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梨樹的倔強

2021-02-08 來去一山

有些電影看完之後你會意猶未盡,覺得哪裡沒看懂卻又異常吸引著你二刷,《野梨樹》就是這樣一部片子,寓言是需要反覆咀嚼的。

 

主角錫蘭非常像我在美國讀書時曾經的室友,底色善良卻憤青而自負,對於不相信的事情會輕蔑的撇嘴譏笑,毛躁而孤獨,不同的是他是波斯人不是土耳其人。

 

在父子關係的劇情裡,我們看多了純真的兒子和少年面對酗酒暴躁的父親,比如《四百擊》,導演錫蘭這裡給我們顛倒了角色,毛躁悲觀對世界充滿挑釁的年輕人和他歷經世事賭博卻扔抱有童心的父親。

 

開場,一個年輕人目光呆滯地凝視著什麼,看了看手錶和邊上的行李都在暗示這不是一個悠閒的下午,要去哪裡呢?航拍鏡頭將我們帶到遼闊美麗的土耳其相間,一輛客車在鄉間蜿蜒駛向遠方。之後也多次出現車在路間的鏡頭,代表了錫蘭幾次的離開和返回。路,這一充滿象徵意義的表達。

 

回到家鄉的錫蘭,下了汽車第一個「迎接」他的是一位看似問候實則「討債」的老鄉,這也給全片定了了衝突的伏筆,這個文藝家庭現實與理想間的折磨。

 

還沒進家門,就看到家裡紅色的自家車後面寫著「老師家的車賣」,一切都是貧困的陰影。(多說一句電影翻譯的問題,到比較晚才翻譯這個賣車的細節其實是個誤導,好像是錫蘭要賣車籌備書款,其實一開始他父親就要賣車,因為家裡揭不開鍋了。)

 

在父子關係和賣書生存的兩條主線下,其實是土耳其現實時候方方面面的折射。市長口口聲聲講大道理卻不肯幫助一筆小錢給年輕的作者,當然這也是有理有據他要遵守程序;煤礦商人鄙視那些讀書無用的年輕人,你們今天學的明天就沒用了;錫蘭的朋友,在一通電話裡,告訴她如何作為暴力警察欺壓民眾並得到快感,「在任何看不到的地方我都會狠揍他們一頓,為什麼不呢,這就是生活的哲學,每個人都把壓力垃圾傾倒給別人。」「這世界就是一個婊子。」

 

行走中大段的長鏡頭,內容卻是那麼沉重,穿過鄉間、鐵橋、街道,電話那邊是一個已經徹底放棄了「當老師」而努力「融入這個社會」的錫蘭的同學。

 

唯一的溫情來自野梨樹下和舊情人的邂逅,除了舊夢重溫得到的只是殘酷的現實,她決定嫁給一個有錢的中年人。哪裡都是一樣,在現實面前愛情太虛無縹緲了,還是「坐在寶馬裡哭」比較安穩。兩個同樣受傷年輕人湖邊的廝打,是無處安放的青春和憤怒。

 

一個人的貧窮還可以忍受,一家人的貧窮就是一種罪過。錫蘭母親被現實折磨的交不起電費要把冰箱裡的食物寄存到鄰居家,一家人只能在晚上點蠟燭。而儘管這樣面對賭馬的老公,仍然說出「如果讓我再選一次的話我還會選擇嫁給他。」

 

咄咄逼人自以為是的錫蘭,話裡有話暗含譏諷,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惡意的假設」,書店裡對前輩的不敬,躲進特洛伊木馬裡被人追趕,車上的驚醒,究竟哪個是夢境?那種深深的焦慮,源自內心的不安和恐懼。我們是否也都有這種被追趕而無處藏身的夢?

 

「時間像一把無聲的鋸,你永遠不知道他會對你做什麼。」

 

錫蘭也許有一種「被害妄想症」,家裡丟了300塊,覺得所有家人都是小偷,他不僅在社會上,在家裡也孤立著自己。他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這場出色的鏡頭調度,緩慢退後的鏡頭漸漸隱現出每一個家人。

 

不斷爬上家後面的山頭,遠處穆斯林的禱告聲迴響,就像《小城之春》裡人們需要爬上那段舊城牆,對遠方的凝望那是他們唯一舒緩透口氣的方式。

 

究竟誰「偷了」那300塊錢?

 

偷食禁果的伊瑪目,像一則寓言,宗教與世俗,宗教在現代是更被強化的神聖的連接還是已經淪為斂錢的工具?(這一大段三個人的對話密集而需要大量伊斯蘭教背景知識,看起來非常累卻營養豐富)有人說「如果能證明伊斯蘭教是存在於真理之外,那麼我寧願選擇伊斯蘭教而不是真理。」難以理解嗎?這還是證明了「信仰無關乎真理」?

 

走投無路的錫蘭,起念賣父親的狗,鏡頭交待的乾淨而緊湊,首先是在開車門時候院子外對狗的凝視,然後馬上切到郊外一個晚上在別人家裡數錢,離開時候狗已經拴在別人家裡。之後若干次出現狗,其實是一種若隱若現的幻覺和現實的結合,是錫蘭睹物思情的自我責備愧疚,他偷了父親最心愛之物而父親卻是唯一一個除了他自己讀過他書的人,他一直詆毀惡意揣測父親可父愛一直沒有計較和改變於他,尤其是他偶然發現父親錢包裡他出書的一張剪報被珍藏,淚如雨下。

 

不得不對現實低頭,服兵役的錫蘭,在冰天雪地裡茫然地在邊疆端著槍,未來一片茫然,這段的畫面非常塔可夫斯基,雪地裡淡出轉換為遠景汽車行駛在鄉間,再到晨霧裡孤獨回家消散的背影。

 

漫天飛舞的雪,一個沒有經歷過嚴冬和飄雪的民族是深刻和浪漫不起來的。

 

年少的時候我們談道理,等真正明白了,我們卻只道「天涼好個秋」。父親唯有邀請兒子一起聆聽自然的交響樂,沒有什麼道理好給講了。

 

錫蘭的那種憤怒和陰暗讓我想起來胡波,想起了「席地而坐的大象」,不同的是胡波到最後都沒有找到一種和自我的「和解」而錫蘭是幸運的,至少有一個渾濁世上仍然純真愛他的爸爸。

 

我們身邊是不是都有這樣一個錫蘭,或者我們自己就曾經是一個錫蘭,對一切都習慣性的負面評價,滿滿的負能量,但他們其實本質裡並不壞,只是對這個世界仍然心懷理想,他們不接受混沌試圖尋找真理,希望他們都有與自己和解的一天而不是漸漸變得油膩,希望永遠內心如少年。

 

 

片中若干「超現實主義」的段落,所有的「超現實」都不過是為了逼近「現實」,只是我們凡人視而不見才稱其為「超現實」,就像我們自己看不見而否認存在的那些「神跡」:

 

1.躲進特洛伊木馬被人追趕,內心究竟和恐懼,是一場潛意識的夢。

2.賭馬店裡,錫蘭說這裡都是白痴,回頭望去卻空無一人,因為這個世界並沒有「白痴」。

3. 家裡自己打開的門,獨自抖動的吊燈。是風?還是神秘的感應?

4. 枯樹下,垂下一根繩子,半裸上身橫在下面的人,是死是活?空曠的田野上唯一的一切。這是在隱喻錫蘭和所有人命運嗎?

5. 投河自盡的狗?錫蘭究竟看到了嗎?

6.螞蟻爬滿臉龐的嬰兒寓意錫蘭的重生。

7. 被吊死在井裡的錫蘭,每個人都有兩次生日,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重新發現自己。

大師的色彩光影和構圖!

相關焦點

  • 影評|野梨樹
    故事的主線圍繞著錫南創作的小說文本《野梨樹》而展開。鏡頭始終以一種私密的視角,持續地凝視著錫南為了這部「奇特的虛構自傳體超小說」,所做過的一切最終註定失敗的努力和嘗試。與此同時,電影還捕捉到了位於錫蘭家庭內部,那種隨時可被觸發的潛在衝突性。而在電影的最外層,田園風景和大篇幅的角色對白在長鏡頭的聚焦下,緩慢而詩意地流動在錫南的身邊。
  • 《野梨樹》好詩賞析
    《野梨樹》人鄰幾棵野梨樹生硬,果實遠未飽滿灰綠,石頭一樣也就是這滯澀的近乎無用的果實《野梨樹》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詩歌,作者路過寂寥大地的一處在野梨樹旁田地裡勞作的女人的現場而引發了詩人對平凡生命的人文關懷。作者借野梨的生硬和女人勞作的柔軟相互比較。為了生計,勞作的女人們躬耕于田裡。詩歌引人入景,使人體會到閱讀詩歌的人就是那個勞作的人。生活不易,為了一點餬口的收入每天操勞到死,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一生也莫過於此。
  • 野梨樹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簡單來說,《野梨樹》講述的就是待業青年錫南返鄉,想要當作家卻始終不成功的故事。「野梨樹」三個字是主人公錫南寫的那部小說的名字,他說「發現爺爺、父親和自己,就像野梨樹,是不適應環境的、孤獨的、畸形的人」。
  • 《野梨樹》土耳其 電影 資源 百度雲 高清
    土耳其,安納託利亞。他堅信自己不同尋常的《野梨樹》,一經問世就會震動整個文壇。但是,出版經費是橫在「天之驕子」面前的難題。父親是個小學教師,平時教書,周末在山上放羊。掙得少還喜歡賭馬,為此欠了鄰居不少錢。
  • 「天壇獎」入圍影片|《野梨樹》:樹影婆娑下的故鄉
    土耳其電影大師努裡·比格·錫蘭的半自傳之作《野梨樹》入圍了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
  • 千萬不要錯過《野梨樹》,今年最後的藝術電影盛宴
    《冬眠》(2014)《野梨樹》的主角斯南和努裡·比格·傑蘭以往作品中總是眺望遠方醞釀著離去的主角們如出一轍,在電影開頭,他望向窗外的大海,玻璃窗反射出達達尼爾海峽最窄處的海邊風貌,這時,斯南思忖將要往更廣闊的天地闖蕩。
  • 千萬不要錯過《野梨樹》,今年藝術電影最後的盛宴!
    而今天這部提名金棕櫚的土耳其電影《野梨樹》,是《狗十三》的成人版。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閹割在童年只是個開始。《野梨樹》Ahlat Ağacı他堅信自己不同尋常的《野梨樹》,一經問世就會震動整個文壇。但是,出版經費是橫在「天之驕子」面前的難題。父親是個小學教師,平時教書,周末在山上放羊。掙得少還喜歡賭馬,為此欠了鄰居不少錢。
  • 《野梨樹》:生命看似孤絕,卻深具涵養的美好價值
    ——努裡·比格·錫蘭《野梨樹》是被譽為「土耳其國寶級導演」的努裡·比格·錫蘭執導的一部劇情片。該片是錫蘭自《冬眠》獲得最佳影片金棕櫚獎後,保持水準並尋求突破之作,於2018年5月18日在法國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映,並再度殺入主競賽單元,獲金棕櫚獎提名。
  • 《野梨樹》:漫長如長篇小說一樣得電影
    《野梨樹》涉及的社會時事和個人境遇比他過去的電影都要貼近現實,除了繼續探討個人的價值取向和生存困境,土耳其宗教政策、經濟和政局的變化已經影響到片中所有人的生活。然而,《野梨樹》的戲劇衝突還比不上《三隻猴子》和《小亞細亞往事》強烈,傑蘭把諸般觀點和矛盾都藏於大段的人物對話之中,使得整部電影顯得更加漫無止境。
  • 電影|Movie:《野梨樹》左姑娘線下觀影第十二期
    4年之後,錫蘭帶著新作《野梨樹》在2018年的坎城驚豔四座,作為主競賽單元的壓軸影片出場。它也展示出壓軸的氣度,獲得了媒體的一致讚譽。18年英國【衛報】5顆星滿分高評,被譽為「今年最完美電影」。《綜藝》說:「這是錫蘭又一部畫面豐富,且充滿了令人驚嘆的語言密度的精雕細刻的作品。」
  •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入圍影片《野梨樹》 樹影婆娑下的故鄉
    土耳其電影大師努裡·比格·錫蘭的半自傳之作《野梨樹》入圍了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
  • 《野梨樹》太難拍了,超出你的認知
    作者:努裡·比格·傑蘭譯者:易二三校對:陳思航來源:《電影評論》繼《冬眠》一舉多得金棕櫚大獎後,傑蘭攜《野梨樹以下為傑蘭自述,關於《野梨樹》拍攝的起因和過程,原文刊載於《電影評論》。努裡·比格·傑蘭2015年7月,我和家人正在阿索斯的避暑別墅消磨時間。正值開齋節,海灘上幾乎人滿為患。幾個小時路程之外的地方,有個被松樹覆蓋的小鎮,我在那度過了童年最好的一段時光。即使它過去的魅力和美麗都消失了,空氣仍然是清新的。於是我們決定去參觀一下那個小鎮。
  • 在《野梨樹》中,錫蘭第一次讓觀眾明確意識到創作者本人在場
    《冬眠》「話癆」的衝動在其最新作品《野梨樹》中得到進一步強化:大段對話開始具有更加強烈直白的文學性,且主角本人恰好還是一個憤世嫉俗的青年作家。由此可見,錫蘭確實在把自己推向另一個邊界,一個文學和敘述的邊界。
  • 每日美劇推薦 | HBO經典美劇《真探》第三季 | 野梨樹
    美劇獲取  後臺回覆:真探  往期推送  極具辨識度的獨立電影人 | 走進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世界片荒時節 | IMDB排名前100的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關於野梨樹
  • 大地情書:梨樹正新
    「大梨樹之問」,牽動人心。  新探索  多年來,大梨樹所獲的榮譽牌匾,一面牆也掛不下,其中一多半是關於旅遊的。大梨樹依靠旅遊業生存,就像我們依賴食物。  旅遊業陷入瓶頸的一些跡象是悄悄發生的。毛正新認為,接受精神洗禮是遊客來大梨樹更深層次的需求。  隨後,一個裡程碑式的重要事件,為大梨樹「二次創業」徹底指明方向。2016年,省委作出關於開展向毛豐美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回過頭看,這個決定,確實對大梨樹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毛正新強化挖掘「幹」字文化的思路有了最有力支撐。
  • 俞飛 | 外公的梨樹
    外公沒有回答,而是領著小娟來到他家的菜園裡,指著一顆梨樹說:「就是這棵梨樹。要嗎?」小娟子還沒有說話,在她身邊的媽媽已經開口了:「這棵梨樹是你的心愛之物,你怎麼捨得給小娟啊。」而小娟有點失望,小聲嘀咕說:「這算是什麼特別的禮物啊?」媽媽轉身瞪了她一眼,好在外公沒有聽到。
  • 「梨樹經濟」興古村
    在車盤坑,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有古梨樹,那是祖先留下的最好遺產。漫長歲月裡,車盤坑人悉心呵護古梨樹,而古梨樹則用自己的春花秋實,為村民帶去溫飽與希望。  如今,村還是那個村,樹還是那些樹,不同的是,隨著「梨樹經濟」風生水起,車盤坑走出了一條獨樹一幟的鄉村振興之路,人們的生活,也在奔小康的過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百年梨樹萬畝梨花,誰為梨樹開方問藥?
    一種大概是說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有一個看上去仙風道骨的老和尚,他在梁王山上略施法術,用枝椏在地上畫了一棵梨樹……(過於玄幻,無須贅述,大可想像);另一種,則是說元朝年間,大理雞足山佛寺主持長老圓慧大師令其高徒寶月和尚到晉寧盤龍寺祝賀開山祖師蓮峰禪師生日,途徑呈貢時,到伽宗城北大福寺拜見主持蓮珠和尚。二人一同到滇池畔的七星山上遊覽,見此處梨樹生長絕佳,遂許下要將大理雪梨樹苗送來呈貢栽種的宏願。
  • 梨樹用什麼膨大劑好?梨樹怎麼施肥又大又甜?膨大素什麼時候用好
    梨樹既有觀賞價值又有食用價值,不僅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還可以結出很多味美香甜的果實。想要種好梨樹,收穫高品質高產量的梨,需要掌握其種植方法。那麼,梨樹該怎麼種植?梨樹用什麼肥料膨大增產?一起往下看吧!一、梨樹種植注意事項梨適應能力較強,耐粗放管理,易早果豐產,經濟壽命長,果實耐貯運,商品性好,供應期長,深受市場的歡迎,因此,在全國各地廣泛栽培。梨樹的品種較多,可根據當地環境條件選擇適宜種植的品種。
  • 來梨樹王踏青,共賞梨都春色!
    尤其是梨樹王景區更是引得遊人慕名而來,將梨園賞景變成尋訪梨鄉文化之行,在慢行細品中感受春天的氣息,擁抱春天的美好。在梨樹王景區,一團團一簇簇雪白的梨花迎風怒放,花開正豔,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美景,引得各地賞花觀景的遊客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