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袁嵐峰
導讀
那一時期,公知們是何等激動?何等快樂?這一切都建立在TPP將中國排斥在外的前提下。
11月15日,15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成員國正式籤署該協定。籤署儀式以視頻方式進行,成員國為東協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加上中國、 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
RCEP談判於2012年11月,歷經八年艱苦談判,終於修成正果,只有印度高傲地退群了,真擔心過幾年等三哥反應過來,又會扒著門縫高喊「爸爸,我知道錯啦!讓我進來吧,外面好冷!」
關於RCEP協定籤署的意義,網上已有許多的分析和評論,不再複製了。雖然國內媒體比較含蓄,但事實上RCEP籤署就是中國與「貿易保護主義」鬥爭的一場勝利,同時,也是中國主張的「多邊主義」在國際上的一次勝利。
如果具體說受益方,那麼只要是RCEP成員都將受益,柬埔寨、泰國、越南GDP及出口量都將得到增長,還有泰國建築業、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食品加工行業,包括寮國的一些產業都將受益。
日韓澳新出口競爭力也將得到提升,隨著亞洲國家主導的亞太經濟在全球重要性的提升,RCEP將改變亞太地緣政治格局,川普政府推出的「印太戰略」只能草草收場,如果未來的拜登政府沒有重大的戰略調整,那美國成為亞洲域外國家的日子也不遠了。
誰是RCEP協定最大受益者?誰是全球最大貿易國,誰就會贏得最大收益。
接下來,在RCEP協定範圍內,製造業、服務業、電信業都要遵守協定的遊戲規則,而且依據協定中的專業技術交流條款,也將有助於中國。
美國最受不了的是它無法參與規則制定,它雖然還在煽動日本、韓國對抗中國,但美國打造的TPP在一通操作猛如虎之後,卻偃旗息鼓了。美國再想把隊伍拉起來,就算拜登上臺,也只能是痴人說夢。
在TPP和RCEP的成員國中,都有一個重要的國家,那就是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態度變化可謂典型案例。
日本的算盤
TPP對日本而言並非十分必要,因為美日之間的主要貿易本來就是超低關稅。日本加入TPP除了迫於美國壓力外,也想趁機擺中國一道。
安倍內閣的算計:
一、通過加入TPP擴大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影響力和重要性;
二、 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代言人,徹底壓倒韓國;
三、抬高身價,有機會與中國一起主導東亞經濟新秩序;
因此,日本在與美國進行TPP談判時,忍痛放棄了一些農業保護政策,加入了一個不情願加入的TPP,而站在了亞投行門外。這一進一出,對日本而言,損失不可估量。
直到歐巴馬離任前,俄亥俄州州長卡西奇、路易斯安納州州長愛德華茲、亞特蘭大市市長裡德,前財政部長長保爾森、前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以及100多位美國企業家和市長還在聯名寫信支持TPP,安倍晉三隻好跟著表態說TPP意義重大。
2016年大選後,安倍馬上就撤了,不賭了,少輸當贏,收起籌碼趕緊溜。
2017年川普退群後,事情就變得很魔幻,TPP其餘11國成員國居然開會呼籲中國加入,而且是澳大利亞提議。
美國制定的TPP規則是用來排斥中國的,現在小弟們卻呼籲中國進來,想要理清它們的思路,還得費點功夫。
簡單說,一些國家想在政治上抱緊美國,經濟上依賴中國的企圖,在TPP散夥後就非常明顯,但這兩者無法兼容,像澳大利亞碰壁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而中國的格局早已超過TPP,所以對這些國家的喊聲,怎麼說呢?風太大,聽不清。
TPP散夥,日本跳船。日本人矜持過後就是浪,它對RCEP變得積極起來,日本想在東亞三國自貿區協定達成之前,通過RCEP平臺與中國實現貿易突破。
這次RCEP正式籤署,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日本就像泥鰍一樣,滑出了美國的手掌。
RCEP將來的落實、發展、擴大都是挑戰,因為美國至少對四個國家有著極大的政治幹預能力。但不管怎樣,路,是人走出來的,一個北美國家在亞洲發號施令,本身就不是正常的狀態。
有意思的是,面對這份實實在在的RCEP協定,公知們都沉默了,要不就是冷言酸語,努力製造並販賣一些焦慮。就像它們以前那樣,美國小孩調皮,那叫個性解放,自由活潑;美國小孩老實,那叫遵守秩序、規則意識。中國小孩則相反,不是驕橫野蠻,就是奴化教育。話術上的雙標,我們這些年都領教過。
RCEP協定要噴還怕沒角度噴?噴就噴唄,等美國勢力在亞洲式微,以噴中國為業的噴子還有多少動力(狗糧)?
想想當年,歐巴馬政府推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2015年10月在美國亞特蘭大,談判各方達成了基本協議,宣布預計要在2017年正式生效。
2016年8月12日,白宮正式通知參眾兩院審議TPP法案,歐巴馬還在杭州G20期間打氣,為各國描繪TPP的美好藍圖。
那一時期,公知們是何等激動?何等快樂?這一切都建立在TPP將中國排斥在外的前提下。
2015年,2016年,我們可以在許多平臺看到類似這種標題的文章《中國被孤立,TPP將中國拒之大門之外》,還有《中國被TPP拋棄,被世界懲罰》……沒完沒有地販賣焦慮,沒完沒有地吹捧美國。
這還不算,它們還要為你解釋美國為什麼要拒絕中國?因為美國追求自由貿易、講究貿易規則、政府不幹涉企業……它們把肚子裡的私貨能加的全部加了上去。
它們以無限吹捧美國的手法,將自己的國家一黑到底,誰要是為中國辯護兩句,就會在評論區裡遭到群嘲和攻擊,各式各樣帽子向你飛來。
一些經濟磚家,還搬出了「契約精神」,動不動說值得思考,值得反思,這些無脊椎動物所謂的「獨立思考」,無非就是永遠站在美國一邊指責中國,無所謂黑白與是非,也看不到未來的方向。
現在再看看公知5年前的言論,這些不就是網絡排洩物嗎?
它們潑向中國的髒水,卻是在「預言」川普政府的做法,在這幾年美國的政策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美國撕毀的契約,抽屜裡都已經裝不下了;美國企業連與華為公司做生意的權利都被政府剝奪;美國補貼波音公司的事情也被歐盟在WTO裡告贏;美國還動用「五眼聯盟」情報機構非法扣押孟晚舟……
而公知為之歡呼雀躍的TPP呢?說好的排斥中國的經濟圈呢?川普上來就把它一把火給燒了。現在見拜登有希望掌權,它們仿佛又看到了TPP「起死回生」的機會,又看到了自己在網上呼風喚雨的希望,想多了。
民主黨就算上臺,也無力重建TPP,日本已經不幹了,連臺灣省媒體都發出這樣的慘叫:
公知們還打算怎麼捂著眼睛唱衰中國,繼續販賣焦慮?
它們的嘴被川普拿臭襪子堵住了四年,雖在流淚,心裡卻盼著「印太戰略」能搞出什麼豐功偉業,但就是不敢反思TPP為何會散夥?
對美國來說,打造TPP的動機在於加強美國的地緣政治利益,注重安全和政治,而經濟利益反居其次,這本身就背離了加強經貿合作的目標。
這樣,TTP就變成了美國重返亞太,對抗中國的一個重要工具。
而中國對外貿易額已是全球第一、GDP全球第二、加上「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成立,美國再想用這套把戲來孤立中國,無異於刻舟求劍。
另外,TPP多個成員國都與中國籤有雙邊自貿協議,美國對中國設下的隔離網,已是千瘡百孔。而亞太各國如果想繞開中國,在經濟上相當於是自殘行為。
美國「重返亞太」計劃,根本上還是要靠經濟實力支撐,美國如何做大利益蛋糕這才是最要命的問題?但美國卻已經做不到,一個國家頻繁地開出空頭支票,就是在透支自己的國家信譽。老大靠不住,那小弟同樣也靠不住。
公知還有一個希望就是美國制裁RCEP,用外部力量阻止RCEP,讓它們還能過過嘴癮。
不過,中日韓加東協,RCEP15個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總量約30%。美國體量是21萬億美元,而且還在下降,誰制裁誰?再說,靠制裁,這世界能有未來?你不準別人向伊朗賣武器,你還不準別人做生意了?
只有公知對美國真的是孝感動天,但總是哭錯墳頭。
如果它們醒悟,哪怕能拿出對美國的孝心十分之一給自己的祖國,也算是給祖上積德了。
美國排斥中國的TPP是永遠不會再有了,但美國被踢屁屁倒是隨時都會發生。
擴展閱讀:
巴西總統拒買中國疫苗,背後水有點深 | 後沙
3500家美企狀告川普政府濫用關稅,「奔馳」說出一個關鍵問題 | 後沙
印度和日本又雙叒叕覬覦安理會常任席位了 | 後沙
安倍晉三的背影,給日本留下一道長長的陰影 | 後沙
法國教師被車臣青年「斬首」,西方雙標害人害己!| 後沙
背景簡介:文章2020年11月16日發表於微信公眾號後沙(RCEP正式籤署!記得嗎?當年公知是如何歡呼美國TPP的?)。作者授權風雲之聲轉載。責任編輯:陳昕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