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關於紫藤香的記載,最早出自西晉植物學家嵇含的《南方草木狀》。原文如下:「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亦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
《南方草木狀·紫藤》
《本草綱目.李時珍著.1596年金陵胡成龍刻本.木部 卷三十四 降真香》
乾隆《潮州府志.降真香》
由於古文沒有標點符號,每個人對原文的理解不一,斷句讀句的位置自然就不同,從而造成對原文的實意產生很大的偏差。所以,閱讀古文最主要的還是要進入古人的思維意境,了解他到底想要說什麼,以什麼方式來表達。根據文章具體內容,綜合具體事物和時代特徵以及前後文內容等,讀者把文章的意思搞明白了,才可能真正的做出正確的斷句。
《南方草木狀》是西晉嵇含撰的植物志。顯然嵇含是想用文字來描述紫藤這種植物的特徵,而不是他的葉子。我以我對《南方草木狀·紫藤》之記載的理解,做出如下斷句。「紫藤。葉細,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置酒中,歷二三十年亦不腐敗,其莖截置煙炱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又見李時珍《本草綱目》對《南方草木狀·紫藤》的斷句,原文如下。嵇含《草木狀》云:「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焰中,經久成紫香,可降神。」按:嵇氏所說,與前說稍異,豈即朱氏所謂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國者與番降不同乎?乾隆《潮州府志》進一步對此進行了詮釋:「《南方草木狀》:『紫藤。葉細而長莖如竹,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炱中,經時成紫香,可以降神。』紫藤香,即土降香。與番降香不同,皆名為降真香。乾隆《潮州府志》之斷句尤妙,「而」字如神來之筆,整段意思就清晰瞭然了。
紫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