分裂或保持活力的基因被稱為原癌基因。

有助於控制細胞分裂或導致細胞在正確時間死亡的基因被稱為抑癌基因。

癌症可能由啟動原癌基因或關閉抑癌基因的DNA變化引起。

遺傳性基因突變

有些人從父母那裡繼承DNA突變(變化),這大大增加了他們患某些癌症的風險。但很多肺癌的病因並不是單一的遺傳突變。

儘管如此,基因似乎確實在一些有肺癌病史的家庭中發揮作用。例如,在特定染色體(6號染色體)中遺傳某些DNA變化的人更有可能患上肺癌,即使他們不吸菸或只很少吸菸。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些人似乎遺傳了某些缺陷,這些缺陷使他們減少或排除體內某些類型的致癌化學物質的能力降低,例如菸草煙霧中的化學物質。這可能會使他們患肺癌的風險更高。

另一些人繼承了錯誤的DNA修復機制,使其更有可能最終發展為DNA變化。 DNA修復酶不能正常工作的人可能特別容易受到致癌化學物質和輻射的傷害。

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可能有助於識別此類人員的測試,但這些測試尚未常規使用。目前,醫生建議所有人避免吸菸和暴露於其他可能增加癌症風險的因素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

獲得性基因突變

與肺癌相關的基因變化通常在生命中獲得而不是遺傳。肺細胞中的獲得性突變通常是由暴露於環境中的風險因素導致,例如菸草煙霧中的致癌化學物質。但是一些基因變化也可能只是有時在細胞內發生的隨機事件,沒有外部原因。

某些基因的獲得性變化,例如TP53或p16抑癌基因和K-RAS或ALK原癌基因,被認為在非小細胞肺癌的發展中至關重要。這些基因和其他基因的變化也可能使一些肺癌比其他肺癌更容易生長和擴散。並非所有肺癌都具有相同的基因變化,因此毫無疑問,其他尚未發現的基因也會發生變化。

相關焦點

  • 吸菸導致KRAS基因突變形成肺癌
    眾所周知,吸菸是導致肺癌的首要風險因素。每次吸菸時,都會對肺細胞造成雙重打擊,為癌症的形成創造理想的生存環境。香菸中所含有的化學藥品,如焦油和甲醛會滲透到細胞中,損傷DNA。上述化學藥品也會對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過程的基因造成嚴重破壞,即促使細胞分裂的基因變得極度活躍,以及使調控細胞分裂的基因失去調控能力。
  • 導致肺癌發生的病因有哪些
    能作用於人體組織,特別是肺組織內的某些特殊的酶,可以產生細胞分子結構的突變。根據研究,吸菸的人發病風險比普通人平均高10倍,吸菸累及量越大,發病風險越高。重度的吸菸患者發病風險可能是正常人的25倍。2.職業和環境接觸, 估計有高達15%的肺癌患者有環境和職業接觸史,有足夠證據證實以下9種工業成分增加肺癌的發生率:鋁製品的副產品、砷、石棉、鉻化合物、焦炭爐、芥子氣、含鎳的雜質、氯乙烯。
  • 肺癌危害生命健康,這幾種原因會導致肺癌,及時了解,積極治療
    >吸菸會傷害到肺部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這個因素也是公認的導致肺癌的最基本因素,在香菸中本身就是含有了超過了3000種的化學物質,其中含有的多鏈芳香烴類這種化合物更是有很強的致癌活性,這種物質是可以作用於人體的組織,特別是肺部的組織中的某些特殊的酶,產生一些細胞分子的結構性突變
  • 肺癌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王潔教授vs菠蘿直播實錄
    王教授:肺癌可以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癌又分為腺癌、鱗癌、腺鱗癌和大細胞癌,其中腺癌佔主導地位,其次是鱗癌,而小細胞癌不到15%。對肺腺癌研究的比較多,發病機制研究比較清楚,導致肺腺癌突變的驅動基因突變70-80%已經找到。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
    (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亞型,約佔肺癌的85%,目前NSCLC的驅動基因較為明確,其驅動基因的變異形式主要包括基因突變、拷貝數變異、基因融合等[1]。但該技術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1)腫瘤組織的異質性可能影響FISH檢測的結果偏差;(2)某些罕見或未知的斷裂與融合位點間距可能小於FISH
  • 肺癌第四期怎麼辦?
    大家都曉得,癌細胞的特性就是快速生長,所以肺癌細胞可能會帶有某些基因變異,而讓肺癌細胞出現與其他正常細胞不一樣的表現,加速腫瘤細胞的生長。每位肺癌患者其腫瘤細胞快速生長的因素可能不同,目前已知的生物標記包括了EGFR突變、ALK基因重組、罕見突變(ROS1基因重組、BRAF V600E突變等…)。
  • 肺癌,都能用靶向治療嗎?為什麼會耐藥?耐藥了該怎麼辦?
    並不是,只有一部分肺癌病人適應於靶向治療,適應才能獲益!癌症,從某種角度上講就是一種基因病。人天生就攜帶有各種原癌基因,在某些致癌因素刺激下或發生突變,與之相對應的抑癌基因若失活、力量不足,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就會形成癌細胞了。
  • 新癌王登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是什麼原因導致
    令人詫異的是,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肺癌屈居第二,乳腺癌正式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也以每年3%-4%的增幅快速增長,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 攜帶這些基因,可能讓你的免疫藥物都「白用」了—抗癌管家
    在標記物方面:發現了比如PD-L1表達,MMR/MSI,腫瘤突變負荷(TMB)來預測腫瘤患者能否獲益。  但其實,具體的基因突變類型也會影響PD-1/PD-L1抑制劑的療效!多項臨床數據提示攜帶某些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劑更容易起效,但攜帶另外一些基因突變的患者,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肺癌導致的胸腔積液
    今天病房裡的一個病人也確診肺癌了。這個是個60歲的男性,有40年的吸菸史,因為胸悶來住院的,一拍CT片子,發現了大量的胸腔積液。我們給他抽水做了化驗,抽出的胸腔積液是鮮紅色的,就是血性的,看到這樣的胸腔積液,基本上就要考慮是肺癌導致的,而且是晚期了。
  • 肩膀疼痛,可能是肺癌?提醒:這些檢查或能幫你揪出肺癌
    肺癌作為發病率以及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該疾病出現和多方面因素有關,平時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影響會導致肺部惡性腫瘤產生,特別是習慣大量抽菸,生活環境汙染嚴重或者存在放射線損傷的情況,都有可能會讓肺部惡性腫瘤產生。
  • 對話楊拴盈教授,聊聊肺癌免疫治療、免疫聯合化療與四藥聯合
    > 個體化治療主要依據患者的驅動基因改變來選擇治療方案,但同時須全面考慮其臨床因素。慢阻肺,尤其是重度慢阻肺合併肺癌時,肺癌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這類患者的治療包括化療、靶向、免疫等都要特別小心。用藥前一定要評估患者的肺功能、影像學改變。有些化療藥也會導致肺損傷;儘管檢測發現有驅動基因突變,也有好的靶向藥物,但如果有明顯的間質增生時,選靶向藥物時要特別小心,因為靶向藥物有一個比較少見但嚴重的副作用,就是導致間質性肺炎、肺間質纖維化。
  • 《細胞》:非吸菸者的肺癌與吸菸者的肺癌是一種不同且獨特的疾病!
    這項重要的新研究成果顯示,非吸菸者的肺癌與吸菸者的肺癌是一種不同且獨特的疾病,並且很可能對靶向藥物表現出不同的反應[5]。這些突變頻率高的突變排他性的存在,可能表明它們之間存在新的合成致死性,或者存在獨特的克隆進化[7]。這為新藥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果拿本研究隊列和TCGA比較的話,重要基因突變的頻率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在本研究中,排名靠前的基因突變集中在EGFR、RBM10和RNF213,而TCGA隊列中KRAS突變發生的頻率更高。
  • 這類肺癌晚期病人,能長期生存了!新療法把肺癌變成慢病!
    這三位都是獲得長生存期的晚期肺癌患者,都被查出有EGFR基因突變,經過靶向治療後獲益。靶向治療,正如瞄準特定基因突變肺癌的「狙擊槍」,一擊即中。「目前來看,肺腺癌裡70%-80%驅動基因我們已經發現,亞洲人群最常見的就是EGFR突變。」莊武教授介紹,「EGFR突變最常見的是女性、腺癌、不吸菸的患者,這跟傳統認為肺癌患者具有的老年、吸菸等特徵不同。」在發病特點方面,目前來看基因突變肺癌和普通肺癌差別不是特別大。但容易出現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會有一些特點:1.
  • 克隆基因檢測報告,pcr檢測肺癌基因
    雖然遺傳因素對於健康的影響只佔15%,而生活方式佔60%,但是15%的基因卻決定著60%的生活方式,因此基因檢測結果不管是對於內在疾病風險的查找,還是對外製定科學的生活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據。我們必須要知道,基因檢測的目的是為了發現遺傳基因中的缺陷基因,儘早幹預缺陷表達,讓疾病不發生、晚發生。簡單的說,基因檢測範圍大體可以涵蓋:
  • 居全球癌症首位的肺癌,早點知道這些致病因素不吃虧
    肺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與下列因素有關:吸菸:這是肺癌死亡率進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煙霧中的尼古丁、苯並芘、亞硝胺和少量放射性元素釙等均有致癌作用。與不吸菸者比較,吸菸者發生肺癌的危險性平均高9~10倍,重度吸菸者至少可達10~25倍。
  • 每天吸菸,一定會得肺癌嗎?專家為你講解煙和肺癌的「秘密」
    一:吸菸一定會得肺癌嗎?首先癌症的發生並不是簡單一兩個因素就可以的,患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大量的研究表示,抽菸比不抽菸的肺癌患病率高十至十三倍,越早抽菸,「吸菸指數」就越大,專家把吸菸指數大於四百的人歸為肺癌高危人群。如何計算吸菸指數?
  • 近期肺癌相關研究進展一覽
    在一項新的1-2期臨床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作為一種精確靶向由RET基因突變或改變驅動的癌症的藥物,selpercatinib(又名LOXO-292)能有效縮小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腫瘤,大部分患者生活一年以上而沒有疾病進展。在甲狀腺癌中也觀察到這種藥物的抗癌活性。
  • 肺癌晚期能治癒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各種治療方案及生存期匯總
    肺癌治療難度大,主要原因是發現晚了! 肺癌是導致癌症相關死亡的最常見原因,也是中國和全世界報導的第一大惡性腫瘤。據估計,到2020年,將有80萬例新診斷肺癌。
  • 戒菸以後,還得了肺癌,這是什麼道理
    醫學上把吸菸指數超過400的人列為發生肺癌的「高危險人群」。所以50~59歲期間患肺癌最多,因為這個時候人上了年紀,抽菸抽得久了,終於開始在意健康問題開始戒菸,然而他們的吸菸指數已經很高了,這個時候再被查出肺癌,和戒菸其實是沒有關係的。吸菸可以成癮,稱為菸草依賴,菸草依賴者一旦停止吸菸,會出現強烈的渴求、焦慮、抑鬱、頭痛等戒斷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