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每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作文題」總是備受關注。今年全國III卷作文題為「根據漫畫材料寫文章」,該漫畫根據「小林漫畫」改編。
漫畫中老師背手站立,看學生複習功課,上附該段文字;像是一個平時「不近人情」老師,到了學生畢業的最後一刻,突然顯得溫柔了。
「小林」即林帝浣,人稱「小林老師」,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現為中山大學教師,同時也是漫畫家。
「這次作品被選入高考作文題,我很意外。」6月7日晚上,林帝浣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當天中午他準備從北京返回廣州,正在機場,手機裡的微信「炸了」,朋友們告訴他作品被選進高考作文題的消息,也有人調侃,「與考生的梁子結大了」。
7日中午,他在微博上連發多條狀態,回應此事。「私信來問漫畫立意的孩子們就不一一回復,盼諒,其實我也不知道啊!」林帝浣稱。不久,有人問他被高考作文選中的感覺怎樣,他回,「瑟瑟發抖」,「感受到了一波怨念」。「也會有一些家長來問我,因為他們有經常看我的漫畫,自己孩子的試卷裡突然出現了我的作品,覺得有趣。」當天晚上,林帝浣告訴澎湃新聞,他的微信公號在一天之內,粉絲增長數過萬,這在以往並不常見。
「漫畫的原型是我高中時期的英語老師黎光寧。」林帝浣稱,2017年高考前夕,自己想到黎老師曾說過類似的原話,便精簡成(漫畫中的)這句,創作了作品,「老師跟學生之間,有三年的感情。相信很多考生在畢業多年後,想起往事,會很感謝老師曾經對他們的高要求。」
漫畫中的黎光寧老師,後任湛江市第四中學的副校長和黨總支書記,教齡已有38年,今年60歲。6月8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黎老師稱,自己仍在高考考場「負責安全管理工作」。
此前,黎光寧並未見過這幅以自己為原型的漫畫,直至6月7日中午有同事將相關新聞發到教師群裡詢問。「當時我是講過類似的話。就是看著自己的學生就要參加高考了,帶了這麼多年,一起生活、學習,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樣,會擔心他們的前途,比如考得好不?能去什麼學校?將來進入社會能不能受認可?就要離開了,會有那樣的情緒。」黎光寧說。
黎光寧稱,小林高中時期愛好廣泛,其中即有漫畫,但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他並不知道這名考入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的學生,畢業後會走上另一條道路。「他的漫畫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黎光寧說,這麼多年教授學生,先教做人,知識其次。在他看來,學生能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做出成績來,就值得高興。
黎光寧告訴澎湃新聞,這麼多年,送過不少學生進入高考考場,「沒有太多的感觸,就是做好自己的職責」。
他還表示,「老師就像擺渡的船夫,送一批學生去,又返回來,送另一批學生,不停重複。」
6月8日,林帝浣在微信公號上貼出多篇漫畫及短文,回憶學生時期的「老師」。其中有經常送書給他的「廢品收購站的胖子老闆」、告訴他「學畫畫會餓死而且找不著女朋友」的美術啟蒙老師,也有英語老師黎光寧。「所有(惡補英語、考取大學的)動力來源,都出於對黎老師的感激。」林帝浣稱。
以下為澎湃新聞與林帝浣的對話:
漫畫原型為高中班主任
澎湃新聞:
被高考作文題「翻牌」的感覺怎麼樣?
林帝浣:
前段時間,有一套高考模擬題作文曾經考過我的漫畫,名叫《你的三觀,我很喜歡》。但沒有想到這次能夠真的被全國高考作文題選中。(6月7日)中午正準備從北京回廣州,很多朋友發微信給我,有人祝賀,有人調侃,說我「跟考生的梁子結大了」。
澎湃新聞:
漫畫裡有一句話,「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很多網友覺得這句話「戳心」,令人感動。這幅漫畫在什麼時候創作的,背景是什麼?
林帝浣:
漫畫的原型是我高中時期的英語老師,黎光寧老師,他同時也是我們班主任。2017年高考前夕,我想到他說過類似的原話,便精簡成(漫畫中的)這句,創作了作品。
澎湃新聞:
您想通過這幅漫畫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林帝浣:
老師跟學生之間,有三年的感情,「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老師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生身上,作為學生來說,當時會覺得老師太嚴厲了,太不近人情了。但很多考生在畢業多年後,想起往事,會很感謝老師曾經對他們的高要求。
澎湃新聞:
漫畫中塑造的形象,就像是一個平時「不近人情」老師,到了學生就要畢業的最後一刻,突然顯得溫柔了。
林帝浣:
對,沒錯。在學習中,黎老師很嚴厲,比如我剛上高中的時候,英語成績很差,他就經常罵我。但實際上對學生很好。當時(1990年)我是農村學生,到城裡上學要交「建校費」,家裡很窮,沒法交這錢,便去找黎老師。他就說「知道了」,其他什麼話也沒說,但後來幾年沒再讓我交錢。我覺得挺感動的,所以學習英語就特別發奮,最後高考考了一個平均分以上的分數。
後來過了10多年,我跟黎老師說起這個事,表示感謝,他卻說不記得這個事了。黎光老師一直都非常好,現在每次來廣州,都會約很多同學一起聚會。
高考作文,「我也寫不出來」
澎湃新聞:
有網友形容你的遭遇是,「原作者答不出答案又填新成員」。現在要你來寫篇作文,會怎麼寫?
林帝浣:
確實不太會,我感覺我寫不出來。曾經寫過一篇這幅漫畫原型老師的文章,如果參加高考的話應該是不及格的分數。我的行文過於隨意自由,流水帳似的記錄。寫作應該多些細節。
澎湃新聞:
注意到您6月8日在自己微信公眾號貼出了幾篇描寫老師的文章,這是您根據漫畫主題寫的「高考作文」嗎?
林帝浣:
不是,那是我去年教師節寫的幾篇文章,裡面剛好提到了黎老師。
澎湃新聞:
有媒體評價你,當年以高中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醫科名校,畢業後卻沒有穿上白大褂,而是追隨對人文藝術的興趣。現在的考生也面臨這個問題,到哪個學校,學什麼專業,做什麼工作。有什麼建議給他們?
林帝浣:
遵從自己的內心,做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肯定會做越好。自己不喜歡的,就算能掙錢,也未必是一個很好的路。熱愛一件事,只要肯投入,總會做好的。
澎湃新聞:
如果再從的漫畫中選出一幅作為高考作文素材,自己傾向於選哪一幅?
林帝浣:
選被轉發的最多的《等一朵花開》吧,「等一朵花開,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有好的心情、好的心態,不用太著急,總是能夠實現的,要相信堅持的力量。
澎湃新聞:
注意到網上有些質疑,認為你是根據別人的文字,創作漫畫。
林帝浣:
有一些句子(漫畫配文)來自網友留言,互動時候留下的。但網際網路上的一些句子會被反覆引用,版權來源不太清晰,難以確認說第一次說這句話的人是誰。之前有這樣的事情,一名作家在微信公號中有句話挺好,讀者放在了我(公號)的留言裡,我就用了,後來也發了出來。對方找到我,做了溝通,我們也一起吃了飯,以後會一起合作,對方出書時幫著畫漫畫。質疑一直存在。這次我也(在微博留言中)看到了相關聲音,留了我的微信,希望能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