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都倍受關注的高考作文,今年高考全國III卷因為漫畫「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讓「小林漫畫」一夜之間走紅大江南北。以至於,作者小林自己都感到意外。
傳神漫畫背後的溫情
這幅據「小林漫畫」作品改編的漫畫中,有這樣一句話:「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打動了無數人的這句話,將老師對學生們的成長期盼與眷念之情刻畫得入木三分,令人感動。
事後,作者小林接受媒體採訪,大家才知道這幅無比溫情的漫畫背後,源自真實的故事。
漫畫中的老師原型,是作者小林高中時的班主任兼英語老師,現在是廣東湛江市第四中學的副校長和黨總支書記的黎光寧老師,擁有38年教齡的黎老師今年已60歲,今年高考時在考場負責安全工作。
漫畫的原型黎光寧老師
黎老師說,之前自己帶的學生要參加高考了,看著這些像自己兒女的學生們,他會擔心他們的前途。擔心他們考得好不好,能去什麼樣的學校等等。在即將離別之際,說出了這樣的原話:「你們好好地看書準備高考,但你們高考後就畢業了,就要離開校園,老師還想再看看你們!」
沒想到是黎老師的學生小林在2017年高考前夕,將這句話精簡演變成了漫畫中的「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那麼是什麼觸動了小林創作了這樣的漫畫呢?
在很多時候,很多人往往並不能完全體味到旁人對他的關心、呵護,以及用心良苦。特別是在學生時代,貪玩的本性在面對老師的嚴厲時更是不能理解。但若干年後,才覺得「嚴是愛,寬是害」的道理。
小林創作的這幅漫畫就是如此。
作為班主任黎老師的學生,讀高中時的小林偏科極為嚴重。語文、數學都非常好,特別是數學,還拿了好幾次類似現在奧數的全國數學聯賽獎。但是偏偏班主任的科目英語奇差無比,黎老師就經常罵他。
比如,總分100分的四選一選擇題試卷,小林卻只考了18分。黎老師在課堂上評卷時還以此為例說,四選一的題,自己蒙上眼睛也能考25分啊,可這位同學真是奇葩,只考了18分。「我對這位同學的英語學習和運氣表示深切的失望。」
當時的小林臉面雖然很是無光,但他明白刀子嘴豆腐心,嚴厲但人好心好的黎老師都是為了他好。直到有一天,事情終於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讀高二時,學校要求到城裡上學的農村學生每學期要交800元的「建校費」,因為小林家裡很窮,沒錢交這個「建校費」。直到交費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小林才去找黎老師說了這個情況。
沒想到黎老師輕描淡寫地說了句 「知道了,你回去吧」後,就啥也沒說了,到高三了也沒讓小林交這個費。若干年後,小林跟黎老師說起這事以表謝意時,黎老師卻早已不記得這個事了。
那時深受感動的小林,從此發奮惡補英語。好在工夫不負有心人,小林自己都沒想到,高考時自己的英語考出了自己中學六年來英語的最高分,在全省平均線以上。
也正是英語成績補上了,沒有太拖後腿,小林成功考上了中山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系七年制碩士班。
多才多藝的小林很知名
這次作品被選入高考作文題,小林自己也很意外。
小林稱,獲知這個消息的時候,自己在正在機場正準備從北京返回廣州,朋友們通知微信告訴了他這個消息,他也震驚了。
顯然,倍受世人關注的高考給小林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因為這事兒「小林」似乎一夜成名了。至少,他的微信公號粉絲一天之內增長過萬,這在以往是不常見的。
事實上在此之前,小林就已經很知名了。
公開的資料顯示,人稱「小林老師」的小林,是中山大學教師、畫家、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務院新聞辦圖片庫(CFP)籤約攝影師;
也是《中國攝影報》2012攝影影響力年度人物、螞蜂窩旅行網2013年度旅行攝影家,是《中國畫報》、《電腦報》、《新潮電子》、《南方都市報》、《移動信息》、《照相機》人文旅行攝影及漫畫專欄作者。
看了這麼多的頭銜,不少人驚訝於在小林的多才多藝。在他自己的「數碼生存」網站上,他是這樣自我介紹的:
小林,姓林,廣東湛江人士,1975年生,現混飯於廣州。身高不多不少剛剛好,體重不多不少剛剛好,相貌也是不多不少剛剛好。
大學念的是臨床醫學,畢業轉做行政管理,現在從事的是IT,半生坎坷,一事無成,常常落魄,黯然銷魂。沒事的時候喜歡拍照片,喜歡畫畫,喜歡寫字,喜歡設計,喜歡釣魚,喜歡漫無目的的行走。
總而言之,這廝玩樂比工作精通,無所事事發呆遊蕩又比玩樂精通。
看了這樣的自我介紹,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是一個有趣的靈魂!
從他的漫畫,你就能感受到,畫面雖然總是簡單的幾筆,配文也言簡意賅,特別傳神。內行人都明白,這得益於他深厚的國畫和攝影功力。
國畫,讓他有足夠的能力迅速將腦海中的畫面表現出來;攝影,讓他很懂得「抓拍」精彩傳神的瞬間。
之所有有如此深厚的功底,除了後天的努力鑽研,還有小從的耳濡目染。
出生農村小時候很窮的小林,其實系出書香名門,是真正的狀元之後,從他的名字來源就可見一斑。
小林是網名,他的本名叫林帝浣。
出生後,一家人想著給他取個什麼名好。
迷信的老媽覺得小林應該信奉玉皇大帝,名字裡得有個帝字,命裡五行缺水,名字中得有個水字旁字。
老爸按此意想出了林帝江、林帝河、林帝海等名,但覺得均不滿意,於是興奮地跑去請教村裡書法最好、最有學問的小學退休老師、小林的大爹,取個什麼名好。
小林老家所在的村莊,是粵西最大的林姓村莊。在清朝道光年間,村裡出過粵西唯一的狀元林召棠(1786~1872年),小林的大爹就是狀元公林召棠的直系後裔。
小林的大爹說,狀元公林召棠最喜歡杜甫的詩,他的書齋名字就叫做「浣花溪館」,這個浣字很少人用。於是小林就有了極具穿越的名字——林帝浣。
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小林八歲時被送到在城裡工作的姑媽家借讀,於是便有了上文提到的「建校費」一事,也才有了之後漫畫作品入選今年高考作文題的故事。
毫無疑問,高考讓小林和小林漫畫都更紅了。
在此之前,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正式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小林的一組國畫作品,就被中國代表團選中,成為申報推介宣傳畫。
2017年春節,小林的作品以主背景畫的形式在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中亮相……
「當代豐子愷」小林漫畫的配文爭議
小林的成名在很多人看來是在意料之外,因為他都沒真正拜過什麼老師,更不用說名師,他畫畫全靠自學。
這是不是讓無數有著藝考夢想的學子們看到了極大的希望?特別是美術藝考生,你們的未來也許跟小林一樣燦爛!
因為從小就非常喜歡中國畫和書法,小林很早就開始畫畫和練習書法,那怕是工作以後也會花很多時間來研習。用小林自己的話來說,他的漫畫是從中國畫中獲得營養,將國畫的大寫意進行適當變形,然後用傳統筆墨的韻味表達出當代的情感。
或許正是這樣的筆法,讓很多人覺得小林的漫畫風格很像豐子愷,稱他是「當代豐子愷」。
小林承認自己受到豐子愷的啟發,但在創作中會儘量避免像他,畢竟藝術非常講究個性風格,要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但就繪畫技巧來說,小林覺得齊白石、潘天壽等名家對他的影響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小林漫畫中或詼諧或哲理或寓意深刻的金句配文,還曾因為版權引來爭議。有人覺得,小林的漫畫是根據別人的文字來進行創作,從而引來質疑。
小林漫畫的配文,主要來源於小林自己平時的積累。小林習慣用手機的記事本、備忘錄的功能,記錄下閱讀或者在旅行中的感受,或者覺得很有道理的話。然後在漫長的時間裡去修改、提煉,想著用什麼樣的好玩的方式去表現它。
對於質疑,小林承認有一些漫畫配文的金句確實來自網友的留言,是他們在社交媒體上互動時留下的。網際網路上有一很在的特點就是,很多打動人心的句子會被反覆引用,導致版權來源不太清晰,難以確認第一次說這句話的人是誰。
小林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也曾遇到過,有作家的某句話寫得挺好,讀者看到後就放在了小林的微信公眾號留言裡了。不明就裡的小林就採用了,並發表了出來。這名作家找到小林,兩人做了溝通,後來就有了兩人的合作,作家出書時小林幫著畫漫畫等等。
小林也承認,這樣的質疑一直存在,他也在社交媒體的留言中看到了質疑的聲音。不過,小林希望通過溝通,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編後語
自稱帶著城鄉結合部氣息的小林,很善於從生活的細節中挖掘出令人心動的閃光點。其作品都是反映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不起眼兒的瑣碎事情,但往往這些不起眼的瑣事經他幽默的筆法表達出來,看似簡單,其實更接地氣,讓作品馬上就有了人間的煙火韻味,老少皆宜。祝願小林能帶給讀者朋友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