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話巴山夜雨時

2021-02-13 蝴蝶抓住少年

    黎笙撕開快遞,一個星期之前買的《唐詩宋詞精選》終於到了,她一邊啃著蘋果一邊翻看著這本人生中第一次購買的二手書,突然眼前一亮,這字蒼勁有力卻不失娟秀,在書脊的地方寫著三個大字——宋一粟。少女不由得開始腦補,這一定是一個男生吧,還是一個手很好看的男生,戴著眼鏡斯斯文文。想著想著嘴角泛起微笑,對著旁邊追劇的舍友大喊:阿月,這蘋果真甜!

     這本書黎笙捨不得帶去教室讓別人看到,在她詢問客服確定找不到原書主人之後,嘆了一口氣,將自己最喜歡的書籤放在裡面「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還記得高中語文老師講到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在雨夜想起千裡之外的妻子,仿佛身臨其境般,那時對愛情懵懵懂懂的黎笙努力憋住眼眶中的淚水,在書籤寫下這句詩。二手書很快就看完了,也許是黎笙的專業本就是漢語言,所以對唐詩宋詞格外感興趣,又或許是書中的字太過好看,所以讓人愛不釋手。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著,一開始黎笙對宋一粟這個名字念念不忘,每次看到活動名單都會從頭數到尾,仿佛那個名字會突然跳出啦一樣。可是大學生活這麼繁忙,不知不覺就淡忘了尋找宋一粟這事兒。疲於本命,很多時候都快撐不下去的時候就會看看那本二手書,那句寫在扉頁上的「竹杖芒鞋輕勝馬」一直鞭策著黎笙。大學生活結束了,很多專業課本都被賣掉了,可是這本泛黃卷邊的二手書卻被小心的裝進回家的行李中,跨越一千多公裡,來到那個四季如春的小城,中國那麼大,宋一粟,或許這輩子都見不到了吧。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兩句詩是詩人在一個雨夜的時候對妻子的想念,有感而發,回想起共剪西窗燭的日子,就連這異鄉的雨都想跟你分享。這是黎笙在應聘高中母校的老師的時候講的詩,一周之後,一封郵件過來,女孩的願望實現了,再次站到附中教室的講臺上。高中採用的是一個老教師帶一個新教師的制度,負責帶黎笙的是曾經一個十分風趣幽默的男老師,帶過黎笙的姐妹,姓李。冬天很快到了,附中在山頭上,冷風瑟瑟,周末的時候黎笙被叫出去聚餐,到了火鍋店才知道原來是語文組老師們的團建,花白頭髮的小老頭小老太和一群年輕人在羊肉倒騰的熱氣中討論詩詞歌賦倒也是一道景色。不一會兒,包間的門被推開,來人一件深灰色大衣,金絲框眼睛,高挑的身材,深邃的五官。就在黎笙想這人是不是走錯包廂的時候,老李拍拍桌子假裝生氣的說:小宋,你怎麼才來!被稱為小宋的年輕人一邊摘下圍巾一邊說到:這不是李老師您選的地方太好,路上堵車了嘛。一邊的普老師打趣到:那小宋你可有福氣啦,來來來,坐在咱們小黎老師旁邊。黎笙不知所措,的確整個桌子只剩她旁邊還有一個座位了,可是…想著想著臉就一紅,趕快喝了口飲料欲蓋彌彰。小宋坐下之後禮貌的向黎笙行了點頭禮,黎笙不好意思的說:你…你好!我是黎笙,新來的老師,教高一5班,以後請多多指教。說完瞬間想抽死自己,怎麼一見到帥哥就開始緊張。小宋摘下眼鏡,伸出手:你好!宋一粟,春種一粒粟的一粟。「啪」黎笙的筷子掉到了地上,內心一萬隻小鹿飛馳而過,握住宋一粟的手說:你好你好!久仰大名。宋一粟將自己沒用過的筷子放到黎笙面前:哦?是嗎?什麼大名?黎笙像是犯錯的小學生:啊…這…宋老師博學博才,久仰久仰!宋一粟笑了笑無奈的說:多謝。晚上躺在床上的時候,黎笙回想起今天飯桌上的一切還是不由得臉上發燙,轉身撫摸著枕邊的那本舊書,宋一粟,真的是你嗎?

    當黎笙知道今天要跟老李去聽宋一粟的語文課的時候,心中還是驚喜的,不知道這位帥哥講課會是什麼風格。那節課講的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宋一粟穿了一件淺灰色衛衣。可能因為帥哥顏值在線,全班同學都專心致志,聽著他講述來自志摩的浪漫,「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宋一粟在黑板上寫下「笙簫」二字,似乎不經意看了黎笙一眼。而這一堂課,也讓黎笙對宋一粟的好感有所提升,不失幽默的課堂將他的淵博學識體現出來,仿佛那個風流才子徐志摩就站在講臺上,當看到蒼勁的黑板字的時候,黎笙確定了,宋一粟就是宋一粟。

     12月很快過去,1月便是忙碌的期末考。這一天冷得不像話,幾位老師在辦公室改著期末考語文試卷,天色暗下來的時候,黎笙一抬頭,不知道什麼時候辦公室只剩下她和宋一粟,心裡確有一點欣喜,搓搓手再次奮戰改卷。「看我中華少年,來日方長」這句不錯,黎笙一個猛回頭,宋一粟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他後面,被嚇一跳的她嗔怪到:你這人怎麼走路沒聲?宋一粟無奈的笑著說:是黎老師太認真了,本來想過來看看你這邊有沒有唐詩註解的書,我感覺試卷古詩閱讀有個地方不妥。說這便伸出纖長的手抽出書立裡那本舊書,黎笙慌忙站起來,雙手緊張的抓住衣角。一旁的宋一粟翻來書後一瞬間的錯愕,然後便恍然大悟之後的笑。黎笙連忙解釋:這是我大學時候買的二手書,沒想到…宋一粟低下頭看著她:沒想到和書的原主人居然遇到了。氣氛一時尷尬,黎笙不知道該不該把那些支撐自己度過大學的那些情愫,那些說不出的想像說出來。宋一粟放下書,看著黎笙一字一字的說:所以你覺得你來聽課的那天我講《再別康橋》是偶然嗎?

窗外下雪了,附中長長的樓梯宋一粟牽著黎笙走完,他們從幼時趣事談起,講到尷尬的火鍋飯局,還有這不可思議的相遇。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

     

    

     

   

相關焦點

  •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67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李商隱《夜雨寄北》最溫柔場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作為他流傳最廣的七言絕句,最打動人心的應該還是最後兩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因為對比前兩句,後兩句的想像更加能夠表露出他在這首詩歌當中所寄託的情感。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李商隱對此時此刻所在時間和環境的一種描繪。
  • 詩詞鑑賞: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原文】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注釋】你看,雲中誰寄情書來,那一紙書箋,曾溫暖過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只是現在人們很少寫情書了,它們被遺忘在古詩詞中了。說起來,中國古代的情書的確惹人情扉。
  • 李義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等等,在我的記憶裡,李商隱寫過許多無題詩,其詩歌風格大多纏綿悱惻,晦澀含蓄。晚唐著名詩人,代表作《登樂遊原山》、《賈生》、《錦瑟》、《嫦娥》、《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夜雨寄北》,和杜牧合稱「小李杜」。《夜雨寄北》唐·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詩詞大會考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難住高手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道阻且長,也要遊到你手邊,這是《詩經》式的浪漫;「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秦觀《鵲橋仙》中的千古名句,只這「豈在朝朝暮暮」6個字,就是多少異地戀心中的浪漫誓言。除此之外,還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還有「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古人的浪漫確實夠讓咱們望塵莫及。
  • 巴山夜雨後,昨夜星辰時
    王氏是涇原節度使王茂元之女,二人最初的相見,是在李商隱進士及第後參加曲江遊宴時。那天,李商隱舉杯輕飲後,放眼望去,在喧囂的人群中,看到一個面若桃花的年輕女子,立於一棵桃樹下,正淺淺地微笑。那個女子也覺察到了李商隱注視的目光,便與李商隱對視了一下,忽又面露羞色轉過頭去。李商隱知道她一定是哪位官宦人家的女兒,隨父親一道來參加曲江遊宴的。
  • 李商隱《夜雨寄北》中出現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
    李商隱《夜雨寄北》一詩中出現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都說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在李商隱《夜雨寄北》這首七言絕句裡,卻出現了兩處 "巴山夜雨"。從詩歌藝術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有意為之,因為這絕非平庸的重複。"
  • 閒話+閒畫談「話題之外的畫」+巴山夜雨
    遊江:閒畫巴山夜雨(系列)巴山夜雨-1(畫面尺寸:39cm X39cm)巴山夜雨-2(畫面尺寸:39cm X39cm)巴山夜雨-3(畫面尺寸:39cm X39cm)巴山夜雨-4(畫面尺寸:39cm X39cm)
  • 山水林湖融為一體 北碚還原「巴山夜雨」情懷
    山水林湖還原「巴山夜雨」情懷「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一詩中,簡單數字描寫出巴山渝水之美。在縉雲山綜合提升工程中,「巴山夜雨」的獨特韻味也將得以重現。為了美化黛湖周邊環境,北碚特意修建了沿湖步道、生態展覽館、生態廁所等,步道兩旁栽上了紅葉李、紅楓、紫薇。
  • 區縣故事薈·北碚篇|巴山夜雨 溫泉故裡 自在北碚
    縉雲山茂林修竹孕育繽紛四季,北溫泉水暖生煙升騰雲蒸霞蔚,「巴山夜雨」亦詩亦畫滌蕩心扉。北碚,一座人文薈萃的城市,悠悠文脈歷久彌新。走進博物館,重溫「三千名流」匯聚北碚的故事,突然發現,這裡蘊藏著城市的根脈和靈魂。還是那條石板路,百年金剛碑卻正在蝶變和新生。一山洗肺、一泉滌塵、一方文脈、一縷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