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普森衝鋒鎗是美軍在二戰中最著名的衝鋒鎗,由美國人O·V·佩思和T·H·奧克霍夫設計,並由美國的自動軍械公司生產。除了在戰爭中使用外,湯普森衝鋒鎗也是當時美國警察與罪犯非常愛用的武器款式。在禁酒令時代以芝加哥黑幫為主的犯罪集團曾利用這款槍枝造成許多傷亡,而使得它獲得湯米衝鋒鎗、芝加哥打字機、芝加哥小提琴或芝加哥鋼琴等渾名。
湯普森衝鋒鎗(Thompson Submachinegun),又稱湯米衝鋒鎗(Tommy Gun)、芝加哥打字機(Chicago Typewriter)(由於開槍的聲音嗒嗒嗒的似打字機而得名)、湯姆遜機關槍(Thompsonsubmachine gun)、芝加哥小提琴(Chicago Violin)、芝加哥鋼琴(Chicago Piano),壓死驢衝鋒鎗,以及中國早期稱之為「手提機槍」、「衝鋒機關槍」等,是美國二戰期間生產的最著名的衝鋒鎗。在1910年代結束時設計,並由美國的Auto-Ordnance Co.來擔任生產工作。
湯普森衝鋒鎗是以美國自動武器公司創建人之一約翰·湯普森將軍命名,但實際上是由其設計小組中美國人O·V·佩思和T·H·奧克霍夫設計的,旨在為軍方研製一種取代當時流行的栓動式步槍的自動武器。
一戰爆發後,湯普森將軍的設計小組針對美國遠徵軍白朗寧自動步槍不適合塹壕和鐵絲網間作戰的特點,放棄了複雜的導氣式結構,轉而採用了結構簡單、運動部件少的自由槍機結構的自動武器設計。但採用自由槍機結構的自動武器,只能發射裝藥量少、膛壓低的手槍彈,如果使用步槍彈則擊發時會發生槍機過早打開、膛壓導致彈殼爆裂的故障。因此,該設計小組同時設計開發了直彈筒的11.43毫米(0.45英寸)的大威力手槍彈,該彈是湯普森衝鋒鎗成功的重要秘訣。
該衝鋒鎗的早期研製產品是M1919式(代號「毀滅者一號」),它的最早的生產型是M1921式,後來又相繼出現了M1923、M1928/M1928A1、M1及M1A1系列。M1921式主要針對民用市場,因其火力威猛、壓制力強,曾被美國黑幫大量使用,為予應對,美國郵政系統的保安部門、美國各地警局以及聯邦調查局等機構也隨之進行了批量裝備。
中國是最早裝備並大批仿製湯普森衝鋒鎗的國家之一,甚至早於美軍和英國遠徵軍。
1924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時,隨行的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曾配裝了18支湯普森衝鋒鎗。
1930年,美軍採購M1928A1式湯普森衝鋒鎗作為制式裝備。同期,中國太原等地的兵工廠開始仿造M1921式湯普森衝鋒鎗。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大量裝備衝鋒鎗,盟國軍隊缺乏趁手的輕型自動武器。對於盟國而言,湯普森衝鋒鎗是其唯一的選擇。
1939年,法國軍方訂購了3000支M1928A1湯普森衝鋒鎗。
1940年,英國軍方訂購了總量超過了10萬支的M1928A1湯普森衝鋒鎗,英國遠徵軍首次將湯普森衝鋒鎗投入大規模戰鬥。
1941年,美軍開始大規模裝備湯普森衝鋒鎗,當年訂購了31.9萬支。
1942年,對M1928A1式進行了改進,發展了M1式衝鋒鎗,並正式裝備美軍,成為美軍第一支制式衝鋒鎗,後來在M1式的基礎上又改進為M1A1式衝鋒鎗。
1944年,湯普森衝鋒鎗系列總生產量達175萬支,當年停止生產,逐漸被美國M3式系列衝鋒鎗取代。
在中國,湯普森衝鋒鎗在新中國成立後並未立刻退役,曾參加過韓戰,並長期裝備東南沿海的民兵,一直使用到1970代末期。
與其他同期的衝鋒鎗相比,11.43毫米口徑的湯普森衝鋒鎗過於沉重、複雜和昂貴,儘管如此,湯普森衝鋒鎗與馬克沁機槍一樣,仍然是當時最傑出的自動武器之一。
由於曾被美國黑幫及二戰盟軍大量使用的關係,湯普森衝鋒鎗成為了現在收藏家尋找的珍品,一把可正常運作的M1928原型售價為美金$20,000以上,而Auto-Ordnance及Kahr Firearms現在仍有發售半自動版本。Auto-Ordnance、Savage Arms、及柯爾特共製造了約1,700,000把,當中1,387,134把被簡化成M1及M1A1以適合二戰的生產標準(移除延遲閉鎖系統及潤滑系統)。