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誡「逢人且說三分話」,啥意思?年輕人不懂,容易吃大虧

2021-01-11 一木深度說

文/當年一木

自古以來,與人相處都是一門學問。

遺憾的是,很多年輕人往往在這一塊兒吃了虧。相反,很多老人卻精於此道,與人相處起來能夠左右逢源,正如一句話所說的,「薑是老的辣」。

古人往往把這些為人處世之道,以及生活的經驗教訓,總結成通俗易懂的短句子,再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至今,這就是「俗語」。

這些俗語傳下來,就是為了讓後人少走彎路,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不吃虧。

可惜,很多俗語都已經失傳了,但是有一些得以倖存下來,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句子,比如「逢人且說三分話」。

這句俗語,最早出於明代曠世奇書《增廣賢文》。其實,這句俗語只說了一半,後面還有下半句,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逢人且說三分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是老祖宗在告誡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不要一股腦地把話全說了,即使自己心裡有10句話想說,我們也只能說出3句。

那麼,為什麼只能說出三分話呢?它的下半句給出了解釋,「未可全拋一片心」。

只說三分話,是因為不能將自己的心思全部告知別人。也就是說,和人交談,一定要多留個心眼,要有所保留,不能讓人知道你的全部想法。一旦你對別人透了底,別人對你了如指掌,再無半點秘密可言。哪天你跟人交惡,就會吃大虧。

要知道,最後傷害自己的,往往是自己最信任的人。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有被最親近之人傷害的事。比如,你在公司向一個好姐妹吐槽了一位上司,轉過背她就當了傳話筒,把這句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上司,結果人家升職加薪了,你卻得乖乖走人。

這句俗語,就是說告誡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如何去面對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與人相處固然是要以誠相待,但是也不能毫無戒備之心。正如一句俗語所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社會畢竟是很複雜的群體組成的,正所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可能每個人待人都會真心實意。

有句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別人心裡在想什麼,不是誰都能猜到的。因此,無論說話還是辦事,都要為自己留有餘地,以免讓人抓住把柄。

雖然這樣說聽起來感覺人太現實了,並且帶有消極避世的色彩,但是對於初出茅廬、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還是有一定好處的,畢竟他們閱歷尚淺,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如果再不謹言慎行,做事只憑感覺和衝動、不知進退,吃虧是必然的。

做人,不能太期待這個世界處處光明,當然即使再光明的地方也會有陰影存在。有時候,真心的付出不但得不到任何回報,而且還有可能被小人作為肆意踐踏你的資本!

但是,如果你足夠強大,一身正氣,就不用怕宵小之輩!

人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長存正義之心,事事問心無愧,就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即使人心叵測,你的真誠,你人性的光輝也會感動世人,為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對於這句俗語,你覺得現在還有道理嗎?你有過因為掏心掏肺,說話口無遮攔而吃虧的經歷嗎?

其實,很多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都被編進了這本《增廣賢文》裡面,比如: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增廣賢文》,都是講的俗語,通俗易懂,卻又飽含古人的經驗智慧,對於不懂人情世故的年輕人,很有指導價值和借鑑意義。

這套《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的原文+白話譯文+解讀,現在購買這套《增廣賢文》,再送您一本《道德經》,只要49.8元,相當於一頓飯錢,就可以借鑑古人總結的智慧。

點擊下方橫條裡面的「購買」,立即購買。

年輕人,多看看書,聽聽老祖宗的告誡,少走彎路,會做人,離成功就會更近一步!

相關焦點

  • 《增廣賢文》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傷害你的都是熟人
    《增廣賢文》:「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老祖宗的話直指人心,讓人嘆服人生在世,免不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說話是個大學問,足以看出一個人的智商和情商。其實關於如何說話,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整理了一句經典俗語告訴過我們,那就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老祖宗的告誡:「省錢窮三代,摳門毀一生」,這句話是啥意思?
    那麼,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老祖宗的告誡值得一看。 從字面上理解的話,大概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想方設法省錢的話,一家三代都會越過越窮。如果斤斤計較特別摳門兒,鐵公雞一般,那麼這個人一輩子就會毀了。
  • 老祖宗告誡:人生一世,記住這4句話,教你看透人性,看穿人心!
    這些都是老祖宗們在經歷了困難和挫折總結出來的智慧和道理,經過幾千來的沉澱漸漸演變成了中國文化,這些經驗智慧最終被發掘整理編製成一本《智囊全集》,一經問世,就風靡全國,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一直以來被後人們奉為處世聖經。內容涵蓋了禮儀道德、典章制度、風物典故等方面,幾乎無所不包。
  • 老祖宗留下的9句話,太有道理
    從古代流傳到今天的那些話,句句都是智慧。 老祖宗留下的這9句話,看清了人性,說透了人生。 做事不要一條道走到黑,貪小便宜吃大虧。 太過執著,反而容易錯過。 想開了,退一步,放下了,讓三分,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啥意思?一生至少明白一個
    老祖宗們經過一番磕磕碰碰之後,都會為後人積累下來寶貴的生活經驗。而這些經驗,往往就會流傳在老人的口中,再傳給我們,這就是俗語。誠然,老祖宗的話無法與時俱進,但是其中的一些道理,至今仍然非常適用。比如說「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
  • 老祖宗的告誡:「色字頭上一把刀」,下一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
    老祖宗的告誡:「色字頭上一把刀」,下一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不少人都聽過一句老話,叫「色字頭上一把刀」,其實這句話是還有下半截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兩句話結合起來平仄對稱,更能體現出這句話的精髓。這首詩也是告誡後人延年益壽的秘訣。人做事也是一個道理,都是根據前人的經驗智慧,學習好的摒棄壞的。如果沒有前人的智慧,就相當於「瞎子過河,前途未卜」,所以無論到何時何地,對待古人的俗語,都要根據當前的情況,運用到自己的身上,擁有更好的人生。
  • 老人言: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老祖宗的話值得深思
    上了年紀的老人之間經常流行一句俗語:「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意思是做人不要太過於精明,如果這一代的人都特別的精明,那麼下一代就很可能出現傻子、呆子。它意在提醒人們做人不要太過於精明,算計這個算計那個的。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
  • 「文學怪才」馮夢龍處世警則: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句話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朗朗上口,但是我要是問這句話出自誰口,大多數人應該都會犯難了。其實這句話其實就是出自馮夢龍的《醒世恆言》第三卷:別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 老祖宗告誡「不想短命莫睡三覺」,很多年輕人不在意,經常那麼睡
    談起養生,老祖宗認為睡眠是第一大補,俗語「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睡)補」就是這樣來的,當我們在晚上休息好後,第二天精力充沛,當我們徹夜難眠時,第二天往往倍感疲憊,用老子的說法就是白天工作消耗精力,晚上睡眠吸收能量,這一陰一陽缺一不可。
  •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啥道理?男人早懂少吃虧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智慧,總結了許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會吃千頓香,亂吃一頓傷」「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腿軟不同房,肉軟不吃涼」「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等,中國自古以來都十分重視這一些,這一些俗語飽含古人養生智慧,既然可以歷經千年歲月滄桑而長盛不衰
  • 老祖宗的識人術: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啥意思?
    老祖宗的識人術: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啥意思?文|飛魚歐巴說歷史有句話說得好,生活就像一門藝術,從各個方面來看,都能說出一些門道來。在我們平常的認知當中,生活其實就是衣、食、住、行等幾個方面,再不濟還要加上吃、喝、玩、樂、拉、撒、睡。
  • 鼠年到,大年初一有啥忌諱?老祖宗總結了四件事,年輕人不妨謹記
    鼠年到,大年初一有啥忌諱?老祖宗總結了四件事,年輕人不妨謹記臨近年關,踏上返程的朋友是否已經到家了呢?看望闊別已久的父母,登門許久未見的髮小,過年是一件熱鬧的事。除卻這些固有的習俗之外,大年初一還有一些忌諱需要遵守,老祖宗總結了四件事,年輕人不妨謹記。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
  • 俗語:「寧生窮命,不生窮相」,啥意思?老祖宗的金玉良言
    俗語:「寧生窮命,不生窮相」,啥意思?老祖宗的金玉良言在古代的時候,有一種職業叫做相士,就是根據人的面相,手相,言談舉止等特徵,判斷人的前途或者是吉兇禍福。其實相術這個學科並沒有那麼玄,而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的這一天規,別輕視比你弱的對手,避免吃大虧
    做生意,悟透老祖宗留下的這一天規,在競爭中別輕視比你弱的對手,避免吃大虧。這一天規出自《孫子兵法·行軍篇》,其原文為「夫唯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大意是說那種既無深謀遠慮而又自恃輕敵的人,一定會被敵人俘虜。
  • 俗語:「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啥意思?你們這樣講究嗎?
    我記得很清楚的一句俗語就是:「男做上怕三,女過滿怕午」,看字面意思可能看不出來,但這句俗語講的其實是關於生日的一些講究和忌諱。男做上怕三這句話應該分開來說就是「男做上,怕三」,這裡的「做」意思是「做生」,也就是過生日的意思。
  • 「省錢窮三代,摳門毀一生」,啥意思?老祖宗的告誡,值得一看
    人活在世離不開錢,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錢,有了錢之後,才能養家餬口安居樂業,在生活中要想讓自己家裡的日子過得好一些,那麼我們就得把自己的錢省著點花,這樣才是長久之道,許多人在花錢方面大手大腳,最後只落得個入不敷出的下場,今天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省錢窮三代,摳門毀一生」,什麼意思呢
  • 啥意思?老祖宗智慧有道理嗎?
    意思是如果一個男人要是找媳婦的話,就會找一個身材肥胖的女子,這就是因為在古代的社會中,老百姓們常常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一個身材肥胖的女子,就說明這位女子的家境非常的好。其實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還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