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平多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司馬懿為何還說他是天下奇才

2021-02-07 濤哥觀歷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濤哥觀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提起來諸葛亮很多人都不陌生,他無疑是三國時期名氣最大的一位謀士。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已經名聞於世,之後輔佐劉備開闢蜀漢基業更是立下了蓋世功勞。諸葛亮是一個全能型人才,不僅能夠領兵作戰而且還能治理政務,然而相對於其治理國家的才能來說軍事上的謀略則稍顯不足,關於這一點從劉備出徵從未將其帶在身邊也可以看得出來。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握蜀漢最高權力,他生平中多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司馬懿為何還說他是天下奇才呢?

劉備是寒門出身本來一無所有,得益於諸葛亮的苦心籌謀在赤壁之戰過後才有了轉機。劉備相繼佔據了荊州拿下了益州攻取了漢中,這個時候蜀漢勢力無疑是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即便是強如曹操也不想與其正面對抗。但是沒過多久劉備就不顧諸葛亮的勸阻,執意進行伐吳的舉動結果導致慘敗,不僅損兵折將,而且自己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不久之後就重病去世。

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之後接手了面臨內憂外患局面的蜀漢,他首先做的事情就是修復蜀吳聯盟的關係,這一方針關係著天下大勢的走向。於是在公元223年的時候,鄧芝帶著諸葛亮的命令出使東吳,最終不辱使命說服了孫權聯合蜀漢。不久之後吳蜀聯盟就恢復了之前的關係,諸葛亮也趁勢平定了南方的叛亂,於是開始著手準備北伐大業。

公元228年的春天諸葛亮發動了人生中第一次北伐戰爭,由於經過了充足的準備而且出其不意,戰爭一開始進展非常順利。諸葛亮在這場戰爭中採取了聲東擊西的策略,他假裝率領大軍出斜谷攻取縣,並且還命令趙雲和鄧芝等人在箕谷吸引敵方注意力。這次策略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魏國主帥曹真果然上當,率領軍隊前往箕谷防禦部署。

諸葛亮在看到曹真上當之後,立馬帶著精銳部隊攻打祁山,由於蜀軍準備充足聲勢浩大,魏國三郡望風而降,關中等地軍民受到極大震動。為了穩固軍心曹睿親徵長安,派遣張郃率領數萬大軍前去迎敵。魏國大將張郃和蜀漢前鋒馬謖遭遇,由於馬謖缺乏實戰經驗所以被張郃打敗,造成了蜀軍重要糧道街亭失守,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大業因此以失敗告終。

等到同年冬天諸葛亮準備妥當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北伐計劃。這個時候東吳大將陸遜在石亭大敗魏國名將曹休,魏國不得不調遣大軍前往阻止東吳,諸葛亮也在這個時候瞅準時機從散關出兵攻打陳倉。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魏國主帥曹真料敵機先,早已派遣手下名將郝昭加固城防死守陳倉,而且曹真也火速派兵前往支援,諸葛亮帶領的蜀軍經過一個月的攻打都沒有能夠打下陳倉而且軍糧用盡,無奈之下只得撤退。

次年諸葛亮開始了人生中第三次北伐,這也是他取得最大勝利的一次。諸葛亮在這次戰役中打敗曹魏名將郭淮,攻取武都陰平等地一時之間名震天下。由於戰績出色,後主劉禪也因此恢復了諸葛亮的丞相身份。公元230年秋天,曹睿下令伐蜀,派遣曹真和司馬懿等人共同進攻漢中,諸葛亮聞訊後提前布防嚴陣以待。由於天降大雨蜀漢道路崎嶇難行,魏國軍隊只得撤退,諸葛亮則趁勢追擊,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公元231年諸葛亮仍然從祁山出兵,並且用自己研發出來的木牛流馬運送軍糧,率領蜀軍先後打敗了郭淮費曜等人,並且和司馬懿進行對峙。司馬懿依據山川險阻固守不出,諸葛亮使用巧計誘使魏軍出擊並且設下埋伏擊殺了曹魏名將張郃,此後司馬懿就退守大營拒不出戰。諸葛亮糧食用完於是不戰自退。

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開始了人生當中最後一次北伐,同樣是從斜谷出兵,並且在五丈原處囤積兵馬糧草,準備和司馬懿進行決戰。由於以往多次因缺糧撤軍,諸葛亮這次決定在渭水等地屯田解決糧食問題,雙方在五丈原處對峙近白天,司馬懿一直拒不出戰,諸葛亮最終因身體原因不幸去世。諸葛亮臨終之前將撤退的路線和策略安排的井井有條,之後司馬懿來蜀軍營地巡查的時候看到他的排兵布陣的方法,由衷的嘆服道:「諸葛亮真的是天下奇才吶」。

你對諸葛亮的才能有何看法呢?


 {免責聲明:文章引至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六次北伐失敗真實原因驚人, 他病逝後司馬懿嘆服: 天下奇才
    他他以吳蜀唇齒相依,進可以兼併天下、退可以鼎足分立的道理,說服孫權絕魏和蜀。孫權大為高興。孫權在夷陵之戰以後,本來已經願意同蜀漢重歸和好,也有過一些和解的表示,這次鄧芝的到來,使雙方的友好關係達到了新的高潮。他極力稱讚這個給他帶來和平友誼的大使,說「和合二國,惟有鄧芝」.吳蜀聯盟恢復了,南方動亂解決了,諸葛亮開始組織北伐。
  • 火燒上方谷,如果諸葛亮成功的除掉了司馬懿,那北伐能否成功?
    司馬懿驚得手足無措,乃下馬抱兒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於此處矣!」不過司馬懿的運氣實在太好,就在他們快要被燒死時,突然天降大雨,把大火給澆滅了。而司馬懿父子見上天都幫助自己,立刻組織魏軍突圍,趁蜀軍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就已經衝出了上方谷。聽聞司馬懿逃走,諸葛亮氣憤交加,原本就已經不堪的身子更加虛弱了,最終病逝五丈原。
  • 與諸葛亮難分伯仲的司馬懿,歷史形象為何截然不同?
    司馬懿歷史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古代著名史學家對司馬懿的評論究竟是否恰如其分?「空城計」是否確有其事?諸葛亮、司馬懿才智究竟孰高孰低?關於這些問題,朱子彥對歷史進程中的重要關節進行了深度研究,給出了他的結論: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那個時代的天下奇才,他們的軍事謀略,用兵才能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兩人聯袂在三國戰爭史上演奏了一幕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活劇,其精彩程度足以彪炳千秋,垂範後世。
  • 劉備死後,為何諸葛亮一直屢戰屢敗?姜維臨死前終於說出了老實話
    才華非凡,智謀更是吊打三國諸多謀士,例如:司馬懿,此人雖然算得上是三國最大的贏家,但才華智謀方面確實抵不過諸葛亮,當年諸葛丞相與司馬懿對陣,司馬只得拒守,面對諸葛亮司馬懿生平所學,完全發揮不了任何作用。諸葛亮真的有這麼神嗎?其實可以從三國時期,著名謀士們對諸葛亮丞相的評價,就可以發現奧秘!
  • 【諸葛亮之八】諸葛亮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下)
    清殿藏本諸葛亮彩像司馬懿登山掘營自守,不與蜀軍交戰。將軍賈栩、魏平多次請戰,司馬懿不允,諸將譏笑說:「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另有一次,諸葛亮採用聲東擊西之策,想要調離魏軍攻下陽遂,被郭淮識破,預先有備而進攻失敗。魏、漢兩軍相峙了百多日,其間諸葛亮多次派人挑戰,司馬懿軍始終堅守不出。其後諸葛亮故意讓人帶一套女人的衣服、頭巾送給司馬懿,表示司馬懿就像女人一樣,想要利用激將法,激怒司馬懿出軍來進攻自己布置好的陣勢。
  • 諸葛亮北伐時,司馬懿為何守而不攻?四川發現一蜀漢遺址揭開秘密
    對於這一三國謎案,歷來有不少猜測,比如司馬懿養寇自重,司馬懿懼怕諸葛亮,漢中地形過於險峻不利進攻,曹魏後方不穩,東吳聯合進攻讓曹魏捉襟見肘等等,但到底是什麼原因,缺少一個客觀的說法。那麼,面對諸葛亮北伐,司馬懿為何守而不攻?四川發現一座諸葛亮「指揮部」遺址,或許從用兵層面上揭開了這一謎團。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虎鬥,司馬懿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司馬懿這輩子最怕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主子曹叡,另一個就是疆場上的對手諸葛亮。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其中第4次,第5次的對手就是司馬懿。但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還是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最糟糕的是,諸葛亮把司馬懿打怕了。司馬懿從此學會了龜縮大法,這對北伐非常不利。建興十二年春天,等了三年的諸葛亮,再次出師北伐。這次諸葛亮由褒斜道北出,駐紮在五丈原。諸葛亮吸取之前的教訓,穩紮穩打,打到那就在那屯田。做好了長久戰鬥的準備。司馬懿駐紮在渭水南岸和諸葛亮對峙。諸葛亮百般挑戰,司馬懿拒不出戰。
  • 司馬懿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佩服還是輕視?
    乍一看,司馬懿對於諸葛亮的評價,是呈兩個反面的,第一段的評價是說諸葛亮志大才疏,第二段的評價是誇諸葛亮很厲害,為何會出現這兩位截然不同的評價呢?難道第一個評價時期,司馬懿還沒有和諸葛亮交過手?下面我們從這兩段評價的發生時間來分析一番。
  •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可以說,這兩個人的死直接讓劉備失去了他統一天下的可能性。尤其是龐統去世時年僅三十六歲。那麼,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龐統,出生於179年。他是當時的荊州人,作為能夠跟水鏡先生混到一起去的「人才」,我們大約可以知道,他應該也是當地的一個豪族,或者是沒落的豪族。
  • 做事學臥龍,做人學冢虎,為何諸葛亮最後鬥不過司馬懿,這三個原因...
    注意啊,此處所說「格局」指的是整個天下大勢。為何東吳沒有排上號?原因很簡單,現觀東吳人才,無非周瑜,孫策等人。後來的陸遜,雖然有大敗劉備,擊退曹休的記錄,但他的格局完全沒法與冢虎臥龍相比。天才臥龍在出山之時便幫助劉備擬定匡扶天下的大策略。僅憑這戰略,便可以橫掃天下諸多英豪,在孔明下山之後,助劉備敗夏侯惇,收荊州,定益州,其功勞可謂是不可磨滅!
  • 三國時期,為何司馬懿面對北伐的諸葛亮卻始終不主動出戰?
    三國時期,為何司馬懿面對北伐的諸葛亮卻始終不主動出戰?《漢晉春秋》有這樣的記載:諸葛亮親自帶兵多次挑戰司馬懿,司馬懿多次上書朝廷,要求出戰。朝廷派官員傳達聖旨,制止司馬懿與諸葛亮交戰。諸葛亮明白司馬懿的用意,對姜維說:「司馬懿本來就沒有出戰的意思,只不過是借朝廷的旨意壓制他手下的官員罷了。」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為什麼不出戰呢?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簡單回答這個問題:一,司馬懿是在玩「三怕」遊戲。什麼是「三怕」遊戲呢?民間有種遊戲,叫「三怕」遊戲。「三怕」就是蟲子、棒子、公雞等之間的遊戲。具體說就是蟲子吃棒子,棒子打公雞,公雞吃蟲子。
  • 司馬懿之所以能戰勝諸葛亮,背後高人竟然是他!
    司馬懿命令費耀、戴凌留四千精兵守上邽,其餘由郭淮率領,全部去救祁山,同時自己日夜兼程趕赴戰場。諸葛亮的軍事思想,已經由一伐時的攻城略地,上升到現在的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正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考慮到戰爭可能會持久,上邽一帶又是隴右少有的產糧區,雖然麥子還沒有熟,就算自己不吃,也不能留給敵人,於是諸葛亮命令把上邽周邊的麥子全部割掉。
  • 為何劉備一死,諸葛亮打仗就從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緣由
    這點我們可以從三國諸多謀略家對諸葛先生的評論說起,就好比曹魏時期一位名叫賈詡的謀士,他這樣說諸葛亮先生,說他是善於治理國家,這也就從側面反映出諸葛先生的才華出眾。諸葛先生去世後,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生平有何評價呢,他這樣說道,諸葛先生,乃是天下第一之奇才。的確,作為諸葛亮的對手,他的評價絕對是事實。諸葛亮,作為一位有能力的大人物,可以說他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在劉玄德去世後,他卻從未打過勝仗呢?可能很多人會說,當時的蜀國實力太不值得一提了。也會有人說,蜀國的軍事力量和曹魏想比,實在難以抗衡。
  • 為何劉備一死,諸葛亮打仗就從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緣由!
    這點我們可以從三國諸多謀略家對諸葛先生的評論說起,就好比曹魏時期一位名叫賈詡的謀士,他這樣說諸葛亮先生,說他是善於治理國家,這也就從側面反映出諸葛先生的才華出眾。諸葛先生去世後,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生平有何評價呢,他這樣說道,諸葛先生,乃是天下第一之奇才。的確,作為諸葛亮的對手,他的評價絕對是事實。諸葛亮,作為一位有能力的大人物,可以說他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在劉玄德去世後,他卻從未打過勝仗呢?可能很多人會說,當時的蜀國實力太不值得一提了。也會有人說,蜀國的軍事力量和曹魏想比,實在難以抗衡。
  • 諸葛亮生平最後一計,司馬懿窮盡一生都沒辦法破解!
    特別是赤壁聯合東吳抗曹,並且解決掉聯盟過程之中的種種困難,無不彰顯出諸葛亮的睿智,在赤壁聯合抗擊的戰爭之中,諸葛亮神情自若指揮劉備軍馬,進退自如!與江東大都督周瑜,形成完美的戰略同盟,一舉在赤壁殲滅曹操的有生勢力,可謂是空前絕後!既然諸葛亮如此牛,那為何屢次北伐還是失敗了呢?對於這個問題,對於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來說,這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問題!
  • 為何司馬懿兒子都是人才,諸葛亮兒子平庸無能,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司馬懿和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旗鼓相當的對手,兩人在諸葛亮北伐之戰中較量過兩次,一次是諸葛亮打敗了司馬懿,這是第四次北伐,也稱為滷城之戰,另一次是諸葛亮被司馬懿耗死,這是第五次北伐,也稱為五丈原之戰。總體來說,諸葛亮的綜合能力是超過司馬懿的,司馬懿自己也說了,在他視察蜀軍大營後,司馬懿評價諸葛亮是天下奇才,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的才能在整個三國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兩人後代之間差距就比較大了。
  • 司馬懿評價諸葛亮「天下奇才」,其實還有一句,讓人背後發涼
    對諸葛亮的性格,歷史上有個非常精準的評價:諸葛一生唯謹慎!而司馬懿的這句,其實就是這個意思,諸葛亮雖腹有奇謀,可惜缺乏劉備、曹操、孫權那樣的決斷能力,甚至還不如司馬懿,就是因為缺乏這種能力,所以別看諸葛亮連年用兵,註定了他勞而無功,不能因時制宜。其三,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這句是司馬懿的自信,即,我已經找到了破解諸葛亮的辦法了,別看他提兵十萬前來,已被我「畫個圈圈詛咒」的無法翻身,遲早被我幹掉。
  • 劉備死後,為什麼諸葛亮一直屢戰屢敗?姜維臨終前終於說出了老實話
    才華非凡,智謀更是吊打三國諸多謀士,例如:司馬懿,此人雖然算得上是三國最大的贏家,但才華智謀方面確實抵不過諸葛亮,當年諸葛丞相與司馬懿對陣,司馬只得拒守,面對諸葛亮司馬懿生平所學,完全發揮不了任何作用。諸葛亮真的有這麼神嗎?其實可以從三國時期,著名謀士們對諸葛亮丞相的評價,就可以發現奧秘!
  • 為何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就再也沒有伐蜀了?
    諸葛亮是劉備成就霸業的最重要貴人。可以這麼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三國時代的蜀國。西蜀建立以後,諸葛亮解鎖了北伐模式,而六出祁山則就是他的代表之作。然而這位蜀漢名臣的伐魏事業卻不是一帆風順。他就是「鬼才」司馬懿,司馬老爺子堪稱是諸葛亮最大的對手。公元227年,諸葛亮上表給皇帝劉禪,正式開啟了北伐模式。戰爭初期,諸葛亮揍得曹魏大敗,然而「重出江湖」的司馬懿立馬扭轉了戰爭的局勢,最後擊退了蜀軍的進攻。第1次北伐,諸葛亮通過與司馬懿的直接對話感受到了這個對手的可怕。此後,諸葛與司馬又有5次交鋒。
  • 如果諸葛亮上方谷燒死了司馬懿父子,那北伐會成功嗎?
    然而殊不知,諸葛亮早已在上方谷安排好引火之物,又在山頂安排伏兵。司馬懿父子進入上方谷以後,孔明縱火燃燒,火光沖天。正在司馬懿父子萬念俱灰之際,卻天降大雨,將大火澆滅,魏軍得以逃脫。諸葛亮仰天長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然而有人便心生疑問,如果諸葛亮在上方谷燒死司馬懿,北伐能否成功?個人認為,即使燒死司馬懿,北伐也基本不會成功,以下依據演義相關內容,做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