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是不是東魯時期的孔子

2020-12-24 金龜朝北鬥

我一直有個疑問,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是不是東魯時期儒家思想家創始人孔子?

根據史書記載,孔子在從東魯時期開始便有統治者給其封號,東周的魯哀公封孔子為尼父,漢朝的漢平帝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北魏的孝文帝封孔子為文聖尼父,北周的靜帝封孔子為鄒國公,隋朝的隋文帝封孔子為先師尼父,唐朝的唐高祖封孔子為先師,唐朝的唐太宗封孔子為先聖,宋朝的宋真宗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元朝的元成宗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明朝的明世宗封孔子為至聖先師,清朝的清世祖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和至聖先師,民國政府封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

仔細觀察,孔子被歷朝歷代尊為先師,明朝封為至聖先師,清朝封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民國政府封為大成至聖先師。綜合看這是歷朝歷代統治者給孔子的封號。

這同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封號幾乎吻合,但孔子畫像同大成至聖孔子先師神像並不相同,這是為什麼?

海南民間供奉大成至聖孔子先師神像,國字臉,側臉型,大耳,濃眉,兩眼黑白分明,正嘴型,端坐官椅,左手放官椅上拿笏,右手放官椅上自然,座前有斷案桌,左右兩邊分別站立,左膀撐印大將軍,左臂撐筆大將軍。

熟悉海南民俗鬧軍坡的人都知道,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民間俗稱先生公,考試公,狀元公。說他是先生公,他在民間顯靈濟世救民,擇日大吉大利。說它是考試公,民間人們考試除了拜文昌帝君,魁鬥星君,就是他。說它是狀元公,因他是文運之神,民間人們考試無不拜他,求個狀元。

同時,在海南齋醮科儀裡的五聖臨軒科儀中的五聖,大成至聖孔子先師就是五聖之一,這是其一。其二,民間入宅貼的五方神中,東牆貼的是東魯孔夫子,西牆貼的是西岐周文王,南牆貼的是南山鍾進士,北牆貼的是北海姜太公,房中央貼的是中央唐虞帝。

按照民間入宅貼的五方神,東邊的東魯孔夫子指的就是東魯時期的思想家孔子。海南齋醮科儀的五聖臨軒科儀中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是不是指東魯時期的思想家孔子?存疑,畢竟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神像同東魯時期思想家孔子的雕像並不吻合。如果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指東魯時期思想家孔子,那誰能告訴我,為什麼畫像並不相同。

熟悉海南民俗文化鬧軍坡的人都知道,神像一般根據降僮人說出其造像形象,如博曲村供奉的華光祖師大帝神像造型由降僮人說出,華光祖師大帝的封號被峝主說出,峝主說他是敕封三界三十三天教主五顯五靈華光祖師大帝。降僮人說出華光祖師大帝造型,白臉,左手拿金磚,右手拿月牙戟,坐騎白馬,兩副將千裡眼順風耳,誕辰九月廿七。熟悉海南軍坡的人都知道,海南民間供奉的華光祖師大帝誕辰是九月廿七,大陸供奉的華光大帝是九月廿八,兩者的形象非常吻合,都是三隻眼,拿金磚和月牙戟,但兩者的封號並不相同,誕辰也並不相同,為何?

這個問號,如同海南民間供奉的大成至聖孔子先師的神像同孔子形象並不吻合,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會這樣?

相關焦點

  • 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713年前的今天,元武宗大德十一年七月十九日,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上天眷命,皇帝聖旨: 蓋聞先孔子而聖者
  • 全球祭孔日:為何定在9月28日祭祀孔子?
    祭孔是民間的一種對"先賢"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紀念活動。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
  • 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
    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在711年前的今天,1307年8月17日(農曆七月十九),孔子被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世稱孔子或孔夫子,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殷人後裔。
  • 鐵打的孔子、流水的皇帝:被封神成王的孔子頭銜發生了什麼變化?
    14年後,年近70歲的孔子被迎回故鄉魯國尊為國老,卻也並未受魯哀公重用。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73歲的孔子逝世,魯哀公在誄辭中尊稱孔子為「尼父」,為其離去深感內疚,悲傷到不能自已。而「尼父」也成為孔子死後獲得的首個官方敬稱。
  • 大型傳統文化展覽 「垂教千秋——先師孔子傳」巡展進校園活動啟動
    為落實教育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深入推進館校共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11月26日,省民族博物館(哈爾濱文廟)大型傳統文化展覽「垂教千秋——先師孔子傳」巡展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
  • 孔子在河南的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孔子弱冠前後「居宋」。據《禮記·儒行》記載,孔子晚年與魯哀公有一段對話:「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丘不知儒服。』」
  • 今日農曆臘月二十,恭賀魯班先師聖誕!
    2020年1月14日(農曆臘月二十),恭賀魯班先師聖誕!魯班仙師,姬姓,公輸氏,諱名班。因魯定公封祂為太師,賜以國名故稱魯班。又因其神工鬼斧、獨具匠心的木工才能,土木行業奉為祖師,尊為巧聖先師,與至聖先師興儒盛世天尊孔子同尊。據《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記載,木工工具如刨子、鑽子、鋸子、鏟子、鑿頭、斧刀、規角尺、墨斗、魯班尺等都是魯班仙師發明。據《世本》、《物原·器原》、《古史考》等記載,石、礱、磨、碾、鏟、畚箕等農家常用器都是魯班仙師發明。
  • 儒家思想成為兩漢時期欽定的正統思想,尊稱孔子為「素王」
    儒家思想成為兩漢時期欽定的正統思想,尊稱孔子為「素王」孔子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他在世時,雖然政治上是不得意的,但卻以博學多識而馳名魯國內外。他逝世時,魯哀公在誄詞中尊稱他為「尼父」。戰國時,百家爭鳴,在思想家、政治家中首推孔子和墨子。儒家後學對孔子自然倍加頌揚。
  • 細數中國民間供奉的9位財神爺,他們各司其職,不能隨便亂拜哦
    他的來源也通常被分為道教賜封和民間傳承兩種。由於歷史文化的融合和交替,財神也逐漸成為了民間供奉的特有神話形象。民間的九大財神財神作為歷史上中國香火最旺盛,民眾廣為接受的神話形象;它實際上並非只有一個單一的形象。更有甚者,在諸多神仙之中,財神的數量是最多的。
  • 孔子是怎麼一步步從「王者」變成「至聖先師」的
    作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坐穩了中國兩千多年來文化領域的頭把交椅。所謂「流水的皇帝,鐵打的孔子」,歷朝歷代為表「尊孔」,在對孔子的稱號上可謂煞費苦心,不遺餘力。他的尊號有「天縱之聖」、「聖人」、「萬世師表」等,時至今日仍然影響著中國人。
  • 傳承文化 祭拜先師!文曲星幼兒園己亥年釋奠典禮
    金風送爽,我們不僅迎來了秋日的明媚,更是迎來了孔子誕辰2570年,文曲星幼兒園一年一屆的釋奠典禮也即將開始,這是文曲星幼兒園第三次舉辦祭祀盛典
  • 你知道老百姓家裡和廟宇供奉的神佛總數有多少?附神佛誕辰千秋表
    現在農村,一般人家,除了祖先牌位之外,一般供奉的神大概包括觀音、灶神、財神、土地神、玉皇大帝、門神、山神、送子娘娘、狐神、黃鼠狼神、蛇神等等,當然不是一個家庭全都供奉,而是只供其中幾位。有人曾見到過一戶人家,在大門的入口處從頂棚上垂下一座天公爐--玉皇大帝的象徵,大門的門扉上貼了門神,室內一角貼有鍾馗畫像,室內正面牆上還有一幅畫有觀音、媽祖、關帝、土地公、灶神的神像圖,牆壁的前面是神龕,神龕的左側供奉祖先牌位,右側供奉關帝、觀音、媽祖等神像,神龕的下面是土地龍神。一一般家庭雖不供奉如此之多的神,但同時供奉土地公、觀音、天公爐、門神的家庭並不鮮見。
  • 「莎莉嘉」鼎盛時期登陸 海南今夜至明天風雨最強
    預計,今明天,「莎莉嘉」將在南海上積蓄能量,強度再度加強,明天中午在其鼎盛時期登陸海南。受其影響,未來三天,華南沿海多強風雨,同時適逢天文大潮,防臺形勢嚴峻。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莎莉嘉」的中心今天上午10點鐘位於海南省萬寧市東偏南方大約460公裡的南海中部海面上。預計,「莎莉嘉」將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於18日中午前後在海南文昌到陵水一帶沿海登陸;之後,穿過海南島,18日夜間進入北部灣,19日下午到夜間將在越南東北部到廣西西部一帶沿海再次登陸。
  • 孔子過沒過美人關
    對此,孔子評論道:「楚王的格局忒小了一點,幹嘛非得是楚人,外地人撿了就不香嗎?我看,改為『人失弓,人得弓』,才有點『仁者愛人』的意思。」供奉孔子的廟宇,歷來是書生的聖殿。孔子名丘,字仲尼,「子「是後人加的尊稱。跟釋迦牟尼的」牟尼「差不多,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他應該不是開辦學堂的第一人,但學習的風氣與體制卻明顯由他帶動,影響至今。
  • 海南日報數字報-倉頡造字潤及崖州
    如今這個廟名為媽祖廟,供奉中國東南海邊漁民的信仰之神媽祖,也叫天妃、天后娘娘。但這座小廟初建之時卻不是媽祖廟,而是國內都不多見的倉頡廟。  120年前,同樣是一個庚子鼠年的春天,當時的崖州知州鍾元棣在蜈支洲島創設了一間倉頡廟。回溯歷史,我們不難從史志中找到當年創建倉頡廟的一些情形。
  • 孔子如何成為「至聖先師」?
    中國的很多城市有文廟,文廟正殿會懸掛孔子畫像,上面通常會題寫「大成至聖先師」或「萬世師表」幾個字,意思是最有成就的、達到聖人境界的老師,是後世的表率。那麼,孔子是如何成為「至聖先師」的呢?史書記載,孔子三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十七歲時,母親也離世了,天地間只剩下他孤零零一個人。
  • 「孔子箴言故事」中庸哲理——敬鬼神而遠之
    《論語·雍也》記樊遲問知時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孔子主張面向現實,不談鬼神,《孔子家語》及《新序》中記著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以後已經快七十歲了,魯國國君把他奉為「國老」,即尊為道德高尚、學識淵博的顧問,有什麼疑問向他請教。有一天,魯哀公要擴修自己的宮室。這座宮室的西、南、北面早已蓋起了房子,如果向西、南、北擴展,必然擾民害民。
  • 孔門的造神,至多讓人感到可笑;後世的歌德,卻實在讓人覺得噁心!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話雖說得太滿,甚至近乎肉麻,但是就子貢、有若等弟子的初衷而言,卻是出於對自己老師的一片真誠。 即便是那些曾遭孔子嚴厲呵責,不被看好的門人弟子,他們對老師的熱愛之情也絲毫沒有削減,一樣全力以赴投身於這場造神運動,用最美妙、最動聽的言辭歌頌自己的先師。
  • 三月廿八,制字先師倉頡聖誕,東嶽大帝聖誕!
    一、繼朱襄而造六書,萬世免結繩之苦相傳黃帝統一華夏之後,結繩記事已滿足不了日常需要,命史官倉頡先師造字。倉頡先師受鳥獸足跡的啟迪,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始作書契,以代結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