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肆虐,許多國家封國鎖城,百業受創,失業者不計其數。數以百萬計出國打工的印度尼西亞人陷入困境,沒錢寄回家,令印尼很多家庭連柴米油鹽都買不起,更別說是慶祝本周末的開齋節了。
根據世界銀行估算,疫情衝擊下,今年全球匯款額料下降約20%,即約1000億美元(1424億新元),降幅等於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降幅的四倍。
聯合國稱,2019年的數據顯示,全球有九分之一的人依靠國際匯款生活;沒有了匯款即切斷了許多家庭的生命線。
印尼中央銀行的數據顯示,海外印尼人2019年匯了114.4億美元給國內家人,遠比2014年的83.5億美元多,其中絕大部分匯款來自亞洲和中東國家。
雅加達智庫印尼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萍坎說:「匯款對於印尼家庭滿足基本需求如食物、住房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好些海外工人的親人利用匯款來做一些小本生意,如擺路邊攤或開小餐館,這樣他們就可以有穩定的收入。」
今年將度過 最令人傷心開齋節
據印尼媒體報導,自全球普遍暴發冠病疫情以來,已有超過10萬名印尼人回國返鄉,而國內工作短缺,這些本是家庭經濟支柱的人,如今也需要接濟。
非營利組織印尼海外工人工會的協調員麥茲達說:「以往都是海外工人寄錢回家養活一家大小,如今他們只能向家裡要錢。這個開齋節對海外工人和他們的家庭來說,無疑是最令人傷心的開齋節。」
印尼2.6億人口當中,近九成是回教徒。每年開齋節來臨,在海外建築工地、種植園和工廠工作的印尼勞工都會多寄些血汗錢回家,讓家人可以買新衣添美食,歡慶這個回教徒最重要的節日。
在馬來西亞打工的印尼人瓦西託披露,馬國政府為遏制疫情,實施行動管制措施,雖然當地大多數企業已於本月重新開業,但封鎖期間,他沒有領取到2500令吉(約815新元)的月薪,而必須向僱主借錢來過活。如今他復工了,必須先做的是還錢給僱主。
瓦西託說:「我的妻子每天都打電話向我哭訴說今年不能慶祝開齋節了。」
一些印尼人返鄉後做起小生意來餬口,但防疫期間消費情緒低迷,生意難做。
不過,有些返鄉者比較樂觀。蘇瑪斯麗在馬來西亞當清潔工10年後今年3月失業。她返回家鄉後,做起了裁縫生意。
她說:「要在鄉下謀生確實很困難,但我也不可能一輩子都在海外打工。這個疫情為我提供了跟孩子們展開新生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