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兩個項目入圍浙江考古「奧斯卡」

2020-12-23 瀟湘晨報

溫都訊 12月20日-2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的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在紹興舉行。浙江考古重要發現素有「浙江考古奧斯卡」之稱,今年入圍的項目一共有18個,其中溫州兩個項目入圍,分別是平陽雅山明代呂氏家族墓地考古發掘和永嘉馬鞍山元代龍泉窯遺址考古發掘。

平陽雅山明代呂氏家族墓地

呂氏家族墓地位於平陽縣昆陽鎮雅山社區馬鞍山北麓。2020年平陽寶龍世家項目建設時調查發現,經國家文物局審批同意,10月至12月,溫州博物館主持進行正式考古發掘。本次工作共清理土壙磚石墓5座13室,發現磚、石墓誌10方,出土銅帶扣、銅髮簪、環形金吊墜、銅框木雕帶板、銅步搖等各類文物13件(組)。根據墓葬形制、位置分布、志文內容及《呂氏宗譜》的相關記載,基本可以確定為呂洪及其父母、子孫前後五世共18人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地,跨越正統至萬曆的整個明中期,前後延續近一個半世紀。

呂洪夫婦合葬墓全景

平陽呂氏家族乃名門之後,根據墓誌及宗譜記載,其祖上可追溯至宋代名臣呂公著、呂祖謙。平陽呂氏以呂洪成就最為顯赫。呂洪(1417-1485年),字大正,號晉齋,平陽城西白石裡人,是溫州地區著名歷史文化名人,方志多有記載。呂洪一生為官清正,風裁凜冽,歷任廣東道監察御史、江西巡按、雲南按察副使、廣東按察副使、按察使等職,政績斐然,頗得聖意民心,辭官後致力於地方文脈傳承。

呂洪墓志銘

溫州博物館副館長梁巖華介紹,呂氏家族墓地的發掘,較為完整地展現了明代平陽呂氏家族的興衰與傳承,堪稱明代品官家族墓地的經典案例;墓地格局清晰,長幼有序,單體墓葬內位次排列獨具特色;墓葬封埋深邃,結構清晰,用料考究,隨葬品完整成套;出土的墓誌多數志文清晰,記述詳細,補充了《呂氏宗譜》記載的缺失,並糾正了部分訛誤,為浙江地區明代家族墓地格局、墓葬形制、喪葬習俗、平陽地方史和中國呂氏宗族譜系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實證依據。

永嘉馬鞍山元代龍泉窯遺址

2020年4月,為配合杭溫高鐵建設,溫州博物館聯合永嘉縣文物館對永嘉馬鞍山窯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馬鞍山窯址位於永嘉縣三江街道南岙村馬鞍山南麓,西距楠溪江約1.5公裡,南距甌江約4公裡,在其北側不過500米處即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坦頭窯址。

龍窯全景

三個不同時期窯尾

本次考古發掘工作揭露面積近230平方米,揭露出龍窯1處(不同時期窯尾3處)、儲泥池1處。龍窯斜長35.5米,內寬約2.2米,窯牆殘高為0.2米 ~1.6米,底部由磚壘砌,上部則由匣缽壘砌,部分窯牆直接由匣缽從底部壘砌而成不見磚塊。窯床可大致分為前後兩段。儲泥池位於龍窯東側,平面呈圓形,由匣缽壘砌,內徑約為1.5米,深約1.2米,底部鋪有塊石。

儲泥池

溫州博物館副館長梁巖華介紹,通過現有材料初步判斷,馬鞍山窯址年代為元代中晚期,產品特徵與龍泉東區窯場較為相似,產品類型包括盤、碗、洗、高足杯、爐、小口罐、粉盒等。在蘇太倉樊涇村元代遺址和福建平潭大練島元代沉船中發現了與馬鞍山窯址相似的雙系小口罐,故推測馬鞍山窯址也有部分產品為外銷瓷器。

溫都記者 葉鋒

審核 黃小玲

監製 陳博盛

【來源:溫都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浙江考古奧斯卡|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入圍vol.5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 浙江考古奧斯卡|首次大眾投票!pick你喜歡的考古新發現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 劉建安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會議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浙江考古發現的年度PK,最終結果並不硬性設置「幾大」,以每年考古發現成果和學術價值的重要性來評判。
  • 浙江考古奧斯卡來了!18個項目入圍 先來了解這幾個
    這一年,考古二字,始終熱搜。但越是熱,我們越需要回到起點,回到田野,思考來路,再望遠方。這一年,浙江考古有哪些重要的新發現?浙江考古界的奧斯卡獎——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來了。12月20日-22日,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
  • 永嘉馬鞍山龍泉窯遺址入選浙江考古「奧斯卡」
    12月22日,浙江考古界「奧斯卡獎」——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結果出爐,永嘉馬鞍山元代龍泉窯遺址入選年度「十大」重要發現。2020年4月,為配合杭溫高鐵建設,溫州博物館聯合永嘉縣文物館對永嘉馬鞍山窯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揭露面積近230平方米,揭露出龍窯1處(不同時期窯尾3處)、儲泥池1處。(記者 鄭小萍)【來源:溫州商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20個項目入圍
    根據投票結果,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等20個項目入圍終評。2020年度重要考古成果眾多,競爭激烈,專家們在重要考古發現的學術意義上取得比較統一的認識,得票第一的項目獲得196票,位列前十的項目得票數均在150票以上。     從遺址年代來看,入圍終評的20個項目中,史前考古6項、夏商周考古4項、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6項、唐宋元明考古4項。
  • 我們為什麼要考古
    這,也是今天這期浙江考古年度盤點想要告訴你的事。12月20日-22日,浙江考古界的奧斯卡獎——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匯報會將在紹興舉行。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導,浙江省考古學會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辦,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錢江晚報支持。
  • 「考古界奧斯卡」首次雲直播:26萬觀眾被8000年前的「義烏人」圈粉!
    25個頭像,在手機屏幕中同框,看上去,這是一場大型視頻會議,其實是「考古界奧斯卡」的終極PK。今年,剛好是「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舉辦30周年,因為疫情的關係,5月1日至5月5日,「十大考古」終評會第一次以網絡會議的形式舉行,第一次在全網雲直播。
  • 浙江商幫最厲害的兩個派別:「溫州幫」、「寧波幫」
    今天,小編和你一起來到浙江,眾所周知,浙江人很會經商,有「東方猶太人」的美譽,在浙江,不僅有一大批善於經商的人,還有非常優秀的代表,我在浙商也有兩個很有名的派系,一個是溫州幫,一個是寧波幫。  溫州幫  浙江民營經濟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溫州人似乎天生就有經商的天賦,溫州人創造的「溫州模式」是電視連續劇《溫州家庭》和《溫州兩個家庭》中對溫州商人的最佳刻畫,溫州商人對現代企業集團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溫州人喜歡冒險,善於管理人際關係,喜歡團隊合作。  在溫州,從最初的皮鞋打火機到後來的房地產行業,我們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36項新發現角逐2019考古「奧斯卡」 河南六個項目獲「提名」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在這個素有考古界「奧斯卡」的評選中,今年共有36個項目作為初評候選項目入選,河南有靈寶城煙遺址、濟源柴莊遺址等6個項目入圍,將角逐「十大」。
  • 溫州市民網絡觀察員溫在鐘上榜「浙江好人」
    溫州網訊(記者 溫婉)近日,2020年5月「浙江好人榜」名單揭曉,溫州市民網絡觀察員溫在鍾入圍「助人為樂」類好人。  溫在鍾,男,1976年出生,籍貫溫州平陽,群眾,浙江中東外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平陽縣心連心公益聯合會會長、全國新生代溫商公益慈善負責人。
  • 我州這個山城遺址入圍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據FM1059延邊交通文藝廣播報導)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在論壇上發布了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山東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洪河遺址、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
  • 浙江高校——溫州醫科大學
    ,簡稱「溫醫大」,位於浙江溫州,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可溯源至創辦於1912年的浙江醫學專門學校,1958年8月由浙江醫學院從杭州分遷至溫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醫學院」,後以校址所在地改名為「溫州醫學院」,2013年更名為「溫州醫科大學」,2001年浙江省溫州衛生學校併入。
  • 「視頻」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這個考古界「奧斯卡獎...
    這句考古界的名言,既闡明了考古學的價值,也道出了考古學的魅力。中國考古界最高獎項、被譽為考古界「奧斯卡獎」的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今日下午揭曉「十大」名單,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榮耀上榜。這也是該項目繼今年1月當選「2019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後,再一次被考古界認可其突出價值與重大意義。
  • 文物大省名不虛傳:山西又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於2020年5月5日下午揭曉,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是成功入圍,這是山西第16次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年度評選。西吳壁遺址是夏商時期的煉銅遺址,也是中國發現的第一個夏商時期的大型煉銅遺址。
  • 吉林一地入圍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揭開800多年前東夏國神秘面紗
    吉林一地入圍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2020年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陳星燦在論壇上發布了2019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山東滕州市西孟莊龍山文化遺址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洪河遺址、陝西神木市石峁遺址皇城臺大臺基遺蹟、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湖北隨州市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青海烏蘭縣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 「文化故事」浙江考古「前浪」傳說(上)
    1984年到1993年,他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再往前,他是省考古所的前身——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裡的第一批年輕人,浙江第一代文物考古工作者。這份自傳,寫於1982年,他當考古所首任文保室主任的時候。不久前,兩個孩子在整理他的手稿。
  • 2019年考古「奧斯卡」初評啟動 「南海I號」等獲提名
    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T23方等36個項目入選。2019年8月,國家文物局發布「考古中國」兩項重要考古成果,「南海I號」保護髮掘項目位列其中。據悉,「南海Ⅰ號」宋代沉船1987年發現於廣東省川島海域,2007年實施整體打撈,2014年開始保護髮掘工作。
  • 浙洽會「網」上開幕 19個項目349.5億投資花落溫州
    第22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網上)洽談會於6月9日下午啟幕。據悉,本屆浙洽會首次通過網上展會形式舉辦,共有19個項目籤約落地溫州,投資總額349.5億元。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出席溫州分會場重大項目籤約儀式。
  • 東亞文化交流的遠古秘密,藏在溫州這一片巨石裡
    這將為我市向海內外傳播推介溫州多元文化魅力,進一步提升溫州古老山水鬥城的國際化都市形象,起到重要作用。「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領導人商定的人文領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並由三國共同創立的國際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動。溫州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北有寧波、南有泉州這兩個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和重要港口,在中間起著過渡橋梁作用。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溫州在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
  • 《溫州三家人》在浙江溫州開機 續寫「時代史詩」
    《溫州三家人》在浙江溫州開機 續寫「時代史詩」 2018-10-19 20:22: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