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這麼喜歡吃拉麵呢?」
「因為拉麵不用結伴去吃。」
日劇《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的開篇,點出了小編推薦這家店的奧義——再沒有比拉麵更適合【一人食】的食物,仿佛這就是它的默認屬性。熱氣騰騰的碗中,有菜、有湯、有主食的均衡豐富,足以慰藉每一個獨自進餐的胃與靈魂。
這麼想的人一定不少,就像偏愛日系拉麵的人一樣多。不然為何地球村裡處處能見各式「霓虹面家」?
醬油、味噌、豚骨,
四國、九州、近畿,
東瀛各地名物爭相來朝拜天朝人的「五臟廟」,目前還爭不出誰是第一。不過「面在江湖飄」,取個響亮的名字讓人記住,勝算先多了幾分!
這麼看來這家有「惡意賣萌」嫌疑的「匠醬將」倒真是聰明!
聰明,當然不只於此。
挺小的店,沒什麼裝潢可言,卻有寶藏可尋。
一進門的書架上20卷《イムリ》先讓人雀躍,無數漫畫迷寧願「啃生肉」也追了十幾年的「史詩巨坑」,明晃晃、嶄嶄新;
電視上也沒有流俗的重播美食類日劇,而是實時的《テレビ朝日》。別的店或許用室內設計讓你「假裝東京」,這家店卻實打實的用人文氣氛讓你「迷失東京」。
據此判斷,這家店由日本小哥主理經營的傳聞,應該所言非虛。
菜單也很簡單,一頁紙而已,正面中文、背面日文。卻讓我看到了很少見的【蘸面つけ麵】,和關於秘傳醬汁自信又驕傲的描述。
起名【匠醬將】的「聰明」還在於此——「我家『匠』人制出的『醬』可是大『將』級別的優秀。」
那麼當然要試試看。
所謂「蘸面」當然不是簡簡單單的將面和湯分開,跟「打滷面」更是不搭噶。它是改良自傳統日式拉麵,誕生於1955年的「大勝軒」,蓬勃發展在千禧年後。所以呢,手中這碗面在日本也正當紅呢!
赤褐色的蘸汁看上去相當「濃厚」,忍不住好奇,少少的舀起一勺,質感黏稠。微微的淺嘗,並不是想像中的鹹,反而是醬油口的鮮甜濃香。
於是,大著膽子再來一勺,細細咂摸,底味是脊骨、腿骨熬出的紅肉特有的醇厚濃鬱的膠質感肉香;更明顯的味道則是鰹魚、昆布等鮮美的海洋氣息;還有極豐富的洋蔥、香菇提供的植物香氣;以及不能忽視的那縷清新的水果微酸。總體的評價是,既豐富,又鮮明,很有層次感!
那麼拌起來,開吃。較之湯麵,蘸面的麵條要粗一些,吃起來更緊緻、爽滑,醬汁也極易附著其上,很入味。吸溜吸溜,停不了口。
依然是濃香的湯底,融入店家秘制的醬汁,逼出了更多的鮮味,比起前文的「蘸汁」偏一些鹹口,是平衡感超群的好吃。
麵條非常勁道、順溜,被浸潤的大片叉燒吃起來都相當過癮。
於是,和小夥伴相顧無言,唯有默契,同時發聲——「老闆,加一碗叉燒飯」!
在日料麵館,這碗飯其實只作為配餐存在。雖然如此,店家做得卻毫不敷衍。
叉燒,肥瘦比例精當,不膩不柴不塞牙,咬下去,滿嘴都是脂肪炸裂的濃鬱香氣,表面微微焦脆,肉質細嫩,略略回甘。
米飯的口感也相當好,晶瑩軟糯,彈滑有勁兒,且不硬。連煎過的蔥花都甜絲絲的。
即使,只為這碗叉燒飯而來,都不算虧本。
其它可選的配菜都有啥?
可以單點入面的(配菜)種類很多,小編推薦前文描述的(全款配菜面),價格要划算很多,半張「毛爺爺」就能吃到。
並且每一款的出品質量都是可圈可點,比如小編最愛的溏心蛋。
夾開蛋白,現出蛋黃那顆剛好凝住、盈盈欲動的橙紅,再微微潤上些濃鬱的湯汁,那種熨貼真是吃過的人才懂。
要讓諸位讀者失望的是,直到離開,我也未能成功驗證店主是否為「霓虹金」的傳聞。因為,從始至終,他都在二樓逼仄的操作間裡忙進忙出,侍應生姐姐傳菜也是一直用跑的,在窄陡的樓梯上奔忙不停。
只有偶爾聽到對話中古怪的口音,店鋪中文說明裡有語病的行文,暗示我這事九成是真的。
怎麼忍心詢問打擾?只有趕快吃完,讓座給門口等位的群眾。並且在心裡由衷的為他們加油——「扛八袋」!
店名:匠醬將面家
地址:和平區南京路誠基中心125號
人均:¥50/人
PS: 目前店內在裝修,預計下周營業,具體請電詢
深秋,異國,和菓子,甜羊羹,落滿紅葉的石徑,站前巷子裡的小店。關於旅行,你會發現最後留下的往往都是與味道有關的記憶。
比如,一衣帶水又情感複雜的東瀛,關於它,我的回憶是鰻魚飯味兒的。而今天來打卡的這間【禧.鰻魚飯專門店】正位於津城最負盛名的五大道景區(重慶道與河北路交口),多有意思的巧合。
說起「鰻魚飯」,先從盛具開始。將蒲燒鰻魚做成鰻魚飯,放在碗裡的稱作「鰻丼」,放在漆器盒裡的稱作「鰻重」。前者就是類似蓋澆飯一樣的菜式,較為平民的吃法;而後者多配有小菜、湯羹,是更為講究的吃法。
而那麼一間小小的店,無論是「お男の人鰻重」還是「お女の人鰻丼」都選擇以「鰻重」的形式來呈現,大抵也說明了老闆對自家鰻魚品質的信心。也讓這次的【一人食】儀式感滿滿。
一開蓋就是撲鼻的香氣,霸道的山椒粉領銜,濃醇的醬香在後,並沒有刻意的擺盤,單靠真材實料的顏值就很「能打」了!
精選的幼鰻肉厚而肥美,米飯晶瑩潤澤又粒粒分明,自家獨門熬製的醬汁聞上去、看上去都美!
忽然不想管什麼「關西流」還是「關東流」的烤制方式,任性地拌起來吃才真叫過癮!讓魚肉、醬汁與每一顆米飯相擁,要的就是這種脂肪、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齊飛的滿足感!
此刻的這滿滿的一勺中,有焦香、有細嫩、有軟糯,還有藏不住的甜蜜在味蕾、在心頭。
看著小店裡每一樣精緻的和風小物,不由得想起了鎌倉的那間鶴屋(つるや),據說是川端康成先生最喜歡的鰻魚店。
也是極小的店,就像眼前,私以為霓虹國所謂的昭和風情全在這樣的小店裡了,笑語寒暄的店主老夫婦,電視裡不知所云的老片。
重點是這古舊老房中的人間煙火氣,能給我們這些行色匆忙的都市人,一時半刻的慢節奏。沒有網紅的裝飾,也沒有頂級的食材,有的只是高性價比的平價美味。
前文提到過的お男の人鰻重,是一整尾撲滿食盒的鰻魚。
比之名店一套定食的售價,你一次點全這兩份,都還有找零。並且套餐內的沙拉,味噌湯都是無限量添加的。
雖然只是簡單的日式芝麻焙煎醬配捲心菜絲、昆布味噌湯,但老人家將心意都做到菜裡了,又怎麼會不好吃。
據說,是枝裕和拍攝《步履不停》初衷是「想講一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故事……一個什麼事都沒發生, 但卻很有趣的故事。因為大家人生當中並不會常發生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日常生活卻很有趣不是嗎?」
這句話送給這樣的小店不也正合適嗎?沒有什麼驚才絕豔的了不起料理,只沉靜清潔的看著街邊熱鬧喧囂在小院子裡專門侍弄那一味「蒲焼」,能讓人飽足安樂又不失溫暖,才是平凡生活中的有飯香的「橫山家之味」。
店名:禧.鰻魚飯專門店(五大道店)
地址:河北路與洛陽道交口(重慶道公交站隔壁)
人均:¥55/人
本期的推薦都是日料小店。很多人認為島國菜寡淡簡單、鮮少變化,怎麼能和地大物博、菜系豐富的天朝相提並論?
但是,小編看來,或許源自資源匱乏,他們對食物的珍惜之情,是我們不能比的。也因此,他們對【一人食】更專注認真、心懷感激。希望我們都可以學習到這一點,更享受現下寶貴的安穩生活中細微的美好。
Edit. 西澤千曉
Photo. SANCTUARY
Layout Desing. 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