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誅九族,嫁出去的女兒也誅嗎,女婿誅不誅?都有哪些講究

2020-12-23 騰訊網

在古代社會當中,皇帝們為了使自己的皇權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對那些觸碰到自己權利的人和事都立下了非常嚴重的懲罰,其中比較嚴重的就會被下令處死、五馬分屍等。這些懲罰在現在看來都是非常殘忍的,但是這些懲罰也只是針對所犯事情的某個人或某些人,而有一種懲罰可以稱得上是最沒有人性的。

這個懲罰方式就是誅九族,一般能夠獲得這種懲罰的必定是犯下了極大的過錯,或者所做的事情對國家有很大的危害。一般情況能獲得被誅九族的罪過,大都是被帶上造反的名頭。很少人知道誅九族到底是哪些人會被牽連?而且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就是如果自己的女兒已經外嫁了,那么女兒和女婿還會被牽連嗎?

誅九族的範圍,源自秦朝

首先要了解的是誅九族當中的九族是指什麼?在古代這個懲罰當中的九族,普遍指的是從玄孫輩一直到高王母輩,這其中就包括了9代人。《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

何謂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孫、曾、玄。

由此可見,誅九族所涉及的人數是非常龐大的,受牽連的人數至少都會是10個人以上。再加上能夠得到這種懲罰的人,一般都是一些朝廷重臣,他們的家庭一般都比較龐大,要麼有三妻四妾,要麼自己的子女都有數十個。因此,有時候這個懲罰會牽扯到上百人。

誅九族,這個懲罰制度其實是起源於秦朝的。從秦朝一建立之初,這個制度就已經存在了,而且在當時這個制度當中,所牽連的人是包括女兒和女婿在內的。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因為自己親人的死亡,女兒及女婿會私通別的國家,對自己的國家進行報復。

因此為了防止女兒女婿私通敵國的行為,秦朝的時候就將他們給包括在了誅九族這個懲罰制度當中。所以從根本上來說,這其實就是為了能夠穩定君王的統治,防止任何有可能動搖政權的事情發生。

從人道主義上來看,這當然是一個非常殘忍以及不合理的懲罰制度。但是站在君王的角度來看,女兒和女婿被包括在制度之內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在古時候,世家之間以及國與國之間大多都會形成聯婚的關係,很多朝廷重臣的女兒大多都是與別的國家的世家進行聯婚,因此如果真的被誅九族了,那麼外嫁他國的女兒如果不被處死,她將會藉助別國的力量來對付自己的國家。

幾乎每個朝代,女兒女婿都包括在內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個制度,到清朝會發生一些變化。因為畢竟在清朝的時候,大家都將女兒外嫁都視為潑出去的水,應當與本家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其實對於這個制度而言,在清朝是沒有任何變化的。不管是女兒還是女婿,只要犯了誅九族的罪過,那麼都是會被牽扯在內的。

就比如當時的大貪官和珅,他被處以誅九族的罪過。那個時候可以說與和珅有關的任何人,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都全部包括在內。只要是和珅有親戚關係的,可以說一個都逃不了,都會受到懲罰。要知道一旦被處以誅九族的懲罰,那麼其必定是犯了與叛國相等同的罪過,如此嚴重的罪過是不可能讓他和他的親人們有任何翻身的機會的。

所以就算是已經外嫁他人的女兒也會受到牽連,而且不僅僅單單是女兒會受到牽連,女婿的家庭也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就算在清朝的時候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女兒並不屬於九族的範圍之內,但是真正在實行這一道懲罰的時候,是根本不會管這件事情的,該殺的人還是會被殺的。

所以根據以上我們可以總結出來,不論在哪個朝代,誅九族其實都是包括了女兒和女婿的。可以見得這個懲罰制度是多麼的殘忍,可如果換一個角度的話,這種方法對於君王來講是一種很好顯彰自己權利,以及維護自己權利的一種方法。

自古以來就有斬草必除根的說法,而能夠坐上君王位置的人必定是踏過了很多人的屍骨,才坐上那個皇位的。因此對於他們而言,仁慈和軟弱是最大的敵人,他們坐在那個位置就必須要承受這一切。他們可能自己也不願意牽連這麼多的人,但是身為君王的他們不得不這樣做。

結語:

古代的統治者為了統治好一個國家,幾乎都會有這種十分嚴苛的制度。最簡單的道理,就是為了維護他自己至高不能侵犯的權力。如果一個統治者沒有辦法做到一切以國家為重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很快就會面臨的滅亡的危險,到時候死亡的可不僅僅只是上百人這麼簡單。古代的封建社會哪有什麼情理可言,一旦攤上這種滅九族的大罪的話,作為異姓的女婿只能默默祈禱了。(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九族只有幾十個人?影視劇中常說誅九族,九族指哪些人?
    誅九族,嫁出去的女兒和外孫在被誅的範圍內,女婿不在。九族,是影視劇中很常用的一個詞彙,關於它具體指哪九族,主要有兩種說法:1、同一血統的九代親族,包括至玄孫,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孫、曾孫、玄孫九代血親。
  • 大家都知道「誅九族」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那你知道誅九族會殺多少人嗎?
    愛看古裝劇的朋友都知道「誅九族」是古代最嚴厲的刑罰,只因為一個人犯錯,而連累成百上千的人被殺頭,那場面是非常的殘忍。有些被株連的人更是冤,因為他們平時跟犯人都沒有來往,好事沒沾上,倒是沾上砍頭的災難。在實施「誅九族」刑罰的時候,也有跟犯人非常親近的人能夠僥倖逃脫。那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誅九族」這樣的慘絕人寰的刑罰?
  • 古代最殘酷的刑罰:「誅九族」,九族到底都是哪些親人?
    我們在各大古裝劇中都可以看到反覆被提及的「誅九族」,這讓我們不禁聯想到許多歷史故事裡那些犯了重罪的人。
  • 歷史上的「誅九族」,一共才5次,到底怎麼個誅法
    當然,總有那麼幾部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詞語,例如:「千刀萬剮」、「五馬分屍」、「誅九族」之類的詞語。與這些個詞語相對應的是古代的不同的嚴苛的刑罰。其中,當屬「誅九族」最為悲慘,一人犯罪,九族連坐。在古代,刑罰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那麼,什麼是誅九族呢?且聽本回分解!
  • 皇帝常說誅九族,那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其實只有2人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幕,就是大臣犯罪後,皇帝龍顏大怒,讓人推出去將其誅九族。但實際上,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真正被誅九族的人很少,有歷史記錄的被誅九族的人,只有兩人。
  • 罪無可赦,誅九族,歷史上的2次誅九族讓人心生害怕,那麼誅十族又有...
    「罪無可赦,誅九族……」,在一些歷史劇中我們經常能夠從皇帝的口中聽到,那麼,何為九族,大多數人應該不甚清楚。 這一殘忍的刑罰,最早源於秦商鞅變法後,頒布的夷三族法,秦朝法律的嚴苛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而夷族,就是統治者為了要避免那些存活下來的親人尋仇,進而造成社會動蕩。
  • 皇帝:我要誅你九族,大臣:誅我十族也不怕,皇帝又給他找了一族
    導語:皇帝:我要誅你九族,大臣:誅我十族也不怕,皇帝又給他找了一族誅九族是古代一種連坐刑法,主要是為了皇帝維護自己皇權的威嚴而出現的一種刑法。正如這個名字一樣,誅九族就是凡是與犯人沾親帶故的都要被處死,可見這種刑罰之重,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比較少,但在明朝出現了一個被誅十族的人,九族就已經是相當於滅族了,哪裡還會有十族可以滅呢?回顧過去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明朝時期,讀書人是比較受到人們的尊敬的,尤其是有身份的大儒更是享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明朝時期一個叫方孝孺的大儒就是一位備受尊重的人,而也正是方孝孺被誅了十族。
  • 古代最殘酷的刑罰:「誅九族」到底指的是哪九族?
    我們在各大古裝劇中都可以看到反覆被提及的「誅九族」這讓我們不禁聯想到許多歷史故事裡那些犯了重罪的人
  • 「誅九族」誅的是哪些人?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殘酷的刑罰?
    其實早在三代時,是沒有「滅九族」這麼殘酷的刑罰的,即便是敵國,將對方打敗以後也是「滅其國不絕其祀」。如周武王伐紂,商朝雖然滅亡了,但依然將商族後裔封為諸侯,讓其祭祀祖先。春秋時期的宋國便是殷商的後裔,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孔子了。那麼,「滅九族」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從秦始皇開始,中國有了「誅族」的刑罰。說了這麼多,那麼究竟何謂九族呢?
  • 「誅九族」誅的是哪些人?為何會被稱為世界上最殘酷的刑罰?
    我們知道有一個歷史故事叫「趙氏孤兒」,權臣屠岸賈殺了趙氏一族,想要斬草除根,但趙氏遺孤被義士程嬰以自己的兒子相易。這樣,趙氏一族的血脈得以保存。這個孩子長大後,在眾人的幫助下為自己的父母報了仇。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斬草除根的後果,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其實早在三代時,是沒有「滅九族」這麼殘酷的刑罰的,即便是敵國,將對方打敗以後也是「滅其國不絕其祀」。
  • 戲曲裡面的誅九族是指的哪九族?
    九族就是如下圖所示的九族。是不是很恐怖?好在人類文明在進步,如今法律一人做事一人當,再也沒有歷史上曾有過的"誅九族"誅聯酷刑了。這是同姓的族(按照五服所代表的親屬關係來說,九族之內的人都是有服的。無服的叫做黨,比如父黨、母黨、妻黨)。分得細點,父之父為祖,古稱王父;父之母為祖母,古稱王母。祖之父母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為高祖父、高祖母。至於為什麼要誅九族,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傳統社會既強調「忠」,也得強調「孝」,並將「孝」作為「忠」的基礎。
  • 皇帝動不動誅九族,千年來誅了多少人?別被電視劇誤導了,僅2例
    說起來「誅九族」這個刑罰,可能現在大多數人都比較熟悉。雖然現在已經廢除了這種刑罰,但是大家在電視劇裡卻聽到了太多關於「誅九族」的故事了。仿佛古代只要隨便在皇帝面前說錯一句話,就會被誅九族一般。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 古代殘忍血腥的「誅九族」,一次要殺死多少人才能放下屠刀呢?
    誅九族是古代一種慘無人道的刑罰。大體情況下就是一個人在官場中惹來殺身之禍的話,不僅自己要賠掉性命,連自己的親族好友都不能倖免。「連坐制」由法家首創,較早的記錄見於李悝的《法經》「越城,一人則誅,自十人以上夷其鄉族,曰城禁。」
  • 人們常說的「六親不認」是指哪「六親」?誅滅九族是哪「九族」?
    來源「六親」一詞,早在《老子》中就出現: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六親不認」這個成語出自於《苦菜花》,在《苦菜花》的第三章提到:我丟了差事去找他,他不惟不幫忙,反倒六親不認了。
  •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誅九族的案例?別被電視劇誤導了,其實也就兩個
    在古代,最嚴重的懲罰是什麼?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株連九族,作為一種經常在影視劇中出現的情形,這種情況想想也都讓人感到害怕。然而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誅九族的案例呢?可不要被電視劇誤導了,或許你不會相信,其實也就兩個,這又是什麼原因?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古代唯一被誅十族的人,7天7夜才誅完,如今沉冤得雪,他是誰
    「夷三族」一方面是說殺父、子、孫,另一方面是說殺父母、兄弟、妻子,到了「誅九族」要殺的人就更多: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一刀殺下去基本全家人都在地下團圓。「誅九族」要殺的人實在太多了,皇帝不會像電視劇裡那樣動不動就「誅九族」,他也還要顧忌民間是怎麼看的,不過有的大臣惹毛了皇帝,皇帝也會動用自己「誅九族」的權力,甚至是「誅十族」。
  • 古代皇帝動不動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別被古裝劇騙了,僅2例
    在古裝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皇帝青筋暴起,憤怒地下達誅九族的命令,那麼,誅九族到底誅了多少人,歷史上真正被誅九族的又有幾例呢?誅九族來自於秦漢時期的夷三族法,《史記》中記載「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到了漢朝時,夷三族法幾度廢立,著名的大將軍彭越、韓信等人都受到了這一罪罰,只不過夷三族的範圍因為時代不同而有所出入,誅九族同樣也是如此。
  • 歷史上,「誅十族」的慘案是怎麼發生的?
    肯定聽過這麼一個詞叫「誅九族」。「誅九族」來自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這種法令的出現,與古代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係。古代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往往要禍及家人。這個「九族」啊,指的就是親屬。通俗的說法呢,就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姑一家、姐妹一家、女兒一家、自己這一家;母族三是指姥爺一家、姥姥的娘家、母親的姐妹一家;妻族二是指嶽父一家、嶽母的娘家。
  • 滅九族是滅哪九族?歷史上都有誰被誅九族?
    ,對此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說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在歷史上也發生過幾次滅九族的事件,其中明朝的方孝孺是最慘的。滅九族是自秦變法之後的夷三族法,九族指的就是親屬,上自高祖,下至玄孫,那就是玄孫、曾孫、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九族」一說的出現,與古代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係。古代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對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 從朱元璋的「誰阻攔百姓進京告狀就誅誰九族」說開去
    周大開        對於放牛娃出身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其他方面表現如何先且不論,單單就他的那個「誰阻攔百姓進京告狀就誅滅誰九族」政策,就值得今人讚頌!明朝官員刁難百姓上訪     被砍雙足          「其正官、首領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擋者,其家族誅。」意思已經很明白了,當地官員敢阻擋百姓揭發、捉拿害民官吏,一律誅滅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